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5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7例临床分析
1
作者 尤红 任海涛 +6 位作者 范思远 徐金梅 吴娟 陈国华 龚雪 杨青 梅俊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73-476,共4页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即人类疱疹病毒3型。单纯皮肤VZV感染多预后较好,或仅遗留后遗神经痛症状,但感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血管病变、脑膜炎、脑炎、小脑炎和脊髓炎等[1]。本文回顾总结分析7例皮肤VZV感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患者的...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即人类疱疹病毒3型。单纯皮肤VZV感染多预后较好,或仅遗留后遗神经痛症状,但感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血管病变、脑膜炎、脑炎、小脑炎和脊髓炎等[1]。本文回顾总结分析7例皮肤VZV感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脑脊液特点,通过二代测序的方法明确病原体,协助精确诊断,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脊液二代测序
下载PDF
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七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陈瑞玲 韩春玉 +6 位作者 李金鑫 杨柳 刘贝贝 王淑辉 田瑛 李在村 脱厚珍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355-362,共8页
目的探讨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24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中枢神经系统VZV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24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中枢神经系统VZV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并复习既往文献。结果共纳入7例患者,其中男6例、女1例;发病年龄35~94岁,平均65.1岁。7例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伴发热,4例伴意识障碍,5例脑膜刺激征(+),4例伴肢体瘫痪、头痛、头晕,3例伴周围性面瘫,5例伴皮肤疱疹。脑脊液压力80~190 mmH2O(1 mmH2O=0.0098 kPa)、WBC 14~1039×106/L、蛋白40.38~444.43 mg/dl、葡萄糖2.34~6.01 mmol/L、氯化物108.90~125.00 mmol/L。脑脊液宏基因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检测的VZV病毒DNA序列数7~8869。影像学结果示脑干及小脑受累3例,颈髓受累1例,硬脑膜或脊膜强化3例,伴硬膜下积液或出血1例、伴急性脑梗死2例。治疗后,住院期间死亡1例(发病后4个月),好转出院6例;死亡2例(发病后1.5~10个月),好转4例(发病后6~63个月)。既往文献报道,成人中枢神经系统VZV感染患者有病情重、预后差,脑脊液葡萄糖降低、合并颅神经或周围神经或脑血管受累等表现,但未见合并硬脑膜强化的病例报道。结论成人中枢神经系统VZV感染患者年龄分布较广、青年至高龄老年均可见,脑脊液蛋白和WBC可明显升高,部分患者葡萄糖和氯化物降低,类似结核杆菌感染。脑膜脑实质多同时受累时病情危重,高龄者预后差。怀疑中枢神经系统VZV感染者应尽早完善腰穿、脑脊液mNGS等辅助检查,在早期诊断和治疗后规范应用抗病毒感染药物,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宏基因二代测序 脑膜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巫晓宇 刘凤 +2 位作者 刘利民 邢维昊 熊静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2期184-187,198,共5页
病原体感染被认为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神经变性的假说之一,其中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病毒感染与AD关系最为密切,而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损伤是CNS病毒感染与AD之间的重要联... 病原体感染被认为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神经变性的假说之一,其中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病毒感染与AD关系最为密切,而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损伤是CNS病毒感染与AD之间的重要联系。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感染脑血管内皮细胞、转胞吞作用、特洛伊木马作用、破坏神经血管单元等多种方式导致BBB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促进AD发生和发展。本文主要综述了CNS病毒感染和AD中的BBB损害,特别是病毒穿越及破坏BBB的方式与AD之间的重要联系,希望能对AD的治疗方法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中枢神经系统 病毒 血脑屏障 神经炎症
下载PDF
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肠道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金芳 夏世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3期47-51,共5页
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肠道病毒感染可表现为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或急性驰缓性脊髓炎,并发脑室旁白质软化等脑损伤,严重者可导致认知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肠道病毒在宿主因子的作用下与特异性受体结合,通过免疫逃逸机制破坏机体免疫系... 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肠道病毒感染可表现为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或急性驰缓性脊髓炎,并发脑室旁白质软化等脑损伤,严重者可导致认知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肠道病毒在宿主因子的作用下与特异性受体结合,通过免疫逃逸机制破坏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清除和炎症反应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肠道病毒感染的金标准,临床治疗多以对症支持为主。该文对肠道病毒的流行病学及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肠道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早期识别、临床诊断及防治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中枢神经系统 肠道病毒感染 发病机制 诊治
下载PDF
儿童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神经系统感染疾病
5
作者 秦涛 刘宇航 许红梅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7期769-771,共3页
病毒感染是儿童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感染的重要原因[1-2],尤其是胎儿和新生儿。可导致脑膜炎、脑炎、癫痫发作、头颅影像学异常及遗留永久的神经系统症状。据报道,80%~90%的儿童病毒性脑膜炎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 病毒感染是儿童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感染的重要原因[1-2],尤其是胎儿和新生儿。可导致脑膜炎、脑炎、癫痫发作、头颅影像学异常及遗留永久的神经系统症状。据报道,80%~90%的儿童病毒性脑膜炎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引起[3]。其中有约10%患者合并脑损伤,可出现脑室旁白质软化,严重者遗留认知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4]。尽管大多数EV感染后,患病者散发为主,但有引起大规模疫情的报道[5-6]。此外,EV还可引起CNS持续感染,致大脑功能受到严重损害。所以EV感染引起的CNS感染,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及沉重经济负担,应引起重视。现将EV感染所致神经系统疾病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型感染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儿童 肠道病毒
下载PDF
COVID-19相关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发病机制及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芳菲 冀晓东 +1 位作者 沈文 夏爽(审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3-176,201,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通常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但部分病人在感染及康复后可伴有神经系统症状,主要分为脑实质和脑血管损伤,常见如嗅觉通路改变、脑炎、脑膜炎、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缺血性卒中、出血性病变、脑静脉血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通常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但部分病人在感染及康复后可伴有神经系统症状,主要分为脑实质和脑血管损伤,常见如嗅觉通路改变、脑炎、脑膜炎、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缺血性卒中、出血性病变、脑静脉血栓及微出血等。就COVID-19相关脑实质和脑血管损伤可能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典型的影像学表现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 损伤 病理生理学机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OAS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肠道病毒71型感染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相关(英文)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亚萍 翟嵩 +4 位作者 王文俊 邓慧玲 李梅 贾晓黎 党双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1-386,共6页
目的探讨OSA1基因多态性与肠道病毒71型(EV71)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关联性。方法选取180例EV71感染患儿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其中72例为无任何并发症的轻症,108例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201例常规体检的儿童作为健康对照。应用SNPscan分... 目的探讨OSA1基因多态性与肠道病毒71型(EV71)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关联性。方法选取180例EV71感染患儿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其中72例为无任何并发症的轻症,108例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201例常规体检的儿童作为健康对照。应用SNPscan分型技术分析OAS1基因rs2660和rs1131454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在rs2660和rs1131454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上无显著差异。OAS1基因rs2660多态性在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儿童和轻度EV71感染者之间有显著差异,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儿AG基因型频率较高(OR=2.27,95%CI:1.07-4.85),GG基因型频率较低(OR=0.27,95%CI:0.08-0.97)。rs1131454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儿和轻症EV71感染儿童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OAS1基因rs2660和rs1131454多态性和EV71感染易感性之间无显著相关。OAS1基因rs2660多态性与EV71感染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易感性相关,携带OAS1 rs2660 AG基因型的患儿感染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概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基因多态性 OAS1 中枢神经系统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7在肠道病毒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患儿中的表达及对CD8^+T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艳 王燕 +3 位作者 赵斯钰 王治静 汪东 徐晓科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8-355,共8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7(IL-7)在肠道病毒71感染(EV71)所致的手足口病(HFMD)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患儿中的表达,研究IL-7对CD8^+T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入组EV71感染所致的HFMD患儿48例(轻症HFMD 27例、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重症HFMD 21...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7(IL-7)在肠道病毒71感染(EV71)所致的手足口病(HFMD)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患儿中的表达,研究IL-7对CD8^+T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入组EV71感染所致的HFMD患儿48例(轻症HFMD 27例、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重症HFMD 21例),同时入组9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HC)。分离血浆,纯化CD8^+T细胞,对重症HFMD患儿行腰椎穿刺术取脑脊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和脑脊液中IL-7水平,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D127 mRNA相对表达量。使用重组人IL-7刺激纯化的CD8^+T细胞,观察分泌细胞增殖、分泌细胞因子和IL-7下游信号分子的表达变化。建立CD8^+T细胞和EV71感染的U-87MG细胞的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共培养系统,观察重组人IL-7对CD8^+T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重症HFMD患儿血浆中IL-7的表达水平较轻症HFMD和HC显著下降(P<0.000 1)。脑脊液IL-7水平在影像学正常和异常的重症HFMD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8)。CD8^+T细胞绝对计数及CD127 mRNA在CD8^+T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在HC、轻症HFMD和重症HFMD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人IL-7刺激不影响重症HFMD患儿外周血纯化的CD8^+T细胞的增殖,但可显著增加CD8^+T细胞分泌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同时CD8^+T细胞中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5的磷酸化及细胞因子信号抑制物3的表达均显著升高。重组人IL-7刺激可增强重症HFMD患儿CD8^+T细胞的细胞杀伤功能,主要表现为IL-7刺激后直接接触培养系统中靶细胞的死亡比例以及分泌IFN-γ和TNF-α的水平增加,而间接接触培养细胞中靶细胞死亡比例未见显著变化。结论 IL-7在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重症HFMD患儿中的表达降低可能影响CD8^+T细胞的杀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7 肠道病毒71 手足口病 中枢神经系统
下载PDF
肠道病毒EV71感染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文娟 张琼 曹霞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257-262,共6页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具有高度的嗜神经性,是儿童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和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感染严重者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等病...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具有高度的嗜神经性,是儿童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和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感染严重者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等病变,甚至危及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毒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樊东升 康德瑄 +2 位作者 杨志杰 赵淑清 许春伶 《临床荟萃》 CAS 1994年第20期950-951,共2页
自1983年Mullis建立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和1988年Erlich引入耐高温Taq DNA聚合酶后,PCR扩增法已广泛应用于科研和临床诊断.本文使用此法鉴定CNS感染病毒基因,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 病毒基因 基因
下载PDF
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临床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天娇 朱启镕 +1 位作者 王晓红 王建设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46-748,共3页
目的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了解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情况,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收集考虑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新生儿40例的脑脊液(CSF)标本,通过套式PCR检测CSF中HSV-DNA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SF中特异性HSV-... 目的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了解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情况,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收集考虑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新生儿40例的脑脊液(CSF)标本,通过套式PCR检测CSF中HSV-DNA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SF中特异性HSV-IgM抗体。结果2例患儿检测CSF中HSV-1 DNA(+),其母亲妊娠期均体健,无生殖器疱疹史,无皮损;1例提示为播散性感染,另1例局限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40例CSF检测HSV-2 DNA均阴性。结论HSV感染占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的5%,不是常见病原;1型可能为新生儿HSV中枢感染的常见类型,可能与我国孕母HSV-2血清感染率较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中枢神经系统 单纯疱疹病毒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振海 谢鹏 孔繁元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6年第1期75-78,共4页
丙型肝炎病毒(HCV)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CNS)的临床报道越来越多,已受到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就HCV的生物学特性、基因结构、基因分型以及对CNS的损伤其可能的发病机制研究进行综述分析表明,HCV可能导致视神经乳头炎、病毒性脑... 丙型肝炎病毒(HCV)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CNS)的临床报道越来越多,已受到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就HCV的生物学特性、基因结构、基因分型以及对CNS的损伤其可能的发病机制研究进行综述分析表明,HCV可能导致视神经乳头炎、病毒性脑炎、强直性脑脊髓膜炎和缺血性脑血管性疾病等,究其哪种基因型易导致CNS损害以及HCV感染引起神经系统损伤的确切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基因分型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婴儿中枢神经系统巨细胞病毒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畅 刘琳琳 +1 位作者 余鹃春 罗福康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7期1937-1937,1941,共2页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快速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婴儿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临床价值,为婴儿HCMV先天性感染的快速特异性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ELISA法检测84例疑似先天性HCMV感染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快速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婴儿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临床价值,为婴儿HCMV先天性感染的快速特异性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ELISA法检测84例疑似先天性HCMV感染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婴儿中尿液HCMV-DNA及血清HCMV-IgM。结果 84例中枢神经损伤婴儿尿液中,29例HCMV-DNA阳性,检出率为34.5%。活动性HCMV感染病毒载量介于5.9×105~7.6×102 copy/mL。HCMV-IgM阳性15例,检出率17.8%。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7,P<0.01)。结论婴儿先天性HCMV感染是引起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连续动态检测患儿HCMV多种指标时,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可快速、特异地定量检测HC-MV-DNA,有效反映体内HCMV的活动性感染,在HCMV感染的快速诊断、疗效观察方面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巨细胞病毒
下载PDF
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对脾脏神经支配的调控——假狂犬病毒跨突触标记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家媛 欧可群 +2 位作者 王蕾 陈文玉 马玉琼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463-467,共5页
为探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与脾脏之间的神经通路联系及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对脾脏免疫功能的调控机制 ,采用免疫组化法及荧光金 (Flouro- Gold,FG)神经追踪法研究了假狂犬病毒 (PRV )及 FG注入脾脏 72小时、96小时后逆行标记的 FG神经元在腹... 为探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与脾脏之间的神经通路联系及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对脾脏免疫功能的调控机制 ,采用免疫组化法及荧光金 (Flouro- Gold,FG)神经追踪法研究了假狂犬病毒 (PRV )及 FG注入脾脏 72小时、96小时后逆行标记的 FG神经元在腹腔神经节内、跨突触标记的 PRV神经元及神经纤维在脾脏及神经系统内的分布。结果 :1各时间组大鼠脾被膜及实质内均见 PRV标记的呈串珠状的神经纤维 ,有的纤维以终末与免疫细胞密切接触。 2各时间组大鼠下胸段 (T1 0~ 1 2 )脊神经节实质内见 PRV标记阳性神经元 ,被膜内及实质的神经元之间可见 PRV阳性神经纤维。 3各时间组大鼠腹腔神经节内见散在的 FG标记神经元。 4各时间组大鼠中胸段(T5~ 9)脊髓侧角中间外侧柱 ,后角背侧固有核及胶状质 ,延髓迷走神经背核和孤束核内均见 PRV标记阳性神经元胞体及突起。5 96小时组大鼠除上述阳性结果外 ,标记细胞还可见于下丘脑室旁核。由此推测神经系统与脾脏之间可能存在下列神经通路联系 :1下丘脑室旁核→延髓迷走神经背核→脊髓侧角中间外侧柱的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交感神经腹腔节神经元→脾脏。2脾内感觉神经纤维→脊神经节感觉神经元→脊髓后角背侧固有核和胶状质联络神经元→延髓孤束核神经元→下丘脑感觉中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大鼠 脾脏神经支配 假狂犬病毒
下载PDF
HIV-1感染者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丁渭 张玉林 +3 位作者 乔录新 徐树莹 宋凤丽 陈德喜 《北京医学》 CAS 2012年第12期1037-1040,1022,共4页
目的探讨HIV-1感染者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病毒学特征。方法通过克隆测序分析病毒亚型,观察CNS中HIV-1变异性和离散率;依据V3环11/25法则并结合10例有偿献血HIV-1感染者尸检脑组织标本免疫荧光试验分析中枢神经HIV-1复合受体的使用。结... 目的探讨HIV-1感染者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病毒学特征。方法通过克隆测序分析病毒亚型,观察CNS中HIV-1变异性和离散率;依据V3环11/25法则并结合10例有偿献血HIV-1感染者尸检脑组织标本免疫荧光试验分析中枢神经HIV-1复合受体的使用。结果有偿献血人群感染的HIV-1显示B和B′亚型特征,脑脊液(CSF)和外周血序列有嵌合现象;CSF C2-V5区序列变异性明显低于外周血,两者的离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依据11/25法则分析V3环序列可见中枢神经HIV-1大多数使用CCR5复合受体。结论 CNS HIV-1病毒变异性明显小于外周血;CNS HIV-1具有CCR5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C2-V5区 病毒学特征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对大鼠颈部食管的神经支配──假狂犬病毒跨突触标记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包新民 舒斯云 《神经科学》 SCIE CAS 1997年第2期69-75,共7页
为研究中枢神经对颈部食管的神经支配及调控,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假狂犬病毒注射颈部食管后跨突触标记细胞在脑中的分布。将假狂犬病毒(PRV)注射于大鼠颈部食管,存活不同时间(48,56,62,66,72,80,96或102小时)后,进行免疫... 为研究中枢神经对颈部食管的神经支配及调控,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假狂犬病毒注射颈部食管后跨突触标记细胞在脑中的分布。将假狂犬病毒(PRV)注射于大鼠颈部食管,存活不同时间(48,56,62,66,72,80,96或102小时)后,进行免疫组化或免疫荧光研究。脑内PRV阳性标记细胞的分布部位随着存活期的延长而增多。食管注射PRV后48小时,仅在两侧疑核致密部中出现阳性标记细胞。存活56小时后,PRV跨突触感染的第二级神经元可见于孤束核的中央亚核。存活62~72小时后,在孤束核周围的延困中央网状核、中缝大核、最后区、中缝苍白核、中缝隐核、三叉旁核、外侧网状核、蓝斑核、臂旁核、AS细胞群和脑桥网状核尾侧部、下丘脑室旁核及外侧区中出现标记细胞。存活80~96小时后,除延髓和脑桥外,中脑的中央灰质和中缝背核,间脑和大脑的下丘脑室旁核和外侧区、弓状核、终纹床核、杏仁核、斜角带核、血管终板器和无颗粒型岛对皮质后区等可见较多的阳性细胞。存活102小时的动物,标记细胞的分布和存活与96小时类似,但数量更多。推测中枢神经系统对颈部食管运动机能的神经支配和调控与脑内许多部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狂犬病毒 食管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支配
下载PDF
腺相关病毒载体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 被引量:2
17
作者 贺民 鞠延 毛伯镛 《华西医学》 CAS 2000年第3期379-380,共2页
关键词 腺相关病毒载体 中枢神经系统 基因治疗
下载PDF
mNGS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作用
18
作者 赵洪 付俊鲜 +5 位作者 李天霞 乔治东 包金平 杨晓帆 潘浩 杨光路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422-1425,1431,共5页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和传统病原学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3年4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例,分析一般资料、临床表现、传统病原学检查结果及mNGS结...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和传统病原学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3年4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例,分析一般资料、临床表现、传统病原学检查结果及mNGS结果,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明确mNGS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入组58例,男性38例(65.52%)、女性20例(34.48%);年龄10.17(5,13.57)岁;病毒性脑炎/脑膜炎39例(67.24%),细菌性性脑膜炎18例(31.03%),寄生虫感染1例(1.72%)。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将mNGS与传统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mNGS检测方法阳性31例,其中3例与临床诊断不符,真阳性率48.28%(28/58);传统病原学检出14例,其中2例与临床诊断不符,真阳性率为20.69%(12/58),两种检测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mNGS阳性预测值35.71%,阴性预测值90%,灵敏度76.92%,特异度60%,Kappa值0.262,Youden指数36.92%。结论相比较传统病原学检测,mNGS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阳性检出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GS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病毒 细菌 寄生虫 诊断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与EB病毒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杜俊 王征 +2 位作者 杨丽 孙肇武 刘冬戈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37-40,i011,共5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primarycentralnervoussystemlymphoma ,PCNS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EB病毒 (EBV)的关系。方法 对 6例PCNSL进行临床病理观察 ,采用ABC法行LCA、CD2 0、CD79a、CD4 5RO、CD3免疫组化标记 ,并以生物...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primarycentralnervoussystemlymphoma ,PCNS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EB病毒 (EBV)的关系。方法 对 6例PCNSL进行临床病理观察 ,采用ABC法行LCA、CD2 0、CD79a、CD4 5RO、CD3免疫组化标记 ,并以生物素标记的EBER 1寡核苷酸为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6例均无HIV感染病史 ,其中 5例为B细胞来源淋巴瘤 ,1例为T细胞来源淋巴瘤 ,EB病毒原位杂交检测均为 (- )。结论 PCNSL多数为B细胞性淋巴瘤 ,少数为T细胞性淋巴瘤 ,非HIV感染的PCNSL的发生可能与EB病毒感染关系不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EPSTEIN-BARR病毒 原位杂交 病理学诊断 B细胞性淋巴瘤
下载PDF
肠道病毒71型儿童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5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孙頔 刘艳 +1 位作者 景淑军 牛峥彬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2年第6期544-545,共2页
目的总结肠道病毒71型(EV71)所致儿童手足口病(HFMD)并发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并分析大连市儿童医院内六病房2010-01/12收治的EV71感染所致HFMD并发CNS感染15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32例发生于6~... 目的总结肠道病毒71型(EV71)所致儿童手足口病(HFMD)并发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并分析大连市儿童医院内六病房2010-01/12收治的EV71感染所致HFMD并发CNS感染15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32例发生于6~9月份。138例(89%)患儿在病程3d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死亡3例(均死于神经源性肺水肿),2例遗留神经系统损伤后遗症,其余痊愈出院。结论 EV71所致HFMD并发CNS感染主要发生于6~9月份,以3岁以下幼儿多发;主要损害部位为脑干;早期发现、治疗大多预后较好;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和(或)肺出血的病情危重,可导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感染 手足口病 并发症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并发症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