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9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香优699在新罗区早中晚稻里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1
作者 罗秀红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3年第5期74-76,共3页
通过引进野香优699在新罗区早中晚季试种,考察其生育期及产量、抗性、农艺性状等表现。结果表明,该组合株叶性状好、优质、高产、抗病,适宜新罗区种植。同时根据品种特征,总结出一套针对性高产栽培技术,以实施良种良法相配套,充分发挥... 通过引进野香优699在新罗区早中晚季试种,考察其生育期及产量、抗性、农艺性状等表现。结果表明,该组合株叶性状好、优质、高产、抗病,适宜新罗区种植。同时根据品种特征,总结出一套针对性高产栽培技术,以实施良种良法相配套,充分发挥品种特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香优699 中晚稻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一季中晚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怀珍 黄庆 +3 位作者 陆秀明 李康活 李惠芬 张彬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3,共3页
于2008年5~10月以黄华占为试材,在博罗县麻陂镇乾兴农场进行了一季中晚稻-再生稻的不同施氮水平(再生稻每667m2促芽肥设纯N 0、5、7、和9 kg)与留桩高度(离地面20、30、40 cm)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的再生稻促芽肥对头季稻(... 于2008年5~10月以黄华占为试材,在博罗县麻陂镇乾兴农场进行了一季中晚稻-再生稻的不同施氮水平(再生稻每667m2促芽肥设纯N 0、5、7、和9 kg)与留桩高度(离地面20、30、40 cm)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的再生稻促芽肥对头季稻(一季中晚稻)和再生稻的穗粒结构和产量没有明显影响;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的产量具有极显著影响,留桩高度40 cm具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原因是其较高节位(第3、4节)的穗数和有效穗数较多、结实率较高、千粒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季中晚稻 再生稻 高产 栽培
下载PDF
菜场夏闲田一季中晚稻耕作栽培模式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庆 刘怀珍 +2 位作者 陆秀明 李康活 周少川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2-626,共5页
2006年5~9月在广东省博罗县园洲镇的会达菜场和鸿霖菜场,以"黄华占"水稻为试材,进行一季中晚稻不同耕作方法和不同种植方式的研究,探索稻菜轮作系统的水稻种植省工节本、节能减排与循环利用技术措施。结果表明:耕作方法对水... 2006年5~9月在广东省博罗县园洲镇的会达菜场和鸿霖菜场,以"黄华占"水稻为试材,进行一季中晚稻不同耕作方法和不同种植方式的研究,探索稻菜轮作系统的水稻种植省工节本、节能减排与循环利用技术措施。结果表明:耕作方法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种植方式中抛秧和插植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比直播显著或极显著增产。耕作方法中,常耕的有效穗数较多、穗粒数较少,免耕、免耕旱管的有效穗数较少、穗粒数较多;不同耕作方法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无显著差异。种植方式中,直播的有效穗数最多、穗粒数最少、千粒重最轻,产量最低;抛秧穗数适宜、穗粒数和群体颖花数较多,千粒重较大,产量最高;插植的群体颖花数与直播相近,籽粒充实,产量水平居中。耕作方法和种植方式对产量构成因素有不同的影响,其中对千粒重影响最大,每穗总粒数次之,结实率和有效穗数相对比较稳定。结果表明,一季中晚稻采用常耕、免耕和免耕旱管均可行,采用抛秧或插植的效果比直播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菜轮作 耕作方法 种植方式 一季中晚稻 产量
下载PDF
广州地区一季中晚稻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试验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健源 曾列先 +5 位作者 陈深 伍圣远 李亦龙 周少川 李康活 朱小源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1-62,共2页
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广州地区一季中晚稻的害虫主要是二化螟、三化螟、台湾稻螟和稻纵卷叶螟,病害主要是稻曲病、颖枯病和纹枯病,病虫害发生规律与早晚稻相比基本相同。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可以有效控制一季中晚稻病虫害的危害,阿维菌素、... 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广州地区一季中晚稻的害虫主要是二化螟、三化螟、台湾稻螟和稻纵卷叶螟,病害主要是稻曲病、颖枯病和纹枯病,病虫害发生规律与早晚稻相比基本相同。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可以有效控制一季中晚稻病虫害的危害,阿维菌素、锐劲特可以作为杀虫单的轮换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季中晚稻 病虫害 发生规律 防治
下载PDF
一季中晚稻控氮增钾施肥技术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怀珍 黄庆 +3 位作者 陆秀明 李康活 李惠芬 张彬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67,共3页
2008—2009年以黄华占为试材,在博罗县麻陂镇乾兴农场进行了一季中晚稻控氮增钾施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2008—2009年施肥处理比不施肥对照增产13.4%~27.32%和12.86%~25.61%,增产极显著;在施肥处理中,控氮施肥比常规施肥增产9.69%~12.... 2008—2009年以黄华占为试材,在博罗县麻陂镇乾兴农场进行了一季中晚稻控氮增钾施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2008—2009年施肥处理比不施肥对照增产13.4%~27.32%和12.86%~25.61%,增产极显著;在施肥处理中,控氮施肥比常规施肥增产9.69%~12.27%和9.59%~11.29%,达极显著水平;在控氮施肥处理中,控氮、控氮无磷、控氮无磷增钾处理的产量差异不显著。控氮施肥处理增产的原因主要是高峰苗数适宜、有效穗数较多、穗子较大、群体颖花数显著增多,个体与群体之间比较协调。控氮增钾施肥的抗倒能力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季中晚稻 控氮 增钾 施肥技术
下载PDF
一季中晚稻旱直播田化学除草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怀珍 李康活 +5 位作者 黄庆 陆秀明 张彬 李惠芬 邹积祥 周少川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4-7,共4页
2012年在惠州会达菜场以除草剂(直播净、秧歌和丁草胺)为主处理、施用方法(土壤处理、幼苗处理和综合处理)为副处理进行了一季中晚稻旱直播田化学除草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湿润的条件下,播种后当天或第2 d每667 m2用80 g直播净(主要成... 2012年在惠州会达菜场以除草剂(直播净、秧歌和丁草胺)为主处理、施用方法(土壤处理、幼苗处理和综合处理)为副处理进行了一季中晚稻旱直播田化学除草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湿润的条件下,播种后当天或第2 d每667 m2用80 g直播净(主要成分为36%丙草胺+4%苄嘧磺隆)兑水50 kg喷施或用200 g秧歌(23.9%丁草胺+1.1%苄嘧磺隆)混细砂15 kg撒施,可有效控制一季中晚稻旱直播田的草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季中晚稻 旱直播田 化学除草
下载PDF
一季中晚稻旱直播栽培技术试验初报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康活 刘怀珍 +5 位作者 黄庆 陆秀明 张彬 李惠芬 邹积祥 周少川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3,共3页
2012年在惠州会达菜场进行了一季中晚稻旱直播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一季中晚稻旱直播每667 m2产量为491.84~582.80 kg,在水管的条件下产量水平较高,每667 m2比湿润管理增产35.93~38.71 kg,增幅7.11%~7.31%,差异达显著水平;水管的... 2012年在惠州会达菜场进行了一季中晚稻旱直播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一季中晚稻旱直播每667 m2产量为491.84~582.80 kg,在水管的条件下产量水平较高,每667 m2比湿润管理增产35.93~38.71 kg,增幅7.11%~7.31%,差异达显著水平;水管的分蘖力较强、最高苗数和有效穗数较多,植株较粗壮、穗子较大、穗粒数较多,群体的颖花数较多,籽粒充实饱满,千粒重较大;水管还表现出根量较大、根系发达,白根数较少、根活力较弱,稻米的蛋白质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季中晚稻 旱直播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华南一季中晚稻育种战略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8
作者 周少川 李康活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5-17,共3页
华南一季中晚稻育种是广东省正在进行的耕作制度变革的关键。从广东6月至9月中旬的灾害性气候和我国水稻抽穗扬花期的高温热害威胁进行分析,提出了华南一季中晚稻的育种战略,并概述了华南一季中晚稻育种研究进展。
关键词 一季中晚稻 育种
下载PDF
一季中晚稻稻曲病化学防治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怀珍 李康活 +5 位作者 黄庆 陆秀明 张彬 李惠芬 邹积祥 周少川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76-79,共4页
针对“123种植模式”中一季中晚稻的生育时段主要在5~9月,抽穗扬花期常遇中温、高湿尤其雨天较多,稻曲病发生较严重.2013年以黄华占和金农丝苗为试验材料,在广州市花都区会兴菜场以药剂(三唑酮、爱苗、井冈霉素)为主处理、以喷施时... 针对“123种植模式”中一季中晚稻的生育时段主要在5~9月,抽穗扬花期常遇中温、高湿尤其雨天较多,稻曲病发生较严重.2013年以黄华占和金农丝苗为试验材料,在广州市花都区会兴菜场以药剂(三唑酮、爱苗、井冈霉素)为主处理、以喷施时期(破口前7d、破口前7d+破口期、破口期)为副处理进行一季中晚稻稻曲病的药效试验和防治适期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药剂三唑酮、爱苗、井冈霉素对稻曲病病穗率和病情指数均具有极显著降低,但3种药剂间差异不显著,其中爱苗的防治效果较好;喷施时期对稻曲病病穗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没达显著水平,但破口前7 d+破口期喷施的防治效果较好;3种药剂三唑酮、爱苗、井冈霉素处理后增产显著,其中爱苗的增幅较大,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结实率显著提高从而显著增多每穗实粒数;喷施时期对产量虽有影响,但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季中晚稻 稻曲病 化学防治
下载PDF
春植甜玉米——中晚稻——秋番茄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0
作者 加庆阳 吕业成 徐润生 《耕作与栽培》 2005年第6期49-50,共2页
"春植甜玉米-中晚稻-秋番茄"种植模式,是在珠三角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与耕作制度改革过程中提出的,其基本内容是改变当地传统农作物种植模式,充分利用当地光照强、高温多湿、台风暴雨频繁、蔬菜生长困难的6~9月种植一季水... "春植甜玉米-中晚稻-秋番茄"种植模式,是在珠三角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与耕作制度改革过程中提出的,其基本内容是改变当地传统农作物种植模式,充分利用当地光照强、高温多湿、台风暴雨频繁、蔬菜生长困难的6~9月种植一季水稻,而将农作物适宜生长的9月底至翌年6月初种植产值较高的蔬菜.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这一种植模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突出,年产值超万元,与当地传统蔬菜种植模式产值基本持平或略高,在不减少农民经济收益的前提下,进行蔬菜与粮食轮作、实行水旱轮作,既能有效解决蔬菜连作障碍而引起的农产品产量、品质、效益下降问题,又可增加珠三角地区粮食种植面积、稳定粮食生产,对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对其它地区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栽培技术 秋番茄 中晚稻 甜玉米 春植 种植结构调整 蔬菜生长 种植模式 耕作制度改革 生态效益
下载PDF
珠三角地区一季中晚稻种植模式气候适应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广伦 李昱文 +1 位作者 张才喜 丘振中 《广东气象》 2008年第5期38-39,42,共3页
根据佛山市南海区2004~2006年田间试验资料、气候资料和不同生育期的农业气候指标,分析了珠三角地区一季中晚稻种植模式的气候适应性。结果表明,前中期温度较适宜,后期温度偏高,全生育期降水适宜略偏多,光照适宜。提出了珠三角一... 根据佛山市南海区2004~2006年田间试验资料、气候资料和不同生育期的农业气候指标,分析了珠三角地区一季中晚稻种植模式的气候适应性。结果表明,前中期温度较适宜,后期温度偏高,全生育期降水适宜略偏多,光照适宜。提出了珠三角一季中晚稻种植的栽培、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气象学 一季中晚稻 气候适应性 珠三角地区
下载PDF
珠三角地区白瓜/中晚稻/花椰菜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加庆阳 吕业成 +1 位作者 徐润生 万云巧 《广西农学报》 2006年第3期13-15,共3页
针对珠三角地区近年出现严重的蔬菜连作障碍,提出“白瓜/中晚稻/花椰菜”水旱轮作模式,重点分析了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介绍了白瓜、中晚稻、花椰菜三种作物配套栽培技术,包括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育苗(秧)、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 针对珠三角地区近年出现严重的蔬菜连作障碍,提出“白瓜/中晚稻/花椰菜”水旱轮作模式,重点分析了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介绍了白瓜、中晚稻、花椰菜三种作物配套栽培技术,包括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育苗(秧)、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主要技术措施,为该种植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稻 水旱轮作 种植模式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夏闲田一季中晚稻旱直播示范及高产栽培技术
13
作者 刘怀珍 李康活 +5 位作者 黄庆 陆秀明 张彬 李惠芬 邹积祥 周少川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9期173-177,共5页
2012-2013年在广州市花都区会兴菜场、惠州市仲恺区会达菜场和惠州市惠阳区绿安菜场进行了多个品种的一季中晚稻旱直播栽培技术大面积示范,示范的中晚稻平均产量在424.93~521.01 kg/亩.同时总结了一季中晚稻旱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一季中晚稻 旱直播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国家将在七省启动2005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
14
作者 郑兆山 《商业会计》 2005年第22期50-50,共1页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联合印发《关于印发2005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通知》。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按照预案的要求,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密切配合,做好中晚...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联合印发《关于印发2005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通知》。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按照预案的要求,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密切配合,做好中晚稻执行预案的各项准备和组织实施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购价 中晚稻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密切配合 储备粮管理 市场价格 执行 组织实施 国家发展 总公司
下载PDF
近期中晚稻市场行情分析及后期走势预测
15
作者 熊学华 郑茵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04年第6期14-15,20,共3页
2004年中晚稻市场收购价格,在2003年上涨的基础上以较高价格开秤,部分地区开秤价达1 500~1 540元/吨,国庆前夕,有的曾高达1 560~1 600元/吨.国庆之后,晚籼稻集中上市,加重了对口粮市场冲击的心理影响,销区大米价格有所回调,尤其是受1... 2004年中晚稻市场收购价格,在2003年上涨的基础上以较高价格开秤,部分地区开秤价达1 500~1 540元/吨,国庆前夕,有的曾高达1 560~1 600元/吨.国庆之后,晚籼稻集中上市,加重了对口粮市场冲击的心理影响,销区大米价格有所回调,尤其是受10月中旬部分地区几个竞价交易会成交不理想的影响,国内稻米收购市场后市看空心理日益严重.受此影响,各地纷纷调低中晚稻收购价格,部分地区下滑80元/吨,而且由于对后市不是太明朗,收购积极性大为下降,收购进度缓慢,部分地区的收购量只有往年的1/3.对此,业内人士对后市看法也进入严重的分歧阶段.笔者结合国家政策变化、稻米产量及消费等情况对此加以简单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行情分析 走势预测 后市 竞价交易 上涨 大米价格 市场收购价格 中晚稻 部分地区 空心
下载PDF
东莞市“123种植模式”一季中晚稻试验初报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自辉 黄辉祥 +5 位作者 戴建章 尹前卫 古国强 彭国平 周少川 李康活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6期3-5,共3页
2004~2005年对“123种植模式”中的菜-稻-菜模式、虾-稻-虾模式和草莓-稻-草莓模式进行试验,取得了一季中晚稻平均每677m^2产量400kg、单位面积综合效益显著提高的初步成效,筛选出适合一季中晚稻种植的优质水稻新品种黄华占,并讨论... 2004~2005年对“123种植模式”中的菜-稻-菜模式、虾-稻-虾模式和草莓-稻-草莓模式进行试验,取得了一季中晚稻平均每677m^2产量400kg、单位面积综合效益显著提高的初步成效,筛选出适合一季中晚稻种植的优质水稻新品种黄华占,并讨论了“123种植模式”研究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3种植模式 一季中晚稻 产量
下载PDF
湖南省2009年中晚稻病虫发生趋势
17
作者 张政兵 《湖南农业》 2009年第9期14-14,共1页
根据全省各地2009年早稻与中稻前期病虫发生实况,结合栽培、气象和历年资料等综合因素预计:全省晚稻和中稻中后期病虫总体偏重至大发生,其中稻飞虱、纹枯病大发生,稻纵卷叶螟偏重至大发生,二化螟中等发生或局部偏重发生,稻曲病中... 根据全省各地2009年早稻与中稻前期病虫发生实况,结合栽培、气象和历年资料等综合因素预计:全省晚稻和中稻中后期病虫总体偏重至大发生,其中稻飞虱、纹枯病大发生,稻纵卷叶螟偏重至大发生,二化螟中等发生或局部偏重发生,稻曲病中等至偏重发生,稻瘟病中等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虫发生趋势 中晚稻 湖南省 稻纵卷叶螟 综合因素 大发 中后期 稻飞虱
下载PDF
南方稻区中晚稻病虫防控现场会在湖南召开
18
作者 康智灵 《湖南农业》 2012年第10期18-18,共1页
2012年8月27日,农业部在湖南召开南方稍区中晚稻病虫防控现场会。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叶贞琴、全国农技中心主任陈上川列席了会议,湖南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田家贵致辞。会上,湖南、浙江、江西、四川等7省代表介绍了各省的中晚稻病... 2012年8月27日,农业部在湖南召开南方稍区中晚稻病虫防控现场会。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叶贞琴、全国农技中心主任陈上川列席了会议,湖南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田家贵致辞。会上,湖南、浙江、江西、四川等7省代表介绍了各省的中晚稻病虫防控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稻区 中晚稻 现场会 防控 病虫 南召 农业部 湖南省
下载PDF
农业部全面部署中晚稻病虫防控工作
19
作者 申圭良 《湖南农业》 2010年第10期6-6,共1页
2010年8月,农业部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了全国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经验交流暨中晚稻病虫防控现场会议。会议分析了重大病虫发生形式,明确提出了防控目标,全面部署了中晚稻病虫防控工作。
关键词 农作物病虫 中晚稻 农业部 防控 部署 经验交流 发生形式 现场会
下载PDF
增城市一季中晚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颜洲 李茂禾 +7 位作者 陈桂明 何成敏 何健灵 谢耀均 杨健源 朱小源 周少川 李康活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3-64,共2页
一季中晚稻病虫发生种类多,危害期长。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仍为最主要的病虫害,大螟、颖枯病等病虫害的发生呈明显上升趋势,而纹枯病危害总体上有所减轻。防治上应以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为主,兼顾大螟、纹枯病、颖枯病等多种病虫。通过主... 一季中晚稻病虫发生种类多,危害期长。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仍为最主要的病虫害,大螟、颖枯病等病虫害的发生呈明显上升趋势,而纹枯病危害总体上有所减轻。防治上应以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为主,兼顾大螟、纹枯病、颖枯病等多种病虫。通过主抓破口期的全面防治,加强前后期各种病虫害的挑治工作,注意后期稻飞虱的防治,确保一季中晚稻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季中晚稻 病虫害 发生规律 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