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世紀中朝文人唱酬集解題
1
作者 陳俐 徐毅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2023年第1期181-197,共17页
19世紀是清朝文人與朝鮮文士交往的繁盛時期。詩歌唱酬是當時彼此文學往來的重要形式。筆者通過十餘年努力,已收藏30餘種比較罕見的中朝文人詩歌唱酬集。兹選出19世紀中的11種,撰寫解題,希望能爲相關研究提供幫助。一洪羲錫編《中華尺... 19世紀是清朝文人與朝鮮文士交往的繁盛時期。詩歌唱酬是當時彼此文學往來的重要形式。筆者通過十餘年努力,已收藏30餘種比較罕見的中朝文人詩歌唱酬集。兹選出19世紀中的11種,撰寫解題,希望能爲相關研究提供幫助。一洪羲錫編《中華尺牘》《中華尺牘》1册,洪羲錫編。此書爲韓國友人朴徹庠藏。卷首大字題“萬里通犀”,以寓洪羲錫與清友人心心相印之意。小字題“癸未仲秋主人戲題”。紅色印章:駱皋。駱皋即朝鮮文士洪羲錫(1787—?),字龜瑞、洛瑞,號駱皋,豐山人。丁丑年(1817)十月,洪羲瑾以書狀官身份出使北京。是行,洪羲錫隨行。洪羲錫《華人唱和帖序》有云:“粤十有三年丁丑,晚窩堂兄專對燕京時,余赴庭會不利,鬱鬱於鉛槧之間,乃欲北遊以遂夙昔之願……具以幅巾青袍飄然而往,直渡三江,凌涉萬里,真夬豁事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唱酬 文士 中朝文人 唱和 身份 詩歌
下载PDF
清道咸时期中朝文人交往方式探析——以李尚迪为中心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维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47-52,共6页
清代中朝文人交往的方式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留京期间,中朝文人宴游唱和,以画纪事,写真留影;第二,临别之际,两国文人常以画图题赠,表达相思怀念之情;第三,在分别后,中朝文人通过互赠和互寄书籍、器物、诗作等方式,表达问候,以慰相思。... 清代中朝文人交往的方式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留京期间,中朝文人宴游唱和,以画纪事,写真留影;第二,临别之际,两国文人常以画图题赠,表达相思怀念之情;第三,在分别后,中朝文人通过互赠和互寄书籍、器物、诗作等方式,表达问候,以慰相思。由此可见,清代以来中朝之间日益紧密的文化交流,增进了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中的佳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道咸时期 中朝文人 交往方式 李尚迪
下载PDF
十八世纪中朝文人间请序题跋考论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毅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98-102,共5页
十八世纪中朝文人间的来往序跋是两国文人用于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两国文人间文学批评的主要内容。现存序跋39篇,多由清著名文人纪昀、李调元、潘庭筠等撰写,其文字在中国文献多失载,文献价值重大。朝鲜朝文人多请清文士作序,意... 十八世纪中朝文人间的来往序跋是两国文人用于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两国文人间文学批评的主要内容。现存序跋39篇,多由清著名文人纪昀、李调元、潘庭筠等撰写,其文字在中国文献多失载,文献价值重大。朝鲜朝文人多请清文士作序,意在藉此提高声名或仰慕名士风采等,并在十八世纪中后期形成请作序跋的高潮。两国文人请序题跋行为在促进双方文人加深学术了解,建立深厚学谊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朝文人 题跋 十八世纪 交流 学术
下载PDF
论十八世纪中朝文人交游的原因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毅 李姝雯 《东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66,113,共7页
18世纪,中朝文人交流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朝鲜使团频繁出使清朝,为中朝文人的接触与交流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客观基础。18世纪初期的朝鲜朝文士多是希望见到对明朝怀有深厚感情的清朝士人;此外,朝鲜文士积极接触清朝文人:一方面缘于希望... 18世纪,中朝文人交流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朝鲜使团频繁出使清朝,为中朝文人的接触与交流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客观基础。18世纪初期的朝鲜朝文士多是希望见到对明朝怀有深厚感情的清朝士人;此外,朝鲜文士积极接触清朝文人:一方面缘于希望实现贤者嘉会、倾心剧谈的夙愿;另一方面意欲加强双方的文化了解,实现显扬声名的愿望。而一些清朝文人或因赏识、钦佩朝鲜文士的才学,或为了商业目的,或为了看朝鲜朝使者的衣冠及期望得到朝鲜的特产,也主动结交朝鲜文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朝文人 交游 原因 “燕行录”
下载PDF
清代中朝文人笔谈中的诗歌唱酬
5
作者 陈俐 徐毅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63,共6页
笔谈是东亚古代汉文化圈特有的一种语言交际方式。古代中国与古代朝鲜文人间的赠酬诗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独特,包含严肃的礼仪功能、诙谐的酒宴游戏功能、激烈的诗文较艺功能等。清代中朝文化笔谈中的诗歌唱酬,其文学价值虽不大,... 笔谈是东亚古代汉文化圈特有的一种语言交际方式。古代中国与古代朝鲜文人间的赠酬诗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独特,包含严肃的礼仪功能、诙谐的酒宴游戏功能、激烈的诗文较艺功能等。清代中朝文化笔谈中的诗歌唱酬,其文学价值虽不大,但学术意义不容忽视,当时中朝文人的文学、思想交流以及心态变化等在其中得以鲜明呈现,两国交流的真实面影也得以再次浮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朝文人 笔谈 赠酬诗 清代
下载PDF
清代中朝文人间题赠序跋论略
6
作者 董娇娇 《文教资料》 2017年第7期3-4,共2页
清代中朝文人间交流方式较频繁的是题赠序跋,通过题赠、序跋这种文学评价性文体进行文学、学术交流。现收集到中朝文人题序跋共计148篇,大多由中国文人所作。朝鲜文人请求中国文人为其序跋,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声誉,或是表达钦佩... 清代中朝文人间交流方式较频繁的是题赠序跋,通过题赠、序跋这种文学评价性文体进行文学、学术交流。现收集到中朝文人题序跋共计148篇,大多由中国文人所作。朝鲜文人请求中国文人为其序跋,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声誉,或是表达钦佩之情。中朝两国文人间的题赠序跋对研究中朝两国的文学交流有很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中朝文人 题赠 序跋
下载PDF
互文与张力:中朝文人题画诗文的跨文本价值——以黄云鹄所辑《完贞伏虎图集》为中心
7
作者 金柄珉 《中国比较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8-225,共18页
晚清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书画家黄云鹄所辑《完贞伏虎图集》是19世纪中朝文人的题画诗文专集。本论文以互文性理论和比较文学方法论,通过分析孺人的形象内涵和虎之形象的象征意蕴以及寻根家族的孝文化意识,揭示了中朝文人对传统文化... 晚清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书画家黄云鹄所辑《完贞伏虎图集》是19世纪中朝文人的题画诗文专集。本论文以互文性理论和比较文学方法论,通过分析孺人的形象内涵和虎之形象的象征意蕴以及寻根家族的孝文化意识,揭示了中朝文人对传统文化的共同认知和对现实的批判精神。同时,通过分析中朝题画诗文对黄云鹄之原文本的改写与转化过程,指出在互文性关系中的文本指向性和跨文本的创新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云鹄 《完贞伏虎图集》 孺人 中朝文人 互文性
原文传递
中朝文人笔谈稿的形制及其流传——以清刘大观与朝鲜使者笔谈稿手卷为例
8
作者 潘建国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7-159,共13页
明清时期中国和朝鲜半岛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外交关系,抵达中国的朝鲜使团数量甚是可观。因口语交流不畅,朝鲜文人多假借笔谈方式与中国文人展开交流,留下了丰富的笔谈资料。近年新发现的中国文人刘大观在1799年与朝鲜使者徐滢修、韩致应... 明清时期中国和朝鲜半岛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外交关系,抵达中国的朝鲜使团数量甚是可观。因口语交流不畅,朝鲜文人多假借笔谈方式与中国文人展开交流,留下了丰富的笔谈资料。近年新发现的中国文人刘大观在1799年与朝鲜使者徐滢修、韩致应之间的笔谈稿手卷,不同于收录于“朝天录”“燕行录”文献中的笔谈整理稿,而是珍贵的笔谈原纸。该手卷不仅有助于揭示中朝文人在进行笔谈时的用纸、书写方式、敏感话题的涂抹毁弃、时间题署等笔谈稿形制,还可以借此考察笔谈稿的流传、誊录编集情况。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一种记录口头交谈的特殊史料,笔谈文献虽有重现交流现场的作用,但它大多经过事后的增删整理,研究利用时应予注意并酌情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朝文人 刘大观 徐滢修 韩致应 燕行使 东亚笔谈 形制 流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