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哲学视角看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中文屋论证”的批判性考察 被引量:7
1
作者 李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18,共5页
1980年,美国著名哲学家塞尔提出的"中文屋论证",对人工智能领域发起深刻挑战,其引起的争论甚至延续至今。通过对这一论证的逻辑结构及哲学蕴涵的深入考察,发现"中文屋"思想实验实际上缺乏实证性的依据,并且只对符... 1980年,美国著名哲学家塞尔提出的"中文屋论证",对人工智能领域发起深刻挑战,其引起的争论甚至延续至今。通过对这一论证的逻辑结构及哲学蕴涵的深入考察,发现"中文屋"思想实验实际上缺乏实证性的依据,并且只对符号主义模式人工智能构成威胁,对于联结主义模式人工智能论证无效,甚至塞尔的很多观点实际上支持了联结主义。因此,这实际上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能的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中文屋论证 符号主义 联结主义
下载PDF
计算机能够思维吗?——对塞尔“中文屋论证”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珍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5-20,共6页
本文以塞尔的"中文屋论证"为切入点,通过对论证过程的分析,指出这个思想实验论证的合理和不当之处。通过对实验结论的进一步分析——意向性,提出笔者对计算机能否思维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中文屋论证 意向性 句法 语义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图林测验”、“中文屋论证”与心灵的本质
3
作者 郭琰 赵洪英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5-9,共5页
对心灵本质的探索一直是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中的热点问题。以“图林测验”作为切入点,具体分析了塞尔通过“中文屋论证”(ChineseRoomArgument)对“图林测验”(TuringTest)所做的批判,紧接着对塞尔的“中文屋论证”做了进一步的反思,力... 对心灵本质的探索一直是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中的热点问题。以“图林测验”作为切入点,具体分析了塞尔通过“中文屋论证”(ChineseRoomArgument)对“图林测验”(TuringTest)所做的批判,紧接着对塞尔的“中文屋论证”做了进一步的反思,力图表明理解人的心智仅看重句法或者语义,都有失偏颇,关键要把句法和语义结合起来,才可能是研究心灵的一条新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林测验 中文屋论证 认知主义 联结主义
下载PDF
意向性与人工智能:基于对“中文屋论证”的批判性考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孙会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0-205,共6页
塞尔通过他设计的"中文屋"思想实验对图灵的"智能"定义进行了反驳,认为计算机即使通过了图灵测试也不可能具有智能,人与计算机的根本区别在于意向性(自主意识),而意向性来源于人类大脑特有的生物结构--神经蛋白,这... 塞尔通过他设计的"中文屋"思想实验对图灵的"智能"定义进行了反驳,认为计算机即使通过了图灵测试也不可能具有智能,人与计算机的根本区别在于意向性(自主意识),而意向性来源于人类大脑特有的生物结构--神经蛋白,这一点是计算机所不具有的。但是,塞尔并没有明确指出产生意向性的根源性力量究竟是什么,即人的大脑是如何具有意向性的,计算机究竟有无可能具有意向性,这是他的"中文屋"思想实验留给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也是图灵测试需要我们认真审视的问题--智能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在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中,人们对计算机智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让计算机具有像人类的大脑一样的意向性成为人工智能专家未来努力的方向,但同时计算机能否具有反思能力,进而改造自身系统也是专家们所担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中文屋论证 意向性 机器
下载PDF
“中文屋论证”:塞尔对心智本质特征的批判性考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季岸先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45-48,共4页
认知科学沿着跨学科的道路研究人类的认知能力 ,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同时也受到了许多哲学家们的挑战和批评。本文以最具挑战性和争议性的“中文屋论证”为例 ,分析了塞尔通过质疑功能主义和认知主义对心智本质特征所作的重新思考。
关键词 中文屋论证 功能主义 认知主义
下载PDF
模态版中文屋论证研究——兼对某种模态论证模式的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冯书怡 《逻辑学研究》 CSSCI 2020年第4期84-98,共15页
许多学者对塞尔的"中文屋论证"提供了重构形式。本文探讨沙非《中文屋里的逻辑漏洞》(2009)中提供的模态论证。沙非认为该模态论证存在逻辑漏洞,因而是不可靠的。努特认为这个批评源自沙非对该模态论证关键前提的论域的误读... 许多学者对塞尔的"中文屋论证"提供了重构形式。本文探讨沙非《中文屋里的逻辑漏洞》(2009)中提供的模态论证。沙非认为该模态论证存在逻辑漏洞,因而是不可靠的。努特认为这个批评源自沙非对该模态论证关键前提的论域的误读。进而,努特认为该论证并不存在沙非所说的逻辑漏洞。本文分别批评了两位作者的观点,并论证:沙非对该模态论证的解读确实是错的,但沙非和努特都没有提供充分理由证明这个模态论证具有或不具有逻辑漏洞。进一步,从沙非和努特的论辩中总结出模态讨论中常见的论辩模式,并指出该模式下的模态前提无法得到辩护。因此,这种论辩模式在论辩过程中没有任何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屋论证 充分条件 模态论证 模态辩护
下载PDF
“中文屋”论证过程与目的类比关系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魏屹东 杨小爱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7-33,共7页
目前学界对中文屋论证的反驳大致采用了四种思路:形而上学预设的错误,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衍生结论的不合理性,否定其论证目的。我们从塞尔提出中文屋论证的目的出发,运用逻辑手段,挖掘中文屋论证过程和论证目的间的类比项及关系,然... 目前学界对中文屋论证的反驳大致采用了四种思路:形而上学预设的错误,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衍生结论的不合理性,否定其论证目的。我们从塞尔提出中文屋论证的目的出发,运用逻辑手段,挖掘中文屋论证过程和论证目的间的类比项及关系,然后依据塞尔提出的类比条件,分析这些类比关系的有效性。通过分析揭示,中文屋论证过程与论证目的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进而也就否定了中文屋论证目的达成所必须的三段论,从而导致通过中文屋论证过程是无法推导出塞尔要证明的目的的。这是中文屋论证与生俱来的逻辑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屋论证 类比关系 第一人称 第三人称
下载PDF
对强人工智能及其理论预设的考察——基于中文屋论证的批判视角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佳 朱敏 《心智与计算》 2010年第1期1-7,共7页
强人工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的官方形象,在认知科学的发展进程中起到核心作用。而它的核心主张"程序即心灵"却受到学界众多理论的批判。其中,中文屋论证对强人工智能的批判最为彻底,表现在它直接从强人工智能背后的两... 强人工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的官方形象,在认知科学的发展进程中起到核心作用。而它的核心主张"程序即心灵"却受到学界众多理论的批判。其中,中文屋论证对强人工智能的批判最为彻底,表现在它直接从强人工智能背后的两个理论预设——计算机功能主义和图灵测试入手展开批判,进而揭示了其核心观点的错误。本文借助中文屋论证的批判视角,通过对强人工智能及其理论预设关系的考察,揭示其在本体论和认识论方面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人工智能 图灵测试 计算机功能主义 中文屋论证
原文传递
“计算机理解”论题的探究——从“中文屋论证”到“比较三段论论证”
9
作者 魏屹东 杨小爱 《心智与计算》 2008年第3期244-251,共8页
塞尔的"中文屋论证"名义上是探讨"计算机能否理解"问题,实质是在反对"程序理解"。"中文屋论证"及其哲学争论对于"计算机理解"的认知有重要意义。比较三段论是一种探讨"计算机理... 塞尔的"中文屋论证"名义上是探讨"计算机能否理解"问题,实质是在反对"程序理解"。"中文屋论证"及其哲学争论对于"计算机理解"的认知有重要意义。比较三段论是一种探讨"计算机理解"的新方法,它是通过人类与计算机各方面的比较,得出智能机具有理解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理解 人的理解 中文屋论证 比较三段论论证
原文传递
关于塞尔“中文屋论证”的哲学分析
10
作者 刘晓青 《心智与计算》 2010年第4期278-284,共7页
中文屋论证是由约翰·塞尔提出来用以反驳强人工智能的可能性的思想实验,该论证建立在一种非常简单的逻辑真理之上,可以说对人工智能的拥护者形成了直接的挑战,并为功能主义、意义和心灵的计算理论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含义.为此,许多... 中文屋论证是由约翰·塞尔提出来用以反驳强人工智能的可能性的思想实验,该论证建立在一种非常简单的逻辑真理之上,可以说对人工智能的拥护者形成了直接的挑战,并为功能主义、意义和心灵的计算理论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含义.为此,许多学者对该思想实验进行了回应,折射出了许多哲学层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屋论证 塞尔 强人工智能 功能主义 计算理论
原文传递
基于意向性视域下的人工智能符号主义与联结主义探究
11
作者 谢佛荣 韩小芬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1-28,共8页
对于人工智能如何实现意向性一直是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如何跨越这一鸿沟,在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实践发展中逐渐发展出了两种路径:一种是符号主义的模仿路径;一种是联结主义的还原路径。符号主义的模仿路径因符号系统的高... 对于人工智能如何实现意向性一直是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如何跨越这一鸿沟,在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实践发展中逐渐发展出了两种路径:一种是符号主义的模仿路径;一种是联结主义的还原路径。符号主义的模仿路径因符号系统的高度抽象化、符号化,使得这一路径并不能使人工智能完整具备人的意向性。联结主义虽然比符号主义的模仿路径具有一定优势,但联结主义的还原路径因人工智能在实现可解释性方面存在不足,所以这一方式并不能为人工智能具备人的意向性提供实质性帮助。要使人工智能像人类一样具备意向性,须更多整体考虑智能机器与外部世界环境的交互,把思维、计算与环境予以整体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屋论证 意向性 人工智能 符号主义 联结主义
下载PDF
对塞尔“中文屋”两种论证形式的考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佳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6-40,共5页
"中文屋"思想实验蕴涵的论证结构是其有效性的根本保证,而基于"语法不等同于语义","模拟不等同于复制"两个逻辑真理,又可以从中分离出两种论证形式:逻辑论证和经验论证,它们分别支撑"中文屋论证&qu... "中文屋"思想实验蕴涵的论证结构是其有效性的根本保证,而基于"语法不等同于语义","模拟不等同于复制"两个逻辑真理,又可以从中分离出两种论证形式:逻辑论证和经验论证,它们分别支撑"中文屋论证"的两个要点。文章试图对"中文屋"两种论证形式进行考察,证明它在批判强人工智能上的有效性,同时揭示两种论证形式之间存在的不融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屋论证 强人工智能 语法与语义 模拟与复制
原文传递
功能主义与物理主义的趋同与分异--评当代心灵哲学的走向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晓平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57,共9页
功能主义在当代心灵哲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似乎与物理主义有着不解之缘,被分为非还原的物理主义与还原的物理主义。一方面,非还原的物理主义在理论上面临两难困境,使之在物理主义和非还原论之间不可得兼;另一方面,还原的物理主义在"... 功能主义在当代心灵哲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似乎与物理主义有着不解之缘,被分为非还原的物理主义与还原的物理主义。一方面,非还原的物理主义在理论上面临两难困境,使之在物理主义和非还原论之间不可得兼;另一方面,还原的物理主义在"中文屋"论证和"感受性问题"面前遭受挫败,同样面临严重的困境。看来,作为物理主义的功能主义已经面临绝境,摆脱物理主义窠臼的出路只能是向二元论的某种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主义 物理主义 二元论 中文论证 图林机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中符号奠基问题的几种解决策略 被引量:3
14
作者 毛郝浩 李建会 《哲学分析》 CSSCI 2022年第1期31-44,196,197,共16页
符号奠基问题(Symbol Grounding Problem:SGP)是人工智能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它由认知科学家哈纳德提出,意指在不借助外部中介的条件下,一个纯粹的符号系统应如何获取意义?目前为止,SGP的解决方案主要有三种:第一,以哈纳德的杂合系... 符号奠基问题(Symbol Grounding Problem:SGP)是人工智能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它由认知科学家哈纳德提出,意指在不借助外部中介的条件下,一个纯粹的符号系统应如何获取意义?目前为止,SGP的解决方案主要有三种:第一,以哈纳德的杂合系统为代表的认知主义方案;第二,以布鲁克斯的物理奠基策略为代表的生成主义方案;第三,以福格特等人为代表的指号学方案。但是,这些解决方案都受到了塔迪欧和弗洛里迪的批评。他们提出了“零语义承诺”,即要求这些方案不能借助任何形式的内在主义(innatism)和外在主义(externalism)解决SGP问题。不过,“零语义承诺”本身也存在诸多问题,其合理性仍需进一步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奠基问题 人工智能 中文屋论证
下载PDF
人工智能的心灵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柳海涛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31,191,共10页
“中文屋”思想实验在理论上表明符号操作过程不会产生任何对意义的理解,人工智能根本不存在心灵。思想实验具有自洽性和想象性,它建立在直觉的类比上,而不是现实的物理因果关系。因此,从实践理性角度,可以对判断人工智能的“心灵”提... “中文屋”思想实验在理论上表明符号操作过程不会产生任何对意义的理解,人工智能根本不存在心灵。思想实验具有自洽性和想象性,它建立在直觉的类比上,而不是现实的物理因果关系。因此,从实践理性角度,可以对判断人工智能的“心灵”提供信任度评分方案和生命形式方案。信任度评分在0到1之间给人工智能的“心灵”进行信任打分,以解决理论上的极端立场所潜在的风险。生命形式方案尝试把人工智能纳入社会交往范畴,试图消除人造生命与有机体生命之间的二分对立。人工智能具有功能性的心灵,断言它不存在心灵是指人工智能不具有心灵的现象特征。心灵的功能属性和现象属性的相互区分决定了人工智能不可能跨越主观性的鸿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中文屋论证 思想实验 心灵
下载PDF
机器是否可以进行思考——以图灵测试为例
16
作者 王腾宇 谢爱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19年第3期117-119,共3页
图灵提出图灵测试希望其作为机器是否具有人工智能的标准,他认为通过这样的模拟测试可以达到一个较好的结果和避免一些细微的问题。但是由于图灵对细微问题的忽略,使得他的图灵测试备受诘难。虽然图灵预料到了一部分诘难并作出反驳,但... 图灵提出图灵测试希望其作为机器是否具有人工智能的标准,他认为通过这样的模拟测试可以达到一个较好的结果和避免一些细微的问题。但是由于图灵对细微问题的忽略,使得他的图灵测试备受诘难。虽然图灵预料到了一部分诘难并作出反驳,但这远远不够。诘难主要体现在模拟出的机器不足以真正代表智能,图灵测试中的中介工具语言并不能全面表现智能以及使用语言工具来断定机器具有智能不够充分三个方面。本文认为,图灵测试中具有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机器和人类在何种程度上是相似的这样的问题,也就是人与机器质和量的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灵测试 人工智能 语言功能 中文屋论证
下载PDF
对功能主义心身理论的反思
17
作者 戴振宇 《孝感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7-21,共5页
作为西方心灵哲学主流思想的功能主义 ,其理论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和赞同 ,但也有哲学家对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哲学家塞尔的“中文屋论证”思想实验更被称为对功能主义的颠覆性论证。文章通过对功能主义及其引起的相关争论的批判性反思 ... 作为西方心灵哲学主流思想的功能主义 ,其理论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和赞同 ,但也有哲学家对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哲学家塞尔的“中文屋论证”思想实验更被称为对功能主义的颠覆性论证。文章通过对功能主义及其引起的相关争论的批判性反思 ,认为在关于心的本体论问题上不应过于极端化。在心身随附理论的前提下 ,我们可以既肯定功能主义的理论意义 ,又避免其对感受性问题的忽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主义 感受性 中文屋论证
下载PDF
计算之皮不存,心灵之毛焉附?——依赖于观察者论证的语境重塑
18
作者 魏屹东 杨小爱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13,共6页
继中文屋论证之后,塞尔又提出了一个新论证———依赖于观察者论证。它以一种"破坏式"的方式使我们认识到:如果中文屋中根本没有计算,那么强人工智能试图通过"计算(皮)获得心灵(毛)"的企图就如同沙地上的城堡一样... 继中文屋论证之后,塞尔又提出了一个新论证———依赖于观察者论证。它以一种"破坏式"的方式使我们认识到:如果中文屋中根本没有计算,那么强人工智能试图通过"计算(皮)获得心灵(毛)"的企图就如同沙地上的城堡一样站不住脚。依赖于观察者论证虽在驳斥强人工智能方面表现出更强的力道,但却备受冷遇。之所以如此是它潜在地包含三个困境:前提困境、思路困境和过程困境,它们可以通过语境模型来消解。于是,语境就成为"心灵之毛"的依附之地,物质依附于空间语境,演进依附于时间语境,检验依附于意向语境。它们共同构成了依赖于观察者论证的语境重塑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赖于观察者论证 中文屋论证 计算 心灵 语境
原文传递
因果理论功能主义及其物理主义论证
19
作者 陈晓平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0-25,共6页
在当代心灵哲学中,功能主义占据主导地位;在功能主义中,因果理论功能主义影响巨大。因果理论功能主义试图通过"因果角色"这个概念来阐发心理本质及其与物理世界的关系,并借助于"拉姆齐-刘易斯方法"给出心理谓词的... 在当代心灵哲学中,功能主义占据主导地位;在功能主义中,因果理论功能主义影响巨大。因果理论功能主义试图通过"因果角色"这个概念来阐发心理本质及其与物理世界的关系,并借助于"拉姆齐-刘易斯方法"给出心理谓词的功能定义。金在权等人借助于图林机理论来证明功能主义在本体论上是物理主义的,但却遭遇"中文屋"论证的严重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理论功能主义 物理主义 因果角色 拉姆齐-刘易斯方法 中文论证
原文传递
ChatGPT与意象感知问题:再论塞尔的人工智能语言批判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杨 《外语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24,共6页
约翰·塞尔的中文屋论证是人工智能语言批判的经典思想实验。塞尔的理路接近后期维特根斯坦对理性主义还原论的批判,他也继承了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由此,中文屋论证的构思要点触及语言的意象特质,其基础理论表现出亲近整体论语... 约翰·塞尔的中文屋论证是人工智能语言批判的经典思想实验。塞尔的理路接近后期维特根斯坦对理性主义还原论的批判,他也继承了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由此,中文屋论证的构思要点触及语言的意象特质,其基础理论表现出亲近整体论语言观、抵对还原论语言观的倾向。塞尔依据中文屋论证揭示出人工智能、尤其是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瓶颈,即不论数字计算机与人的语言交流多么顺畅,它的语言表达始终是基于运算,而不是基于对意象的理解。ChatGPT的成功看似对塞尔的观点构成挑战,但它实际上并没有表现出感知语言意象的能力,也就没有跳脱出塞尔的批判范畴。Chat-GPT与人类高效互动的意义在于倒逼人类丰富自身的语言意象,从而揭示出人工智能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语言 意象 人工智能 中文屋论证 言语行为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