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膜脂流动性及其胞浆抗体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石镇霞 韩大正 +1 位作者 孙小萍 聂晓兰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PMN)膜脂流动性及其胞浆抗体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问接免疫荧光法(HF)及荧光偏振技术测定48例UC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及PMN膜脂流动性,并与50例健康人做对照。结果:UC患者ANCA阳性...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PMN)膜脂流动性及其胞浆抗体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问接免疫荧光法(HF)及荧光偏振技术测定48例UC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及PMN膜脂流动性,并与50例健康人做对照。结果:UC患者ANCA阳性检出率为41.67%,且随着病情加重其检出率有增高趋势;PMN膜脂流动性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UC患者中ANCA阳性及阴性组间膜脂流动性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部分uc患者的病情发展与ANCA有关,PMN膜脂流动性低下与UC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膜脂流动性 胞浆抗体 溃疡性结肠炎 相关性研究 病因 发病机制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膜流动性与糖尿病肾病、感染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惠毅 杨新玲 +1 位作者 赵绍林 黄惠建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膜流动性改变在糖尿病患者肾病与感染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47例健康成人用荧光探针标记技术测定PMN膜流动性,采用比色法测定维生素C、同步荧光法测定细胞膜维生素E及丙二醛(MDA),DTN...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膜流动性改变在糖尿病患者肾病与感染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47例健康成人用荧光探针标记技术测定PMN膜流动性,采用比色法测定维生素C、同步荧光法测定细胞膜维生素E及丙二醛(MDA),DTNB比色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比色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微柱层析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A1、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清蛋白。结果糖尿病患者PMN荧光偏振度及微粘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MN微粘度随着病程的增加而增高,膜流动性则降低;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外周血PMN膜微粘度与空腹血糖、HbA1C无相关,r分别为0.10(P>0.05)、0.09(P>0.05),与尿A lb/Cr比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521(P<0.01);PMN膜微粘度(η)与吞噬、杀菌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01(P<0.05)、-0.256(P<0.05);PMN膜MD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V itE、GSH-PX显著降低;V itC、过氧化氢酶虽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在影响PMN微粘度的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MDA,其次是V itE。结论PMN膜流动性降低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糖尿病易发感染的原因之一,是造成糖尿病患者PMN吞噬、杀菌功能降低的重要原因。PMN膜上氧化与抗氧化体系失衡是导致膜流动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中性细胞膜流动性 糖尿病肾病 感染
下载PDF
新生儿感染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膜流动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惠毅 陈晶 +2 位作者 许东琳 梁文学 杨晋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6-197,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感染 外周血 中性细胞膜流动性 PMN
原文传递
中性粒细胞膜纳米囊泡对小鼠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肖瑶 宋祥 +3 位作者 尚攀 尤国兴 周虹 陈赣 《军事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25-29,63,共6页
目的基于小鼠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模型,探究中性粒细胞膜纳米囊泡对脓毒症致AKI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8周龄BALB/c小鼠,腹腔注射10 mg/kg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构建脓毒症模型后,随机分成3组,脓毒... 目的基于小鼠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模型,探究中性粒细胞膜纳米囊泡对脓毒症致AKI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8周龄BALB/c小鼠,腹腔注射10 mg/kg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构建脓毒症模型后,随机分成3组,脓毒症模型组(LPS组):尾静脉注射0.2 ml PBS溶液;红细胞膜纳米囊泡治疗组(LRM组):尾静脉注射0.2 ml浓度为40 mg/ml红细胞膜来源的纳米囊泡溶液;中性粒细胞膜纳米囊泡治疗组(LNM组):尾静脉注射0.2 ml浓度为40 mg/ml的中性粒细胞膜来源的纳米囊泡溶液。正常小鼠作为空白对照(CK组)。8 h后,麻醉小鼠,取血浆和肾组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中肌酐(creatinine,CREA)和尿素(UREA)含量以评价肾功能改变,生化分析方法分别检测肾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变化,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细胞外组蛋白H4(H4)、白细胞介素(IL)-1β以及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 2,MIP-2)水平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中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K组相比,LPS组小鼠血浆中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LNM和LRM组均显著降低(P<0.05)。与LPS组相比,LNM组小鼠肾组织MDA含量(P<0.01)和MPO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肾组织中细胞外组蛋白H4和IL-1β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LPS处理能显著增强LPS组肾组织Bax的表达,而中性粒细胞膜纳米囊泡能显著降低LNM组肾组织Bax的表达(P<0.01)。结论中性粒细胞膜纳米囊泡可抑制脓毒症小鼠肾MDA含量和MPO活性,降低肾细胞外组蛋白H4、IL-1β和MIP-2含量并降低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改善脓毒症所致AK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细胞膜 纳米囊泡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氧化性应激 多糖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