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转课堂在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6
1
作者 段继红 吕文慧 +1 位作者 黄姗姗 苏华山 《大学教育》 2018年第6期123-125,共3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既是很多经济学类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一系列后续核心课程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其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重构,将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外学习内容进行对调。项目组结合翻转课堂这一教... 中级宏观经济学既是很多经济学类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一系列后续核心课程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其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重构,将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外学习内容进行对调。项目组结合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对中级宏观经济学的知识结构重新进行了教学过程设计,节选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几个有代表性的知识点进行详细探讨,以期增加学生对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经济理论的深刻理解,同时提升学生对于经济问题和经济理论独立思考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级宏观经济 翻转课堂 实现路径
下载PDF
试论“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定位与教学 被引量:5
2
作者 俞炜华 胡春田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49,共4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在现代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西安交通大学金禾经济研究中心将其定位为培养研究生的经济学直觉和科研兴趣的基础性课程、进一步学习高级宏观经济学的先导性课程以及认识经济学方法论的实践性课程,并... “中级宏观经济学”在现代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西安交通大学金禾经济研究中心将其定位为培养研究生的经济学直觉和科研兴趣的基础性课程、进一步学习高级宏观经济学的先导性课程以及认识经济学方法论的实践性课程,并在具体的教学中通过引入国内外案例、适当应用数学分析工具和经济学方法论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定位 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 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生 基础性课程 教学方法
下载PDF
研讨式教学在《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9
3
作者 叶洪涛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2期186-187,共2页
研讨式教学相对于传统模式在经济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以在研讨式教学模式在《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实践来看,它更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
关键词 中级宏观经济 研讨式教学 综合能力
下载PDF
本科生《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定位的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邓柏盛 田京艳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38期127-129,共3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笔者认为在经济学专业本科生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中级宏观经济学》定位为《初级宏观经济学》和《高级宏观经济学》的过渡性课程、解读其他经济学课程的基础性课程、进... 《中级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笔者认为在经济学专业本科生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中级宏观经济学》定位为《初级宏观经济学》和《高级宏观经济学》的过渡性课程、解读其他经济学课程的基础性课程、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课程、认识经济学方法论的实践性课程和为研究生阶段学习创造条件的补习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级宏观经济 教学方法 课程定位
下载PDF
中级宏观经济学外版教材的若干教学问题分析——以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版)为例
5
作者 喻晓东 《北方经贸》 2012年第11期140-141,共2页
在越来越多的国内大学经济类、管理类院系采用外版教材的背景下,梳理中级宏观经济学外版教材的教学问题、探讨相应的教学处理方法,是具有普遍的教学实践意义的。中级宏观经济学外版教材的教学问题集中出现在专业术语、习题等方面,必须... 在越来越多的国内大学经济类、管理类院系采用外版教材的背景下,梳理中级宏观经济学外版教材的教学问题、探讨相应的教学处理方法,是具有普遍的教学实践意义的。中级宏观经济学外版教材的教学问题集中出现在专业术语、习题等方面,必须进行相应的教学处理,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并达到教材所预设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级宏观经济 外版教材 曼昆教材 教学问题 教学处理
下载PDF
关于提高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晓川 《学周刊》 2019年第5期5-6,共2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经济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中级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教师自身素养等方面存在不足,教学方式过于单一、陈旧,教学观念与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经济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中级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教师自身素养等方面存在不足,教学方式过于单一、陈旧,教学观念与时代要求严重脱节,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无法很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因此,教师以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提高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以培养出优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级宏观经济 教学质量 提高
下载PDF
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被引量:6
7
作者 卢阳 《对外经贸》 2021年第12期92-95,共4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改革主要从对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通过将课程的每个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将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融入课程的讲... 中级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改革主要从对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通过将课程的每个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将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融入课程的讲解,潜移默化地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理解,从专业知识的角度理解并坚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课程思政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激励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更好地为中国发展而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级宏观经济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教学实践
下载PDF
国内本科生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建设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公茂刚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55-59,共5页
关于本科生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理论中心和内容体系是什么,众说纷纭。在决定怎样处理凯恩斯主义与古典主义的分歧前,教师必须决定是采用从微观基础建立宏观经济学的方法,还是使用以宏观经济总量模型为基础的传统方法。国内中级宏观经... 关于本科生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理论中心和内容体系是什么,众说纷纭。在决定怎样处理凯恩斯主义与古典主义的分歧前,教师必须决定是采用从微观基础建立宏观经济学的方法,还是使用以宏观经济总量模型为基础的传统方法。国内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与国外大学的教学一样,并未将两者截然分离,而是有机融合。但国内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不能照搬国外模式,而应在明确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实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中国特色,并将课程思政的内容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级宏观经济 课程内容 中国特色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关于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几个问题
9
作者 喻晓东 《新丝路(下旬)》 2018年第24期222-222,共1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类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与微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本科经济学教学体系,也是一系列后续核心课程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在课程内容的确定、教... 中级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类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与微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本科经济学教学体系,也是一系列后续核心课程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在课程内容的确定、教材的选择、日常教学的实施几个方面思考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的若干问题,希望对于提高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级宏观经济 课程内容 教材选择 教学实施
下载PDF
提升本科生课程学习主动性的探索与实践——以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为例
10
作者 李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6期36-39,共4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能否学好这门课对学生后续经济类课程的学习将产生很大的影响。笔者长期讲授该门课程,发现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度较低,并且该门课程理论内容较抽象,模型难以理解。为解决上述问题... 中级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能否学好这门课对学生后续经济类课程的学习将产生很大的影响。笔者长期讲授该门课程,发现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度较低,并且该门课程理论内容较抽象,模型难以理解。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匿名问卷调查和抽样访谈,总结出以下几点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1)摒弃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2)以一条主线贯穿核心知识点;(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4)广泛采用本土化的教学案例;(5)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级宏观经济 学习主动性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宏观经济学初级课程与中级课程的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运峰 《人力资源管理》 2011年第5期168-169,共2页
本文首先从课程对象、目的、性质方面,讨论宏观经济学初级课程与中级课程的区别,然后以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和《宏观经济学》为例,说明二者的内容差异和衔接,最后指出中级课程具有"结论强调逻辑性、方法突出定量性... 本文首先从课程对象、目的、性质方面,讨论宏观经济学初级课程与中级课程的区别,然后以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和《宏观经济学》为例,说明二者的内容差异和衔接,最后指出中级课程具有"结论强调逻辑性、方法突出定量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学原理 中级宏观经济 结论导向 模型导向
下载PDF
跨专业研究生“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研究
12
作者 蒲应燕 刘亚钊 何忠伟 《高等农业教育》 2021年第6期105-109,共5页
已有的“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手段的研究或者侧重于教学的某一个方面的研究,本研究着重分析跨专业研究生比例提高的情况下如何展开“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指出经管类跨专业研究生具有数学基础好、专业面广等优势... 已有的“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手段的研究或者侧重于教学的某一个方面的研究,本研究着重分析跨专业研究生比例提高的情况下如何展开“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指出经管类跨专业研究生具有数学基础好、专业面广等优势以及专业基础弱、时间更紧张等劣势,提出了兼顾学生优劣势和课程特点多方式多手段展开教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中级宏观经济 跨专业研究生
原文传递
基于PBL模式的《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实践运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卢阳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23期30-32,共3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由于内容具有抽象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导致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明显。PBL模式(Project-Based Learning method)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医学教育,是基于提出问题设计学习情境... 《中级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由于内容具有抽象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导致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明显。PBL模式(Project-Based Learning method)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医学教育,是基于提出问题设计学习情境的教学方法。该文以PBL模式为例,介绍了课前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课堂分享、总结和考核等步骤,以期最大程度发挥PBL模式的优势,最终提升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模式 中级宏观经济学》 教学实践
原文传递
批判性思维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被引量:4
14
作者 靳卫萍 《高教学刊》 2017年第17期126-128,共3页
批判性思维不仅是技能和思想态度,也是一种思维技能,更是一种人格或气质,既能体现一定高度的思维水平,也能凸显现代人文精神。作为经济学专业本科学生培养计划中极具思想性和理论推演性的《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可以在课程设计、... 批判性思维不仅是技能和思想态度,也是一种思维技能,更是一种人格或气质,既能体现一定高度的思维水平,也能凸显现代人文精神。作为经济学专业本科学生培养计划中极具思想性和理论推演性的《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可以在课程设计、思维深化等诸多方面获得延伸,引导学生探索出一条批判性思维的养成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 中级宏观经济 菲利普斯曲线
下载PDF
研究生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与路径
15
作者 陈太明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23-129,共7页
相对于更加成熟且更具共识性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含义均存在更大的分歧,当今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特别注重与微观经济学相统一的方法论基础。从硕士研究生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材选择与作业布置模式两个维度进行教学改革... 相对于更加成熟且更具共识性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含义均存在更大的分歧,当今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特别注重与微观经济学相统一的方法论基础。从硕士研究生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材选择与作业布置模式两个维度进行教学改革,是实现宏观经济学教学目标并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师应该大力推荐学生阅读英文原版教材并辅以中文翻译版,推动学生以团队形式完成课后作业并交互批改,促进线下团队作业模式与线上平台作业模式的有机互补,以此改善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加速学生理解宏观经济学专业知识及提升宏观经济学分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级宏观经济 教材选择 团队作业模式 线上作业模式
下载PDF
Effects of Changing Relative Value of Mininimum Wages on Wage Distribution in China:Analysis Based on County-Level Data
16
作者 Liu Baihui Kou Enhui 《China Economist》 2018年第2期104-118,共15页
On the basis of extending Lee's(1999) model, this paper resolves the problem of biased division in the specification of equation and employs Urban Household Survey(UHS) data,China Household Income Project(CHIP) da... On the basis of extending Lee's(1999) model, this paper resolves the problem of biased division in the specification of equation and employs Urban Household Survey(UHS) data,China Household Income Project(CHIP) data and county-level minimum wage data collected by authors to investigate the wage distribution effects of change in the effective minimum wages measured by relative valu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effective minimum wage will exert a significant spillover effect on wage distribution at the40 th percentile and below, which is favorable to reducing wage gaps at the bottom. This conclusion holds true under various robustness tests. However, the shrinking effective minimum wage has created a downward drag on wages, thus widening wage gaps at the bottom. The shrinking effective minimum wage contributed 150%,53.8%,45.5% and16.7% to the wage gaps at the 10 th, 20 th, 30 th and 40 th percentiles compared with the 50 th percentile. Therefore, the key to ensu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minimum wages l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 automatic adjustment mechanism correlated with macroeconomic indicators. Compliance with minimum wages must be guaranteed and change in minimum wages must be measured with relative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fective minimum wage wage distribution latent wage income distribu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