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桃源县儿童急性中毒因素分析
1
作者 李光霞 曾立平 +1 位作者 李惠丽 钟元枝 《职业与健康》 CAS 2004年第5期70-72,共3页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中毒的主要原因 ,为儿童急性中毒的防治工作提供临床参数。方法 对桃源县 1993~ 2 0 0 2年10年间收治的小儿急性中毒 5 9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近 10年间桃源县小儿急性中毒病例中以男童、农村儿童、7岁以...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中毒的主要原因 ,为儿童急性中毒的防治工作提供临床参数。方法 对桃源县 1993~ 2 0 0 2年10年间收治的小儿急性中毒 5 9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近 10年间桃源县小儿急性中毒病例中以男童、农村儿童、7岁以下儿童居多 ,毒物种类占居前 3位的分别为药品 3 5 5 9%、鼠药 2 8 81%、农药 16 95 % ,中毒途径以消化道为主 ,占84 75 % ,中毒原因多为误服或错用 ,前后 5a对比 ,中毒发生率有增无减 ,该组 5 9例 ,治愈好转率 93 2 2 % ,遗留继发性癫痫 1例 ,占 1 69% ,中毒致死 3例 ,占 5 0 8%。结论 桃源县儿童急性中毒的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中毒因素 防治
下载PDF
农药中毒因素剖析及预防 被引量:4
2
作者 万春先 杨淑玉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1995年第1期30-31,共2页
农药中毒因素剖析及预防万春先,杨淑玉(山东省招远市植保站265400)(招远市中医院265400)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克星──农药,为农业的丰产、丰收奠定了基础。据招远市11年统计资料,仅小麦、玉米、花生三大作物经药剂... 农药中毒因素剖析及预防万春先,杨淑玉(山东省招远市植保站265400)(招远市中医院265400)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克星──农药,为农业的丰产、丰收奠定了基础。据招远市11年统计资料,仅小麦、玉米、花生三大作物经药剂防治,年挽回损失约2126万余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中毒 中毒因素 预防
下载PDF
SCR催化剂中毒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崔皎 《华北电力技术》 CAS 2015年第2期40-44,共5页
作为脱硝系统的核心,脱硝催化剂的活性下降成为决定整个脱硝系统运行成本的关键因素。而中毒是催化剂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以北京某电厂不同运行时间段的脱硝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通过活性评价及性能表征,对其主要中毒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发... 作为脱硝系统的核心,脱硝催化剂的活性下降成为决定整个脱硝系统运行成本的关键因素。而中毒是催化剂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以北京某电厂不同运行时间段的脱硝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通过活性评价及性能表征,对其主要中毒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K、Na、Ca及As中毒是该电厂脱硝催化剂中毒的主要原因。其中,K、Na、Ca通过与催化剂的部分酸性位结合,使得催化剂与烟气有效接触面积减少,可用活性位减少,从而使得催化剂中毒;As则是先生成As2O3进入催化剂微孔,使得催化剂活性位被覆盖,烟气无法到达活性位反应,催化剂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催化剂 中毒因素 活性下降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医护一体化模式对农药中毒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何乾峰 张燕燕 +7 位作者 苑静 杨亚芸 班菲 白惠 潘燕群 郭显媚 林琳 徐璐瑶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22期66-68,75,共4页
农药中毒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和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通过临床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农药中毒患者的中毒情况。但据观察,临床护理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护理人员在配制以及抽吸药液的过程中可能受到锐... 农药中毒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和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通过临床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农药中毒患者的中毒情况。但据观察,临床护理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护理人员在配制以及抽吸药液的过程中可能受到锐器损伤,且大部分护理人员工作比较繁忙,配药效率比较低等。近年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护理工作的局限性,如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安全、快速以及经济的特点,同时可减少药物在配置过程中对人体的危害,同时有效提高配药效果。因此,本文将综述人工智能辅助医护一体化模式对农药中毒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旨在通过对农药中毒患者护理现在现状的分析,为推动我国农药中毒患者临床护理工作的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中毒因素 人工智能 医护一体化护理
下载PDF
台州市2000~2007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5
作者 赵旭东 《浙江预防医学》 2008年第11期5-6,9,共3页
目的了解台州市近年来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探讨防制措施。方法对2000~2007年台州市各县(市、区)报告的食物中毒统计报表及个案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年间全市共发生食物中毒84起,中毒人数1027例,死亡2例,年均发病率2.3/10万,... 目的了解台州市近年来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探讨防制措施。方法对2000~2007年台州市各县(市、区)报告的食物中毒统计报表及个案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年间全市共发生食物中毒84起,中毒人数1027例,死亡2例,年均发病率2.3/10万,年均病死率0.2%。中毒场所以农村家庭为主,中毒食品以水产品最多见,微生物是导致中毒的首要原因。结论加强宣传教育,抓好重点季节、场所、食品的卫生监督和食物中毒的防制,健全食物中毒报告制度,建立健全预警、快速反应和长效防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中毒 中毒因素 分析
下载PDF
防治甲醇制氢过程中易引起中毒的方法分析
6
作者 黄文杰 李纯纬 +2 位作者 韩继红 李丽娟 马亚平 《价值工程》 2014年第9期317-318,共2页
在甲醇制氢生产过程会产生一些有毒化学物料,这些化学毒物主要通过皮肤接触、呼吸道等途径入侵,使工作人员产生中毒,属于职业病危害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在甲醇制氢过程中化学毒物浓度有可能会超过职业接触限制而造成职业病中毒危害,在企... 在甲醇制氢生产过程会产生一些有毒化学物料,这些化学毒物主要通过皮肤接触、呼吸道等途径入侵,使工作人员产生中毒,属于职业病危害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在甲醇制氢过程中化学毒物浓度有可能会超过职业接触限制而造成职业病中毒危害,在企业预防和采取的有针对性措施合理、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运行正常及个体防护措施到位的情况下,其中毒危害可得到有效地缓解和控制。本文就此工艺过程中职业病中毒因素及其防治方法进行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制氢 职业病 中毒危害因素 防治
下载PDF
手术治疗老年胆囊炎、胆石症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巨合 徐皓 《安徽医药》 CAS 2005年第5期367-368,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型胆囊炎合并胆石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行胆囊切除术,19例行胆总管探查术。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均为胆石症合并胆囊炎。39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尽早手术、解除胆道... 目的探讨老年型胆囊炎合并胆石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行胆囊切除术,19例行胆总管探查术。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均为胆石症合并胆囊炎。39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尽早手术、解除胆道梗阻、解除中毒因素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胆石症 手术治疗 临床分析 胆总管探查术 术后病理检查 回顾性分析 胆囊切除术 治疗效果 临床特点 临床资料 胆道梗阻 中毒因素 老年型 解除
下载PDF
细菌性食物中毒应急实验室检测因素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培勇 侯新月 苏汉良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231-2232,共2页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食入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后引起人体多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中毒症状。在夏秋季细菌性食物中毒占各类食物中毒50%左右[1],是较为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县级疾控中心由于缺少先进仪器设备,仍延用传统的培养...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食入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后引起人体多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中毒症状。在夏秋季细菌性食物中毒占各类食物中毒50%左右[1],是较为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县级疾控中心由于缺少先进仪器设备,仍延用传统的培养检验方法来应对突发中毒事件。因此,在调查处理食物中毒时,及时、准确、快速查明中毒原因对食物中毒事件的认定和现场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多年工作经历,回顾分析探讨细菌性食物中毒应急、快速实验检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食物中毒 应急 中毒因素 探讨
原文传递
小儿昏迷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孙若鹏 雷革非 《小儿急救医学》 2005年第3期161-163,共3页
关键词 发病机制 昏迷 小儿 意识障碍 功能受损 神经中枢 严重感染 缺血缺氧 代谢紊乱 解剖结构 解剖基础 能量代谢 中毒因素 不同部位 脑细胞
下载PDF
浅谈维吾尔药毒性药材在临床上的使用情况 被引量:4
10
作者 古力娜.达吾提 吐尔洪.阿西木 努尔尼沙.可力木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0年第11期36-39,共4页
维药素以毒性低,临床不良反应轻而著称,虽然维吾尔药的毒性或不良反应报道资料不多,但这并不完全说明维吾尔药品都是无毒的。长期以来、从事维吾尔医工作的医、药研究者根据病体虚实、疾病深浅、药物性能来选择药物和确定剂量,并通... 维药素以毒性低,临床不良反应轻而著称,虽然维吾尔药的毒性或不良反应报道资料不多,但这并不完全说明维吾尔药品都是无毒的。长期以来、从事维吾尔医工作的医、药研究者根据病体虚实、疾病深浅、药物性能来选择药物和确定剂量,并通过必要的炮制、配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医药 毒性药材 中毒因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Global human genetics of HIV-1 infection and China 被引量:6
11
作者 Tuo Fu ZHU Tie Jian FENG +2 位作者 Xin XIAO Hui WANG Bo Ping ZHOU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833-842,共10页
Genetic polymorphisms in human genes can influence the risk for HIV-1 infection and disease progression, although the reported effects of these alleles have been inconsistent. This review highlights the recent discove... Genetic polymorphisms in human genes can influence the risk for HIV-1 infection and disease progression, although the reported effects of these alleles have been inconsistent. This review highlights the recent discoveries on global and Chinese genetic polymorphism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HIV-1 transmission and disease prog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genetic polymorphisms China
下载PDF
High risk populations and HIV-1 infection in China 被引量:10
12
作者 Tuo Fu ZHU Chun Hui WANG +1 位作者 Peng LIN Na HE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852-857,共6页
China is currently experiencing one of the most rapidly expanding HIV epidemics in the world. Although the overall prevalence rate is still low, with a population of 1.3 billion, high-risk factors which have contribut... China is currently experiencing one of the most rapidly expanding HIV epidemics in the world. Although the overall prevalence rate is still low, with a population of 1.3 billion, high-risk factors which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HIV/AIDS epidemics worldwide continue to prevail in China, including a high rate of injecting drug use and needle sharing, commercial sex with low rates of condom use, and concurrent sex with both commercial sex workers and noncommercial casual or steady sex partners. In addition, there are increasing “double risk” populations overlapping drug users and sex workers, as well as increasing rates of STDs and HIV among high-risk populations. Sexual transmission, therefore, may serve as a bridge connecting high-risk populations with general populations.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HIV from these high-risk oooulations into the general oooulation of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high risk China
下载PDF
Risk factors and prediction score for chronic pancreatitis: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被引量:2
13
作者 Yen-Chih Lin Chew-Teng Kor +1 位作者 Wei-Wen Su Yu-Chun Hs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8年第44期5034-5045,共12页
AIM 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of developing chronic pan-creatitis (CP)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 (AP) and develop a prediction score for CP.METHODS Using the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Research Database... AIM 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of developing chronic pan-creatitis (CP)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 (AP) and develop a prediction score for CP.METHODS Using the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Research Database in Taiwan, we obtained large, population-based data of 5971 eligible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AP from 2000 to 2013. After excluding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pancreatitis and biliary pancreatitis and those with a follow-up period of less than 1 year, we conducted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using the data of 3739 patients to identify the risk factors of CP and subsequently develop a scoring system that could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of CP in patients with AP. In addition, we validated the scoring system using a validation cohort.RESULTS Among the study subjects, 142 patients (12.98%) developed CP among patients with RAP. On the other hand, only 32 patients (1.21%) developed CP among patients with only one episode of AP.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presence of recurrent AP (RAP), alcoho-lism, smoking habit, and age of onset of 〈 55 years were the four important risk factors for CP. We developed a scoring system (risk score 1 and risk score 2) from the derivation cohort by classifying the patients into low-risk, moderate-risk, and high-risk categories based on similar magnitudes of hazard and validated the performance using another validation cohort. Using the prediction score model,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95% confdence interval (CI)] in predicting the 5-year CP incidence in risk score 1 (without the number of AP episodes) was 0.83 (0.79, 0.87), whereas the AUC (95%CI) in risk score 2 (including the number of AP episodes) was 0.84 (0.80, 0.88). This result demonstrated that the risk score 2 has somewhat better prediction performance than risk score 1. However, both of them had similar performance between the derivation and validation cohorts.CONCLUSIONIn the study,we identifed the risk factors of CP and devel-oped a prediction score model for 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pancreatitis Acute pancreatitis Pre-diction score Endoscopic ultrasound Recurrent acute pancreatitis
下载PDF
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致亚急性肝坏死一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史懋功 李莉 隋玉清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4-234,共1页
关键词 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亚急性肝坏死 治疗措施 中毒因素 诊断依据 硫普罗宁 能量合剂 复方氨基酸
原文传递
群体性食源性肉毒杆菌中毒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柴晨 范蕾 +5 位作者 王磊 温宇英 彭操 程向东 吕美霞 唐泽海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22-1327,共6页
目的分析群体性食源性肉毒杆菌中毒的流行病学数据及临床资料,总结食源性肉毒中毒的影响因素、临床特征,减少误诊。方法流行病学调查一起24人进食自制豆腐乳,导致14例群体性食源性肉毒杆菌中毒事件,分析中毒的影响因素。研究14例肉毒中... 目的分析群体性食源性肉毒杆菌中毒的流行病学数据及临床资料,总结食源性肉毒中毒的影响因素、临床特征,减少误诊。方法流行病学调查一起24人进食自制豆腐乳,导致14例群体性食源性肉毒杆菌中毒事件,分析中毒的影响因素。研究14例肉毒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数据、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预后。结果中毒患者均为A型肉毒中毒,误诊2例,饮白酒者的中毒发病率RR值为0.183(P=0.009)。中毒潜伏期中位数为2.0(1.0~3.0)d,10例复视、4例视物模糊为首发症状,9例继而吞咽困难、语言障碍等;4例进展为呼吸困难、胸闷等。中毒患者都意识清楚、无感觉异常、无发热、无腹泻腹痛等,实验室检测及颅脑CT/MRI无特征性异常。注射肉毒抗毒素治疗,8.0(7.0~8.5)d后好转出院,6月后随访,9例患者仍有轻微视物模糊。结论食源性肉毒杆菌中毒的典型临床表现是对称性下行性弛缓性瘫痪,饮白酒降低食源性肉毒中毒发病率,尽早使用肉毒抗毒素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杆菌毒素 急性中毒 群体性中毒 食源性中毒 临床特征 中毒影响因素 误诊 饮酒 肉毒抗毒素 弛缓性瘫痪
原文传递
家禽肾肿的原因剖析
16
作者 刘宏伟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04年第6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家禽 肾肿 原因分析 营养性因素 中毒因素 疾病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