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李光耀时代,中新关系将开启新的可能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波 《中国经济周刊》 2015年第12期20-20,共1页
3月23日,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因病去世,享年91岁。李光耀在1959年新加坡自治时即担任总理,1990年11月卸任后又担任内阁资政,直到2011年大选后,才从内阁引退。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李光耀不仅将新加坡从一个贫穷落后的港口城市... 3月23日,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因病去世,享年91岁。李光耀在1959年新加坡自治时即担任总理,1990年11月卸任后又担任内阁资政,直到2011年大选后,才从内阁引退。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李光耀不仅将新加坡从一个贫穷落后的港口城市变成在地区乃至世界都享有盛名的富强国家,还在漫长的卓绝历练中,成就了自己著名政治家的美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光耀 中新关系 1959年 新加坡 港口城市 政治家 内阁 大选
下载PDF
中新关系中的佛教——宏船法师及其访华(1982—1990) 被引量:1
2
作者 谢明达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8-84,90,共8页
宏船法师(1907-1990)于1982至1990年间八次访问中国。在这期间,宏船法师会见了中国国家领导人和宗教界领袖,参访佛教圣地,帮助重建与他师父会泉法师有关的佛寺,并主持宗教仪式。本文主要考察宏船法师访问中国的外交意义,将这些宗教交流... 宏船法师(1907-1990)于1982至1990年间八次访问中国。在这期间,宏船法师会见了中国国家领导人和宗教界领袖,参访佛教圣地,帮助重建与他师父会泉法师有关的佛寺,并主持宗教仪式。本文主要考察宏船法师访问中国的外交意义,将这些宗教交流置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对外开放之后更广阔的中新关系历史背景之中,以论证佛教在两国建立官方外交关系之前所发挥的促进两国关系的作用。在中新两国尚不存在正式外交渠道的情况下,宏船法师的宗教之旅作为非正式外交渠道,帮助两国互建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关系 宏船法师 佛教交流 非正式外交
下载PDF
新加坡“政治两面性”的成因及其对中新关系的影响
3
作者 李志强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第2期19-21,共3页
近年来新加坡外交政策发生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李显龙执政以来,从原来的亲中政策转向发展与遏制,具有明显的"政治两面性",既想依赖中国发展新加坡的经济,又避免中国发展对新加坡的不利影响,希望假借他国之手遏制中国的崛起。而&... 近年来新加坡外交政策发生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李显龙执政以来,从原来的亲中政策转向发展与遏制,具有明显的"政治两面性",既想依赖中国发展新加坡的经济,又避免中国发展对新加坡的不利影响,希望假借他国之手遏制中国的崛起。而"新加坡政治两面性"的成因是比较复杂的,这包括地缘、文化、经济关系等方面,尤其是新加坡战略地位与政治地位的不匹配性、文化的东西方交融性、经济上的遏制性和纽带性等。其"政治两面性"直接影响中新之间的政治互信、地区合作和经贸往来,中新高层交流减少、摩擦增多、贸易减少,这些都与新加坡"政治两面性"有密切的关系,未来如果新加坡政府继续坚持这种外交策略,势必会进一步影响中新关系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政治两面性” 中新关系
下载PDF
大使眼中De中新关系
4
作者 吴彦华 《东南亚纵横》 2000年第11期17-19,共3页
刚卸任的陈宝鎏大使强调,中国重视与新加坡的关系;新加坡的廉政值得学习;中国外交以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为取各;中国加入世贸后竞争难免,但也和东南亚互补互惠.
关键词 中新关系 大使 独立自主 中国外交 和平共处 加入世贸 新加坡 东南亚 廉政
下载PDF
中新关系未来三十年展望
5
作者 郑瑾 《中国经贸》 2017年第22期34-35,共2页
中新两国同以华人为主体,同为亚洲国家,两个国家之间深厚友谊具备历史渊源.就东南亚地区来说,新加坡与我国建交最晚,但双方关系并未因无邦交而受到任何影响,两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沟通和交流,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且在地区、国际上也... 中新两国同以华人为主体,同为亚洲国家,两个国家之间深厚友谊具备历史渊源.就东南亚地区来说,新加坡与我国建交最晚,但双方关系并未因无邦交而受到任何影响,两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沟通和交流,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且在地区、国际上也积极开展合作.展望未来,在接下来的30年里,中新两国在原有合作基础之上,进一步强化对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密切合作,伴随而来的民间交往也会进一步密切,两国关系将进入一个新高潮.本文从经济贸易角度出发展望中新未来30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关系 未来三十年 展望 新高潮 持续稳定发展
下载PDF
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下中新关系走向浅析
6
作者 包雪琳 《创造》 2021年第7期49-54,共6页
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的贸易和金融中心,也是东盟成员国中唯一的发达国家。由于历史文化渊源,新加坡与中国联系密切、经贸合作广泛,是中国开展周边外交值得重点关注的对象国。新加坡的领导人对国际事务有深刻洞见,擅长就国际热点议题表达... 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的贸易和金融中心,也是东盟成员国中唯一的发达国家。由于历史文化渊源,新加坡与中国联系密切、经贸合作广泛,是中国开展周边外交值得重点关注的对象国。新加坡的领导人对国际事务有深刻洞见,擅长就国际热点议题表达观点。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下,了解新加坡的逻辑或有助我们扩展战略思维空间,为打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新智慧。新加坡的对外政策因而值得关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贸合作 金融中心 中新关系 历史文化渊源 国际事务 对外政策 东南亚地区 周边外交
下载PDF
中新关系,成熟而有韧性
7
作者 陈弘 《时事报告》 2023年第8期40-41,共2页
2023年6月25日至30日,新西兰总理克里斯·希普金斯率团访华。这是希普金斯今年1月上任后首次访问亚洲国家,也是2019年以来新西兰总理首次访华。2024年是中国与新西兰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希普金斯此次访华有助于巩固和深化... 2023年6月25日至30日,新西兰总理克里斯·希普金斯率团访华。这是希普金斯今年1月上任后首次访问亚洲国家,也是2019年以来新西兰总理首次访华。2024年是中国与新西兰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希普金斯此次访华有助于巩固和深化两国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也有助于中新关系迈上新的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关系 互惠互利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新的台阶 新西兰 访华 克里斯
原文传递
国与族:文明认同、身份认知与中新关系 被引量:6
8
作者 陈纳慧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8-64,共27页
在分析国与国之间合作或冲突的成因时,种族这一因素越来越受到国际关系学者的重视。学界已有的研究几乎都支持种族亲缘性导向和促进国际合作。中新关系的实践则打破了这一刻板逻辑,并支持另一种思路:在一些情况下,同文同种恰恰会给两国... 在分析国与国之间合作或冲突的成因时,种族这一因素越来越受到国际关系学者的重视。学界已有的研究几乎都支持种族亲缘性导向和促进国际合作。中新关系的实践则打破了这一刻板逻辑,并支持另一种思路:在一些情况下,同文同种恰恰会给两国带来敌意而不是通常所想当然的合作。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这一中新关系案例也给如何理解和预测中国目前和将来的对外行为,及其对重塑世界秩序的影响提出了思考点。其中一个重要的面向是"文明"。族的文明认同在中新关系中所扮演的突出角色,再一次提醒我们在民族国家的框架内思考国际关系的局限性。随着中华文明这一最大文明体的复兴以及中国在影响和定义世界秩序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文明思维来补充民族主义思维将成为国际关系研究的发展要求,文明作为跨国文化场域应成为国际关系的分析单位。鉴于此,有关中新关系的研究显示出对重塑国际关系理论框架的重要潜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关系 李光耀 种族亲缘性 族的文明认同 国家利益 海外华人 民族主义
原文传递
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与新加坡对华关系发展——以中新领导力论坛为例
9
作者 陈世凤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20年第2期133-152,158,共21页
中新领导力论坛是中外治国理政经验交流的成功案例。本文以中新领导力论坛为例重点讨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对于中新双边关系发展的积极影响。中新领导力论坛始于2009年,前后历经两个阶段,迄今在中新两国间轮流召开了七届之多。从两国国情... 中新领导力论坛是中外治国理政经验交流的成功案例。本文以中新领导力论坛为例重点讨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对于中新双边关系发展的积极影响。中新领导力论坛始于2009年,前后历经两个阶段,迄今在中新两国间轮流召开了七届之多。从两国国情差异、新加坡宪政制度和中新关系发展来看,中新领导力论坛显得比较“另类”。然而,该论坛是中新两国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分享的战略性平台,在新加坡对华战略和政策框架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新加坡旨在通过该论坛来维护、加强和提升对华关系,因而该论坛得以存续并展现出强劲的活力。具体而言,在新加坡对华外交中,中新领导力论坛发挥着提升合作水平、增添观察窗口、积累人脉资源的功能。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成为中新关系发展新的增长点和着力点,也凸显出新加坡不拘泥于形式的实用主义外交风格。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不止于双边关系层面,在全球化时代,它对于拓展外交等国际交往的路径和空间、塑造新型国际关系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和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国理政 中新关系 中新领导力论坛 国际合作 全球化
下载PDF
开启中新关系新里程
10
作者 尹承德 《瞭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3期52-52,共1页
张高丽副总理10月20日至23日应邀访问新加坡,并同新加坡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和内政部长张志贤共同主持了中新双边合作联委会第十次会议,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联合协调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和中新天津生态城联合胁调理事会第六次会议。... 张高丽副总理10月20日至23日应邀访问新加坡,并同新加坡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和内政部长张志贤共同主持了中新双边合作联委会第十次会议,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联合协调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和中新天津生态城联合胁调理事会第六次会议。期间,张高丽还分别会见了新总统陈庆炎和总理李照龙。所有这些重大活动都取得重要成果,有力地加强了“联委会”的作用,推动了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和天津生态城的“升级版”建设和中新关系全而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关系 苏州工业园区 里程 副总理 双边合作 安全统筹 重大活动 新加坡
原文传递
中新开启高质量合作新时代
11
作者 赵爱玲 《中国对外贸易》 2023年第5期8-11,共4页
3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时表示,“你此次访华期间,我们把中新关系提升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为两国关系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指出,中新是重要合作伙伴,中新关系... 3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时表示,“你此次访华期间,我们把中新关系提升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为两国关系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指出,中新是重要合作伙伴,中新关系始终展现出前瞻性、战略性、示范性,不仅有力推动了两国各自发展振兴,也为地区国家树立了标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关系 李显龙 两国关系 新加坡总理 伙伴关系 合作伙伴 前瞻性 示范性
下载PDF
论冷战国际环境中的中国与新加坡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一平 刘文正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4-91,共8页
从1965年新加坡宣布独立到1990年中新两国正式建交为止,中新关系经历了从最初隐晦疏远到最后自如密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与新加坡从各自政治经济关系的对比差异、冷战国际环境变迁中新加坡大国平衡战略对中新关系的积极意义,以... 从1965年新加坡宣布独立到1990年中新两国正式建交为止,中新关系经历了从最初隐晦疏远到最后自如密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与新加坡从各自政治经济关系的对比差异、冷战国际环境变迁中新加坡大国平衡战略对中新关系的积极意义,以及新加坡在海峡两岸的关系等方面,对双边关系进行了务实性调整和适应。正是冷战国际环境中这种务实性的中新关系,为冷战结束后中国与新加坡关系全面而迅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关系 冷战 李光耀 大国平衡战略
下载PDF
斡旋中“背书”——“东盟对华关系协调国”新加坡与南海问题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明亮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7年第4期19-37,共19页
文章旨在探讨新加坡在出任"东盟对华关系协调国"期间(2015—2018)处理"南海仲裁案"阴影下的南海问题的背景与策略,进而理清"东盟对华关系协调国"在东盟对华关系中的作用。斡旋南海问题,是新加坡出任"... 文章旨在探讨新加坡在出任"东盟对华关系协调国"期间(2015—2018)处理"南海仲裁案"阴影下的南海问题的背景与策略,进而理清"东盟对华关系协调国"在东盟对华关系中的作用。斡旋南海问题,是新加坡出任"东盟对华关系协调国"一职的职责所在,也是新加坡的外交目标之一。然而新加坡在出面协调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南海问题时,却因坚定地支持"南海仲裁案"而影响到自身同中国的关系。新加坡为"南海仲裁案"的多番、多种"背书"之举,引发了中国较为强硬的反对和反制。同时,也要看到,新加坡虽然无法"诚实""公正"地斡旋南海问题,但却为"南海行为准则"磋商、达成准则框架作出了努力,是最有可能在南海问题上"协调"出具体成果的"东盟对华关系协调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东盟对华关系协调国 南海问题 南海仲裁案 中新关系
下载PDF
新西兰的南极政策与中新南极合作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柳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5-50,共6页
新西兰在南极拥有重要的主权、环境、安全和商业利益,其实现和维护南极国家利益的政策实践围绕着科学研究、环境保护、维护和平、国际合作、宣传教育等五项活动展开。中新两国在南极科学、环境和安全方面可巩固利益共同体;在联合科研、... 新西兰在南极拥有重要的主权、环境、安全和商业利益,其实现和维护南极国家利益的政策实践围绕着科学研究、环境保护、维护和平、国际合作、宣传教育等五项活动展开。中新两国在南极科学、环境和安全方面可巩固利益共同体;在联合科研、专业人才培养、后勤保障、气候变化等方面可以优势互补,互利合作;在南极旅游和教育方面则有继续拓展的合作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 南极政策 南极合作 中新关系
下载PDF
蒋经国主政时期的台新关系:缘起、实质及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炜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49-52,共4页
新加坡是蒋经国主政时台湾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蒋经国与李光耀关系密切,台新之间保持着低调但又是实质性的关系。台新关系不仅对台新双方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对海峡两岸以及中新关系也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 蒋经国 李光耀 台新关系 中新关系
下载PDF
中新自贸协定升级及其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雅珍 朱锋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1-121,共11页
中国和新加坡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议定书》,是两国在坚持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原则的基础上,为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更新两国的贸易安排、进一步推动两国经贸关系的开放化和自由化所采取的重要行动。中新两国的经贸合作领域和合作空间... 中国和新加坡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议定书》,是两国在坚持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原则的基础上,为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更新两国的贸易安排、进一步推动两国经贸关系的开放化和自由化所采取的重要行动。中新两国的经贸合作领域和合作空间将得到新的拓展和提升。这不仅将对于两国经贸关系向更高水平和更高层次迈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还将对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以及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的推进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关系 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 中国-东盟经贸关系
下载PDF
新加坡发展与中国关系的理性逻辑和双重面向
17
作者 范磊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CSSCI 2021年第1期158-167,共10页
中国与新加坡几十年的双边互动创造了大国与小国关系良性发展的典范,两国在交往中既注重务实的工具性功能合作又隐含着价值层面的谨慎权衡。在与中美两大国的关系发展中,新加坡的外交理念和政策选择体现了这种双重面向的基本逻辑,并随... 中国与新加坡几十年的双边互动创造了大国与小国关系良性发展的典范,两国在交往中既注重务实的工具性功能合作又隐含着价值层面的谨慎权衡。在与中美两大国的关系发展中,新加坡的外交理念和政策选择体现了这种双重面向的基本逻辑,并随着中美两国战略博弈的演变而作出相应调整。当前新加坡领导层正处在新旧更迭的过渡期,能否延续从李光耀时代至今的外交智慧与传统将是对第四代领导团队的重要考验。不论如何发展,工具层面和价值层面的合作与平衡、互构与共生仍将是未来新加坡外交走向的基本立足点,也是新加坡能否在国际社会以及大国博弈的大背景中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中新关系 李光耀 小国外交
下载PDF
中新建交30年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汪世琦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1年第2期64-76,155,共14页
2020年是中新建交30周年,30年来,中新关系在政治、经济、人文、安全等领域发展迅猛;频繁的高层互访、密切的经贸合作、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以及务实的军事合作,都彰显出双方关系的先进性与引领性。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与时俱进、效益优先... 2020年是中新建交30周年,30年来,中新关系在政治、经济、人文、安全等领域发展迅猛;频繁的高层互访、密切的经贸合作、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以及务实的军事合作,都彰显出双方关系的先进性与引领性。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与时俱进、效益优先,文明互鉴成为中新交往的宝贵经验和财富。中新在交往过程中讲究循序渐进、求同存异,充分尊重对方的发展模式,充分照顾对方的舒适度,成功地达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政府间合作项目。毋庸讳言,30年来,中新关系也偶有嫌隙,但整体向好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事件。突如其来的疫情既是严峻的考验,也为中新双方的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后疫情时代,双方在医疗卫生、社会治理、数字经济、金融法律、第三方市场等领域的合作将大有作为。中新两国应当充分发挥"快捷通道"的作用,继续深化跨境电子商务、数字城市建设方面的合作,致力于将新加坡打造成"一带一路"的超级中转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关系 与时俱进 政府间合作 疫情 “一带一路”
下载PDF
进一步提升新中两国双边关系合作——专访新加坡副总理张志贤
19
作者 王金根 《当代世界》 2013年第10期29-31,共3页
总编:中国与新加坡是睦邻友好的国家,建交23年来.中新关系发展势头强劲,两国高层互访频繁.两国合作领域不断拓展请您谈谈对中新关系发展的总体评价?
关键词 合作领域 新加坡 双边关系 副总理 张志 专访 中新关系 睦邻友好
下载PDF
中国—新加坡关系(1965-1976)——认知差异下的互不信任
20
作者 方晓 《红河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88-94,共7页
在新加坡建国的头十一年里,中国和新加坡的关系表现为互不信任乃至互为敌视。由于两国领导人的个人经历、所受教育、所处环境的差异,造成彼此在外交事务上思维的巨大差异,特别是1976年之前,两国领导人之间几乎不接触,对彼此一知半解,并... 在新加坡建国的头十一年里,中国和新加坡的关系表现为互不信任乃至互为敌视。由于两国领导人的个人经历、所受教育、所处环境的差异,造成彼此在外交事务上思维的巨大差异,特别是1976年之前,两国领导人之间几乎不接触,对彼此一知半解,并且在意识形态领域与对超级大国态度上存在认知差异,这也导致了对对方的认知差异甚至是误解。正是彼此间的认知差异与对对方的妖魔化造成了互相之间的不信任与敌视。当1976年两国领导人开始接触后,认知差异开始消解,双方开始认识到彼此的共同利益,双边关系走上正向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关系 认知差异 国家利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