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法《北京条约》第六款“悬案”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许俊琳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8-78,共11页
中法《北京条约》中文本第六款最后一句是外国教会在内地置产的条约依据,但中法文本差异使"合法权利"失去法律效力。总理衙门最迟在1864年发现造伪,但默许了各国传教士到内地置产。法国在事后通过"柏尔德密协议"将... 中法《北京条约》中文本第六款最后一句是外国教会在内地置产的条约依据,但中法文本差异使"合法权利"失去法律效力。总理衙门最迟在1864年发现造伪,但默许了各国传教士到内地置产。法国在事后通过"柏尔德密协议"将非法获得的权利合法化。英美两国在承认传教士既得利益的基础上,分别采取了努力限制和积极保护的不同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法北京条约 第六款 内地置产权 英国 美国
原文传递
晚清天主教会在内地的置产权述论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中茂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7-94,共8页
有学者认为,1860年的中法《北京条约》确立了天主教会在晚清"内地置产的特权"。其实,《北京条约》只是为法国"正式"向清政府索取内地置产权提供了藉口。而比《北京条约》诈欺性质更为恶劣的1865年"柏尔德密协... 有学者认为,1860年的中法《北京条约》确立了天主教会在晚清"内地置产的特权"。其实,《北京条约》只是为法国"正式"向清政府索取内地置产权提供了藉口。而比《北京条约》诈欺性质更为恶劣的1865年"柏尔德密协议"和对中国土地管理主权严重削弱的1895年"施阿兰协议",才最终确立了天主教会在中国内地的置产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教会 置产权 中法北京条约 柏尔德密协议 施阿兰协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