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轼“格高千古”的中秋词为何诞生在密州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崇琛 《写作》 2013年第5期34-36,30,共4页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十二月三日,苏轼踏上了密州大地。隔年,即熙宁九年(1076)丙辰的中秋之夜。他便在超然台上写出了传诵千古的名篇《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以下简称“中秋词”):
关键词 中秋词 密州 苏轼 水调歌头 宋神宗
下载PDF
宋代中秋词的文化探析
2
作者 王小荣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16年第12期104-112,共9页
宋词与民俗有关,是我国民俗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通过收集整理中秋传统节日民俗,对宋代中秋词进行文化界定和数量统计,展示宋代中秋词独特的节日意象与民俗风情,探究宋代中秋词的艺术传承与民俗文化。宋词、中秋节与民俗文化的交叉... 宋词与民俗有关,是我国民俗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通过收集整理中秋传统节日民俗,对宋代中秋词进行文化界定和数量统计,展示宋代中秋词独特的节日意象与民俗风情,探究宋代中秋词的艺术传承与民俗文化。宋词、中秋节与民俗文化的交叉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宽宋词思考的空间,增加宋词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宋词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为传统民俗文化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与完善的文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中秋词 节日意象 民俗风情 艺术传承
下载PDF
苏轼的神仙信仰及其《水调歌头》中秋词的长生贵命思想
3
作者 易思平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9-25,共7页
北宋大文豪苏轼一生信奉道教,深受道教长生成仙思想的影响,并殷勤奉行性命双修的道教内丹之道,其名篇《水调歌头》中秋词因此而具有浓厚的道教意蕴。该词上片望月,心怀飞升登仙之想,流露出对道教神仙世界的企慕之情;下片怀人,抒写清静... 北宋大文豪苏轼一生信奉道教,深受道教长生成仙思想的影响,并殷勤奉行性命双修的道教内丹之道,其名篇《水调歌头》中秋词因此而具有浓厚的道教意蕴。该词上片望月,心怀飞升登仙之想,流露出对道教神仙世界的企慕之情;下片怀人,抒写清静养生之意,祈盼亲人健康长寿。全词意境旷远,仙气缥缈,道教意味浓厚,表达了诗人追求长生贵命的道教思想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神仙信仰 苏轼 《水调歌头》中秋词 长生贵命
下载PDF
苏轼中秋词的审美意蕴和对后世词人创作的影响(上)
4
作者 郑德开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26-29,共4页
在中国历史上,苏轼是独特的存在和永恒的文化极品。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最赋人格魅力的大文豪,被西方研究中国文学的专家誉之是中国的莎士比亚。苏轼的才华是多维度的。精研儒释道,在多种文化领域里都有超一流的建树。词至苏轼,境界始尊... 在中国历史上,苏轼是独特的存在和永恒的文化极品。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最赋人格魅力的大文豪,被西方研究中国文学的专家誉之是中国的莎士比亚。苏轼的才华是多维度的。精研儒释道,在多种文化领域里都有超一流的建树。词至苏轼,境界始尊。其中秋词,无论是题材,还是艺术表现,其审美意蕴对时人和后人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中秋词 审美意蕴 豪放旷达 潇洒自如
下载PDF
苏轼《水调歌头·中秋词》的心理意蕴
5
作者 周汝英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中秋词 苏轼 歌头 水调 苏武 自我满足的需要 《铁围山丛谈》 官场生活 “入世” 西绪福斯
下载PDF
人间酒与天上月--浅析苏轼“中秋词”的精神归乡
6
作者 张璐 《文教资料》 2022年第10期1-4,共4页
《水调歌头》《阳关曲》《西江月》《念奴娇》是苏轼于不同时期创作的四首具有代表性的中秋词作。苏轼建构出的中秋月夜,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但不变的是“酒”与“月”存在内在联系,“人间酒”蕴含的现实与“天上月”象征的理... 《水调歌头》《阳关曲》《西江月》《念奴娇》是苏轼于不同时期创作的四首具有代表性的中秋词作。苏轼建构出的中秋月夜,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但不变的是“酒”与“月”存在内在联系,“人间酒”蕴含的现实与“天上月”象征的理想形成了存在于文本内部的张力,在“半酣”自适中苏轼建构了清朗纯净的中秋月夜,实现了精神归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中秋词 精神归乡
下载PDF
月盈中秋常皎洁,良辰把盏酒味殊——论辛弃疾中秋词中的“酒”与情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天怡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81-85,共5页
辛弃疾是广为后世称誉的南宋伟大爱国词人之一,他的英雄气节、生平际遇、创作风格,以及审美趣味,皆为历代文人、学者所重视。辛弃疾现存词作六百二十九首,其中有七首写于中秋,皆是中宵宴饮、对酒邀月之作。从词作编年来看,创作年代较早... 辛弃疾是广为后世称誉的南宋伟大爱国词人之一,他的英雄气节、生平际遇、创作风格,以及审美趣味,皆为历代文人、学者所重视。辛弃疾现存词作六百二十九首,其中有七首写于中秋,皆是中宵宴饮、对酒邀月之作。从词作编年来看,创作年代较早的三首中秋词哀而不伤、踌躇满志,随后写于闲居带湖时期的三首则词风悲慨、凄凉低回,而年代最晚的一篇却又语出高妙、境界不凡。辛弃疾的中秋词分别写于他从壮年到暮年的不同时期,其风格的转变印证了他一生中入仕为宦、罢官闲居、晚年退隐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心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中秋词 风变化 创作心境
下载PDF
浅析苏轼中秋词四阕
8
作者 马茂洋 彭林峰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66-70,共5页
“诗人的天职就是还乡”。历代艺术家和诗人无不怀着浓浓的乡愁在四处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本文通过对苏轼的四阕中秋词的解读,发现苏轼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始终处于一种艰难的选择,透过词中执着的挥散不去的浓浓乡愁,我们认识了苏试的精... “诗人的天职就是还乡”。历代艺术家和诗人无不怀着浓浓的乡愁在四处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本文通过对苏轼的四阕中秋词的解读,发现苏轼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始终处于一种艰难的选择,透过词中执着的挥散不去的浓浓乡愁,我们认识了苏试的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中秋词 精神家园 文学研究
下载PDF
苏轼中秋词发微 被引量:1
9
作者 叶敦平 马茂洋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30-35,共6页
“诗人的天职就是还乡”.历代词人和诗人在写中秋词或怀乡诗时都无不是怀着浓浓的乡愁.苏轼这里的几首中秋词写作背景不尽相同,但,都无不是怀着乡愁在寻找他的精神家园和栖居之所.
关键词 苏轼 中秋词 精神家园
下载PDF
从“高处不胜寒”到“翻然归去”——浅谈苏轼的中秋词
10
作者 岳淑珍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90-92,共3页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数遭贬谪,其思想亦随宦海沉浮而变化,并在其词作中流露出来。从他写于不同时期的两首中秋词中可以窥见其心理发展的轨迹:由对功名的向往到视功名如身外之物,由对外在的追求转向加强自身内在的修养,达到了“也...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数遭贬谪,其思想亦随宦海沉浮而变化,并在其词作中流露出来。从他写于不同时期的两首中秋词中可以窥见其心理发展的轨迹:由对功名的向往到视功名如身外之物,由对外在的追求转向加强自身内在的修养,达到了“也无风雨也无情”的精神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中秋词 心理定势 精神境界
下载PDF
东坡《中秋词》臆说
11
作者 李中南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5年第2期71-73,共3页
臆说有两义:一是偶有体会,不敢自以为是;另一是名作诗词,大都含蕴深广,要读者不断挖掘来加以发挥,也可以说是再创作,根据形象大于思维的原理,乃至作者必有此意,而读者不妨作此想、问题在于这种解释,必须能对原作品的情、景、理三个方面... 臆说有两义:一是偶有体会,不敢自以为是;另一是名作诗词,大都含蕴深广,要读者不断挖掘来加以发挥,也可以说是再创作,根据形象大于思维的原理,乃至作者必有此意,而读者不妨作此想、问题在于这种解释,必须能对原作品的情、景、理三个方面作融会贯通的分析,是以提高原作品的价值。凡是符合这个准则的某些不同说法,我以为不妨两存,从这意义上说,也就仍只能算臆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东坡 中秋词 文学风格 情绪
下载PDF
也谈苏轼《中秋词》
12
作者 周秀娟 《南平师专学报》 2003年第3期67-69,共3页
关键词 苏轼 中秋词 北宋 豪放派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下载PDF
苏轼中秋词的哲学意蕴
13
作者 张海平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03年第5期30-31,共2页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咏月的篇章随处可见,人们对月抒情,托月言志。月亮——这个遥远而神秘,皎洁而又充满变幻的天体,留给人们无穷无尽的遐思,以致各种咏月题材的诗词灿若繁星。然而,到了宋代,苏轼的中秋词一出,以前所有的咏月作品似乎在...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咏月的篇章随处可见,人们对月抒情,托月言志。月亮——这个遥远而神秘,皎洁而又充满变幻的天体,留给人们无穷无尽的遐思,以致各种咏月题材的诗词灿若繁星。然而,到了宋代,苏轼的中秋词一出,以前所有的咏月作品似乎在一夜之间废尽风流。蓦然回首,我们发现浩瀚的咏月诗词中,惟有苏轼的中秋词像一轮明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秋词 苏轼 哲学意蕴 月亮 神话传说 作品 宇宙意识 人类情感 咏月诗 古代诗
下载PDF
论宋代中秋词创作的背景
14
作者 于莎雯 《作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31-132,共2页
宋代中秋词创作有其文学背景、思想背景、心理背景,即唐代中秋诗歌的影响、宋代儒释道思想的结合、市民精神的勃兴和士大夫情怀的彰显。
关键词 中秋词 唐诗 背景
原文传递
一曲《水调》觅知音——苏轼中秋词主旨索绎
15
作者 高圣峰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4-38,共5页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中秋词 主旨 水调 思想转化 圆缺 直面人生 作者 宋神宗 忠君思想
原文传递
中秋词
16
作者 刘德福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0年第18期23-25,共3页
专题解读 中秋词,苏轼当推第一。 我们无法推测和还原苏轼的心灵履痕,但却能在两首写中秋的诗词中读出一个文化巨人被残酷的现实“凌迟”的经过。
关键词 中秋词 文化巨人 苏轼 还原
原文传递
千古中秋词的绝唱——苏轼《水调歌头》赏析
17
作者 刘晞晖 《初中生辅导》 2007年第17期22-23,共2页
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 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秋词 《水调歌头》 阴晴圆缺
原文传递
徐中秋词一首
18
作者 徐中秋 《中华辞赋》 2019年第1期25-25,共1页
清平乐·天目瀑布 珠圆潭碧,一泻三千级。摄取松魂融月魄。应胜瑶池玉液。如烟如梦轻纱,仙姬晾晒山崖。何不整收成匹,寒衣可暖贫家。
关键词 中秋词
原文传递
论宋代节序词的情感诉求
19
作者 李术文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55,共4页
宋人特别是宋代文人敏感而多情,他们的风流私情,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四时八节的出游宴赏之时产生的,因此,作为特定风俗文化场域下的一种表现形态,节序词在描写民俗活动的同时也为我们展示出宋人特有的情感定势。而其中最引人注目最美丽动... 宋人特别是宋代文人敏感而多情,他们的风流私情,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四时八节的出游宴赏之时产生的,因此,作为特定风俗文化场域下的一种表现形态,节序词在描写民俗活动的同时也为我们展示出宋人特有的情感定势。而其中最引人注目最美丽动人的是那些吟咏爱情、渴望幸福、祈求圆满的词句。因此,在社会民俗文化的背景下,通过阐释这些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元宵词、七夕词、中秋词,可以从某种程度上窥探出宋人幽曲深远的心灵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序 情感诉求 元宵 七夕 中秋词
下载PDF
相似归隐系心间 昆仲情谊万古传——苏轼与苏辙寄远词研究
20
作者 王佳琳 《魅力中国》 2009年第26期205-206,共2页
苏轼写给胞弟苏辙的寄远词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都极高,苏轼作有有5篇给胞弟苏辙的寄远词,无处不在的相思情怀使这些词成为北宋词坛上表现昆仲情谊的难见而极佳的词作,更可以从中一窥苏轼归隐情结从萌芽到深化的过程。本文主要对寄远词内... 苏轼写给胞弟苏辙的寄远词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都极高,苏轼作有有5篇给胞弟苏辙的寄远词,无处不在的相思情怀使这些词成为北宋词坛上表现昆仲情谊的难见而极佳的词作,更可以从中一窥苏轼归隐情结从萌芽到深化的过程。本文主要对寄远词内蕴进行考察,从文本研究入手,力图对苏轼中秋词寄远词中的相思归隐心态进行真实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苏辙 中秋词 寄远 相思 归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