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美法律电影对比分析
1
作者 周丽娅 《新乡学院学报》 2015年第11期36-39,共4页
法律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媒体,能够通过讲述司法案例展现法律制度,塑造法律人形象,反映国家法治状况,进而传播法律文化。美国的电影产业和法治化程度都高度发达,而我国法律电影起步晚,基础薄弱。文章针对中、美法律电影的发展状况,从产业... 法律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媒体,能够通过讲述司法案例展现法律制度,塑造法律人形象,反映国家法治状况,进而传播法律文化。美国的电影产业和法治化程度都高度发达,而我国法律电影起步晚,基础薄弱。文章针对中、美法律电影的发展状况,从产业规模、题材类型、社会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为中国法律电影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法律电影 对比分析 历史发展 题材类型
下载PDF
美国法律图书馆协会的作用和2009年中美法律信息和法律图书馆大会
2
作者 罗伟 《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 2008年第4期8-10,32,共4页
本文介绍了长达100周年的美国法律图书馆协会及其作用,并描述了将在北京2009年5月召开的第一次中关法律信息和法律图书馆大会的大致安排和意向。
关键词 法律图书馆协会 中美法律信息和法律图书馆大会 法律研究
原文传递
全球教育潮流中的中美法律教育
3
作者 王家国 朱炜 《法学教育研究》 2015年第1期247-257,391,共12页
'全球教育'(global education)日益成为世界(法学)教育的热潮,全球教育事关未来。美国一些主流的法学院正在积极推进全球教育合作与交流,试图通过'全球教育'的新教育策略来克服当前面临的危机。事实上,中美两国的学术... '全球教育'(global education)日益成为世界(法学)教育的热潮,全球教育事关未来。美国一些主流的法学院正在积极推进全球教育合作与交流,试图通过'全球教育'的新教育策略来克服当前面临的危机。事实上,中美两国的学术交流计划与教育合作项目也日益增加,人数与日俱增,但以流出为主,结构不平衡。面对这一新动向,我们必须思考中国的法学教育如何迎接这股全球教育浪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法律 法律教育 全球教育 改革
原文传递
中、美专利权授取制度比较研究
4
作者 黄勇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z1期106-107,共2页
本文对中、美两国专利权授取制度的异同之处进行了比较研究,以作为我国专利立法的借鉴.
关键词 专利 专利权 专利权授取制度 中美法律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法律文化视野下司法正义实现的路径选择——以呼格吉勒图案和辛普森案切入分析
5
作者 梁超 祁天姿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70-74,共5页
20世纪末,中美两国出现呼格吉勒图案和辛普森案两个相似的案件,但却出现了完全迥异的判决结果。两国对于案件的审理和裁决本质上都诠释了对司法正义的追求,但对于追求司法正义所付出的代价却有不同的认识和选择。本文采用比较法学方法,... 20世纪末,中美两国出现呼格吉勒图案和辛普森案两个相似的案件,但却出现了完全迥异的判决结果。两国对于案件的审理和裁决本质上都诠释了对司法正义的追求,但对于追求司法正义所付出的代价却有不同的认识和选择。本文采用比较法学方法,从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权利本位与义务本位等角度入手,对中美两国的法律文化进行对比分析,探求实现司法正义的最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法律文化 呼格吉勒图案 辛普森案 司法正义
下载PDF
论美国产品责任制度:归责原则、价值取向及对我国的启示
6
作者 裴洪辉 《研究生法学》 2013年第2期133-139,共7页
产品责任制度除立于既有的经济基础之外,也应当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状况,并同时反映本土语境下立法者的价值取向。法哲学领域的理路嬗变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立法者在制度设计过程中的价值权衡,从而影响到具体制度的构建。针对我国产品... 产品责任制度除立于既有的经济基础之外,也应当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状况,并同时反映本土语境下立法者的价值取向。法哲学领域的理路嬗变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立法者在制度设计过程中的价值权衡,从而影响到具体制度的构建。针对我国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的诸多缺陷,相当多的学者对美国的产品责任法律制度采取"拿来主义"的思路,并不断论证其制度在逻辑上的先进性与合理性。本文旨在分析产品责任制度中归责原则之嬗变,在梳理美国近代法理学流变的同时,结合美国具体的社会情况(特别是经济状况)来探寻求其产品责任制度背后的价值取向,以此对比中国的具体情况,由是反思"拿来主义"的思路,以期能对中国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责任法律制度 归责原则 价值取向 比较启示
下载PDF
Comments on the Chinese Law of Conflict of Laws Applicable to Trust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U.S. Law and the Hague Convention 被引量:1
7
作者 Lingyun Gao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4年第3期483-501,共19页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era represented by the newly establishe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in which further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its financial system and capital market are highly prioritized. The...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era represented by the newly establishe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in which further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its financial system and capital market are highly prioritized. The trust as an important vehicle in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market in China as well as in the world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and there will be more foreign elements involved in Chinese trusts.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Application of Laws in Civil Relations with Foreign Elements provides rules, in its article 17, on the application of laws to trusts, which symbolizes the formal creation of rules of conflict of laws in China in this area. However, it seems to cause more problems than it may resolve. For example, it may not always be possible for the parties to determine the appli- cable law through consultation and agreement, and the parties' right to choice of law should not be without limitation either. By allowing judges to choose from "the law of the situs where the trust property is situated" and "the law of the situs where the trust relationship occurred" in the absence of an effective choice of law by the parties may lead to a situation contrary to existing laws and may create uncertainty for the parties as well. This paper analyzes this article 17 by comparing it with the conflict law rules adop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by the Hague Convention, identifies problems, and seeks to find solution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trust system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ust law Conflict of trust laws Applicable rules of law to trusts Party autonomy The doctrine of most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