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上人间与月夜观想——苏轼中秋诗词的文本解读与意义生成
1
作者 李飞跃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6-79,194,共15页
熙宁九年至元丰五年的数度中秋,苏轼在不同地方创作了一系列诗词,它们在不同的文本场域中发生了主题变奏,生成了多重意义,也构成了一种共情和互文关系。密州中秋词是继《江城子》后又一首含有追忆与往生之思的作品,因在中秋唱和与语境... 熙宁九年至元丰五年的数度中秋,苏轼在不同地方创作了一系列诗词,它们在不同的文本场域中发生了主题变奏,生成了多重意义,也构成了一种共情和互文关系。密州中秋词是继《江城子》后又一首含有追忆与往生之思的作品,因在中秋唱和与语境转换中生成了友悌、游仙、忠爱、哲思等主题。人们基于不同的情感体验与文本场域召唤并丰富了词的文本意义,想象了苏轼与李白诗仙相对的词仙形象,赋予了中秋之日以新的文化义涵。诗词经典的题旨探究除结合作者的社会时代与人生经历,还应兼顾其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和心理情感,而时人之评论、后世之误读、今人之感发等不同体验及其情感谱系构成了不同时代文本解读与意义生成的历史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月意象 中秋诗词 文本场域 意义生成
原文传递
中秋节的多重叙事与合流 被引量:4
2
作者 袁咏心 向柏松 《文化遗产》 CSSCI 2020年第5期126-133,I0004,I0005,共10页
中秋节起源于月崇拜。从先秦至唐宋以降,围绕月崇拜形成了多维的叙事,包括:肇始于先秦帝王祭祀的仪式叙事,两汉月亮神话的图像叙事。唐宋文人伤别离、盼团圆的诗词叙事,这些叙事均于唐宋至明代逐渐汇集于民众习俗生活之中,形成了以团圆... 中秋节起源于月崇拜。从先秦至唐宋以降,围绕月崇拜形成了多维的叙事,包括:肇始于先秦帝王祭祀的仪式叙事,两汉月亮神话的图像叙事。唐宋文人伤别离、盼团圆的诗词叙事,这些叙事均于唐宋至明代逐渐汇集于民众习俗生活之中,形成了以团圆为主题并包含祈子、求偶、祈年、祈寿、女子祈求美丽、士人祈求折桂等内容的中秋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秋祭月 月神话图像 文人中秋诗词 民俗生活的合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