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8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和MRI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永辉 梁梅 +1 位作者 李素娟 陈金水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9期129-131,共3页
目的分析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0例经脑脊液病原学检查确诊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CT与MRI检查进行诊断。观察对比CT与MRI检查在不同中枢系统感染疾病中... 目的分析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0例经脑脊液病原学检查确诊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CT与MRI检查进行诊断。观察对比CT与MRI检查在不同中枢系统感染疾病中的诊断结果及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MRI检查对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隐球菌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和脑囊虫的检出率分别为97.14%、100.00%、100.00%、91.67%、100.00%,均显著高于CT检查的62.86%、0、40.00%、41.67%、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和MRI检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均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但是MRI检查的诊断准确性更高,可进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磁共振成像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 诊断准确性
下载PDF
CT与磁共振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岳奎 杨海莲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第8期64-64,66,共2页
目的:探讨CT与磁共振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中枢神经感染患者,分别对患者实施CT诊断、磁共振以及CT联合磁共振的诊断,比较三种诊断结果的不同.结果:磁共振的诊断和CT诊断在异常率上并无... 目的:探讨CT与磁共振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中枢神经感染患者,分别对患者实施CT诊断、磁共振以及CT联合磁共振的诊断,比较三种诊断结果的不同.结果:磁共振的诊断和CT诊断在异常率上并无显著性差异,但CT诊断和磁共振诊断联合诊断相比CT或是磁共振诊断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患者实施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对患者实施CT联合磁共振能够明显提高临床诊断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磁共振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 临床应用效果
下载PDF
干扰素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萍萍 刘钢 《医学综述》 2016年第13期2530-2533,共4页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一种严重威胁患儿生命的感染性疾病,发生智力低下、癫痫等各种后遗症的概率较高,如何优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的治疗一直是大家关心的热点。干扰素作为一类保护性的细胞活性因子,以其抗病毒、抗细胞增殖、调节免疫...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一种严重威胁患儿生命的感染性疾病,发生智力低下、癫痫等各种后遗症的概率较高,如何优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的治疗一直是大家关心的热点。干扰素作为一类保护性的细胞活性因子,以其抗病毒、抗细胞增殖、调节免疫功能等特性,使许多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疾病或体质弱、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在治疗后收到良好的效果,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者致力于对其的研发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炎 脑膜炎 干扰素
下载PDF
脑脊液及血浆内皮素1变化在小儿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中的意义
4
作者 翟琼香 林晓源 +4 位作者 谢衍铭 李增清 陈达强 李明 刘辉芳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9期777-778,共2页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T)与小儿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 (RIA)法监测5 0例病毒脑炎 ,11例结核性脑膜炎 ,6例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及血浆ET -1含量并与 10例健康儿童血浆及 8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2例脑瘫脑脊液...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T)与小儿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 (RIA)法监测5 0例病毒脑炎 ,11例结核性脑膜炎 ,6例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及血浆ET -1含量并与 10例健康儿童血浆及 8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2例脑瘫脑脊液对照。结果 患病组血浆及脑脊液ET -1含量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有显著性意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伴重度神经功能障碍者血浆ET -1均值 46 76± 17 2 3 ,脊液 5 8 34± 12 93 ;轻度神经功能障碍者血浆ET -116 2 7± 5 0 9,脊液 2 4 47± 8 5 4,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脑脊液中ET -1含量增高可作为脑实质损伤重要指标 ,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儿童 脑脊液 血浆
下载PDF
CT与磁共振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吴宝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21期77-78,共2页
目的:总结对比分析CT与磁共振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体检正常的5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CT、MRI扫... 目的:总结对比分析CT与磁共振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体检正常的5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CT、MRI扫描,比较两种扫描检车结果的准确性。结果:①观察组内磁共振检查异常率87.27%明显高于CT检查异常率68.18%,差异显著(P<0.05);②磁共振扫描对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的检出率分别为78.57%、94.12%,明显高于CT扫描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临床诊断影像学扫描手段选择来说,磁共振扫描的临床诊断价值明显高于CT扫描,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扫描 磁共振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临床诊断效果
下载PDF
探讨脑脊液中TNF-α、IL-6、NSE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时芳芳 郑笑笑 +1 位作者 史志鹏 邓超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665-667,共3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42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病情将其分为重症组...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42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病情将其分为重症组(18例)与非重症组(24例),其中病毒性脑膜炎(VM)22例、化脓性脑膜炎(PM)20例,另选择同期进行脑脊液检测的15名正常儿童为参照组,比较各组之间的TNF-α、IL-6、NSE水平。结果:重症组的TNF-α、IL-6、NSE水平均高于非重症组;PM组与VM组的TNF-α、IL-6、NSE水平高于参照组,PM组的TNF-α、IL-6、NSE水平高于VM组,PM、VM与参照组之间两两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TNF-α、IL-6、NSE水平的检测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的诊断中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这些因子水平的变化能够辅助预测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 小儿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寡克隆带检测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肖持坚 李小敏 +2 位作者 黎敏 郭柳微 李颖莉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14期118-120,共3页
目的通过脑脊液和血清寡克隆带(Oligoclonal bands,OCBs)的检测及分析,探讨其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的诊断、发病机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5-2007年在我院儿科住院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儿共46例,分两组,其中病毒性脑炎组33... 目的通过脑脊液和血清寡克隆带(Oligoclonal bands,OCBs)的检测及分析,探讨其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的诊断、发病机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5-2007年在我院儿科住院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儿共46例,分两组,其中病毒性脑炎组33例,其他颅内感染组(包括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隐球菌脑膜炎)13例,两组均应用琼脂糖凝胶免疫固定电泳(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IFE)技术对其脑脊液(CSF)和血清(S)标本检测寡克隆带,同时记录各个患者的神经系统临床表现、异常脑电活动、影像学发现、出院后的随访。结果两组共寡克隆带检测阳性10例,占总人次的21.7%,其中病毒性脑炎7例,非病毒性脑炎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SF中OCBs检测阳性反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有颅内免疫异常、IgG鞘内形成;OCBs阳性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出现的机制中,可能与病原感染持续时间有关,综合u分析OCBs对小儿颅内感染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寡克隆带 儿童 免疫固定电泳
下载PDF
CT与磁共振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12
8
作者 徐松 苟璇 +2 位作者 何丽 张眉 邓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5期178-179,共2页
目的:研究CT与磁共振(MR)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一2018年12月医院收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5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接受CT检查和MR检查,比较检查结果。... 目的:研究CT与磁共振(MR)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一2018年12月医院收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5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接受CT检查和MR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CT检查发现异常11.11%、MR检查发现异常7.41%,对照组CT检查发现异常62.96%、MR检查发现异常92.59%,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CT检查准确率62.96%、MR检查准确率92.59%,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的诊断中,CT与磁共振均可发挥一定的作用,其中磁共振检查准确率高于CT,在临床上可将二者联合应用,以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磁共振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疾病诊断 临床应用效果
下载PDF
侵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的病原治疗
9
作者 王永怡 《解放军医学情报》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18-122,共5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疾病 病原治疗
下载PDF
CT及MRI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的诊断探究
10
作者 杜传庆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年第7期2302-2303,共2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患者的诊断中MRI、CT的价值。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在我院医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患者(39例)进行研究,本次患者均做CT检查和MRI检查,总结CT检查异常情况、MRI检查异常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患者的诊断中MRI、CT的价值。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在我院医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患者(39例)进行研究,本次患者均做CT检查和MRI检查,总结CT检查异常情况、MRI检查异常情况。结果:患者的MRI检查的异常率(94.87%)大于CT检查的异常率(61.54%),有统计学意义(X^2=12.712,P=0.000)。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患者的诊断中,MRI的诊断价值要高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 MRI CT 诊断价值
下载PDF
1247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家华 岑雨樱 +11 位作者 许晓娇 杨飞 张兴文 董钊 刘若卓 黄德晖 崔荣太 王湘庆 田成林 黄旭升 于生元 张家堂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9,共7页
目的总结单中心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20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诊治的1247例CNS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原体、性别、发病年龄与时间、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布等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临床... 目的总结单中心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20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诊治的1247例CNS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原体、性别、发病年龄与时间、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布等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临床表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宏基因组学测序的阳性率和预后等临床特征。结果1247例CNS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原体依次为病毒743(59.6%)、结核分枝杆菌249(20.0%)、其他细菌150(12.0%)、真菌68(5.5%)、寄生虫18(1.4%)、梅毒螺旋体18(1.4%)和立克次体1(0.1%);2011-2020年的病例数较2001-2010年增加177例(33.1%,P<0.05);病原体的季节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比例为1.87︰1,多在60岁以下发病;病毒以学生人群易感,尤以大学(大专)及以上学历者较多;结核分枝杆菌和其他细菌感染以农民偏多,梅毒螺旋体感染多见于工人;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及脑膜刺激征多见,脑神经受累以展神经居多;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明显提高了临床诊断的精准性;患者中位住院天数为18.00(11.00,27.00)d,中位住院费用2.95(1.60,5.92)万元;疾病病死率1.6%。结论CNS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近年有升高趋势,临床表现复杂、症状重、预后差。早期精准诊断及临床规范治疗有利于降低病死率,减轻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疾病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下载PDF
肉苁蓉的药理作用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璐 吴丽娥 贾建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4,共5页
肉苁蓉(Cistanches)是列当科植物肉苁蓉的肉质茎,又名金笋、地精、大芸。肉苁蓉的提取物主要包括肉苁蓉总苷、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类、挥发性成分、木脂素类、多糖、生物碱等。肉苁蓉的传统中药作用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女子不孕、... 肉苁蓉(Cistanches)是列当科植物肉苁蓉的肉质茎,又名金笋、地精、大芸。肉苁蓉的提取物主要包括肉苁蓉总苷、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类、挥发性成分、木脂素类、多糖、生物碱等。肉苁蓉的传统中药作用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女子不孕、滋补强身等;现代药理作用包括抗氧化、抗凋亡、调控自噬、增强体力和抗疲劳、改善学习认知功能。相关研究表明肉苁蓉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发生常伴随着脑水肿、血脑屏障的破坏、神经炎症、神经元凋亡,肉苁蓉提取物肉苁蓉总苷可抑制神经细胞炎症及凋亡,减少脑梗死面积,对CIRI模型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肉苁蓉通过减少自由基堆积、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提高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 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肉苁蓉可以改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运动行为异常,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肉苁蓉能够抑制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兴奋性氨基酸的水平,减轻神经毒性作用,改变星形胶质细胞功能,提高神经细胞存活率。目前肉苁蓉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就其药理作用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肉苁蓉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脑血管病 神经系统变性病
下载PDF
重庆地区954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
13
作者 张兰 周竹娟 +5 位作者 程畅 王玉涵 承文超 陈秀英 董开元 黄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4-541,共8页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954例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21年重庆新桥医院诊治的954例CNS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与患者性别、发病年龄与时间、城乡分布、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布等流行病学特点,以...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954例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21年重庆新桥医院诊治的954例CNS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与患者性别、发病年龄与时间、城乡分布、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布等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临床表现、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mNGS)的阳性率和预后等临床特征。结果954例CNS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病毒393例(41.2%)、结核分枝杆菌361例(37.8%)、其他细菌108例(11.3%)、隐球菌75例(7.9%)、梅毒螺旋体16例(1.7%)、寄生虫1例(0.1%);2015-2021年的CNS感染病例数较2008-2014年增加85.6%(620 vs.334,P<0.001);不同病原体的季节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NS感染性疾病好发于农村(58.0%,P<0.001),男女比例为1.7:1.0,35~60岁发病较多;CNS感染性疾病多见于学历为初中及以下(68.7%)和职业为农民或工人(68.1%)的群体;临床症状以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及恶心呕吐等脑膜受累症状为主,可伴有意识改变、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等表现;mNGS明显提高了临床诊断精准性;疾病良好预后率为97.5%,病死率为0.3%。结论重庆地区CNS感染病原体类别及种属多样、流行面广、临床表现复杂,且近年来病例数目呈上升趋势。了解当地CNS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区域差异,促进疾病的早期精准诊断、治疗,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重庆
下载PDF
宏基因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14
作者 简洪彬 叶云霞 +1 位作者 邱卓贤 赖观炜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136-1139,共4页
目的探究宏基因检测(mNGS)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新兴县人民医院于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20例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收集脑脊液mNGS检测报告结果、脑脊液微生物培养及病原学等检查... 目的探究宏基因检测(mNGS)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新兴县人民医院于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20例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收集脑脊液mNGS检测报告结果、脑脊液微生物培养及病原学等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13例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7例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mNGS结果中,6例脑脊液mNGS报告结果呈阴性,14例检出可疑的致病病原体或特异序列,其中8例检出细菌(结核分枝杆菌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肺炎克雷伯菌1例,链球菌属1例),5例检出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2例,EB病毒2例,巨细胞病毒1例),1例检出真菌(白色念珠菌)。mNGS与脑脊液微生物培养的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NGS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6.92%、75.00%,明显高于脑脊液微生物培养的30.77%、3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脑脊液微生物培养,mNGS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诊断的准确率较高,但其检出结果与最终诊断结果仍存在较大偏差。因此,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应结合mNGS、脑脊液微生物培养等多种检验方法进行综合判断,以达到早期诊断,精准治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脊液 宏基因检测 病原体
下载PDF
颅脑外伤患者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特点分析
15
作者 赵梦 李静 +1 位作者 曹炜 张越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81-384,共4页
目的明确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 目的明确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分为感染组(335例)和非感染组(770例)。分析导致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通过分析感染组患者脑脊液的细菌培养及鉴定结果,了解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结果手术持续时间≥3 h、术中出血量≥400 mL、二次手术、有切口脑脊液漏、引流管留置时间≥3 d、重症监护室(ICU)滞留时间≥7 d、合并糖尿病、血清降钙素原升高、快速C反应蛋白升高是发生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脑脊液送检标本共培养出细菌10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6株,革兰阴性菌61株。常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均敏感,革兰阴性菌大多为多重耐药菌。结论手术持续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再次手术、有切口脑脊液漏、引流管留置时间长、ICU滞留时间长、合并糖尿病是颅脑外伤患者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需注意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防控,尽可能减少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事件的发生。此外革兰阴性菌感染比率逐渐上升,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及时调整抗菌药物使用,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手术 危险因素 耐药性
下载PDF
伴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单基因遗传性肾小球疾病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王英(综述) 何庆南(审校)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2-658,共7页
至今为止,已报道约500种单基因遗传性肾脏病,其中50多个基因与单基因孤立性或综合征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相关,这些基因大多在肾小球足细胞中表达。神经系统症状为综合征性肾病综合征常见的肾外表现,各种研究发现足细胞和神经元在形态和... 至今为止,已报道约500种单基因遗传性肾脏病,其中50多个基因与单基因孤立性或综合征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相关,这些基因大多在肾小球足细胞中表达。神经系统症状为综合征性肾病综合征常见的肾外表现,各种研究发现足细胞和神经元在形态和功能方面存在联系。该综述总结了同时出现肾小球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学进展及临床特点,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疾病的了解,认识基因诊断技术对共病筛查的重要性,降低漏诊、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 单基因遗传病
下载PDF
开颅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细菌分布特点及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17
作者 马颖欣 李静 +5 位作者 赵梦 胡爱香 于鑫玮 韩玮 程实 张越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277-282,共6页
目的分析开颅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细菌分布及抗菌药物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21-12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开颅治疗发生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且脑脊液培养阳性的121例患者资料,汇总分析全部患者脑脊液感染的致... 目的分析开颅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细菌分布及抗菌药物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21-12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开颅治疗发生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且脑脊液培养阳性的121例患者资料,汇总分析全部患者脑脊液感染的致病菌种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121例患者脑脊液细菌培养共分离出致病菌株12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88株,革兰阴性菌41株,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占比最高为27.30%,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占比最高为34.15%。在革兰阳性菌中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呋喃唑啉、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属的敏感率最高为100%,苯唑西林对肠球菌及链球菌属敏感率最高为100%;在革兰阴性菌中,复方磺胺嘧啶对克雷伯菌属敏感率最高为77.78%,多粘菌素对不动杆菌属敏感率最高为100%,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对肠杆菌属敏感率最高为100%,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对其他菌属的敏感率最高为60.00%。结论开颅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属、肠球菌属、不动杆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属较为常见。通过分析研究数据结合国内外其他研究进展,在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中以美罗培南、万古霉素为首选经验性用药,对于耐药菌群,需要联合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多粘菌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等。必要时需要静脉用药联合鞘内、脑室内用药为基本策略,同时建议合理控制某种抗生素的使用时长,根据后续具体细菌培养与药敏特征优化用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手术 颅脑肿瘤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细菌分布 抗生素
下载PDF
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多重/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18
作者 陆陶俊进 赵明娟 +4 位作者 王伟 潘智勇 胡琴 李一荣 李志强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36,共6页
目的 评价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多重/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XDRAB)中枢系统感染的效果和安全性,为MDRAB/XDRAB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 计算机系统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 目的 评价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多重/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XDRAB)中枢系统感染的效果和安全性,为MDRAB/XDRAB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 计算机系统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CNKI)及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2年9月1日公开发表的有关替加环素及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MDRAB/XDRAB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对纳入研究的文献使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RevMan5.4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初筛文献184篇,最终纳入中文RCT研究4篇,样本量267例。Meta分析显示,联合疗法对MDRAB/XDRAB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总疗效可能优于单药疗法[OR=4.30,95%CI=(1.93,9.58),P<0.01]。联合疗法对于细菌的清除有更好的效果[OR=4.20,95%CI=(2.08,8.48),P<0.01],且联合疗法产生的不良反应更少[OR=0.19,95%CI=(0.05,0.67),P<0.05]。联合疗法与单药疗法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MDRAB/XDRAB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较单药治疗可能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受限于纳入研究的数量及质量,尚待更多更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环素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多重/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META分析
下载PDF
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七例并文献复习
19
作者 陈瑞玲 韩春玉 +6 位作者 李金鑫 杨柳 刘贝贝 王淑辉 田瑛 李在村 脱厚珍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355-362,共8页
目的探讨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24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中枢神经系统VZV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24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中枢神经系统VZV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并复习既往文献。结果共纳入7例患者,其中男6例、女1例;发病年龄35~94岁,平均65.1岁。7例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伴发热,4例伴意识障碍,5例脑膜刺激征(+),4例伴肢体瘫痪、头痛、头晕,3例伴周围性面瘫,5例伴皮肤疱疹。脑脊液压力80~190 mmH2O(1 mmH2O=0.0098 kPa)、WBC 14~1039×106/L、蛋白40.38~444.43 mg/dl、葡萄糖2.34~6.01 mmol/L、氯化物108.90~125.00 mmol/L。脑脊液宏基因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检测的VZV病毒DNA序列数7~8869。影像学结果示脑干及小脑受累3例,颈髓受累1例,硬脑膜或脊膜强化3例,伴硬膜下积液或出血1例、伴急性脑梗死2例。治疗后,住院期间死亡1例(发病后4个月),好转出院6例;死亡2例(发病后1.5~10个月),好转4例(发病后6~63个月)。既往文献报道,成人中枢神经系统VZV感染患者有病情重、预后差,脑脊液葡萄糖降低、合并颅神经或周围神经或脑血管受累等表现,但未见合并硬脑膜强化的病例报道。结论成人中枢神经系统VZV感染患者年龄分布较广、青年至高龄老年均可见,脑脊液蛋白和WBC可明显升高,部分患者葡萄糖和氯化物降低,类似结核杆菌感染。脑膜脑实质多同时受累时病情危重,高龄者预后差。怀疑中枢神经系统VZV感染者应尽早完善腰穿、脑脊液mNGS等辅助检查,在早期诊断和治疗后规范应用抗病毒感染药物,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宏基因二代测序 脑膜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期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例并文献复习
20
作者 杜立安 杨晓梅 +3 位作者 郭庆伟 黄志伟 王亚屏 李府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19-122,共4页
1 病例资料病例1:女,3岁8个月,因“反复发热半月,发现面黄1周”于2023年5月入院。入院前查血常规示三系异常,入院后根据MICM分型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骨髓形态示ALL;免疫分型示Pre B-ALL;染色体核型59,XX,+X,+X,+4,+5,+6,+8,+10... 1 病例资料病例1:女,3岁8个月,因“反复发热半月,发现面黄1周”于2023年5月入院。入院前查血常规示三系异常,入院后根据MICM分型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骨髓形态示ALL;免疫分型示Pre B-ALL;染色体核型59,XX,+X,+X,+4,+5,+6,+8,+10,+10,+13,+17,+18,+21,+22^([2]);融合基因阴性。初评入低危组,按照CCCG-ALL-2020方案予诱导缓解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面黄 病例资料 MICM分型 骨髓形态 诱导期 入院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