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全球变暖背景下亚洲内陆干旱区古气候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
1
作者 吕壮壮 乔庆庆 +1 位作者 董孙艺 汪冬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09-1322,共14页
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是新生代全球降温趋势下一次强烈的全球升温事件,其气候状态被认为是未来全球变暖最可能达到的状态。亚洲内陆干旱区是全球典型的中纬度干旱区,其干旱化过程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最为深刻、最为直接。在全球变暖背景下... 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是新生代全球降温趋势下一次强烈的全球升温事件,其气候状态被认为是未来全球变暖最可能达到的状态。亚洲内陆干旱区是全球典型的中纬度干旱区,其干旱化过程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最为深刻、最为直接。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叠加人类活动的影响,干旱区变得更加脆弱,其扩张或变迁都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探讨亚洲内陆干旱区在中中新世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气候演化历史,对未来气候变暖模式下干旱区的气候变化预估提供重要参考。本文梳理了亚洲内陆干旱区典型盆地现有中中新世期间古气候演化研究结果,通过环境磁学参数、孢粉、同位素等多种气候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发现在中中新世期间,多数地区呈现湿润化,但开始的时间有所差异,同时,少量地区呈现持续干旱化的现象。另一方面,对中中新世适宜期形成的主控因素依然存在较大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哥伦比亚玄武岩喷发是主要因素,有的学者认为构造活动是主要因素。要解决上述争议,需要获取更多具有精确年代控制的高分辨率记录,以确定中中新世升温事件的起始响应时间。通过正确解译气候代用指标,特别是对古气候变化响应最为直接和敏感的孢粉,以及环境磁学参数和地球化学比值等蕴含的古环境信息,厘清各种因素对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揭示亚洲内陆干旱区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气候演化的驱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世气候适宜 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代用指标 驱动机制 环境磁学 亚洲内陆干旱区
下载PDF
中新世中低纬度海道变化对大西洋经圈翻转流和气候变化影响的模拟研究
2
作者 魏吉林 刘海龙 +2 位作者 郑伟鹏 林鹏飞 赵彦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40,共9页
自中中新世以来,特提斯海道和巴拿马海道的开合状态可能直接影响了大西洋经圈翻转流(AMOC)的强度和空间形态演变。但是,当前对这两处关键的中低纬度海道与AMOC之间联系的系统性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中中新世时期的边界条件,利用耦合气... 自中中新世以来,特提斯海道和巴拿马海道的开合状态可能直接影响了大西洋经圈翻转流(AMOC)的强度和空间形态演变。但是,当前对这两处关键的中低纬度海道与AMOC之间联系的系统性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中中新世时期的边界条件,利用耦合气候模式开展了中中新世气候模拟试验,以及特提斯海道和巴拿马海道先后关闭的敏感性试验。模拟结果显示,开放的特提斯海道和巴拿马海道分别为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海水进入北大西洋提供了“捷径”,同时分别向北大西洋输运高盐度海水和低盐度海水,对AMOC强度的变化起着相反的作用。特提斯海道开放增强了AMOC,这抵消了巴拿马海道开放导致的对AMOC的减弱。这两处中低纬度海道的关闭均能引起全球海表温度的南北不对称响应,分界线大致位于巴拿马海道所在纬度。本研究表明,只有特提斯海道和巴拿马海道关闭时,才会形成现代意义上的AMOC空间结构,因此这两处中低纬度海道的关闭时间对研究AMOC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经圈翻转流 中新世大暖 淡水输运 巴拿马海道 特提斯海道
下载PDF
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西北内陆干旱区气候演化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海涛 吴福莉 +1 位作者 方小敏 杨立业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0年第1期45-65,共21页
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是距离现今最近的一个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气候适宜阶段,现有记录大多显示全球在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期间气候以暖湿为特征。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作为北半球中纬度面积最大的干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气候如何响应全球中... 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是距离现今最近的一个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气候适宜阶段,现有记录大多显示全球在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期间气候以暖湿为特征。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作为北半球中纬度面积最大的干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气候如何响应全球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的气候变化对预测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内陆干旱区气候变化趋势及实现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总结了西北内陆干旱区具有年代控制的15个剖面的孢粉、同位素、磁化率等19项记录,并选取各记录中指示意义明确的气候代用指标进行集成、分析,发现多数剖面在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的不同时段出现了湿润化特征,但湿润化的出现、结束时间不同,自西向东,湿润事件结束(或适宜期后干旱化增强事件出现)的时间变晚。推测西北内陆干旱区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的气候演化主要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但湿润事件结束或适宜期后干旱化增强事件出现及其呈现出的时空差异则受区域构造活动及气候系统等因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世气候适宜 西北内陆干旱区 气候代用指标 全球变化 构造活动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地区中新世坳陷湖盆萎缩期层序地层学分析
4
作者 滕玉波 刘豪 +1 位作者 周心怀 赵春晨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13年第6期308-318,共11页
黄河口地区新近纪坳陷湖盆萎缩期具有构造稳定、沉降缓慢;盆大水浅、地形平缓;物源稳定、分割性弱;断裂发育、破碎性强等特征。导致钻测井、地震不整合特征不明显,因此运用传统的井震结合开展层序识别和划分难度较大。论文提出了以旋回... 黄河口地区新近纪坳陷湖盆萎缩期具有构造稳定、沉降缓慢;盆大水浅、地形平缓;物源稳定、分割性弱;断裂发育、破碎性强等特征。导致钻测井、地震不整合特征不明显,因此运用传统的井震结合开展层序识别和划分难度较大。论文提出了以旋回分析为主、界面识别为辅、地震–钻井结合为统一,结合层序发育的规模、层序内部构成的异同来印证层序划分合理性的多技术、多方法联合的层序地层学研究。最后通过对关键界面(层序及体系域界面)井震结合的平面“网络”闭合解释和误差来评价层序划分的质量。据此将黄河口地区中新统划分了4个三级层序、8个体系域。各三级层序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和差异性。“洼陷”和“沟谷”有利于富集砂体,且展布方向与区内新近纪断裂斜交,预示了各沉积时期发育的浅水三角洲砂体与断裂体系有很好的匹配关系,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地区 中新世 坳陷湖盆萎缩 层序地层学
下载PDF
生物古地理、分子分异时间及化石纪录:古中华貂在内蒙古阿巴嘎旗晚中新世宝格达乌拉组的新材料(英文)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晓鸣 曾志杰 竹内哲二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3-307,共15页
北美现生的潘氏貂Martes pennanti(荷兰殖民区俗名fisher,北美印地安土著俗名pe-kan)传统被归入貂属(Martes)。20世纪70年代初Elaine Anderson首先认识到北美fisher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中国山西保德晚中新世的古中华貂M.palaeosinensis。... 北美现生的潘氏貂Martes pennanti(荷兰殖民区俗名fisher,北美印地安土著俗名pe-kan)传统被归入貂属(Martes)。20世纪70年代初Elaine Anderson首先认识到北美fisher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中国山西保德晚中新世的古中华貂M.palaeosinensis。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上裂齿唇侧具有一个孤立的小齿根。因此在众多的化石和现生貂中,这些具有多一个小齿根的种类可以归入它们自己的一个分支,并重新启用已建立的Pekania属来区别于其他种类。近年来新兴的分子系统研究也趋于把北美的fisher与中、南美的Eira及北半球的狼獾(Gulo)并列,甚至指示它可能是狼獾的姊妹群。因此把fisher独立归入Pekania属中可能是未来的方向。2009年我们在内蒙古阿巴嘎旗宝格达乌拉组的晚中新世地层中发现了一个古中华貂的上颌。这是该种在内蒙古的首次发现,借此机会对目前的分子系统关系、分异年代及化石记录进行综合探讨。虽然保德和宝格达乌拉的古中华貂在时代上与分子钟估算的5~8Ma比较一致,狼獾的化石记录却远比古中华貂的老(可以追到11Ma左右)。如果狼獾确实是fisher的姊妹群或与它并系的话,那么fisher的分异时间也可能更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中新世保德 宝格达乌拉组 古中华貂 狼獾 动物地理 分子系统关系 分子钟 分异时间
下载PDF
内蒙古哈拉津胡舒晚中新世动物群 被引量:1
6
作者 邱铸鼎 王晓鸣 +3 位作者 李强 李录 王洪江 陈海峰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44,共26页
过去40年,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陆相新近纪化石地点中应用了筛选技术,采集到大量标本,这些发现迅速填补着晚新生代动物群演替和生物年代学认识的空白。在把孤立的化石组合按时代先后进行排序和建立动物群序列框架中,小哺乳动物的发现和研... 过去40年,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陆相新近纪化石地点中应用了筛选技术,采集到大量标本,这些发现迅速填补着晚新生代动物群演替和生物年代学认识的空白。在把孤立的化石组合按时代先后进行排序和建立动物群序列框架中,小哺乳动物的发现和研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报道了另一个产自哈拉津胡舒地点的晚中新世动物群,这个动物群再次展示了蒙古高原上令人“叹为观止”的化石种类和丰度。新地点位于该地区的最北部,并为玄武岩所覆盖,产出的标本计有7000余件,代表大、小哺乳动物达63种。虽然这一动物群混杂了少量下部层位的属种,但它不失为内蒙古中部地区一个较为真实地反映晚中新世小哺乳动物组成和生态环境的动物群。初步分析表明,哈拉津胡舒动物群属中国陆生哺乳动物年代的晚中新世早期的灞河期,可能比阿木乌苏动物群稍晚,但比沙拉动物群略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哈拉津胡舒 中新世灞河 小哺乳动物 岩石地层
下载PDF
伊朗西北部 Varzeghan 附近晚中新世一些新化石地点的大哺乳动物(英文)
7
作者 Majid MIRZAIE ATAABADI Gholamreza ZAREE Zahra ORAK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1-321,共11页
首次报道了伊朗西北部 Varzeghan 附近发现的大型哺乳动物化石,材料包括三趾马和恐象。根据个体大小和形态特征,将三趾马标本暂时分为一个小至中型类似 Hipparion moldavicum 的种和一个中至大型类似 H. prostylum 或 H. dietrichi 的种... 首次报道了伊朗西北部 Varzeghan 附近发现的大型哺乳动物化石,材料包括三趾马和恐象。根据个体大小和形态特征,将三趾马标本暂时分为一个小至中型类似 Hipparion moldavicum 的种和一个中至大型类似 H. prostylum 或 H. dietrichi 的种。Deinotherium giganteum 也出现于这一地区。依据与其他晚中新世地点哺乳动物化石的对比,这些新化石地点的时代推测为吐洛里期( Turolian) 中期或相当于欧洲哺乳动物带的 MN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朗 马拉盖 Varzeghan 中新世turolian期 哺乳动物
下载PDF
哥伦比亚河玄武岩的快速喷发造成了中新世的适宜气候 被引量:2
8
作者 夏群科 Jennifer Kasbohn Blair Schoene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69-869,共1页
作为地球历史上最大的火山事件,大陆溢流玄武岩的喷发能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的CO2和SO2,因此被普遍认为可以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在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哥伦比亚河溢流玄武岩(CRBG)的喷发被认为与大气中CO2的升高及全球变暖有着直接的联系... 作为地球历史上最大的火山事件,大陆溢流玄武岩的喷发能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的CO2和SO2,因此被普遍认为可以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在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哥伦比亚河溢流玄武岩(CRBG)的喷发被认为与大气中CO2的升高及全球变暖有着直接的联系。然而,由于CRBG的时空分布不是很明确,关于火山作用与气候变暖的关系仍是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溢流玄武岩 哥伦比亚河 中新世 适宜气候 喷发 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适宜 火山事件
下载PDF
中国北方哺乳动物群在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的记录和表现 被引量:12
9
作者 邓涛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0-819,共10页
哺乳动物的起源和演化无不受其生活环境的调控和制约,因此化石物种及其组合的特点与变化是反映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东亚的哺乳动物群在晚新生代期间经历了多次重大的转换,中新世中、晚期之交即发生了一次剧烈的动物群演替事... 哺乳动物的起源和演化无不受其生活环境的调控和制约,因此化石物种及其组合的特点与变化是反映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东亚的哺乳动物群在晚新生代期间经历了多次重大的转换,中新世中、晚期之交即发生了一次剧烈的动物群演替事件,适应于森林环境的铲齿象动物群被适应于草原环境的三趾马动物群所取代。中中新世全球气候变化也达到一个顶峰,南极冰量显著减少,大洋底层水温度进一步上升,形成17~15Ma期间的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Middle Miocene Climatic Optimum,简称MMCO),代表了地质历史时期与人类活动无关的一次强烈的增温事件。中国中中新世的哺乳动物群对MMCO的升温事件有敏感的响应,出现了大量喜暖喜湿的哺乳动物,如铲齿象、上猿、河狸、睡鼠、安琪马、爪兽、库班猪、利齿猪和古麟等。中中新世的铲齿象动物群反映了相当暖湿的气候环境,上猿等典型的森林动物在此背景下甚至分布到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等中国的北方地区。尽管中国的中中新世哺乳动物群几乎都产自河湖相沉积中,尤其以河流相的砂岩为主,保存为化石的机会较少,但仍然有充分的材料显示出哺乳动物对温暖湿润环境的适应性状,从而有足够的记录来描绘哺乳动物在MMCO期间的表现和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森林 中新世 气候适宜 中国
原文传递
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环境变化:来自中国西南部湖泊沉积地球化学的证据
10
作者 Julie Lebreton-Anberrée 李仕虎 +5 位作者 李树峰 Robert A.Spicer 张世涛 苏涛 邓成龙 周浙昆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841-1841,共1页
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ca.15~17Ma)是新生代气候变冷背景下的一次短期气候温暖事件.由于缺乏陆相记录,目前对于该事件的研究多来自于海洋钻孔.本文对云南东南部的文山盆地湖相地层开展了高分辨率的古地磁定年(剖面厚约270 m)和地球化... 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ca.15~17Ma)是新生代气候变冷背景下的一次短期气候温暖事件.由于缺乏陆相记录,目前对于该事件的研究多来自于海洋钻孔.本文对云南东南部的文山盆地湖相地层开展了高分辨率的古地磁定年(剖面厚约270 m)和地球化学研究(剖面厚约400 m).古地磁结果显示文山剖面上段约145 m为负极性,下段约125 m为正极性.参考邻近区域中新世湖相地层的沉积速率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适宜 中新世 古地磁 湖相 云南东南部 沉积地球化学 气候 环境变化 定年 地球化学研究
原文传递
黄土高原西部红粘土岩石磁学性质及其指示的亚洲内陆中中新世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量:18
11
作者 赵辉 强小科 +3 位作者 敖红 徐新文 孙玉芳 陈艇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0-699,共10页
对黄土高原西部序浪红粘土进行详细岩石磁学分析表明,沉积物磁性由磁铁矿和赤铁矿主导,并且含有一定量的磁赤铁矿。中中新世大暖期红粘土中磁铁矿、磁赤铁矿含量显著升高;中中新世大暖期前后红粘土中的磁铁矿含量相对较低,赤铁矿相对含... 对黄土高原西部序浪红粘土进行详细岩石磁学分析表明,沉积物磁性由磁铁矿和赤铁矿主导,并且含有一定量的磁赤铁矿。中中新世大暖期红粘土中磁铁矿、磁赤铁矿含量显著升高;中中新世大暖期前后红粘土中的磁铁矿含量相对较低,赤铁矿相对含量较高,但并未显示较强的磁赤铁矿信息。磁性矿物的整体粒径表现为以SP,SD和PSD颗粒为主,MD颗粒较少。庄浪红粘土磁化率在16.5~13.8Ma出现峰值,与当时的夏季风强盛、降水丰富、成壤作用较强造成的亚铁磁性矿物相对含量增加密切相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中中新世大暖期,综合庄浪岩石磁学特征以及陆地和海洋的其他证据可以推测当时东亚冬、夏季风可能同时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世大暖庄浪红粘土岩石磁学
原文传递
广东雷州半岛晚渐新世—早更新世孢粉共存因子分析及古气候变化重建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宗言 刘祥 +3 位作者 李响 柯学 张楗钰 徐亚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3-316,共14页
广东省雷州半岛新生代钻孔ZKA01揭露的地层序列自下向上为渐新统涠洲组、中新统下洋组、角尾组、灯楼角组、上新统望楼港组、下更新统湛江组和中更新统北海组,涠洲组—望楼港组为滨浅海沉积,湛江组和北海组为陆相河湖相沉积。本文在ZKA0... 广东省雷州半岛新生代钻孔ZKA01揭露的地层序列自下向上为渐新统涠洲组、中新统下洋组、角尾组、灯楼角组、上新统望楼港组、下更新统湛江组和中更新统北海组,涠洲组—望楼港组为滨浅海沉积,湛江组和北海组为陆相河湖相沉积。本文在ZKA01钻孔地层中自下向上88个层位中获取的29311粒孢粉化石的81个属中,选取了常见的种子植物花粉种属42个,通过共存因子分析法,定量重建了研究区晚渐新世—早更新世的古气候参数,划分出晚渐新世—早中新世(25~17 Ma)、中中新世(17~13.5 Ma)、晚中新世—上新世初期(13.5~4 Ma)和上新世—早更新世(4~1.5 Ma)4个气候演化阶段。孢粉共存因子定量法重建的研究区晚渐新世—早更新世4个阶段的古气候变化过程能较好地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相匹配,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温度降低的时间拐点大致可与Mi1a气候变冷事件相吻合。中中新世可以与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MMCO)相对应,表现为炎热潮湿的气候特征。中中新世晚期的气温是下降的,在一定程度上响应了Mi3中中新世气候变冷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共存因子分析 气候变化 中新世气候适宜 雷州半岛
下载PDF
山西保德第30地点的跳鼠化石及其环境意义(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丽萍 张兆群 +1 位作者 崔宁 傅铭楷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4-132,共9页
山西保德第30地点发现了两种跳鼠化石,主要是三趾跳鼠Dipus fraudator,还有少量的五趾跳鼠Paralactaga cf.P.suni。这个跳鼠组合虽然种类不如内蒙古二登图动物群中的丰富,但其优势类群和组成比例都与后者非常相似。而与陕西蓝田灞河组... 山西保德第30地点发现了两种跳鼠化石,主要是三趾跳鼠Dipus fraudator,还有少量的五趾跳鼠Paralactaga cf.P.suni。这个跳鼠组合虽然种类不如内蒙古二登图动物群中的丰富,但其优势类群和组成比例都与后者非常相似。而与陕西蓝田灞河组发现的跳鼠组合相比,两者相差很大,后者以Protalactaga为主,虽然可能有一颗颊齿属于Paralactaga,但其明显比所有已知的种类原始。保德的跳鼠虽然只是该地区首批详细研究的小哺乳动物化石,但已经表明保德动物群和灞河动物群在小哺乳动物组成上也差异显著,进一步证实了灞河期和保德期动物群的截然不同,支持了灞河期的有效性。分析表明,跳鼠从10 Ma以后都是与高冠食草动物伴生,显示出其耐旱性。因此,保德第30地点和相关层位应该是开阔草原环境,这与之前根据大哺乳动物组合及牙齿稳定同位素分析所恢复的生态环境一致。由于缺乏有效的地理隔离,保德地区第30地点和第49地点的生态差异显然不是空间上的,而是时间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保德 中新世保德 跳鼠 环境
下载PDF
禄丰古猿化石地点偶蹄目化石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韩德芬 《人类学学报》 1985年第1期44-54,共11页
云南,禄丰古猿化石地点经9次发掘,偶蹄目化石与哺乳类其他目一样,不仅材料增多,而且发现了新的属、种。经初步研究,由已记述的12种增加到22个种类,其中一部分是与华北时代相当于保德期的动物群有密切关系的属、种,另一部分是与南亚印、... 云南,禄丰古猿化石地点经9次发掘,偶蹄目化石与哺乳类其他目一样,不仅材料增多,而且发现了新的属、种。经初步研究,由已记述的12种增加到22个种类,其中一部分是与华北时代相当于保德期的动物群有密切关系的属、种,另一部分是与南亚印、巴次大陆中西瓦立克动物群有亲缘关系的类型,其地质时代为中新世晚期,相当于欧洲陆相地层哺乳动物分期的土洛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蹄目 禄丰古猿化石地点 中新世 土洛里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中新统长石类矿物的特征及其构造与气候意义
15
作者 常宏 秦秀玲 +2 位作者 关冲 李乐意 罗家馨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90-1600,共11页
中新世气候变化特征是新生代以来全球整体变冷过程的一个特例,特别是早-中中新世气候变暖更是显著地改变了变冷的节奏,变暖在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MMCO)达到顶峰;中中新世气候转型(MMCT)开始又回归了“正常的”整体变冷趋势。MMCO作为全... 中新世气候变化特征是新生代以来全球整体变冷过程的一个特例,特别是早-中中新世气候变暖更是显著地改变了变冷的节奏,变暖在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MMCO)达到顶峰;中中新世气候转型(MMCT)开始又回归了“正常的”整体变冷趋势。MMCO作为全球变冷的“扰动”事件,对全球变暖背景下气候变化趋势预测的准确性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但是它对于中国区域气候的影响仍然不清。本研究对柴达木盆地花土沟剖面20.0~11.3 Ma之间(厚度3135 m)以约0.1 Ma间隔取样,分析长石类矿物中钾长石、斜长石含量等开展区域化学风化研究,试图找到矿物组成变化对于MMCO及MMCT的响应。结果显示,沉积物斜长石和钾长石的含量明显低于地表平均含量,而且粉砂质颗粒中钾长石/斜长石值变化范围为0.24~1.08,平均值0.75,明显高于地表物质中两种矿物的平均比值(0.32);其变化曲线记录了中新世早期全球变暖→MMCT整个过程区域环境变化的痕迹。中新世早期随全球气温的升高,柴达木盆地土壤水分含量提高,在17.4~15.0 Ma之间达到高峰,MMCT开始后区域降水明显降低,钾长石/斜长石值同时受到区域构造运动引起的物源变化的影响。研究显示,上地壳含量最高的长石类矿物在沉积物中的变化特征,能够敏感地指示受土壤湿度影响的化学风化程度,也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区域气候变化过程及构造运动特征;而长石类矿物在上地壳的普遍存在也为进行气候变化全球对比及数据同化等提供了一种简单、经济、便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全球变冷 钾长石 斜长石 化学风化 中新世气候适宜 中新世气候转型 构造运动
原文传递
滇西漕涧地区崇山造山带伟晶岩的发现与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亮 吴嘉林 +4 位作者 王晓林 熊波 浦涛 朱勋早 方雄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4-594,共11页
在滇西大理漕涧地区地质调查期间对崇山造山带的岩浆岩进行调查研究,新发现了一套白色伟晶岩。该伟晶岩与母岩相伴呈条带状和局部网纹状,并组合成一岩浆混合岩带,根据岩浆源差异,可细分为二长花岗质和碱长花岗质2类,其中以二长花岗质为... 在滇西大理漕涧地区地质调查期间对崇山造山带的岩浆岩进行调查研究,新发现了一套白色伟晶岩。该伟晶岩与母岩相伴呈条带状和局部网纹状,并组合成一岩浆混合岩带,根据岩浆源差异,可细分为二长花岗质和碱长花岗质2类,其中以二长花岗质为主体。锆石U-Pb年代学测试表明,LA-ICP-MS年龄为18.66~34.47 Ma,形成于始新世(末期)—中新世(早期),显示伟晶岩为长时间持续性的熔融作用所成。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伟晶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钾玄质系列的过铝质花岗岩类,LREE中等富集,HREE平缓和较弱亏损,富集Rb、Th和亏损K、Ba、Hf、Zr等元素;R2-R1图解、A-B图解和Sr-Yb图解的投图结果显示,伟晶岩主体与喜马拉雅造山晚期阶段有关,形成于低压-极低压力条件和深部地壳物质的减压熔融过程。综合研究认为,伟晶岩为崇山造山带喜马拉雅造山晚期阶段的快速隆升过程的岩浆响应,其熔融作用的结束时间可能指示了崇山造山带快速隆升阶段的结束,且约为18.66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山造山带 伟晶岩 喜马拉雅 始新世 中新世 造山晚 熔融作用 隆升
下载PDF
欧亚大陆最晚的中新世古猿
17
《生物进化》 2016年第1期21-21,共1页
禄丰古猿化石是世界上第二个中新世古猿幼年头骨,也是欧亚大陆最晚的中新世古猿遗存。中新世古猿在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距今1700万年-1500万年)曾经在欧亚大陆和非洲繁盛一时,中新世晚期后数量开始急剧减少。晚中新世晚期全球范围内... 禄丰古猿化石是世界上第二个中新世古猿幼年头骨,也是欧亚大陆最晚的中新世古猿遗存。中新世古猿在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距今1700万年-1500万年)曾经在欧亚大陆和非洲繁盛一时,中新世晚期后数量开始急剧减少。晚中新世晚期全球范围内仅中国云南、泰国以及印度、巴基斯坦交界的西瓦立克地区还存在古猿化石记录,数量最多的发现集中在云南开远、禄丰、元谋、保山和昭通地区,在云南持续了大约600万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猿化石 中新世 欧亚大陆 中国云南 气候适宜 全球范围 中新世 化石记录
原文传递
北大西洋墨西拿期古海洋学:有孔虫和稳定同位素证据
18
作者 章纪君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2-291,共30页
墨西拿期(7.2-5.3 Ma)被认为是中新世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大洋钻探计划(DSDP)对地中海的首次大洋钻探发现整个地中海盆地存在着大量晚墨西拿期的盐类沉积,其上为上新世早期的正常大洋沉积所覆盖,科学家们称之为灾难... 墨西拿期(7.2-5.3 Ma)被认为是中新世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大洋钻探计划(DSDP)对地中海的首次大洋钻探发现整个地中海盆地存在着大量晚墨西拿期的盐类沉积,其上为上新世早期的正常大洋沉积所覆盖,科学家们称之为灾难性的“墨西拿盐度危机”。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积极尝试寻找地中海盐度危机不容置疑的影响与全球海洋水体历史之间的关系,但收效甚微。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对北大西洋的三个DSDP钻孔(552A、608和547A)中169个晚中新世–早上新世岩芯样品中的有孔虫进行了详细研究,包括时常被忽略的小型底栖有孔虫,并对其中82个底栖有孔虫样品和70个浮游有孔虫样品中的特别物种进行了^(18)O和^(13)C分析,以重建北大西洋中新世末期深层环流模式和评估深海环流和墨西拿盐度危机的演变历史。根据δ^(18)O曲线,我们识别出了墨西拿期有九个气候低谷期(M-9到M-1,按地层顺序),其中M-1和M-5期表明冰川加剧使海平面降低了至少60-73米。在这些事件中,随着冰锋从格陵兰岛向冰岛南部扩展,北大西洋深层水强度明显减弱,甚至断流,导致北大西洋深水环流系统发生重大变化。然而,在大部分墨西拿期时间里,我们发现有四个明显的底栖有孔虫Epistominellaexigua丰度主峰(EEP-Ⅳ至EEP-Ⅰ),表明此时的大西洋中部深水区主要被NADW充灌,而此时的南极底层水(AABW)则仅至~43oN附近。此外,这些EEP主峰的碳同位素正偏当归因于高海平面和较弱的大陆侵蚀。通过有孔虫及稳定同位素的综合分析,可以识别出大西洋墨西拿时期具有三个主要古海洋学阶段:1)第一阶段,相当于墨西拿盐度危机,相对于NADW, AABW在北大西洋(522A钻孔)进一步减弱。在EEP-Ⅱ中NADW两次主要低谷期之间, E. exigua丰度陡增表明此时有一短暂的“间冰期”回返, NADW也从大西洋流入地中海盆地,产生了一个主要不整合面,将地中海盆地的蒸发岩一隔为二,分成下蒸发岩与上蒸发岩;2)第二阶段代表墨西拿盐度危机的开始,其中AABW减弱表明盆地之间的流通不良;3)第三阶段,早墨西拿期, EEP-Ⅳ上部显示为墨西拿盐度危机的前奏,此时的深水循环相对停滞。在608和547A钻孔,与盐度危机相关的强烈碳酸盐溶解表明该事件可能使世界海洋的碱性降低,并导致了速溶层和CCD界面位置抬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盐度危机 ^(18)O和^(13)C 偏移 干枯 古海洋学 生物地层学 有孔虫 超微化石 冰川海平面 北大西洋深层水 南极底层水 地中海外流水 速溶层 碳酸盐补偿深度 墨西拿 中新世
原文传递
Nd isotope as the tracer of seawater evolution of early Miocene in the eastern Pacific Ocean
19
作者 LIU Jihua~(1,2,3), CHEN Lirong~1, WANG Yingxi~4 & HAN Jianxiu~5 1.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cmy of ences, Qingdao 266071. China 2. Key Lab of Marine Sediment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gy,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Qingdao 266061. China +2 位作者 3. Graduate School,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39. China 4. Modern Analysis Center,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5. Guangzhou Marine Investigation Bureau, Guangzhou 510760.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3年第B06期106-110,共5页
Fifty-six samples of nannofossil ooze were collected from Core PC5794 in the northern equatorial Pacific at 5 cm intervals. With the methods of mass spectrometer (VG354) and ICP, the 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εNd(t))... Fifty-six samples of nannofossil ooze were collected from Core PC5794 in the northern equatorial Pacific at 5 cm intervals. With the methods of mass spectrometer (VG354) and ICP, the 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εNd(t)), Mn contents and Mg/Sr ratios of carbonate phase have been analyzed. CaCO3 contents of bulk sediments were obtained by dissolution of 0.5 mol/L HCl. Based on these data, the high-resolution εNd(t) profile of seawater in early Miocene with core depth(or time) have been established. The values of εNd(t) range from -6.2 to -2.97 and 4 fluctuation cycles existed during 24.06-22.02 Ma. 4 low εNd(t) values (about -6.4) correspond to high CaCO3 contents, which implicates that there were 4 cold epochs or 4 times of Antarctic Bottom Water activity. They occurred at the time of 24.06 Ma, 23.85 Ma,22.88 Ma and 22.26 Ma, respectively. High εNd(t) values correspond to the high Mn contents and high values of Mg/Sr ratio, which indicates the existence of 4 intense hydrothermal activity periods during 24.06-22 Ma, the durations of them are 4.05-23.98 Ma, 23.69-23.15 Ma, 22.74-22.37 Ma and 22.06-22.02 Ma,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钕 示踪原子 海水演化 中新世 太平洋 微化石 分光计 持续 海水样品
原文传递
建议保护几种鼠兔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鸣 阿布里米提 《大自然》 1995年第2期26-26,共1页
世界上现生的鼠兔总计有23种,它们隶属于兔形目、鼠兔科、鼠兔属。鼠兔又名鸣声兔、石兔等,外形略似鼠类,体长10.5—20.5厘米;耳短而圆,耳长1.6—3.8厘米;后肢比前肢略长或接近等长,尾仅留残迹而不显露,全身被毛浓密柔软。因其牙齿结构... 世界上现生的鼠兔总计有23种,它们隶属于兔形目、鼠兔科、鼠兔属。鼠兔又名鸣声兔、石兔等,外形略似鼠类,体长10.5—20.5厘米;耳短而圆,耳长1.6—3.8厘米;后肢比前肢略长或接近等长,尾仅留残迹而不显露,全身被毛浓密柔软。因其牙齿结构、摄食方式和行为等与兔子相似,故名鼠兔。鼠兔栖息于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的草原、山地林缘和裸崖。白天活动常发出尖叫声,以短距离跳跃的方式跑动。繁殖期4—9月,每年产仔1一3窝,每胎2一11仔。据于宁等研究,鼠兔科化石最早出现于亚洲早渐新世,中新世为其全盛时期,曾扩散至非洲和美洲,之后多数属绝灭,仅有 Ochoto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兔属 鼠兔科 高海拔地区 青藏高原 摄食方式 早渐新世 保护 中新世 建议 繁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