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碰撞后到造山后岩浆活动和壳幔相互作用——来自火山-侵入杂岩和岩石包体的证据 被引量:51
1
作者 杜杨松 曹毅 +3 位作者 袁万明 楼亚儿 李顺庭 鲁鑫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94-1302,共9页
安徽沿江地区地处长江深大断裂带的中部,构造上隶属由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在 T_2—J_2发生陆-陆碰撞形成的大别造山带的前陆带。在 J_3—K_1时期,区内发生了岩石圈伸展减薄背景下的碰撞后到岩石圈拆沉背景下的造山后岩浆活动和相应的壳... 安徽沿江地区地处长江深大断裂带的中部,构造上隶属由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在 T_2—J_2发生陆-陆碰撞形成的大别造山带的前陆带。在 J_3—K_1时期,区内发生了岩石圈伸展减薄背景下的碰撞后到岩石圈拆沉背景下的造山后岩浆活动和相应的壳幔相互作用,形成了广泛分布的碰撞后到造山后火山-侵入杂岩组合。碰撞后岩浆活动大致发生在125~145Ma,铜陵地区辉长岩包体和大量堆积岩的形成标志着这一时期的开始,而富碱岩浆岩的形成标志着这一时期的结束。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岩石中,繁昌盆地中的中分村组和赤砂组火山岩以及南部侵入岩属于碰撞后岩浆岩组合中的过铝质的长英质岩套;由中部铜陵地区的中酸性侵入岩和北外带侵入岩等构成的中钾-高钾钙碱性岩系和由铜陵地区的中基性侵入岩、庐枞盆地龙门院组和砖桥组火山岩、宁芜盆地龙王山组和大王山组火山岩以及沿长江两岸呈 NE 方向分布的富碱岩浆岩构成的橄榄安粗岩系属于碰撞后岩浆岩组合中的准铝质的镁铁质-长英质火成岩岩套。造山后岩浆作用大致发生在105~125Ma。宁芜地区辉长岩的侵入标志着这一时期的开始,而宁芜和庐枞地区过碱性岩的形成标志着这一时期的结束。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岩石中,由繁昌盆地蝌蚪山组火山岩和庐枞盆地双庙组火山岩以及宁芜盆地辉长岩侵入体组成的碱性岩系和由庐枞盆地浮山组火山岩和宁芜盆地娘娘山组火山岩组成的过碱性岩系属于造山后碱性-过碱性火成岩岩套。与碰撞后到造山后岩浆活动相对应,在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发生了两期壳幔相互作用。其中早期壳幔相互作用表现为起源于岩石圈地幔上部圈层的底侵玄武岩浆与中下地壳间强烈的相互作用,而晚期壳幔相互作用表现为起源于岩石圈地幔下部圈层的玄武岩浆与中下地壳间微弱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后到造山后岩浆作用 壳幔相互作用 火山-侵入杂岩 中生代 安徽沿江地区
下载PDF
内蒙东部红花沟金矿田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及对金成矿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2
2
作者 佘宏全 徐贵忠 +4 位作者 周瑞 王艺芬 颜丹平 杨振德 杨忆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08-416,共9页
根据红花沟金矿田早中生代的韧性变形带、闪长质岩浆岩和中基性岩墙群的特点 ,提出早中生代时研究区总体上处于伸展隆升状态 ,并可细分为两个阶段 ,早阶段以韧性变形为主 ,晚阶段以闪长质岩浆活动为主。闪长质岩浆是在地幔热隆起构造背... 根据红花沟金矿田早中生代的韧性变形带、闪长质岩浆岩和中基性岩墙群的特点 ,提出早中生代时研究区总体上处于伸展隆升状态 ,并可细分为两个阶段 ,早阶段以韧性变形为主 ,晚阶段以闪长质岩浆活动为主。闪长质岩浆是在地幔热隆起构造背景下 ,地幔底侵作用引起太古界变质岩中的基性岩石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的。早中生代的构造 -岩浆活动为金成矿提供了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及容矿空间 ,金成矿主要与早中生代的构造 -岩浆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中生代 构造-岩浆活动 成因 闪长岩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北缘张家口-宣化地区古生代-中生代岩浆构造活动与成矿作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甄世民 王大钊 +5 位作者 白海军 贾儒雅 王江 查钟健 李阳 缪建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19-1652,共34页
河北省张家口-宣化地区(张宣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区内自显生宙以来构造活动频繁,并产出大量岩浆岩和金矿床,是研究华北克拉通北缘岩浆-构造-成矿演化体系的重要对象。本文通过对张宣地区的水泉沟正长岩、响水沟似斑状花岗岩、... 河北省张家口-宣化地区(张宣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区内自显生宙以来构造活动频繁,并产出大量岩浆岩和金矿床,是研究华北克拉通北缘岩浆-构造-成矿演化体系的重要对象。本文通过对张宣地区的水泉沟正长岩、响水沟似斑状花岗岩、井儿洼粗安岩-英安岩、象山花岗闪长岩、青羊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张家口组流纹岩的锆石年龄、Lu-Hf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组成进行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获得区内古生代-中生代岩浆岩的侵位时期主要为海西期(峰值398Ma和373Ma)、印支期(峰值234Ma)和燕山期(峰值143Ma和130Ma)。张宣地区在古生代-中生代经历了古亚洲洋俯冲、华北克拉通破坏及古太平洋俯冲过程。早古生代时期,古亚洲洋向华北克拉通俯冲;到泥盆纪,白乃庙岛弧带和华北克拉通北缘发生弧陆碰撞,张宣地区处于弧陆碰撞后的伸展环境,富集地幔岩浆上涌并经历了地壳的同化混染和分离结晶的共同作用,形成大量碱性岩;二叠纪末期-三叠纪,各微陆块相互碰撞,张宣地区处于碰撞后伸展阶段,地幔岩浆引起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基性、酸性岩浆混合,导致区内的基性岩与酸性岩共存;侏罗纪-白垩纪时期,华北克拉通发生减薄,形成区内大范围的侵入岩和火山岩。张宣地区产有大量金矿、铅锌矿、银矿及少量铜矿和钼矿,金矿集中产于宣化-崇礼-赤城交界处,而银铅锌多金属矿则成群成带环绕金矿化集中区分布。成矿时间主要为海西期和燕山期,印支期成矿尚未明确,但成矿潜力巨大。根据地质特征和同位素组成,可将张宣地区的金矿床划分为"东坪式"、"小营盘式"和"张全庄式"三类。古生代-中生代各时期岩浆活动对金成矿均有贡献,大部分金矿床与海西期和燕山期岩浆活动联系密切,多期次成矿及成矿叠加是形成张宣地区大量金矿床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口-宣化地区 古生代-中生代 岩浆构造活动 岩浆-构造-成矿系统 金矿
下载PDF
长乐-南澳断裂带晚中生代岩浆活动与变质-变形关系 被引量:60
4
作者 舒良树 于津海 王德滋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68-378,共11页
长乐 -南澳断裂带是东南沿海地区陆内强烈变质 -变形带。带内沉积岩、火山岩和早白垩世的钙碱性角闪石黑云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都已发生可达角闪岩相的变质和石英 -长石相韧性剪切变形。鉴于高温矿物和强烈韧性变形多出现在深成岩附近 ;... 长乐 -南澳断裂带是东南沿海地区陆内强烈变质 -变形带。带内沉积岩、火山岩和早白垩世的钙碱性角闪石黑云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都已发生可达角闪岩相的变质和石英 -长石相韧性剪切变形。鉴于高温矿物和强烈韧性变形多出现在深成岩附近 ;远离深成岩 ,变质和变形就逐渐减弱 ,故本文认为 ,至少有一部分变质变形的热源是由岩浆提供的。韧剪组构和糜棱质花岗岩是在岩浆侵位的晚期或长乐 -南澳断裂带左旋走滑时 ,在中地壳部位同时形成的 ,长乐断裂带中花岗岩的组构记录了一期同走滑变形的岩浆作用 ,“软变形”作用。据此 ,长乐 -南澳带内花岗岩的形成是受走滑剪切应力和岩浆热双重制约的 ,是在走滑过程中实现的。其动力来源可能与晚中生代的太平洋板块沿日本中央构造线—台湾纵谷带朝东亚陆缘的斜向俯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类 变质-变形 断裂 岩浆活动 中生代
下载PDF
山东东部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及原型盆地恢复 被引量:44
5
作者 周瑶琪 张振凯 +2 位作者 梁文栋 李素 岳会雯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7-156,共20页
山东东部近海地区花岗岩及变质岩中出露一套由陆源碎屑岩、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熔岩组成的沉积地层,其形成时代、地层属性及沉积背景争议较大。文中选取了青岛崂山垭口、灵山岛、唐岛湾,五莲大尚庄,诸城山东头村等剖面进行了详细的地层沉... 山东东部近海地区花岗岩及变质岩中出露一套由陆源碎屑岩、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熔岩组成的沉积地层,其形成时代、地层属性及沉积背景争议较大。文中选取了青岛崂山垭口、灵山岛、唐岛湾,五莲大尚庄,诸城山东头村等剖面进行了详细的地层沉积特征描述,并对灵山岛老虎嘴处流纹岩及崂山垭口凝灰质铝土岩进行LA-ICP-MS测年,获得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19.2±2.2)和(118.9±3.3)Ma,恰好对应胶莱盆地青山群火山活动初始阶段。根据沉积构造特征推断,山东近海晚中生代存在一个规模较大的NE向展布的裂陷盆地,呈凹隆相间的构造格局。系统总结了山东东部地区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及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演化,发现裂陷盆地与胶莱盆地具有很好的对比性,莱阳期两盆地相连通,青山期由沿五莲-青岛、牟即断裂带分布的火山弧将两个盆地分割,并对近海裂陷盆地晚中生代原型盆地进行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 构造-岩浆活动 裂陷盆地 原型盆地恢复
下载PDF
中生代大杨树盆地火山岩特征及岩浆活动规律 被引量:6
6
作者 佟卉 李桂范 +1 位作者 金会苓 田庆丰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4-115,141,共2页
为查明大杨树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特征,采集了48个火山岩样品,进行了全岩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大杨树盆地中生代形成的火山岩类型多样,主要为安山岩、玄武岩、粗面安山岩和英安岩,其次为流纹岩、玄武质粗面安山岩和玄武安山岩,少见粗面岩、... 为查明大杨树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特征,采集了48个火山岩样品,进行了全岩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大杨树盆地中生代形成的火山岩类型多样,主要为安山岩、玄武岩、粗面安山岩和英安岩,其次为流纹岩、玄武质粗面安山岩和玄武安山岩,少见粗面岩、粗面玄武岩和碱玄岩.从大兴安岭及周边地区的火山岩发育特征来看,大杨树盆地发育时期,大兴安岭超壳断裂带对大兴安岭及周边地区的岩浆活动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并且岩浆活动,在垂向上,表现为强—弱—强的演化规律,在横向上,大兴安岭断裂带附近岩浆活动强,远离该断裂方向岩浆活动逐渐变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杨树盆地 中生代 火山 岩浆活动
下载PDF
南岭中段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与铀成矿序列 被引量:42
7
作者 邓平 舒良树 +1 位作者 谭正中 吴烈勤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57-263,共7页
本文通过对南岭中段中生代各类侵入岩体的侵入关系、构造活动及热液脉体的归纳分析 ,结合同位素测龄资料 ,对该区中生代以来构造 岩浆、热液活动及铀矿化先后关系进行了排序 ,总结了不同阶段构造 岩浆和热液活动的特征 ,讨论了花岗岩型... 本文通过对南岭中段中生代各类侵入岩体的侵入关系、构造活动及热液脉体的归纳分析 ,结合同位素测龄资料 ,对该区中生代以来构造 岩浆、热液活动及铀矿化先后关系进行了排序 ,总结了不同阶段构造 岩浆和热液活动的特征 ,讨论了花岗岩型铀矿成矿作用前后各类成矿控制因素的先后关系 ,认为铀成矿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上与中生代构造 岩浆、热液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浆活动 铀矿化 成矿序列 中生代 热液活动 成矿作用 铀矿床
下载PDF
延边东北部地区中生代火山-岩浆岩区金铜矿成矿特征 被引量:9
8
作者 刘斌 马启波 张哲 《贵金属地质》 2000年第3期149-154,共6页
延边东北部地区中生代陆相火山断陷盆地处于吉黑褶皱系延边优地槽褶皱带延边复向斜内 ;区内中生代以来不同方向的断裂发育 ,火山活动强烈 ,岩浆侵入频繁 ;与中生代火山 -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的金、铜金金属矿床多处 ,矿化蚀变线索也较多 ... 延边东北部地区中生代陆相火山断陷盆地处于吉黑褶皱系延边优地槽褶皱带延边复向斜内 ;区内中生代以来不同方向的断裂发育 ,火山活动强烈 ,岩浆侵入频繁 ;与中生代火山 -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的金、铜金金属矿床多处 ,矿化蚀变线索也较多 ,构成了著名的五凤 -小西南岔近东西向火山 -岩浆期后低温热液型金、铜多金属成矿带 ;区内中生代火山 -岩浆岩的形成是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使大陆边缘拉张活动不断加剧 ,造成上地幔岩浆上侵的结果 ;并伴有成矿作用的发生 ,在岩浆岩体内外接触带的有利部位形成金、金铜或铜金多金属矿床 ;从远源至近源的成矿分带为Au- Ag→ Au- Cu- Ag→ Cu- Au- Pb- Zn→ Cu (- Mo- Au) ;成矿作用表现出从低温至高温、从低硫到高硫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作用 中生代 火山-岩浆活动 延力 金铜矿
下载PDF
大兴安岭—燕山晚中生代岩浆活动与俯冲作用关系 被引量:143
9
作者 邵济安 刘福田 +1 位作者 陈辉 韩庆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6-63,共8页
本文通过对华北的大兴安岭—燕山地区晚中生代火山-深成岩岩石化学、同位素地质学的分析,认为该地区岩浆的形成和演化与板内伸展环境下的底侵作用有关,而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无直接的成因联系。本文展示了较高分辨率的日本海沟—长白山—... 本文通过对华北的大兴安岭—燕山地区晚中生代火山-深成岩岩石化学、同位素地质学的分析,认为该地区岩浆的形成和演化与板内伸展环境下的底侵作用有关,而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无直接的成因联系。本文展示了较高分辨率的日本海沟—长白山—蒙古额尔德尼查干的地震层析图象,揭示了太平洋俯冲板片的形态特征;再结合对俯冲时间及俯冲作用与岩浆作用时差的研究,进一步证明板块俯冲与研究区的岩浆活动无直接关系。最后通过底侵作用年代学的研究,将大兴安岭—燕山中生代岩浆活动与层析图象显示的大陆板内软流圈上涌体联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燕山地区 板块构造 火山-深成岩带 俯冲作用 中生代 地震层析图像 岩浆活动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北缘晚中生代火山岩Sr-Nd-Pb同位素填图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94
10
作者 周新华 张国辉 +2 位作者 杨进辉 陈文寄 孙敏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23,共14页
辽宁西部广泛分布着晚中生代火山岩,横跨华北克拉通和兴-蒙造山带两大构造单元,一般认为它们是以在这一地区发育的两条主要断裂——西拉木伦河断裂和赤峰-开源断裂为界。这些火山作用曾被认为是中生代伊泽奈崎板块西向或西北向消减作... 辽宁西部广泛分布着晚中生代火山岩,横跨华北克拉通和兴-蒙造山带两大构造单元,一般认为它们是以在这一地区发育的两条主要断裂——西拉木伦河断裂和赤峰-开源断裂为界。这些火山作用曾被认为是中生代伊泽奈崎板块西向或西北向消减作用的结果。在岩性上它们主要以中酸性岩石为主,玄武岩等中基性岩石较少。为查明下伏岩石圈对这些岩浆作用成因的影响,对其中的 SiO2含量 < 60%的中基性火山岩进行了详细的 Sr- Nd- Pb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以西拉木伦河断裂和赤峰-开源断裂两侧为界,两侧火山岩的同位素特征存在显著区别。南区有明显的 EMI特征并具 EMI- PM混合趋势,而北区则显示了原始或略亏损的特征。南北两区之间的过渡带(介于西拉木伦河断裂和赤峰-开源断裂之间)则表现了同位素组成上相应的过渡特征。这一地球化学观测与已有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颇为吻合。基于新生代幔源岩石化学反演的中国东部陆下地幔化学区划研究揭示了克拉通下 (subcratonic)岩石圈地幔与 EMI存在着密切关系。本研究所提供的地球化学证据说明了采用中生代中基性岩类作为类似研究途径的可行性,并进一步提出对华北克拉通边缘中生代火山作用成因另一种可能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 火山 华北克拉通 古消减带 地质填图 岩浆作用 地质构造 --铅同位素
下载PDF
华北地块北缘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活动期次、特征及构造背景 被引量:275
11
作者 张拴宏 赵越 +4 位作者 刘建民 胡健民 宋彪 刘健 吴海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24-842,共19页
通过对华北陆块北缘近年来获得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岩锆石U-Pb及部分39Ar-40Ar测年结果的分析,认为该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期间至少经历了泥盆纪、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及二叠纪末—三叠纪等3期明显的岩浆作用过程。泥盆纪岩浆... 通过对华北陆块北缘近年来获得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岩锆石U-Pb及部分39Ar-40Ar测年结果的分析,认为该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期间至少经历了泥盆纪、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及二叠纪末—三叠纪等3期明显的岩浆作用过程。泥盆纪岩浆活动时限在400~360Ma左右,岩性主要为碱性岩(正长岩及二长岩),其次为基性-超基性岩、二长闪长岩、碱性花岗岩及流纹岩,出露面积较少。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岩浆活动时限在330~265Ma左右,岩性主要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其次为辉长岩及英云闪长岩。二叠纪末—三叠纪岩浆活动(250~200Ma),岩性主要为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及碱性杂岩,其次为基性-超基性岩及少量中酸性火山岩。华北地块北缘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岩呈近东西走向的带状分布,其中泥盆纪及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岩浆岩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隆起上,而二叠纪末—三叠纪岩浆岩分布范围更大,其南界可以到达燕山构造带最南端的蓟县盘山及太行山北段的河北涿鹿矾山地区。这些广泛分布的多期次岩浆活动表明华北地块北缘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岩浆及构造作用过程。泥盆纪岩浆活动可能与白乃庙岛弧岩带与华北克拉通弧-陆碰撞后的伸展作用有关。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岩浆活动的形成与古亚洲洋向华北地块的俯冲作用有关。而二叠纪末—三叠纪岩浆活动的形成与华北地块与西伯利亚南缘蒙古增生褶皱带拼合后的伸展及岩石圈拆沉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活动期次 晚古生代-中生代 华北地块 大陆边缘 锆石U-PB定年 兴蒙造山带(中亚造山带)
下载PDF
云南宁洱-通关火山区最上地壳地热场:构造和岩浆活动意义 被引量:15
12
作者 赵慈平 陈有丽 +1 位作者 王云 周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645-3656,共12页
思茅中生代红层盆地中央的宁洱和通关两地在第四纪均发生过小规模的玄武岩浆喷发,喷发渣锥至今清晰可见,而同属于该盆地中央的思茅-普洱地震区百年来6级地震密集发生。思茅盆地中央断裂发育,新构造隆升显著,壳幔速度和电性结构意味着该... 思茅中生代红层盆地中央的宁洱和通关两地在第四纪均发生过小规模的玄武岩浆喷发,喷发渣锥至今清晰可见,而同属于该盆地中央的思茅-普洱地震区百年来6级地震密集发生。思茅盆地中央断裂发育,新构造隆升显著,壳幔速度和电性结构意味着该地区现今仍有可能存在着岩浆活动。然而,对宁洱-通关火山区目前到底有无壳内岩浆房和岩浆活动,以及岩浆活动与思普地震带地震活动的关系仍知之甚少。利用该地区的温泉资料和水化学分析数据,我们对宁洱-通关火山区及邻区范围内的36个温泉的热储温度进行了估算,得到了36个点的热储温度数据,通过克里金插值方法获得了宁洱-通关火山区的热储温度空间分布。结果发现:在宁洱火山和通关火山附近存在2个热储温度在220℃以上的温度场高值异常区。综合考虑我们的地热场结果、前人的速度和电性结构等深部探测资料,我们认为:宁洱-通关火山区现今仍存在2个岩浆房,第1个岩浆房位于宁洱县城一带,第2个岩浆房位于墨江通关火山区附近;但宁洱火山和通关火山已不在现今岩浆房的正上方,各反向错开约18km,由此推断把边江断裂(F2)为右旋错动,其中更新世以来的右旋错动速率为18mm/y;宁洱地区频繁而密集的中强地震活动与深部岩浆活动及其产生的深源流体活动密切相关。岩浆的存在使上部地壳与下伏地壳充分解耦并产生应力集中,深源流体活动则有利于断层发生错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地热温标 岩浆 宁洱-通关火山 地震活动 断层错动 云南
下载PDF
浙江东南沿海地区中生代火山作用与铅-锌-银的成矿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克荣 陈武 魏元柏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8-27,共10页
浙江东南沿海发育的中生代酸-中酸性火山岩,属钙碱性和富钾弱碱性岩系,为同源同熔岩浆结晶分异产物;与火山岩系有关的Pb-Zn-Ag矿床产于流纹质火山-侵入杂岩体中,受火山基底断裂和火山构造的双重控制;矿床中硫主要来源于岩浆,Pb、Zn、Ag... 浙江东南沿海发育的中生代酸-中酸性火山岩,属钙碱性和富钾弱碱性岩系,为同源同熔岩浆结晶分异产物;与火山岩系有关的Pb-Zn-Ag矿床产于流纹质火山-侵入杂岩体中,受火山基底断裂和火山构造的双重控制;矿床中硫主要来源于岩浆,Pb、Zn、Ag主要来源于火山基底岩石,部分来源于岩浆,火山热液形成于次火山期后,成矿早期热液具岩浆水与大气降水混合性质,晚期以大气降水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火山作用 同熔岩浆 --银矿床 同位素 浙江东南沿海
下载PDF
延边地区东部火山-岩浆活动特点及矿化特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斌 马启波 刘培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339-342,共4页
延边地区东部汪清—杜荒子中生代陆相火山断陷盆地是处于吉黑褶皱系延边优地槽褶皱带延边复向斜内。区内中生代以来不同方向的断裂发育,火山活动强烈,岩浆侵入频繁。与中生代火山—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的多个金、铜多金属矿床和多见的矿... 延边地区东部汪清—杜荒子中生代陆相火山断陷盆地是处于吉黑褶皱系延边优地槽褶皱带延边复向斜内。区内中生代以来不同方向的断裂发育,火山活动强烈,岩浆侵入频繁。与中生代火山—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的多个金、铜多金属矿床和多见的矿化蚀变线索构成了知名度很高的五风—小西南岔近东西向火山—岩浆期后低温热液型金、铜多金属成矿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浆活动 矿化作用 延边地区东部
下载PDF
吉林东部中生代火山岩区的成矿环境及成矿模式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斌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65-168,共4页
吉林东部中生代以来不同方向的断裂构造发育,火山活动强烈,岩浆侵入频繁;与中生代火山-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的金、铜多金属矿床多处,矿化蚀变线索多见,构成了知名度很高的五凤—小西南岔近东西向火山-岩浆期后低温热液型金、铜多金属成... 吉林东部中生代以来不同方向的断裂构造发育,火山活动强烈,岩浆侵入频繁;与中生代火山-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的金、铜多金属矿床多处,矿化蚀变线索多见,构成了知名度很高的五凤—小西南岔近东西向火山-岩浆期后低温热液型金、铜多金属成矿带。区内中生代火山-岩浆岩的形成是上地幔岩浆上侵的结果,同时伴有成矿作用的发生,在构造有利部位形成金、金铜或铜金多金属矿体,成矿物质来源为地幔来源。研究揭示的成矿环境是在酸性介质中还原条件下发生的。成矿(从远源至近源)分带为Au、Ag→Au、Cu、Ag→Cu、Au、Pb、Zn→Cu(Mo、Au),成矿温度从低至高、矿石组合从贫硫化物到富硫化物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模式 成矿环境 中生代火山-岩浆活动 吉林东部
下载PDF
胶北臧家庄盆地中生代火山岩及火山活动特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薛志忠 《山东地质》 1999年第4期11-17,共7页
通过对胶北臧家庄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系的构造位置、产出状态、岩石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相序列组合及同位素年龄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区域构造特征,认为其属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带之桃村—莱阳火山 沉积盆地构造组成部分;岩石类型... 通过对胶北臧家庄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系的构造位置、产出状态、岩石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相序列组合及同位素年龄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区域构造特征,认为其属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带之桃村—莱阳火山 沉积盆地构造组成部分;岩石类型为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及流纹岩等,属钙碱性系列,按相序列可划分为安山质岩系、英安质岩系及凝灰质粘土岩三个相组;构成两个火山旋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沉积盆地 中生代 火山 火山活动 地球化学
下载PDF
大兴安岭根河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深部源区与构造-岩浆演化:Sr-Nd-Pb-Hf同位素地球化学制约 被引量:100
17
作者 张连昌 陈志广 +3 位作者 周新华 英基丰 王非 张玉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823-2835,共13页
北大兴安岭根河地区发育大面积晚中生代火山岩,是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年代学(火山岩基质^(40)Ar/^(39)Ar年龄和SHRIMP锆石U-Pb年龄)测定,发现该区火山岩年龄为140~100Ma,属早白垩世火山岩。通过根河西岸旱白... 北大兴安岭根河地区发育大面积晚中生代火山岩,是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年代学(火山岩基质^(40)Ar/^(39)Ar年龄和SHRIMP锆石U-Pb年龄)测定,发现该区火山岩年龄为140~100Ma,属早白垩世火山岩。通过根河西岸旱白垩世火山岩剖面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根河早白垩世发生了三次大的火山喷发活动。火山岩剖面下部和上部主要为碱性的中基性-基性火山岩,剖面中部主要为一套碱性-亚碱性过渡性质的中酸性、酸性火山岩组合。该剖面下部和上部的基性、中基性火山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高Al_2O_3、K_2O和全碱含量,较高的MgO和Mg~#值;LREE富集、LREE和HREE分馏较强、Eu异常不明显,富集LILE而亏损HFSE元素,尤其强烈亏损Nb和Ta元素;(^(87)Sr/^(86)Sr)_i-ε_(Nd)(t)和ε_(Nd)(t)-ε_(Hf)(t)图解表现出地幔源区特征。而剖面中部的中酸性火山岩与剖面上和下部的基性火山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不同的是MgO含量和Mg~#较低,Ti、Sr和Ba元素亏损明显,负Eu异常明显,以及初始(^(87)Sr/^(86)Sr)_i值较高。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基性和中基性火山岩均反映陆内伸展环境和陆缘弧火山岩的一些特征,这种特性可能与该区火山岩浆源于受古生代俯冲洋壳流体交代的地幔楔有关。火山岩浆演化以分离结晶作用为主要方式,上升过程基本未受地壳物质混染。结合最新资料,我们认为根河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形成于古亚洲洋向滨太平洋过渡阶段,是蒙古-鄂霍茨克海造山后伸展和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共同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火山 深部源区特征 构造-岩浆演化 同位素地球化学 大兴安岭
下载PDF
西藏羌塘盆地中生代以来火山岩与油气的关系 被引量:7
18
作者 南征兵 李永铁 张艳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47,共3页
西藏羌塘盆地为我国陆上油气资源潜力巨大的一个中生代海相残留盆地,火山喷发频繁,尤以中生代为甚。通过对中生代以来火山岩时空分布规律及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对火山岩与油气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论认为:盆地的烃类物质可能来自壳幔... 西藏羌塘盆地为我国陆上油气资源潜力巨大的一个中生代海相残留盆地,火山喷发频繁,尤以中生代为甚。通过对中生代以来火山岩时空分布规律及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对火山岩与油气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论认为:盆地的烃类物质可能来自壳幔深部和浅层两方面,即盆地油气的一部分为生物成因,另一部分则可能为非生物成因;盆地内的部分火山岩可作为有效储层和盖层,岩浆热事件既可以加快烃源岩的热成熟,但同时也可能破坏掉已生成的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中生代 火山 包裹体 油气成因 时空分布 岩浆活动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二叠纪火山—岩浆活动对古生界生储条件的影响——以塔中47井区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巍 关平 简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8-158,共11页
塔里木盆地古生界地层是油气勘探的重要层段,勘探开发实践证明,古生界地层中的生储盖组合及油气体系受到了二叠纪大量、长期、多阶段火山—岩浆活动的强烈影响,然而,其影响规律尚不清楚。研究选取塔中47井区的三口重点油气探井,对志留... 塔里木盆地古生界地层是油气勘探的重要层段,勘探开发实践证明,古生界地层中的生储盖组合及油气体系受到了二叠纪大量、长期、多阶段火山—岩浆活动的强烈影响,然而,其影响规律尚不清楚。研究选取塔中47井区的三口重点油气探井,对志留系—石炭系油砂样品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并完成了砂岩的成岩作用及储集空间研究,结合井区三维地震解释,从有机质、储层、成藏等方面研究了二叠纪火山—岩浆活动对古生界生储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塔中47井所钻遇的大型火山机构,其火山—岩浆活动可以提高下伏地层中有机质的成熟度,增强储层中酸性流体对钙质胶结物的溶蚀作用,促进次生孔隙形成进而发育优质储层。靠近火山机构的油气储层受改造作用更强烈,其储集性能更好,以火山机构为中心,横向上依次分布储层显著改善区域、储层破坏区域和储层基本未受影响区域,储层改善作用的影响范围大约为6 km。储层演化与油气综合成藏与二叠纪火山—岩浆活动有一定的对应性和关联性,火山—岩浆活动直接促进了油气运移和油气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 二叠纪 火山-岩浆活动 古生界 有机质 储层改造 成藏
下载PDF
渤海—鲁西地区白垩-早第三纪裂谷活动——火山岩的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19
20
作者 侯贵廷 钱祥麟 蔡东升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21,共9页
渤海—鲁西地区的白垩 早第三纪火山岩在渤海东部主要沿郯庐断裂带呈北北东向分布 ,在渤海西部和鲁西地区主要沿北西向断裂带分布。白垩纪火山岩以安山岩类为主 ,早第三纪以玄武岩类为主 ,玄武岩浆源于富集型地幔 ,即富集轻稀土和大离... 渤海—鲁西地区的白垩 早第三纪火山岩在渤海东部主要沿郯庐断裂带呈北北东向分布 ,在渤海西部和鲁西地区主要沿北西向断裂带分布。白垩纪火山岩以安山岩类为主 ,早第三纪以玄武岩类为主 ,玄武岩浆源于富集型地幔 ,即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 ,但明显亏损Yb、Ni和Cr等元素。火山岩的Sr和Nd同位素初始比值结果表明白垩纪的火山岩来源于Ⅱ型富集地幔 ,而早第三纪火山岩来源于接近原始地幔的略富集型地幔。这可能由于早第三纪岩石圈大规模伸展减薄 ,致使上地幔深部的亏损型物质上涌参与岩浆活动 ,与富集型地幔混染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谷活动 白垩-早第三纪 火山 同位素地球化学 渤海-鲁西地区 岩浆活动 玄武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