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9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27kip1和Ki-67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中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高玉平 江基尧 刘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67-1770,共4页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27kip1和细胞周期蛋白Ki-67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CNSGCTs)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8例原发性CNSGCTs组织中p27kip1和Ki-67的表达,计算Ki-67增殖指数(Ki-67 LI)。结果...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27kip1和细胞周期蛋白Ki-67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CNSGCTs)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8例原发性CNSGCTs组织中p27kip1和Ki-67的表达,计算Ki-67增殖指数(Ki-67 LI)。结果 28例原发性CNSGCTs中,17例(60.7%)p27kip1高表达,其中成熟性畸胎瘤5例,生殖细胞瘤10例,胚胎性癌和混合性生殖细胞瘤各1例;11例(39.3%)p27kip1低表达,其中生殖细胞瘤8例,未成熟性畸胎瘤、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绒毛膜癌各1例。13例(46.4%)Ki-67 LI>50%,9例(32.1%)Ki-67 LI为25%~50%,6例(21.4%)Ki-67 LI<25%。原发性CNSGCTs组织中p27kip1表达和Ki-67 LI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有关,p27kip1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预后和复发以及Ki-67 LI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p27kip1在恶性程度较高的原发性CNSGCTs中呈现低表达,提示其可能通过下调细胞周期G1→S的调控点而参与生殖细胞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 生殖细胞 畸胎瘤 P27KIP1 KI-67
下载PDF
脑脊液和血清肿瘤标志物β-hCG、αFP和PLAP对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安振平 瞿广桥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530-532,共3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ICGGTs)患者脑脊液和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甲胎蛋白(αFP)、胎盘碱性磷酸脂酶(PLAP)表达变化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19例ICGGTs患者(病例组)、22例中枢神经系统朗...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ICGGTs)患者脑脊液和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甲胎蛋白(αFP)、胎盘碱性磷酸脂酶(PLAP)表达变化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19例ICGGTs患者(病例组)、22例中枢神经系统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LCP)患者(对照组)的脑脊液和血清β-h CG、αFP、PLAP水平,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及ROC曲线分析。结果病例组脑脊液和血清β-h CG、αFP、PLA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CGGTs患者中脑脊液β-h CG水平高于血清β-h CG水平,而血清αFP水平高于脑脊液αFP水平(均P<0.05);脑脊液β-h CG曲线下面积为0.933,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2.4%和100.0%;血清αFP曲线下面积为0.93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9.6%和100.0%。结论脑脊液和血清肿瘤标志物β-h CG、αFP和PLAP在ICGGTs与LCP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中脑脊液β-h CG和血清αFP的诊断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 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甲胎蛋白 胎盘碱性磷酸脂酶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中c-kit蛋白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高玉平 江基尧 +4 位作者 朱建善 刘强 许雁萍 陈以明 罗其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5-348,共4页
目的探讨c-kit(CD117)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生殖细胞肿瘤(GCTs)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21例原发性CNS GCTs c-kit和PLAP的表达。结果生殖细胞瘤100%表达c-kit,87.5%表达PLAP,c-kit和PLAP在畸... 目的探讨c-kit(CD117)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生殖细胞肿瘤(GCTs)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21例原发性CNS GCTs c-kit和PLAP的表达。结果生殖细胞瘤100%表达c-kit,87.5%表达PLAP,c-kit和PLAP在畸胎瘤中均不表达。c-kit和PLAP在松果体母细胞瘤、垂体腺瘤、中枢神经细胞瘤、淋巴瘤、低级别星形细胞瘤、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和髓母细胞瘤中不表达。结论c-kit和PLAP是原始生殖细胞较特异性标记之一,c-kit和PLAP高表达支持CNS GCTs起源于原始生殖细胞。c-kit在生殖细胞瘤中表达较PLAP更加敏感,是优于PLAP的诊断标记,可用于生殖细胞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时也为药物靶向治疗生殖细胞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细胞肿瘤 CNS 生殖细胞 畸胎瘤 原始生殖细胞 C-KIT PLAP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吕晶 梁奕 梁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5-337,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central nervous system germ cell tumors,CNS G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CNS GC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均...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central nervous system germ cell tumors,CNS G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CNS GC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发病部位:例1鞍区第三脑室,例2左侧基底节区,例3松果体区。镜检:例1瘤细胞呈腺管状结构,软骨样基质呈片状分布,内见钙化;例2瘤细胞密集增生,围绕血管形成乳头状结构,胞质丰富,透明状,可见大片坏死及出血,核分裂象可见;例3于3个低倍镜视野中分别显示少数原始神经管成分。免疫表型:例1中PLAP、CD117生殖细胞均(+),PCK腺上皮(+),EMA部分腺上皮(+);例2中PCK(+),CD30、α-FP生殖细胞均(+),S-100蛋白(点+);例3中NSE和S-100蛋白原始神经上皮均(+),PCK腺上皮(+),GFAP及EMA均部分(+)。结论原发性CNS GCT有明显的临床特征,好发于儿童,且男性比例高;及时诊断、早期进行适当的干预,多数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 生殖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11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魏静思 王学蛟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84-85,共2页
目的总结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临床表现、检查和治疗特点。方法1997年至2007年共治疗11例,治疗方法有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结果术后单纯放疗7例有效率为71.43%。术后放疗结合化疗9例有效率为88.89%。结论手术联合化疗和放疗... 目的总结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临床表现、检查和治疗特点。方法1997年至2007年共治疗11例,治疗方法有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结果术后单纯放疗7例有效率为71.43%。术后放疗结合化疗9例有效率为88.89%。结论手术联合化疗和放疗的综合性治疗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 治疗
下载PDF
儿童原发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16
6
作者 孙晓非 杨群英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281-286,共6页
1背景原发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central nervous system germ cell tumors,CNS GCTs)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2%~3%。好发于年轻人群,70%发生在10~24岁。在西方国家,CNS GCTs占所有儿童颅内肿瘤的0.4%~3.4%,而在日本及亚洲地区CNS GCTs... 1背景原发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central nervous system germ cell tumors,CNS GCTs)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2%~3%。好发于年轻人群,70%发生在10~24岁。在西方国家,CNS GCTs占所有儿童颅内肿瘤的0.4%~3.4%,而在日本及亚洲地区CNS GCTs占所有儿童颅内肿瘤的11%,明显高于西方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细胞肿瘤 中枢神经系统 儿童 专家 诊疗 西方国家 颅内肿瘤 CNS
下载PDF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策略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俊华 张玉琪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401-404,共4页
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central nervous system germ cell tumors,CNS GCTs)是儿童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国际上治疗儿童CNS GCTs常采用化疗、放疗、手术等综合治疗手段。CNS GCTs的临床表现、发生位置以及肿瘤成分均十分复... 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central nervous system germ cell tumors,CNS GCTs)是儿童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国际上治疗儿童CNS GCTs常采用化疗、放疗、手术等综合治疗手段。CNS GCTs的临床表现、发生位置以及肿瘤成分均十分复杂,治疗方案和治疗结局多样,不同病理类型患者预后差异明显,使得CNS GCTs的处理较为复杂,因此需要通过多学科合作的综合评估与治疗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结局。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进一步提高儿童原发性CNS GCTs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外科学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放射疗法 生殖细胞肿瘤/诊断 生殖细胞肿瘤/放射疗法 儿童
下载PDF
14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巧稚 石海燕 李旭峰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11期1697-1700,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生殖细胞肿瘤(GCT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14例中枢神经系统GCTs,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发生在鞍区的GCTs有6例,其中4例为生殖细胞瘤,...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生殖细胞肿瘤(GCT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14例中枢神经系统GCTs,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发生在鞍区的GCTs有6例,其中4例为生殖细胞瘤,1例是卵黄囊瘤,1例为成熟性畸胎瘤;发生在松果体的2例,其中1例为生殖细胞肿瘤,1例为混合生殖细胞瘤伴胚胎型癌成分;发生在第三脑室1例,为生殖细胞瘤;发生在骶尾部的3例,2例为卵黄囊瘤伴成熟性畸胎瘤,1例为卵黄囊瘤,发生在额叶2例;肿瘤主要以颅内高压及局部压迫症状为主;PLAP和CD117在几乎所有生殖细胞肿瘤中都有表达,AFP在卵黄嚢瘤中表达,胚胎型癌中CD30和CK的表达具有特征性。【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GCTs是一类少见的肿瘤,鞍区好发,根据其生物学特征,选用标志性的免疫组织化学指标进行准确的病理学诊断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理学 生殖细胞瘤/病理学 内胚层窦瘤/病理学 畸胎瘤/病理学
下载PDF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诊疗规范(2021年版) 被引量:4
9
作者 倪鑫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1年第12期1060-1063,共4页
概述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germ cell tumors,GCTs)起源于原始生殖细胞,包括生殖细胞瘤、胚胎癌、内胚窦癌、绒毛膜上皮癌、畸胎瘤(成熟畸胎瘤和未成熟畸胎瘤)、混合性生殖细胞瘤,且除外睾丸、纵隔及妇科生殖系统原发生殖细胞肿瘤... 概述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germ cell tumors,GCTs)起源于原始生殖细胞,包括生殖细胞瘤、胚胎癌、内胚窦癌、绒毛膜上皮癌、畸胎瘤(成熟畸胎瘤和未成熟畸胎瘤)、混合性生殖细胞瘤,且除外睾丸、纵隔及妇科生殖系统原发生殖细胞肿瘤脑转移。中枢神经系统GCTs多见于15岁以下的儿童,诊断时的中位年龄为10~14岁。男性发生率略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1~3∶1,其中松果体区域GCTs男性优势更加显著。在北美和欧洲,中枢神经系统GCTs占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5%~3%,在亚洲地区占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生殖细胞肿瘤 绒毛膜上皮癌 生殖细胞 胚胎癌 成熟畸胎瘤 诊疗规范 原始生殖细胞
下载PDF
貌似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生殖细胞瘤一例
10
作者 张丽玲 孙慧 +2 位作者 张世敏 武雷 黄德晖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45-247,共3页
颅内生殖细胞瘤(intracranial germinoma)是一种源于原始胚胎细胞的脑肿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多发生于松果体、鞍上区,少部分发生于脑实质内如基底节区,占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2%[1]。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 颅内生殖细胞瘤(intracranial germinoma)是一种源于原始胚胎细胞的脑肿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多发生于松果体、鞍上区,少部分发生于脑实质内如基底节区,占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2%[1]。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一种累及脑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淋巴瘤 生殖细胞 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儿童非髓母细胞瘤的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的诊治进展
11
作者 玛合江·阿力哈别克 吉文玉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3065-3072,共8页
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好发于儿童,预后差,目前诊断及治疗均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对除髓母细胞瘤外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增加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为今后的临床工作给予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儿童 胚胎性肿瘤
下载PDF
分子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与挑战
12
作者 王雷明 朴月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5-457,共3页
随着基因组学和分子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类诊断迎来了新的时代。虽然其整合组织学和分子信息的诊断方法为患者的诊疗及预后提供了重要的病理依据,也给日常病理诊断带来了诸多挑战。在运用WHO(2021)中枢神经系统肿... 随着基因组学和分子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类诊断迎来了新的时代。虽然其整合组织学和分子信息的诊断方法为患者的诊疗及预后提供了重要的病理依据,也给日常病理诊断带来了诸多挑战。在运用WHO(2021)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的实践中,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遇到了诸多难题。其中,分子信息对肿瘤分型和分级的直接影响尤为显著:例如,组织学表现为2级的IDH突变型星形细胞瘤,若伴随CDKN2A/B的纯合性缺失,其整合诊断将升级为WHO 4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检测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病理 整合诊断 二代测序
下载PDF
基于T_(1)WI增强不同机器学习模型鉴别胶质母细胞瘤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13
作者 林钱森 余红 +2 位作者 潘美娟 陈杰云 孟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基于T_(1)WI增强图像采用六种不同机器学习分类算法构建预测胶质母细胞瘤(GBM)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模型,比较不同机器学习模型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经病理证实的GBM 57例和PCNSL 49例患者... 目的:基于T_(1)WI增强图像采用六种不同机器学习分类算法构建预测胶质母细胞瘤(GBM)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模型,比较不同机器学习模型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经病理证实的GBM 57例和PCNSL 49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应用ITK-SNAP软件在术前T1WI增强图像手动逐层勾画瘤体感兴趣区(ROI)。基于慧医汇影放射组学Radcloud平台进行ROI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并采用方差阈值法(阈值>0.9)、单变量特征选择法(P<0.01)和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ASSO)进行特征降维,筛选出的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极致梯度提升、逻辑回归(LR)、线性判别分析(LDA)、随机森林、K近邻等6种分类器构建影像组学预测模型。使用5折交叉验证方法进行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6种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模型之间AUC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共提取1 688个影像组学特征,经过特征降维及筛选后保留显著特征(5折交叉验证、每组分别25、10、31、17、14个特征)构建预测模型,6种模型中LDA、LR模型诊断效能最佳,在5折交叉验证集中LDA、LR模型平均AUC分别为0.965、0.958,准确度为87.8%、89.6%,敏感度为86.0%、86.0%,特异度为89.4%、93.0%。6种模型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T_(1)WI增强图像影像组学特征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可用于预测GBM与PCNSL且准确率较高,其中LDA、LR模型诊断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遗传肿瘤综合征相关性儿童常见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凌轩 韩蕙如 +2 位作者 琚璐 任国涛 王立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40-743,共4页
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是一组高侵袭性、高级别(WHO 4级)、高异质性的恶性脑肿瘤,好发于儿童,患者预后差。尽管目前病因尚不清楚,但有研究表明,部分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常与遗传肿瘤综合征(genetic tumour syndromes, GTS)相关。由... 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是一组高侵袭性、高级别(WHO 4级)、高异质性的恶性脑肿瘤,好发于儿童,患者预后差。尽管目前病因尚不清楚,但有研究表明,部分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常与遗传肿瘤综合征(genetic tumour syndromes, GTS)相关。由于GTS后续发生肿瘤风险高,且常伴发多种其他疾病,预后较差,提高相关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的认识,对治疗、家系成员筛查和肿瘤预防均有重要意义。该文对GTS相关性儿童常见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类型、临床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综述,以便临床与病理医师及时掌握和应用研究的新进展,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 遗传肿瘤综合征 儿童 文献综述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子病理的演进与未来
15
作者 常青 江涛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3,共3页
神经系统肿瘤病理学已经历经近200年的发展与演进[1]。最初的神经肿瘤病理学研究起始于19世纪前叶,由于当时技术水平所限,仅限于对尸检材料进行肉眼观察。直至19世纪中下叶,VIRCHOW基于显微镜下的形态学观察,开启对颅内肿瘤的病理学研究... 神经系统肿瘤病理学已经历经近200年的发展与演进[1]。最初的神经肿瘤病理学研究起始于19世纪前叶,由于当时技术水平所限,仅限于对尸检材料进行肉眼观察。直至19世纪中下叶,VIRCHOW基于显微镜下的形态学观察,开启对颅内肿瘤的病理学研究,并首次提出“胶质瘤”的概念[2]。20世纪初期,BAILEY和CUSHING首次提出神经上皮组织肿瘤的系统分类,并提出“肿瘤分级”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神经肿瘤病理学 分子病理
下载PDF
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和Ki-67指数对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16
作者 马林岑 杨操 +1 位作者 葛畅 徐敬轩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6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简称WHO分级)和Ki-67指数对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颅内肿瘤切除术的脑胶质瘤患者2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 目的:探讨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简称WHO分级)和Ki-67指数对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颅内肿瘤切除术的脑胶质瘤患者2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检测病理组织Ki-67水平,根据患者是否复发或死亡分为未复发组与复发或死亡组,分析脑胶质瘤预后的影响因素,WHO分级和Ki-67指数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无复发组WHO分级低分级、Ki-67指数<5%占比高于复发或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胶质瘤WHO分级、Ki-67指数均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P<0.05)。WHO分级与Ki-67指数呈正相关(P<0.001)。结论:WHO高级别和Ki-67指数≥5%与胶质瘤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 KI-67指数 生存时间
下载PDF
开颅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细菌分布特点及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17
作者 马颖欣 李静 +5 位作者 赵梦 胡爱香 于鑫玮 韩玮 程实 张越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277-282,共6页
目的分析开颅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细菌分布及抗菌药物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21-12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开颅治疗发生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且脑脊液培养阳性的121例患者资料,汇总分析全部患者脑脊液感染的致... 目的分析开颅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细菌分布及抗菌药物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21-12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开颅治疗发生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且脑脊液培养阳性的121例患者资料,汇总分析全部患者脑脊液感染的致病菌种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121例患者脑脊液细菌培养共分离出致病菌株12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88株,革兰阴性菌41株,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占比最高为27.30%,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占比最高为34.15%。在革兰阳性菌中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呋喃唑啉、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属的敏感率最高为100%,苯唑西林对肠球菌及链球菌属敏感率最高为100%;在革兰阴性菌中,复方磺胺嘧啶对克雷伯菌属敏感率最高为77.78%,多粘菌素对不动杆菌属敏感率最高为100%,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对肠杆菌属敏感率最高为100%,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对其他菌属的敏感率最高为60.00%。结论开颅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属、肠球菌属、不动杆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属较为常见。通过分析研究数据结合国内外其他研究进展,在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中以美罗培南、万古霉素为首选经验性用药,对于耐药菌群,需要联合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多粘菌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等。必要时需要静脉用药联合鞘内、脑室内用药为基本策略,同时建议合理控制某种抗生素的使用时长,根据后续具体细菌培养与药敏特征优化用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手术 颅脑肿瘤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细菌分布 抗生素
下载PDF
CXorf67与H3K27me3在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逸凤 胡小木 +3 位作者 杜尊国 汪寅 唐峰 熊佶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7-412,共6页
目的:探讨CXorf67、H3K27me3在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GCT)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病理科中枢神经系统GCT病例370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石蜡标本中CXorf67、H3K27me... 目的:探讨CXorf67、H3K27me3在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GCT)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病理科中枢神经系统GCT病例370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石蜡标本中CXorf67、H3K27me3及常用指标OCT4、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CD117、D2-40、CD30在中枢神经系统GCT不同亚型的表达情况,采用列联表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各指标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1)男性282例,女性88例,年龄范围2~57岁,平均发病年龄19岁,中位年龄17岁;在具有生殖细胞瘤成分的GCT中,男性及鞍区发病患者比例更高(P<0.05)。(2)CXorf67特异性表达于原始生殖细胞及生殖细胞瘤细胞核上,在其他非生殖细胞瘤性GCT中不表达;H3K27me3在生殖细胞瘤中缺失表达,在其他亚型瘤细胞及周围正常组织细胞核上阳性表达。(3)在283例具有生殖细胞瘤成分的GCT中,H3K27me3均缺失表达,CXorf67阳性表达率为90.5%(256/283);二者具有显著负相关性(r2=-0.831,P<0.01);PLAP、OCT4、CD117、D2-40表达率依次为:81.2%(231/283)、89.4%(253/283)、73.9%(209/283)、88.3%(250/283)。(4)在63例含生殖细胞瘤的混合性GCT中,H3K27me3均缺失表达,CXorf67阳性率为84.1%(53/63),PLAP、OCT4、CD117、D2-40表达率依次为:79.4%(50/63)、79.4%(50/63)、66.7%(42/63)、87.3%(55/63)。(5)各指标ROC曲线下面积排名依次为H3K27me3、CXorf67、D2-40、OCT4、PLAP、CD117(P<0.05)。结论:CXorf67和H3K27me3两指标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呈显著负相关,可以作为新的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指标联合应用于GC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肿瘤 生殖细胞和胚胎性 生殖细胞 CXorf67 H3K27me3
原文传递
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加权成像直方图预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化疗反应的价值
19
作者 张楠 刘国莉 +1 位作者 王明霄 马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9-446,460,共9页
目的探讨治疗前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加权成像定量参数相对脑血流量(rCBF)和相对脑血容量直方图预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化疗反应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23年10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大剂... 目的探讨治疗前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加权成像定量参数相对脑血流量(rCBF)和相对脑血容量直方图预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化疗反应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23年10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大剂量氨甲蝶呤化疗的38例PCNSL共57个病灶,根据化疗反应分为缓解组30例和无缓解组8例。分别在脑血流量和脑血容量图像上勾画感兴趣区,并提取直方图参数。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CNSL化疗反应的独立预测参数,并构建联合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比较各参数及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病灶数量(OR=9.726,95%CI 1.070~88.397,P=0.043)、rCBF90(OR=0.224,95%CI 0.072~0.704,P=0.010)是PCNSL化疗反应的独立预测因素,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1、0.798,多发病变和rCBF90较小的PCNSL化疗反应性更差。rCBF90+病变数量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最好,曲线下面积为0.846。结论治疗前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定量参数rCBF和相对脑血容量直方图可以预测PCNSL患者化疗反应,rCBF90是PCNSL患者化疗反应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淋巴瘤病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淋巴瘤 非何杰金 磁共振成像 灌注加权成像 氨甲蝶呤 化学疗法 辅助
下载PDF
全外显子测序揭示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基因突变特征
20
作者 金祺祺 蒋皓云 +3 位作者 韩叶 李翠翠 张丽田 吴重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6-762,共7页
目的:对18例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肿瘤组织进行全外显子测序,探索PCNSL的基因突变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确诊的18例免疫功能正常(无HIV及服用免疫抑制剂病史)、病理类型为弥漫大B... 目的:对18例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肿瘤组织进行全外显子测序,探索PCNSL的基因突变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确诊的18例免疫功能正常(无HIV及服用免疫抑制剂病史)、病理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PCNSL患者肿瘤组织,进行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全外显子测序,平均测序深度>100×。测序结果经数据处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患者的基因突变全景及突变特征。结果:18例患者均检测到明显的体细胞突变,中位体细胞突变数目为321,以错义突变为主(约占90%),突变类型以C>T为主(占50.2%),反映了与年龄相关的突变模式;前15位高频突变基因中,PSD3、DUSP5、MAGEB16、TELO2、FMO2、TRMT13、AOC1、PIGZ、SVEP1、IP6K3、TIAM1为驱动基因。驱动基因通路富集结果显示,RTK-RAS、Wnt、NOTCH、Hippo、Cell-Cycle通路明显富集。各样本的肿瘤突变负荷在3.558 48/Mb-8.780 89/Mb之间,平均突变负荷4.953 32/Mb,与TCGA数据库中其他肿瘤的研究队列相比明显增高。结论:PCNSL频繁发生体细胞的错义突变,以点突变为主,突变类型主要为C>T。驱动基因主要参与RTK-RAS、Wnt、NOTCH、Hippo通路信号传导,表明以上通路可能与PCNSL发病机制相关。PCNSL有显著的高肿瘤突变负荷,这或许是PD-1抑制剂治疗PCNSL有效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全外显子测序 细胞突变 肿瘤突变负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