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3篇文章
< 1 2 1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聂拉木亚汝雄拉晚中新世化石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强 倪喜军 +1 位作者 邓涛 吴飞翔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06-1417,共12页
西藏聂拉木亚汝雄拉南坡保存有较厚的新生代达涕古湖盆沉积物,并产出晚中新世晚期福氏(垂鼻)三趾马(Hipparion(Cremohipparion)forstenae)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地区新生代隆升与环境变迁的重要区域之一。目前对喜马拉雅山脉代表... 西藏聂拉木亚汝雄拉南坡保存有较厚的新生代达涕古湖盆沉积物,并产出晚中新世晚期福氏(垂鼻)三趾马(Hipparion(Cremohipparion)forstenae)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地区新生代隆升与环境变迁的重要区域之一。目前对喜马拉雅山脉代表性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地层与古脊椎动物化石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札达和吉隆盆地,对达涕古湖盆的研究程度仍很低。2020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织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古生物分队,对聂拉木亚汝雄拉地区开展中-新生代地层与古生物调查,在新近纪地层中采集到一小批脊椎动物化石,包括鲤科咽齿、犀类、有蹄类和鼠兔类。其中,鼠兔类化石归属于艾氏拟美兔(Bellatonoides eroli),这是该属在青藏高原地区的首次发现,指示其产出层位的生物地层年代不会晚于晚中新世早期(灞河期)。根据哺乳动物化石,目前可从亚汝雄拉剖面中识别出两个不同的层位和年代,即上部湖滨相地层产福氏(垂鼻)三趾马,其年代为晚中新世晚期(保德期);下部湖相地层产艾氏拟美兔,其年代可能为晚中新世早期(灞河期)。此前艾氏拟美兔发现于土耳其安卡拉(Ankara)和我国内蒙古中部地区中中新世晚期-晚中新世早期的地层中,通常与灵长类及其他森林型哺乳动物共同出现;福氏(垂鼻)三趾马分布于西藏吉隆和山西保德晚中新世晚期地层中,被认为适应于开阔生境,海拔分布不超过2900m。化石证据显示聂拉木达涕古湖盆在晚中新世早期至晚期的古海拔可能比现代高度低了近2000m,古植被类型存在从晚中新世早期的森林到晚中新世晚期的森林草原环境的转变,整体上晚中新世亚汝雄拉的古环境远比现代要适宜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中新 聂拉木 达涕古湖盆 脊椎动物 古环境
下载PDF
西太平洋中中新世转型的天文轨道周期特征
2
作者 王海峰 邓希光 +1 位作者 易亮 何高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9-20,共2页
中中新世气候转型是一次深刻的全球降温事件,地球各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冷圈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理解新生代全球气候突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西太平洋GC18沉积柱样完整记录了中中新世15~11 Ma的沉积记录。本研... 中中新世气候转型是一次深刻的全球降温事件,地球各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冷圈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理解新生代全球气候突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西太平洋GC18沉积柱样完整记录了中中新世15~11 Ma的沉积记录。本研究基于该柱样精确的年代学框架,开展了岩芯地球化学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 中新世转型 天文轨道周期
下载PDF
建设高水平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 高质量打造中新合作升级版
3
作者 王茹 《财会学习》 2024年第27期I0002-I0003,共2页
中新天津生态城(以下简称生态城)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重大合作项目,是世界上首个国家间合作开发的生态城市。近日,经国务院同意,《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4—2035年)》(发改环资[2024]1198号,以下简称... 中新天津生态城(以下简称生态城)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重大合作项目,是世界上首个国家间合作开发的生态城市。近日,经国务院同意,《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4—2035年)》(发改环资[2024]1198号,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对推进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作出系统部署,对进一步促进生态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打造中新合作升级版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天津生态城 合作升级版 国家间合作 合作项目 示范区 实施方案 绿色低碳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循化盆地中中新世—早上新世黏土矿物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胡飞 殷科 +6 位作者 姬凯鹏 刘钊 肖唐付 黄蔚 何翔 骆满生 张克信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1-1309,共19页
青藏高原东北缘古气候可能受控于全球变冷、青藏高原隆升及局地地形变化的影响。为解析气候演化过程及驱动因素,本文以青藏高原东北缘循化盆地西沟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在已有古地磁年龄约束基础上,分析了中中新世—早上新世沉积物中黏土... 青藏高原东北缘古气候可能受控于全球变冷、青藏高原隆升及局地地形变化的影响。为解析气候演化过程及驱动因素,本文以青藏高原东北缘循化盆地西沟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在已有古地磁年龄约束基础上,分析了中中新世—早上新世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的组成和微观形貌特征。结果表明,西沟剖面沉积物中黏土矿物主要由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和高岭石组成,其中伊利石含量最高,平均为59.3%;蒙脱石次之,平均为18.2%,绿泥石平均含量为12.3%,高岭石平均含量为10.2%。根据剖面中黏土矿物含量和比值的变化特征,结合循化盆地西沟剖面的沉积速率、孢粉记录、有机质碳同位素和沉积岩地球化学比值,并与深海氧同位素值(δ^(18)O)变化曲线对比,将循化盆地14.6~5.0 Ma气候环境演化划分为3个阶段:14.6~12.7 Ma,气候干冷期,与北半球冰盖扩展引发的全球性降温事件有关;12.7~8.0 Ma,气候相对温暖湿润期,可能与循化盆地周围山体隆升有关,即积石山在~12.7 Ma隆升至临界高度,成为西风带输送水汽的地形屏障,使得循化盆地内的降水增强;8.0~5.0 Ma,气候再次转向干冷期,该阶段气候的干旱化对应于青藏高原在8 Ma左右的快速隆升,高原进一步的隆升阻碍东亚季风西风带的暖湿气流向内陆的输送,从而引起区域干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世—早上新世 黏土矿物 循化盆地 干旱化 全球变冷 青藏高原隆升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昭通盆地晚中新世到上新世古环境演化过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佩 张春霞 +2 位作者 罗浩 刘志成 高战武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6-339,共14页
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云南区域是研究晚新生代以来气候和环境演化的重要区域之一。虽然针对云南区域已经开展了大量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化的研究,但是晚中新世到上新世云南区域湿度变化的记录仅为碳同位素和孢粉记录,且分辨率较低。因此,该区... 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云南区域是研究晚新生代以来气候和环境演化的重要区域之一。虽然针对云南区域已经开展了大量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化的研究,但是晚中新世到上新世云南区域湿度变化的记录仅为碳同位素和孢粉记录,且分辨率较低。因此,该区域缺乏晚中新世到上新世连续的高分辨率古湿度变化记录。本研究主要基于云南省东北部昭通盆地内晚中新世到上新世的沉积物岩心,通过对沉积物粒度的测试分析,综合沉积序列、岩性特征和沉积构造,表明:昭通盆地在8.8~6.2 Ma以沼泽亚相沉积环境为主;在6.2~2.8 Ma以浅湖亚相沉积环境为主;在2.8~2.6 Ma以湖滨亚相沉积环境为主。昭通盆地沉积物粒度参数记录的晚中新世到上新世云南区域呈现干旱化的趋势。结合前期该钻孔黏土矿物和化学风化的相关成果,认为晚中新世到上新世南亚季风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并主要受控于全球变冷和全球CO_(2)浓度降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通盆地 中新 上新世 古环境
下载PDF
中新世以来上印度扇水道-堤岸体系几何学特征及演化
6
作者 李章鹏 梁杰 +8 位作者 李森 陈建文 廖晶 龚建明 张银国 王建强 杨艳秋 杨传胜 雷宝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43,共14页
以中新世以来上印度扇水道-堤岸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高精度二维地震资料开展地震精细解释与几何学分析,刻画水道-堤岸体系几何学特征及时空演化过程,探讨中新世以来上印度扇发育演化主要期次及特征。结果表明,中新世以来上印度扇水道-... 以中新世以来上印度扇水道-堤岸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高精度二维地震资料开展地震精细解释与几何学分析,刻画水道-堤岸体系几何学特征及时空演化过程,探讨中新世以来上印度扇发育演化主要期次及特征。结果表明,中新世以来上印度扇水道-堤岸体系可划分为中新世、上新世及更新世至今三大期次,整体表现出“单期水道-侧向迁移-扁长型”到“多期水道-垂向叠置-厚窄型”的演化特征。深入探讨中新世以来上印度扇水道-堤岸体系的几何学特征及演化可为重力流水道的沉积构型样式研究提供新的例证,并为深海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沉积 水道-堤岸体系 中新 上印度扇
下载PDF
中新世中低纬度海道变化对大西洋经圈翻转流和气候变化影响的模拟研究
7
作者 魏吉林 刘海龙 +2 位作者 郑伟鹏 林鹏飞 赵彦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40,共9页
自中中新世以来,特提斯海道和巴拿马海道的开合状态可能直接影响了大西洋经圈翻转流(AMOC)的强度和空间形态演变。但是,当前对这两处关键的中低纬度海道与AMOC之间联系的系统性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中中新世时期的边界条件,利用耦合气... 自中中新世以来,特提斯海道和巴拿马海道的开合状态可能直接影响了大西洋经圈翻转流(AMOC)的强度和空间形态演变。但是,当前对这两处关键的中低纬度海道与AMOC之间联系的系统性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中中新世时期的边界条件,利用耦合气候模式开展了中中新世气候模拟试验,以及特提斯海道和巴拿马海道先后关闭的敏感性试验。模拟结果显示,开放的特提斯海道和巴拿马海道分别为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海水进入北大西洋提供了“捷径”,同时分别向北大西洋输运高盐度海水和低盐度海水,对AMOC强度的变化起着相反的作用。特提斯海道开放增强了AMOC,这抵消了巴拿马海道开放导致的对AMOC的减弱。这两处中低纬度海道的关闭均能引起全球海表温度的南北不对称响应,分界线大致位于巴拿马海道所在纬度。本研究表明,只有特提斯海道和巴拿马海道关闭时,才会形成现代意义上的AMOC空间结构,因此这两处中低纬度海道的关闭时间对研究AMOC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经圈翻转流 中新世大暖期 淡水输运 巴拿马海道 特提斯海道
下载PDF
下刚果—刚果扇浊积水道沉积演化与成藏主控因素——以A油田下中新统X砂组为例
8
作者 刘丽军 周瑞 +4 位作者 胡俊峰 程学峰 任朝波 方建明 张红霖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87-288,共2页
下刚果—刚果扇盆地为深水浊积岩油气勘探成功的典型含油气盆地。盆内广泛发育的浊积水道为重要储层类型,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前人从构造和沉积等角度对深水水道沉积模式及控制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Henry et al.,2019;... 下刚果—刚果扇盆地为深水浊积岩油气勘探成功的典型含油气盆地。盆内广泛发育的浊积水道为重要储层类型,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前人从构造和沉积等角度对深水水道沉积模式及控制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Henry et al.,2019;陈华等,2021)。然而也有大量实钻资料表明水道体系内部砂体期次的沉积发育和叠置关系非常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很强(张文彪等,2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积水道 沉积演化 油气成藏 主控因素 中新 下刚果—刚果扇盆地
下载PDF
渐新世-中新世东南亚干湿气候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
9
作者 胡建雄 黄恩清 田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31,共16页
新生代印尼海道的启闭对印度-太平洋暖池演化和大气环流模式变迁有重大影响。然而,受限于构造和古环境重建资料的缺乏,这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驱动机制还缺乏清晰的图景。本文梳理了孢粉记录、煤层沉积、浅海碳酸盐沉积和生物地理演化... 新生代印尼海道的启闭对印度-太平洋暖池演化和大气环流模式变迁有重大影响。然而,受限于构造和古环境重建资料的缺乏,这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驱动机制还缺乏清晰的图景。本文梳理了孢粉记录、煤层沉积、浅海碳酸盐沉积和生物地理演化等方面的证据,提出东南亚水文气候在渐新世与中新世之交发生重大调整的认识,即从渐新世的相对干旱条件转型为贯穿整个中新世的持续湿润状态。结合最近的模拟研究,认为东南亚水文气候演变同时受到全球因素和区域构造要素的影响。渐新世与中新世之交和中中新世晚期至晚中新世早期,印尼海道的持续关闭可以通过限制太平洋-印度洋次表层水的交换,进而扩大太平洋一侧的温跃层深度以及经纬向的海表温度梯度,进一步增强沃克环流,最终可能促使东南亚在渐新世与中新世之交发生了干湿格局的转换,并抵消了中中新世晚期至晚中新世全球降温对区域水文气候的影响。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不确定性,未来亟需更多的地质记录和模拟研究来准确厘定海道关闭-暖池演化-大气环流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循环 东南亚 渐新世-中新 印尼海道 印度-太平洋暖池
下载PDF
中新生态城内涝风险预警平台的研发及应用
10
作者 牛思钠 钟炜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0-164,共5页
为解决当前城市内涝预警系统运行效率低下,提高城市内涝预警及时性,研发了城市内涝风险预警智慧平台。介绍了平台功能设计流程及应用流程,探索内涝风险智能预警新模式。实际案例应用结果表明,平台提供积水预测预警信息集成与交互平台,... 为解决当前城市内涝预警系统运行效率低下,提高城市内涝预警及时性,研发了城市内涝风险预警智慧平台。介绍了平台功能设计流程及应用流程,探索内涝风险智能预警新模式。实际案例应用结果表明,平台提供积水预测预警信息集成与交互平台,管理人员可在平台中实时查看各区域的积水情况和未来预测水位,对于积水预测风险较高的区域,平台通过可视化方式预警,及时通知公众及管理人员,自动规划应急响应顺序,提升内涝管理科学性,推动城市防涝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涝 预警 智慧平台 中新生态城 BIM
下载PDF
冈底斯带中段中新世花岗斑岩成因研究:来自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及Sr-Nd-Hf-O同位素的制约
11
作者 崔婧嫄 孟元库 熊发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34-3752,共19页
藏南冈底斯带广泛发育中新世埃达克质岩,这些埃达克质岩是研究冈底斯岩浆带后碰撞岩浆活动和地壳演化的理想载体。本文以冈底斯带中段出露在仁钦则地区的花岗斑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锆石原位Hf同位素... 藏南冈底斯带广泛发育中新世埃达克质岩,这些埃达克质岩是研究冈底斯岩浆带后碰撞岩浆活动和地壳演化的理想载体。本文以冈底斯带中段出露在仁钦则地区的花岗斑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锆石原位Hf同位素、全岩Sr-Nd-O同位素和矿物电子探针的综合分析与系统研究,据此探讨了其岩石成因和源区性质,并结合氧逸度分析了其成矿潜力。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仁钦则花岗斑岩的成岩年龄为22.48±0.19Ma,属于中新世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在地球化学组成上,仁钦则花岗斑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和Sr),亏损重稀土和高场强元素(Nb、Ta和Ti),并且显示弱的Eu异常(Eu/Eu^(*)=0.92~0.97);同时,具有高Sr、La和低Y、Yb含量,对应高Sr/Y(72.72~86.52)和(La/Yb)_(N)(23.07~28.58)比值,显示出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亲缘性。仁钦则花岗斑岩的锆石ε_(Hf)(t)值大部分为正值且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10.47~+5.14),全岩(^(87)Sr/^(86)Sr)_(i)值、ε_(Nd)(t)值和δ^(18)O值分别为0.705347~0.705511、-4.0~-3.3及6.21‰~9.69‰。综合分析后,我们认为仁钦则花岗斑岩的成因与冈底斯加厚的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有关,并且有印度古老地壳物质的混入。此外,通过进一步全岩地球化学数据分析,认为岩浆源区可能残留有石榴子石和角闪石,缺乏斜长石和金红石。仁钦则花岗斑岩还显示出高的氧逸度值(lgf_(o2)=-11.29),推测该地区具有良好的斑岩铜矿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达克岩 中新 冈底斯带中段 岩石成因 成矿潜力
下载PDF
滇西保山地块铁厂中新世花岗岩成因与构造意义
12
作者 叶雅琪 孙祥 +3 位作者 司晓博 苗珂 郑明俊 梁晓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70-1886,共17页
滇西保山地块新生代岩浆岩是理解印度-欧亚板块斜向碰撞带新生代构造演化和动力学背景的窗口。本文对保山地块铁厂地区中新世二云母花岗岩和含电气石二云母花岗岩开展了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二云... 滇西保山地块新生代岩浆岩是理解印度-欧亚板块斜向碰撞带新生代构造演化和动力学背景的窗口。本文对保山地块铁厂地区中新世二云母花岗岩和含电气石二云母花岗岩开展了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二云母花岗岩和含电气石二云母花岗岩的岩浆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8.1±0.1Ma和16.9±0.2Ma,反映岩浆岩形成于中新世。两类花岗岩具有高硅(SiO 2=73.7%~74.2%),富钾(K 2O=6.3%~6.7%,K 2O/Na 2O>1),且相对高碱(K 2O+Na 2O=8.8%~9.3%)的特征,属钾玄岩系列,为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两类花岗岩的CaO/Na 2O比值介于0.25~0.39,具有低Sr(56×10^(-6)~79×10^(-6))、低Ba(155×10^(-6)~211×10^(-6))、高Rb/Sr比值(4.6~6.2)特征。二云母花岗岩的锆石εHf(t)值为-12.1~-1.5。这些特征表明铁厂中新世花岗岩是变泥质岩脱水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同时代西南三江地区崇山剪切带淡色花岗岩和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的对比分析,表明铁厂中新世花岗岩可能形成于伸展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世花岗岩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代学 锆石HF同位素 保山地块
下载PDF
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全球变暖背景下亚洲内陆干旱区古气候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
13
作者 吕壮壮 乔庆庆 +1 位作者 董孙艺 汪冬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09-1322,共14页
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是新生代全球降温趋势下一次强烈的全球升温事件,其气候状态被认为是未来全球变暖最可能达到的状态。亚洲内陆干旱区是全球典型的中纬度干旱区,其干旱化过程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最为深刻、最为直接。在全球变暖背景下... 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是新生代全球降温趋势下一次强烈的全球升温事件,其气候状态被认为是未来全球变暖最可能达到的状态。亚洲内陆干旱区是全球典型的中纬度干旱区,其干旱化过程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最为深刻、最为直接。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叠加人类活动的影响,干旱区变得更加脆弱,其扩张或变迁都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探讨亚洲内陆干旱区在中中新世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气候演化历史,对未来气候变暖模式下干旱区的气候变化预估提供重要参考。本文梳理了亚洲内陆干旱区典型盆地现有中中新世期间古气候演化研究结果,通过环境磁学参数、孢粉、同位素等多种气候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发现在中中新世期间,多数地区呈现湿润化,但开始的时间有所差异,同时,少量地区呈现持续干旱化的现象。另一方面,对中中新世适宜期形成的主控因素依然存在较大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哥伦比亚玄武岩喷发是主要因素,有的学者认为构造活动是主要因素。要解决上述争议,需要获取更多具有精确年代控制的高分辨率记录,以确定中中新世升温事件的起始响应时间。通过正确解译气候代用指标,特别是对古气候变化响应最为直接和敏感的孢粉,以及环境磁学参数和地球化学比值等蕴含的古环境信息,厘清各种因素对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揭示亚洲内陆干旱区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气候演化的驱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世气候适宜期 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代用指标 驱动机制 环境磁学 亚洲内陆干旱区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中中新统海底扇碎屑岩锆石U-Pb年龄特征及物源分析
14
作者 龚胜利 闫琢玉 +8 位作者 李百强 张铜耀 吴土荣 彭俊峰 郑磊 张东峰 黄向胜 罗程飞 王任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54,共10页
琼东南盆地中中新统海底扇是南海北部天然气勘探的重要目标,但长期以来对该海底扇沉积物的物源并未达成共识,因此,物源分析对于该区天然气勘探有利目标优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钻井取心开展了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特征研究,并与周缘潜在物... 琼东南盆地中中新统海底扇是南海北部天然气勘探的重要目标,但长期以来对该海底扇沉积物的物源并未达成共识,因此,物源分析对于该区天然气勘探有利目标优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钻井取心开展了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特征研究,并与周缘潜在物源区锆石U-Pb年龄进行了对比分析,示踪了研究区中中新统海底扇物源。结果表明:(1)盆地北部N-1、N-2、N-3、N-4等4口井碎屑锆石U-Pb年龄表现为燕山期(160,157,133,107,102,99 Ma)、印支期(249,241,239 Ma)、加里东期(466,455 Ma)的年龄峰值特征,且与中国海南岛碎屑锆石U-Pb年龄特征相似度高,但与红河、越南中部碎屑锆石U-Pb年龄特征相似度低;(2)盆地南部S-1、S-2、S-3等3口井碎屑锆石U-Pb年龄特征表现为印支期(242,238,237 Ma)、加里东期(435,431,425 Ma)、海西期(396,392 Ma)以及燕山期(143 Ma)的年龄峰值特征,且S-2井具有较年轻的喜马拉雅期(21 Ma)单峰年龄特征。琼东南盆地北部中中新统沉积物源主要来自海南岛,红河及越南中部物源对其影响非常有限,盆地南部中中新统为红河和海南岛双物源供给,且以红河物源为主,自西向东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物源 海底扇 中新 琼东南盆地 碎屑岩
下载PDF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中新统深水浊流沉积体系演化特征及主控因素
15
作者 高云峰 范廷恩 +6 位作者 蔡文涛 王夏斌 乐靖 卜范青 陈飞 马良涛 何荣胜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I0001,共17页
基于取心、测井和三维地震数据,研究尼日尔三角洲盆地中新统深水浊流沉积地震响应特征、发育演化过程、沉积模式、储层品质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段自下而上可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Sq1和Sq2)、6个三级层序,主要发育浊积水道... 基于取心、测井和三维地震数据,研究尼日尔三角洲盆地中新统深水浊流沉积地震响应特征、发育演化过程、沉积模式、储层品质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段自下而上可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Sq1和Sq2)、6个三级层序,主要发育浊积水道、天然堤、溢岸沉积、决口扇及末端扇5种浊积单元;中新世海平面强烈下降阶段的低水位期,从深海盆地逐渐向大陆坡下部过渡,发育浊积水道末端扇体、半限制—非限制性高弯度浊积水道、限制性浊积水道—天然堤复合体沉积,储层为中孔、中高渗物性特征,但砂体规模、砂泥比和横向连续性总体上逐渐变差;中新世,全球冰期气候、强烈构造抬升、海平面不断下降,总体上控制浊流作用的强弱及沉积特征的变化;局部古地貌进一步影响浊流沉积相带分布、规模和形态;目的层段成岩作用弱,沉积条件是影响储层品质的主要因素。该结果为西非深水浊流沉积砂岩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浊流沉积 地震沉积 演化特征 储层品质 主控因素 中新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
下载PDF
特提斯喜马拉雅中新世煌斑岩的成因及构造意义
16
作者 孙敏佳 魏震 +3 位作者 刘晓强 刘桂萍 宫相宽 郭瑞清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3-869,共17页
后碰撞幔源岩浆是示踪深部地球动力学和地幔动力学过程的最直接指针。印度-亚洲碰撞缝合带南侧特提斯喜马拉雅中-新生代地层中发现了规模可观的煌斑岩岩墙群,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整体侵位时代介于15~10 Ma。煌斑岩具有中等的SiO_(2)... 后碰撞幔源岩浆是示踪深部地球动力学和地幔动力学过程的最直接指针。印度-亚洲碰撞缝合带南侧特提斯喜马拉雅中-新生代地层中发现了规模可观的煌斑岩岩墙群,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整体侵位时代介于15~10 Ma。煌斑岩具有中等的SiO_(2)含量(50.0%~52.9%),较高的K_(2)O(2.30%~4.77%)和Na_(2)O含量(3.04%~4.23%),属于钙碱性煌斑岩。其高MgO含量(5.64%~7.63%)和Mg^(#)值(70~74)以及高Cr(363×10^(-6)~465×10^(-6))、Co(24.7×10^(-6)~31.2×10^(-6))、Ni(128×10^(-6)~269×10^(-6))等过渡族元素丰度,显示显著的幔源岩石特征,未受明显地壳混染。煌斑岩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轻稀土元素(Th、U、Ba、Pb、Nd),贫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Nb、Ta、Ti),来源于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富集岩石圈地幔,是在石榴石稳定域含金云母二辉橄榄岩低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岩墙群呈东西向平行展布,指示该区域中新世处于南北向伸展背景,可能是撕裂的印度大陆岩石圈板片局部地区发生断离,软流圈上涌,导致富集印度岩石圈地幔源区部分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提斯喜马拉雅 中新 煌斑岩 地球化学
下载PDF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昂龙岗日地区中新世岩浆作用
17
作者 吴建亮 廖芝华 +7 位作者 白云 王波 秦宇龙 刘文 徐云峰 张彤 景阳 熊昌利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51-1267,共17页
拉萨地块中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一直以来都是青藏高原基础地质的研究热点之一。在该地块西部发育有较多的新生代尤其是中新世岩浆岩。本文以拉萨地块西部昂龙岗日地区新发现的中新世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对其岩石类型、岩石成因与构造背景... 拉萨地块中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一直以来都是青藏高原基础地质的研究热点之一。在该地块西部发育有较多的新生代尤其是中新世岩浆岩。本文以拉萨地块西部昂龙岗日地区新发现的中新世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对其岩石类型、岩石成因与构造背景进行了探讨。昂龙岗日地区中新世花岗岩由细粒白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中细粒二长花岗岩组成,内部发育少量的暗色包体。细粒白云母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9.95±0.14 Ma,中细粒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0.68±0.2 Ma,均为中新世。二者都具有高硅(SiO_(2)=72.35%~74.74%)、富钾(K_(2)O/Na_(2)O=1.15~1.45,均大于1)、高铝(Al2O3=14.35%~14.83%)和弱过铝质-过铝质(A/CNK=1.08~1.14)的特征,CIPW刚玉分子数均大于1%。其轻重稀土元素分异十分明显,具中等负Eu异常,富集Rb、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高场强元素,相对富集Hf、Zr等高场强元素,Sr、Ba、P、Ti等则表现出明显的负异常,为高钾钙碱性系列的过铝质S型花岗岩。两者具有相对低Sr、高Sr/Y、La/Yb值,极低的Y、Yb含量。研究区花岗岩起源于加厚下地壳环境下,并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岩浆混合作用。综合区域研究成果,昂龙岗日地区中新世花岗岩的形成,可能与印度板块北向俯冲至北拉萨地块下发生板片撕裂后,高热软流圈物质透过板片断离窗上涌诱发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型花岗岩 北拉萨地块 昂龙岗日 中新 地质年代学 地球化学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中新统海相烃源岩有机相特征
18
作者 刘海钰 郭潇潇 +3 位作者 庹雷 吴杨瑜 李珊珊 夏磊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5,共8页
为了实现莺歌海盆地中新统海相烃源岩的精细划分与评价,结合地球化学测试资料,对莺歌海盆地中新统烃源岩进行有机相划分,建立了有机相与沉积相的对应关系,进而预测烃源岩的平面展布。研究结果表明,按照有机质来源与沉积环境可将莺歌海... 为了实现莺歌海盆地中新统海相烃源岩的精细划分与评价,结合地球化学测试资料,对莺歌海盆地中新统烃源岩进行有机相划分,建立了有机相与沉积相的对应关系,进而预测烃源岩的平面展布。研究结果表明,按照有机质来源与沉积环境可将莺歌海盆地中新统海相烃源岩分为4类:海相陆源型、海相混源Ⅰ型、海相混源Ⅱ型、海相内源型。不同有机相与沉积相对应关系较好,其中,扇三角洲、滨海相对应海相陆源型,内浅海对应海相混源Ⅰ型,外浅海、半深海对应海相混源Ⅱ型,外浅海、半深海和深海对应海相内源型。海相混源Ⅱ型烃源岩分布广,厚度大,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以Ⅱ2型干酪根为主,少量Ⅲ型干酪根,保存条件较好,是莺歌海盆地的主要气源岩。研究成果为预测莺歌海盆地中新统海相优质烃源岩的平面展布并准确评价其资源潜力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中新 海相烃源岩 生源构成 沉积相 烃源岩分布
下载PDF
印度Haritalyangar地区晚中新世猪类化石新材料
19
作者 Anek R.SANKHYAN Olivier CHAVASSEAU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84,共16页
描述了印度北部比拉斯布尔区喜马偕尔邦Haritalyangar地区中西瓦利克的猪类化石上、下颌及牙齿材料。Haritalyangar地区以晚中新世动物群、古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多样性而闻名。研究材料为作者之一(ARS)在该地区多次野外季采集的猪... 描述了印度北部比拉斯布尔区喜马偕尔邦Haritalyangar地区中西瓦利克的猪类化石上、下颌及牙齿材料。Haritalyangar地区以晚中新世动物群、古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多样性而闻名。研究材料为作者之一(ARS)在该地区多次野外季采集的猪类化石;猪类化石地点和最近报道的长鼻类化石地点(含古猿化石地点)均被绘制在地图上。这些化石地点广泛分布于Makkan Khad到Sir Khad区域内的“Lower Alternations”层和“Upper Alternations”层。猪类化石被鉴定为3个属:原河猪属Propotamochoerus(P.hysudricus)、河马齿河猪属Hippopotamodon(H.sivalense)和云南猪属Yunnanochoerus(Y.dangari)。Propotamochoerus hysudricus为中西瓦利克最常见的化石猪类,新发现的Yunnanochoerus dangari进一步证明这种古猪类化石仅在Haritalyangar地区有少量遗存。Haritalyangar地区新发现的猪类化石组成与巴基斯坦的Nagri动物群相近。基于猪类化石进行的Potwar高原年代地层学对比表明,Haritalyangar地区的“Lower Alternations”层的年龄范围为~10–9 Ma,与最新的磁极性地层学年代范围很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瓦利克 中新 猪超科 云南猪属 原河猪属 河马齿河猪属
下载PDF
南东帕米尔热斯卡木地区中新世高锶低钇花岗岩:对新生代构造演化的制约
20
作者 木热地里·马合木提 刘晓强 +2 位作者 张传林 杨志浩 何超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42-1266,共25页
碰撞后岩浆作用是探索岩石圈物质组成、反演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的重要对象。近来,笔者等所在课题组在南东帕米尔热斯卡木地区新识别出一套新生代高锶低钇花岗岩,并分析了该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全岩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及锆石Lu... 碰撞后岩浆作用是探索岩石圈物质组成、反演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的重要对象。近来,笔者等所在课题组在南东帕米尔热斯卡木地区新识别出一套新生代高锶低钇花岗岩,并分析了该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全岩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及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锆石LA-MC-ICPMS U-Pb定年显示,这些岩浆岩为中新世岩浆活动的产物(12.0±0.3 Ma)。元素地球化学显示,样品具有高SiO_(2)(72.14%~74.35%)和K_(2)O(3.78%~5.25%)含量,低MgO(0.13%~0.50%)和Mg#(18~35),高Sr(363×10^(-6)~754×10^(-6)),低Y(3.41×10^(-6)~16.4×10^(-6))和Yb(0.327×10^(-6)~0.903×10^(-6)),从而高Sr/Y(27.1~188)和(La/Yb)N值(18.9~210),与典型Adakite地球化学特征一致。同位素方面,样品具有显著富集的锆石ε_(Hf)(t)(-10.1~-5.4)和全岩ε_(Nd)(t)(-8.33~-6.39)值。综合笔者等及前人研究成果,热斯卡木地区中新世高锶低钇花岗岩是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结果。欧亚大陆碰撞以来,区内地壳显著增厚、高原快速隆升。~12 Ma,由于增厚地壳局部岩石圈重力不稳发生垮塌,软流圈上涌使加厚古老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该时期的高锶低钇花岗岩岩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东帕米尔 中新 高锶低钇花岗岩(埃达克岩) 造山后伸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