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美关系解冻过程中的巴基斯坦渠道 被引量:9
1
作者 郑华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2-77,共6页
在中美关系解冻的过程中,巴基斯坦渠道起到了在中美之间有效传递信息,促成基辛格秘密访华的重要作用。以叶海亚为首的巴基斯坦领导人将发展同中美两国的友好关系与实现本国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从首脑,经首脑,到首脑"... 在中美关系解冻的过程中,巴基斯坦渠道起到了在中美之间有效传递信息,促成基辛格秘密访华的重要作用。以叶海亚为首的巴基斯坦领导人将发展同中美两国的友好关系与实现本国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从首脑,经首脑,到首脑"的巴基斯坦渠道成为中美关系解冻过程中最为可靠和高效的渠道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解冻 巴基斯坦渠道 中间人
下载PDF
外交谈判中的权力研究——以中美关系解冻的系列谈判为例(1969—1972) 被引量:6
2
作者 郑华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2,共6页
国际谈判中权力的较量涉及国际地位、谈判场地、谈判筹码、谈判者的技能等诸多因素。拥有更多权力的一方拥有了话语权,也就拥有主导谈判议程的权力。为深度解析敌对国家在解冻外交关系谈判中权力的维度与内涵,笔者以中美关系解冻的系列... 国际谈判中权力的较量涉及国际地位、谈判场地、谈判筹码、谈判者的技能等诸多因素。拥有更多权力的一方拥有了话语权,也就拥有主导谈判议程的权力。为深度解析敌对国家在解冻外交关系谈判中权力的维度与内涵,笔者以中美关系解冻的系列谈判为研究个案,提出了三个有关权力的假设,从谈判的场地因素、主权国家的国际影响力以及它所面临的威胁、话语的建构作用等多个角度解读谈判中权力概念的具体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谈判 权力 中美关系解冻
下载PDF
国际谈判中的伦理道德研究:以中美关系解冻的系列谈判为例
3
作者 郑华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27,共7页
国际关系中的伦理道德在外交谈判中常被用作具体的谈判筹码使用。依据解密的美国尼克松总统档案,以中美关系解冻的系列谈判为研究个案,深度探讨在曾经长期敌对国家解冻外交关系的谈判中,伦理道德所发挥的作用。同时,透视国际谈判中的伦... 国际关系中的伦理道德在外交谈判中常被用作具体的谈判筹码使用。依据解密的美国尼克松总统档案,以中美关系解冻的系列谈判为研究个案,深度探讨在曾经长期敌对国家解冻外交关系的谈判中,伦理道德所发挥的作用。同时,透视国际谈判中的伦理道德与权力结构、民族文化和谈判目标实现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提出动态考察伦理道德在国际谈判中所发挥的工具性作用,深化其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谈判 伦理道德 中美关系解冻谈判
下载PDF
中美关系解冻的研究述评
4
作者 郑华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08年第6期71-75,102,共6页
东西方学者曾从不同的研究视角——中美关系解冻的历史进程、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国的国家安全状况、中美不同的外交决策机制、尼克松政府对华称谓的话语演变等——深入探讨了中美关系解冻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部分回答了为什么中美关系... 东西方学者曾从不同的研究视角——中美关系解冻的历史进程、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国的国家安全状况、中美不同的外交决策机制、尼克松政府对华称谓的话语演变等——深入探讨了中美关系解冻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部分回答了为什么中美关系会解冻,让双方走到一起的共同利益是什么,双方是如何构建理解的桥梁,同时又不在原则问题上妥协等问题。随着尼克松总统档案的解密,深入、细致地研究中美关系解冻的每一个环节已成为可能。本文将依据美国新近解密的尼克松总统档案,对现有的研究成果做一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解冻 述评
原文传递
观众奖赏、损失框定与关系解冻的起源——尼克松对华关系缓和的动力机制及其战略竞争管控启示 被引量:6
5
作者 尹继武 李宏洲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64,156,157,共33页
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美关系解冻结束了双方此前二十多年的相互敌对。在美国反对对华缓和的国内政治势力依然强大、政治精英与官僚体系仍持保守态度、主要盟友与竞争对手对改变现状容易产生疑惧心态的情况下,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为何会... 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美关系解冻结束了双方此前二十多年的相互敌对。在美国反对对华缓和的国内政治势力依然强大、政治精英与官僚体系仍持保守态度、主要盟友与竞争对手对改变现状容易产生疑惧心态的情况下,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为何会主动发起对华关系解冻的进程?既有的战略环境诱导论、内外要素协同论、威胁认知调整论以及极端还原论都无法全面解答这一问题。对此,文章提出解释一国领导人与敌对国关系解冻动因的观众奖赏与损失框定的分析框架。历史案例的过程追踪表明,尼克松对华关系解冻的动机在于,通过重塑国内观众偏好、提升个人政治形象以获得国内观众奖赏。决策参考点从维持现状到获得观众奖赏的转变,是尼克松从早期的信号试探过渡到冒险推行个人化外交的原因。文章通过探索观众理论和前景理论在合作性情境中的运用,建构领导人解冻两国关系起源的理论框架,并进行经验验证,对消解中美关系“修昔底德陷阱”的悲观决定论调,塑造对方偏好以实现战略性合作,以及渐进式克服意图不确定性具有一定政策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解冻 观众奖赏 损失框定 战略竞争
原文传递
踏勘历史,面向现实——读《从解冻走向建交》
6
作者 姜长斌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1-149,共9页
关键词 《从解冻走向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再探讨》 中国 美国 国际关系 外交政策 国家主权
原文传递
1970年代外事接待档案解读
7
作者 熊月之 《世纪》 2020年第1期68-73,共6页
随着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解冻,美国掀起关心中国问题、争先到中国来看看的中国热。从1972年年中到1973年年中,来上海访问的美国人就有近千人。美国华人更是竞相争取回国探亲访问。先是,杨振宁于1971年7月回到上海探亲,1972年6月... 随着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解冻,美国掀起关心中国问题、争先到中国来看看的中国热。从1972年年中到1973年年中,来上海访问的美国人就有近千人。美国华人更是竞相争取回国探亲访问。先是,杨振宁于1971年7月回到上海探亲,1972年6月再次回国;然后,李政道于1972年9月访问上海;吴健雄、袁家骝、顾毓琇、任之恭等很多美籍华裔科学家、学者、教授及各界人士相继至上海访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解冻 尼克松访华 美国华人 袁家骝 吴健雄 李政道 回国探亲 外事接待
原文传递
『两弹一星』为何能在中国成功
8
作者 胡新民 《群文天地》 2021年第2期6-7,共2页
邓小平在1988年10月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回顾这段历史,最深刻... 邓小平在1988年10月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回顾这段历史,最深刻的一点是,如果没有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坚强领导,特别是毛泽东本人的高度重视,中国就不可能在那么严峻的形势下取得“两弹一星”的成功。“两弹一星”不但终结了中国近代史上“有国无防”的挨打历史,而且成为中美关系解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中美关系解冻 两弹一星 战略部署 原子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