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39年中日“和谈”中“小川路线”始末析——兼论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时蒋介石对和战之态度 被引量:2
1
作者 俞凡 李瑶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76,共11页
1938年7月至1939年8月间,日本"民间人士代表"小川平吉、萱野长知等人与中方人员杜石山、马伯援、柳云龙、张季鸾等在香港进行了抗战时期时间最长的一次"和谈"。笔者以为,此前研究者对张季鸾在此事件中的地位存在误... 1938年7月至1939年8月间,日本"民间人士代表"小川平吉、萱野长知等人与中方人员杜石山、马伯援、柳云龙、张季鸾等在香港进行了抗战时期时间最长的一次"和谈"。笔者以为,此前研究者对张季鸾在此事件中的地位存在误解,从而可能造成了对蒋介石在此次和谈中的真实意图及谈判终止的真实原因存在误判。笔者通过对中日两国相关史料的梳理认为:张在此次谈判后期很可能充当了蒋的直接代表;蒋在此次谈判中既有意藉此遏阻汪精卫建立伪政权,同时也极有可能有意回应日方条件,进而延续甚至实质性推动"和谈"进程;而谈判终止的原因,则是蒋瞻顾《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的日苏关系,认为有利于中国,所以在最后关头紧急刹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川平吉 萱野长知 蒋介石 张季鸾 中日“和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