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批评”与“评论”间的修辞调适--当代中国文艺评论的由来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一川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2-88,139,共8页
"文艺评论"遭遇文化艺术制度设置与学科制度设置之间不一致的困惑,在现行学科制度中找不到规范化位置,也不见本土学科分类传统依据。其非正规用法并非出于简单的语法或逻辑缘由,而是出于特殊的修辞调适缘由,符合现当代中国社... "文艺评论"遭遇文化艺术制度设置与学科制度设置之间不一致的困惑,在现行学科制度中找不到规范化位置,也不见本土学科分类传统依据。其非正规用法并非出于简单的语法或逻辑缘由,而是出于特殊的修辞调适缘由,符合现当代中国社会语境中的修辞调适需要。"文艺"与"艺术"分指全部文学艺术工作和"审美"或"美学"语义,"批评"与"评论"则分别被赋予对错误言行的指责语义和中性温和语义,都属于公共政治修辞调适的结果。以改革开放初期为转折性标志,"文艺评论"取代"文艺批评"而成为文艺工作的规范性词语及当代中国文化艺术行业的规范化概念。这个名称替换可见出现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语境对文化艺术行业的修辞调适作用。当"文艺批评"在社会文化语境实际运行中将其原有规范化内涵中的"批评"内涵过度膨胀为政治"斗争"内涵时,另行挑选"文艺评论"去替换,以便转而传达更加中性而温和的内涵,就成为一种必然。这种修辞调适的成功正得益于改革开放时代的根本转折性作用及其持续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文艺评论 文艺批评 文艺评论 中性而温和 修辞调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