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SAMI2模型理论研究顶部电离层分季夜间中纬电离峰的形成机制 |
胡坤
蔡红涛
张宏
杨璐冰
陈睿一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北极—中纬度联系与北极海冰变化的关系研究新进展 |
武炳义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3
|
中纬度造山带地区的长期化学风化——中亚和北美的对比研究 |
孙晨
朱秉启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CMIP6模式对北太平洋中纬度海洋锋强度与冬季风暴轴关系的模拟及预估 |
姚瑶
杨修群
黄晓刚
|
《气象科学》
|
2024 |
0 |
|
5
|
北太平洋副极地海洋锋四季变异特征及其与中纬度大气的联系 |
张然
陈圣劼
黄晶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电离层中纬槽极小的位置变化及其控制因素研究 |
刘裔文
徐继生
徐良
尹凡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7
|
北半球电离层中纬槽发生率及其槽极小位置变化的统计研究 |
何世闯
张东和
郝永强
肖佐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8
|
中纬度带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勘查技术 |
孙忠军
杨志斌
秦爱华
张富贵
周亚龙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6
|
|
9
|
中纬度亚洲现代间冰期气候变化的“西风模式”讨论 |
陈发虎
陈建徽
黄伟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68
|
|
10
|
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变异特征及其与中纬度海气耦合关系分析 |
任雪娟
杨修群
韩博
徐桂玉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8
|
|
11
|
高空急流与中纬度系统影响下台风暴雨的研究现状 |
张兴强
丁治英
王焱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7
|
|
12
|
中纬电离层f_0F_2的暴时变化 |
沈长寿
资民筠
高玉芬
吴健
索玉成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6
|
|
13
|
热带气旋与中纬度环流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
雷小途
陈联寿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81
|
|
14
|
中纬度海气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
赵永平
陈永利
翁学传
|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
1997 |
14
|
|
15
|
北太平洋中纬度负海温异常对副热带高压影响的数值试验 |
巩远发
何金海
段廷扬
潘攀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1
|
|
16
|
热带气旋的登陆及其与中纬度环流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 |
雷小途
陈联寿
|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88
|
|
17
|
正压准平衡海洋模型及其解Ⅰ:中纬度大尺度风场强迫情况 |
张永垂
路凯程
张铭
|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1
|
|
18
|
正压准平衡海洋模型及其解Ⅱ:中纬度自由涡旋波动 |
路凯程
张永垂
张铭
|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19
|
地球的强中纬力 |
刘全稳
陈景山
赵金洲
严宁珍
沈守文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
2001 |
4
|
|
20
|
亚洲中纬度地区第四纪冰川作用差异性探讨 |
张威
于治龙
李媛媛
贺明月
|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