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47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家华 岑雨樱 +11 位作者 许晓娇 杨飞 张兴文 董钊 刘若卓 黄德晖 崔荣太 王湘庆 田成林 黄旭升 于生元 张家堂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9,共7页
目的总结单中心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20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诊治的1247例CNS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原体、性别、发病年龄与时间、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布等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临床... 目的总结单中心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20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诊治的1247例CNS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原体、性别、发病年龄与时间、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布等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临床表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宏基因组学测序的阳性率和预后等临床特征。结果1247例CNS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原体依次为病毒743(59.6%)、结核分枝杆菌249(20.0%)、其他细菌150(12.0%)、真菌68(5.5%)、寄生虫18(1.4%)、梅毒螺旋体18(1.4%)和立克次体1(0.1%);2011-2020年的病例数较2001-2010年增加177例(33.1%,P<0.05);病原体的季节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比例为1.87︰1,多在60岁以下发病;病毒以学生人群易感,尤以大学(大专)及以上学历者较多;结核分枝杆菌和其他细菌感染以农民偏多,梅毒螺旋体感染多见于工人;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及脑膜刺激征多见,脑神经受累以展神经居多;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明显提高了临床诊断的精准性;患者中位住院天数为18.00(11.00,27.00)d,中位住院费用2.95(1.60,5.92)万元;疾病病死率1.6%。结论CNS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近年有升高趋势,临床表现复杂、症状重、预后差。早期精准诊断及临床规范治疗有利于降低病死率,减轻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性疾病 流行病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开颅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细菌分布特点及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2
作者 马颖欣 李静 +5 位作者 赵梦 胡爱香 于鑫玮 韩玮 程实 张越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277-282,共6页
目的分析开颅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细菌分布及抗菌药物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21-12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开颅治疗发生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且脑脊液培养阳性的121例患者资料,汇总分析全部患者脑脊液感染的致... 目的分析开颅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细菌分布及抗菌药物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21-12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开颅治疗发生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且脑脊液培养阳性的121例患者资料,汇总分析全部患者脑脊液感染的致病菌种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121例患者脑脊液细菌培养共分离出致病菌株12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88株,革兰阴性菌41株,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占比最高为27.30%,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占比最高为34.15%。在革兰阳性菌中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呋喃唑啉、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属的敏感率最高为100%,苯唑西林对肠球菌及链球菌属敏感率最高为100%;在革兰阴性菌中,复方磺胺嘧啶对克雷伯菌属敏感率最高为77.78%,多粘菌素对不动杆菌属敏感率最高为100%,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对肠杆菌属敏感率最高为100%,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对其他菌属的敏感率最高为60.00%。结论开颅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属、肠球菌属、不动杆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属较为常见。通过分析研究数据结合国内外其他研究进展,在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中以美罗培南、万古霉素为首选经验性用药,对于耐药菌群,需要联合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多粘菌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等。必要时需要静脉用药联合鞘内、脑室内用药为基本策略,同时建议合理控制某种抗生素的使用时长,根据后续具体细菌培养与药敏特征优化用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手术 颅脑肿瘤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细菌分布 抗生素
下载PDF
重庆地区954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
3
作者 张兰 周竹娟 +5 位作者 程畅 王玉涵 承文超 陈秀英 董开元 黄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4-541,共8页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954例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21年重庆新桥医院诊治的954例CNS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与患者性别、发病年龄与时间、城乡分布、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布等流行病学特点,以...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954例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21年重庆新桥医院诊治的954例CNS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与患者性别、发病年龄与时间、城乡分布、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布等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临床表现、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mNGS)的阳性率和预后等临床特征。结果954例CNS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病毒393例(41.2%)、结核分枝杆菌361例(37.8%)、其他细菌108例(11.3%)、隐球菌75例(7.9%)、梅毒螺旋体16例(1.7%)、寄生虫1例(0.1%);2015-2021年的CNS感染病例数较2008-2014年增加85.6%(620 vs.334,P<0.001);不同病原体的季节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NS感染性疾病好发于农村(58.0%,P<0.001),男女比例为1.7:1.0,35~60岁发病较多;CNS感染性疾病多见于学历为初中及以下(68.7%)和职业为农民或工人(68.1%)的群体;临床症状以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及恶心呕吐等脑膜受累症状为主,可伴有意识改变、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等表现;mNGS明显提高了临床诊断精准性;疾病良好预后率为97.5%,病死率为0.3%。结论重庆地区CNS感染病原体类别及种属多样、流行面广、临床表现复杂,且近年来病例数目呈上升趋势。了解当地CNS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区域差异,促进疾病的早期精准诊断、治疗,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 流行病 临床特征 重庆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对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诊断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林霞 颉满珍 +2 位作者 王根绪 张庆华 赵傲楠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0期15-19,共5页
目的 探讨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对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的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40例,全部入组患者行血常规、病毒五项、呼吸道病原体联检、... 目的 探讨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对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的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40例,全部入组患者行血常规、病毒五项、呼吸道病原体联检、脑脊液常规与生化、脑脊液抗酸染色与墨汁染色、脑脊液结核DNA与单纯疱疹病毒DNA检测、脑脊液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测定(高度疑似乙脑患者),头颅MRI检查。同时外送脑脊液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检测。结果 40例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宏基因二代测序DNA检测40例,阳性36例,包括病毒DNA 17例(42.50%)、化脓性细菌5例(12.50%)、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2例(5.00%)、真菌2例(5.00%)、罕见病原体10例(25.00%);RNA检测14例,均为阴性。最终临床诊断病毒性脑炎23例,化脓性脑膜炎5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李斯特脑炎、结核性脑膜炎各3例,真菌脑炎、布氏杆菌脑炎、伤寒脑炎各1例,宏基因二代测序敏感性85.19%,假阳性13例,假阳性率32.50%,假阴性4例,假阴性率10.00%。DNA病毒诊断符合率39.13%,病原体特异性序列数>10,诊断符合率为100.00%,化脓性细菌诊断符合率100.00%,结核分枝杆菌诊断符合率66.67%,真菌诊断符合率100.00%,罕见病原体诊断符合率100.00%,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诊断符合率0。结论 宏基因二代测序对确定DNA病毒、细菌、结核分枝杆菌、真菌、罕见病原体感染敏感性高,但其对RNA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诊断敏感性低,临床怀疑流行性乙型脑炎时,需谨慎分析宏基因二代测序的结果,与常规检验方法结合,综合判定,以早期诊断,精准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血清化验 脑脊液 头颅MRI
下载PDF
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5
作者 隗秋连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18期35-38,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因,并提出了相关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5月在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住院的92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判定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情况,调查所有早产儿的一般资料,并进行病因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因,并提出了相关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5月在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住院的92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判定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情况,调查所有早产儿的一般资料,并进行病因的多因素分析。所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早产儿给予对症治疗干预,调查患儿预后情况。结果92例早产儿中,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2例(感染组),占比13.04%。感染病原体分别为李斯特菌1例、无乳链球菌2例、肺炎克雷伯菌7例、大肠埃希菌1例、人葡萄球菌1例。感染组早产儿的性别、胎龄、体重等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早产儿的5 min Apgar评分、早产儿住院时间、早产儿窒息、母体妊娠期间感染、早产儿鼻吸氧等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显示5 min Apgar评分、早产儿住院时间、早产儿窒息、母体妊娠期间感染、早产儿鼻吸氧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5 min Apgar评分、早产儿住院时间、早产儿窒息、母体妊娠期间感染都为导致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对症治疗3个月后,12例患儿Gesell量表大运动、语言、个人-社交能力、精细动作、适应性行为等评分都显著高于治疗前,智力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与治疗前相比也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病原体多为肺炎克雷伯菌,5 min Apgar评分、早产儿住院时间、早产儿窒息、母体妊娠期间感染都是导致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加强早期治疗能显著改善患儿的综合发育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肺炎克雷伯菌 病因 Gesell量表评分 APGAR评分
下载PDF
非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病原学检测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姚红 李志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病原检测 细菌 脑脊液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治疗 病变范围 研究进展 方法及应用 准确 流行趋势
下载PDF
mNGS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作用
7
作者 赵洪 付俊鲜 +5 位作者 李天霞 乔治东 包金平 杨晓帆 潘浩 杨光路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422-1425,1431,共5页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和传统病原学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3年4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例,分析一般资料、临床表现、传统病原学检查结果及mNGS结...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和传统病原学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3年4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例,分析一般资料、临床表现、传统病原学检查结果及mNGS结果,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明确mNGS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入组58例,男性38例(65.52%)、女性20例(34.48%);年龄10.17(5,13.57)岁;病毒性脑炎/脑膜炎39例(67.24%),细菌性性脑膜炎18例(31.03%),寄生虫感染1例(1.72%)。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将mNGS与传统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mNGS检测方法阳性31例,其中3例与临床诊断不符,真阳性率48.28%(28/58);传统病原学检出14例,其中2例与临床诊断不符,真阳性率为20.69%(12/58),两种检测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mNGS阳性预测值35.71%,阴性预测值90%,灵敏度76.92%,特异度60%,Kappa值0.262,Youden指数36.92%。结论相比较传统病原学检测,mNGS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阳性检出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GS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病毒 细菌 寄生虫 诊断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病理及病因学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志毅 程静 +4 位作者 石群立 周晓军 马恒辉 周航波 陆珍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1-214,218,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指标及病因学。方法复习39例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进行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检测EBER及PCR检测bcl-2/JH基因重排,并对临床资...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指标及病因学。方法复习39例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进行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检测EBER及PCR检测bcl-2/JH基因重排,并对临床资料、免疫标志物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34例PCNSL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46.4%,5年生存率为27.1%,年龄≥60岁及病变部位深对预后不利(P=0.009和P=0.027),bcl-6阳性表达者的生存率高于阴性表达者(P=0.044),但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为年龄因素。CD10/bcl-6/MUM-1/CD138分型和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判断无显著性差异(P>0.05)。39例患者EBER原位杂交均为阴性,bcl-2/JH基因重排5例阳性(12.8%),其中3例为CD10阳性病例。结论PCNSL是一种少见的高侵袭性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年龄因素是判断预后的独立性指标,CD10/bcl-6/MUM-1/CD138分型未发现有预后意义,但显示PCNSL的同质性较高,可能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一种亚型。EB病毒感染与PCNSL的病因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淋巴瘤 原位杂交 基因重排 预后 病因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诊断细菌和真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陈静 曹敬荣 +2 位作者 高世超 闵嵘 王培昌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37-642,共6页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在细菌和真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快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37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留存的脑脊液进行DNA提取,采用细菌和真菌通用引物扩增病原体DNA并进行序列测定,对比同期脑脊液培养方法与PCR方法...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在细菌和真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快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37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留存的脑脊液进行DNA提取,采用细菌和真菌通用引物扩增病原体DNA并进行序列测定,对比同期脑脊液培养方法与PCR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137份脑脊液标本中PCR检测到细菌50株,真菌6株,脑脊液培养检测到细菌38株,真菌5株;PCR检测法灵敏度为40.9%,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38.2%,诊断效率为56.7%;传统培养法则分别为31.4%、100%、100%、34.7%、44.4%。PCR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和诊断效率均明显优于传统培养方法,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与培养法相当,两方法鉴定菌种的符合率为97.7%。结论通用引物PCR扩增法具有快速、特异、灵敏、准确等特点,对细菌和真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学快速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 脑脊液 细菌 真菌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诊断及治疗中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4
10
作者 潘孝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02-203,共2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细菌感染 脑脊液离心涂片检查 万古霉素 利福平 病原菌
下载PDF
提高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影像学特点的认识 被引量:1
11
作者 段枫 戚晓昆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383-387,共5页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种类多,表现多样,有的容易诊断,有的则在影像学诊断方面有时较为困难。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影像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莉 郑鹏 +1 位作者 王振海 谢鹏 《医学教育探索》 2010年第11期1576-1578,共3页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各种生物病原体侵犯脑或脊髓实质、被膜和血管等,引起急、慢性炎症(或非炎症)性疾病。根据特异性致病因子及受累部位不同可分为病毒性脑炎、细菌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和脑寄生虫病等。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差异蛋白质组 病毒性脑炎 细菌性脑膜炎 真菌性脑膜炎 生物病原体 脑寄生虫病 慢性炎症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酶学变化及意义
13
作者 张育才 蒋巍 钟福德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05-206,共2页
为进一步探讨脑脊液酶学变化及其价值,同时测定70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和108例病毒性脑炎(病脑)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和乳酸脱氨酶含量,结果化脑组急性期3种酶平均活性均高于病脑组,但对于化脑和病脑的鉴别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不... 为进一步探讨脑脊液酶学变化及其价值,同时测定70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和108例病毒性脑炎(病脑)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和乳酸脱氨酶含量,结果化脑组急性期3种酶平均活性均高于病脑组,但对于化脑和病脑的鉴别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危重病例酶平均活性显著高于一般病例(P<0.01),说明上述酶测定可作为评价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 脑脊液 儿童
下载PDF
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韩冰 王志红 +1 位作者 王明栋 王洪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599-601,共3页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朊蛋白和寄生虫等)侵入神经系统,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具有病死率高,后遗症多的特点。本文对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朊蛋白和寄生虫等)侵入神经系统,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具有病死率高,后遗症多的特点。本文对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总结,以了解其发病特点、发展趋势和分布规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3至2012年诊断为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1]分为病毒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流行病分析
下载PDF
艾滋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细胞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少玲 余永平 +1 位作者 惠玲利 朱海青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624-626,共3页
目的:观察艾滋病(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细胞学特点。方法:将AIDS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6例和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M)28例患者脑脊液标本进行离心,瑞士染色,部分标本同时进行阿利新兰染色。结果:36例AIDS并发中枢神经系统... 目的:观察艾滋病(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细胞学特点。方法:将AIDS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6例和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M)28例患者脑脊液标本进行离心,瑞士染色,部分标本同时进行阿利新兰染色。结果:36例AIDS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中28例脑脊液异常,异常率为77.8%。其中20例为CM,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55.6%;本组共送检脑脊液次数40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反应32例,占80%;淋巴细胞为主的混合细胞反应4例,占10%;单核细胞反应4例,占10%;可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未见浆细胞;化脓性脑膜炎2例;病毒性脑炎6例。结论:AIDS患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CM多见,青壮年患者好发;炎性反应不强烈;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轻度升高;很少出现混合细胞反应;细胞分类多数以淋巴细胞为主,少有激活的淋巴细胞,极少数表现为一过性单核细胞升高,无单核吞噬细胞和浆细胞,可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并发症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髓液 细胞
下载PDF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的影象学特点
16
作者 全冠民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1994年第1期20-22,共3页
婴儿及儿童比成人更易罹患CNS病毒感染,CT与MR是其主要的影象学检查手段,能明确病变的范围及其后遗症,部分病例的影象检查所见可提示感染病毒的种类。MR对病变的显示优于CT。
关键词 病毒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 影象特点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及脑脊液乳酸在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程菡 赵威彧 +1 位作者 李旭 颜艳 《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9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及脑脊液乳酸在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住院患者脑脊液病原学及细菌培养阳性的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的患者60例为细菌感染组,无细...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及脑脊液乳酸在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住院患者脑脊液病原学及细菌培养阳性的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的患者60例为细菌感染组,无细菌感染症状的癫痫病组患者60例为对照组。空腹抽取细菌感染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静脉血,对血清PCT进行检测。同时抽取治疗前后细菌感染组患者及对照组脑脊液,对脑脊液LA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前,细菌感染组血清PCT和脑脊液LA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细菌感染组血清PCT和脑脊液LA的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PCT和脑脊液LA联合检测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并且通过血清PCT和脑脊液LA联合检测有利于判定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 脑脊液乳酸 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PCT)检验鉴别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和细菌感染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付晓杰 《中国民康医学》 2016年第9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验在鉴别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和细菌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54 例的病例资料,综合多种诊断方法诊断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22 例)和病毒性感染组(32 例);另收集在同期住院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验在鉴别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和细菌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54 例的病例资料,综合多种诊断方法诊断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22 例)和病毒性感染组(32 例);另收集在同期住院伴神经系统症状的非感染患者25 例作为对照组.分析3 组患者的脑脊液和血清中的PCT 水平.结果:3 组患者的脑脊液PCT 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 05).3 组患者的血液PCT 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 05).细菌感染组患者中无一例PCT 在0-0. 49 ng/ ml,而病毒性感染组患者中有29 例患者PCT 为0 -0. 49 ng/ ml.结论:PCT 可用于辅助鉴别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和细菌感染,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PCT)检验 鉴别 中枢神经系统 病毒感染 细菌感染
下载PDF
PCT检验在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和细菌感染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柳 陶志华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第8期1143-114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验在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和细菌感染鉴别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0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根据诊断方法分为细菌感染组(n=40例)和病毒性感染组(n=60例),并选择同期住院伴有神经系统症状的非感染患者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验在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和细菌感染鉴别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0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根据诊断方法分为细菌感染组(n=40例)和病毒性感染组(n=60例),并选择同期住院伴有神经系统症状的非感染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3组患者血清和脑脊液当中的PCT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脑脊液PCT含量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正常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组血液PCT含量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和细菌感染,采取PCT检验有助于协助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血清降钙素原(PCT)检验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80例的类型与病原菌分布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仲松 余鑫之 李家斌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2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 :了解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流行病学趋势。方法 :对我院 1983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间明确诊断脑膜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有 2 80例脑膜炎 ,其中细菌性脑膜炎 2 4 6例、真菌性脑膜炎 2 2例、结核性脑膜炎1... 目的 :了解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流行病学趋势。方法 :对我院 1983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间明确诊断脑膜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有 2 80例脑膜炎 ,其中细菌性脑膜炎 2 4 6例、真菌性脑膜炎 2 2例、结核性脑膜炎12例。在 2 2 2例原发性细菌脑膜炎中球菌占绝大多数 (6 9.4 % ) ,主要致病菌是 :脑膜炎奈瑟菌占 33.7%、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4 .0 %、肺炎链球菌占 7.4 % ,这 3种致病菌发病例数呈下降趋势。在医院感染 2 4例细菌性脑膜炎中以革兰阴性杆菌占大多数 (6 3.0 % ) ,肺炎克雷伯菌 (2 2 .2 % )占首位 ,且医院感染发病例数呈上升趋势。结论 :原发性脑膜炎和医院感染脑膜炎的病原菌存在明显差异。医院感染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和真菌性脑膜炎发病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类型 病原菌 脑膜炎 流行病 社区感染 医院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