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形芽胞杆菌Cry48Aa/Cry49Aa杀蚊毒素与致倦库蚊中肠上皮细胞复合物的结合特性 被引量:3
1
作者 郭青云 蔡全信 +2 位作者 胡晓敏 闫建平 袁志明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8-325,共8页
Cry48Aa/Cry49Aa毒素是近年来在球形芽胞杆菌IAB59中发现的新型双组分毒素,仅对库蚊具有较高的毒杀作用并能杀死二元毒素(Bin)抗性库蚊,是一种比较有潜力的新型杀蚊毒素蛋白,但目前对Cry48Aa/Cry49Aa毒素的作用模式还不清楚。本研究将cr... Cry48Aa/Cry49Aa毒素是近年来在球形芽胞杆菌IAB59中发现的新型双组分毒素,仅对库蚊具有较高的毒杀作用并能杀死二元毒素(Bin)抗性库蚊,是一种比较有潜力的新型杀蚊毒素蛋白,但目前对Cry48Aa/Cry49Aa毒素的作用模式还不清楚。本研究将cry48Aa和cry49Aa基因在苏云金芽胞杆菌无晶体突变株中表达,纯化毒素的生测结果表明该复合毒素对Bin毒素敏感和抗性致倦库蚊均表现较高的毒杀作用,毒力无显著差异。生物素标记的毒素与致倦库蚊BBMF特异性结合试验表明Cry48Aa和Cry49Aa毒素与两蚊虫品系BBMF都具有较高的结合特异性,Cry48Aa结合能力较高,其解离常数(Kd)分别为(9.5±1.8)和(13.9±2.3)nmol/L;Cry49Aa的解离常数分别为(25.4±3.8)和(28.1±4.2)nmol/L。异源竞争结合试验结果表明Cry48Aa毒素则可以有效地和Cry49Aa毒素竞争结合BBMF蛋白上的结合位点,其IC50分别为(22.1±3.7)和(15.4±2.6)nmol/L,而Cry49Aa不能竞争封闭Cry48Aa毒素与两蚊虫品系BBMF蛋白的结合位点,其IC50均大于17μmol/L。该研究结果可为揭示Cry48Aa/Cry49Aa毒素的作用机制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倦库蚊 Cry48Aa/Cry49Aa杀蚊毒素 中肠上皮细胞复合物 结合特性 球形芽胞杆菌
下载PDF
叮咬不同免疫力兔后中华硬蜱中肠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志刚 叶炳辉 朱清仙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 探讨叮咬不同免疫力兔后中华硬蜱中肠上皮细胞的病理变化。 方法 选用中华硬蜱相对分子质量 (Mr)为 10 5 0 0 0纯化抗原 ,按常规方法分别于后足掌、腹股沟以及颈背部多点皮内注射免疫新西兰兔。免疫后每只兔用 3 0只雌性中华硬... 目的 探讨叮咬不同免疫力兔后中华硬蜱中肠上皮细胞的病理变化。 方法 选用中华硬蜱相对分子质量 (Mr)为 10 5 0 0 0纯化抗原 ,按常规方法分别于后足掌、腹股沟以及颈背部多点皮内注射免疫新西兰兔。免疫后每只兔用 3 0只雌性中华硬蜱成虫叮咬 ,于 2 4h、48h、72h、5d及 8d ,每组各取 3只吸血中华硬蜱观察其中肠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结果 中华硬蜱初次叮咬兔后 ,消化细胞随叮咬时间延长而增多增大 ,微绒毛较密集 ,排列整齐 ,胞质内细胞器丰富 ,各单位膜结构清晰 ,并出现顶端小管、小泡、大量脂滴和高铁血红蛋白颗粒 ;近基膜的细胞膜内褶形成发达的基底迷路系统。叮咬经Mr 10 5 0 0 0纯化抗原免疫接种兔后 ,中华硬蜱中肠上皮细胞严重损伤和破坏 ,消化细胞数量与体积较初次叮咬组及佐剂对照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叮咬后 2 4~ 48h消化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 ,变短、排列不整 ,细胞粗面内质网扩张 ,线粒体嵴减少 ,高铁血红蛋白颗粒及脂滴等均较初次叮咬组和佐剂对照组明显减少 ,基底迷路系统空泡化 ,基膜变性、松散和断裂等。叮咬后 72h~ 8d ,细胞器变性、坏死 ,细胞核固缩、碎裂以及细胞溶解、碎裂等。 结论 中华硬蜱叮咬Mr 10 5 0 0 0的纯化抗原免疫接种新西兰兔 ,能使其产生获得性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硬蜱 免疫力 中肠上皮细胞 超微结构 病理特点 动物实验
下载PDF
油桐尺蛾中肠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
3
作者 钟雅婷 罗辑 +1 位作者 蒋学建 黄华艳 《福建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15-19,共5页
为建立可供油桐尺蛾基础生物学研究的油桐尺蛾中肠上皮原代细胞系,采用组织块法、胰酶消化法和机械分散法分别对油桐尺蛾中肠上皮组织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结果表明:组织块法培养效果最佳,细胞贴壁较好且生长旺盛。细胞移入培养瓶72 h可... 为建立可供油桐尺蛾基础生物学研究的油桐尺蛾中肠上皮原代细胞系,采用组织块法、胰酶消化法和机械分散法分别对油桐尺蛾中肠上皮组织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结果表明:组织块法培养效果最佳,细胞贴壁较好且生长旺盛。细胞移入培养瓶72 h可观察到细胞从组织块中迁移出来,呈细长梭形,随后数量增多形成网状集落,可维持良好的生长状态达60 d。说明油桐尺蛾中肠上皮原代细胞的最佳培养方法为组织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尺蛾 原代细胞培养 组织块法 中肠上皮细胞
下载PDF
昆虫中肠Bt杀虫晶体蛋白毒素受体氨肽酶N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凯于 姚汉超 +1 位作者 杨红 洪华珠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3-207,共5页
鳞翅目昆虫中肠上皮细胞刷状缘膜 (BBM)上的Bt杀虫晶体蛋白毒素受体氨肽酶N(APN)的结构和位点密度的改变是昆虫对Bt毒素的主要抗性机制之一 ,该文简要综述了APN受体的研究进展。每种昆虫中肠上皮细胞中有数种APNs,彼此间同源性较高 ,其... 鳞翅目昆虫中肠上皮细胞刷状缘膜 (BBM)上的Bt杀虫晶体蛋白毒素受体氨肽酶N(APN)的结构和位点密度的改变是昆虫对Bt毒素的主要抗性机制之一 ,该文简要综述了APN受体的研究进展。每种昆虫中肠上皮细胞中有数种APNs,彼此间同源性较高 ,其中部分APNs为Cry1A家族毒素的功能性受体。不同种类昆虫的APNs受体 ,甚至同一种昆虫的不同类型APNs,其所结合的毒素种类可能不同。APNs决定该昆虫对Cry1A类毒素的敏感程度差异。有些抗性昆虫的APNs基因编码区发生了多个点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昆虫 BT毒素 中肠上皮细胞刷状缘膜 受体 抗性 BBM
下载PDF
钝缘蜱传播非洲猪瘟病毒的研究进展及防控建议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绍强 邓俊花 +1 位作者 吕继洲 林祥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8-421,共4页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烈性传染病,历史上在非洲、欧洲的多个国家暴发流行。自2007年传入高加索地区以来,疫情在中亚、东欧等地扩散,并于2018年8月在我国辽宁省沈阳地区首...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烈性传染病,历史上在非洲、欧洲的多个国家暴发流行。自2007年传入高加索地区以来,疫情在中亚、东欧等地扩散,并于2018年8月在我国辽宁省沈阳地区首次报道,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传播到全国31个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经卵传递 防控建议 中肠上皮细胞 经卵传播 拉合尔钝缘蜱 乳突钝缘蜱 生物媒介 媒介蜱
下载PDF
蜜蜂微孢子虫永久玻片的制作
6
作者 刘楠楠 王志 +1 位作者 陈东海 庄明亮 《蜜蜂杂志》 2017年第1期7-8,共2页
蜜蜂微孢子虫病的病原为蜜蜂微孢子虫,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成年蜂病,为重要的检疫性病害。蜜蜂微孢子虫病对蜜蜂越冬及春繁效率影响较大,在繁殖季节,孢子虫可导致“爬蜂”等症状。据调查,吉林省各地区饲养的蜜蜂均被微孢子虫不同程度地感... 蜜蜂微孢子虫病的病原为蜜蜂微孢子虫,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成年蜂病,为重要的检疫性病害。蜜蜂微孢子虫病对蜜蜂越冬及春繁效率影响较大,在繁殖季节,孢子虫可导致“爬蜂”等症状。据调查,吉林省各地区饲养的蜜蜂均被微孢子虫不同程度地感染。微孢子虫寄生在蜜蜂中肠上皮细胞内,以蜜蜂体液作为营养发育和繁殖的物质,媒介较多,传播迅速,同时与其他病原一起感染蜜蜂,引起并发症,加速蜜蜂的衰弱和死亡,对蜜蜂的健康饲养和蜂产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微孢子虫 蜂病 中肠上皮细胞 繁殖季节 检疫性病害 养蜂者 灭菌生理盐水 琼脂糖 标本盒 差速离心法
下载PDF
球形芽孢杆菌对致倦库蚊幼虫毒性的电镜观察
7
作者 Gur Jai pal Singh 李德臣 陈世夫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1989年第4期312-313,共2页
概述苏云金杆菌与球形芽孢杆菌是多种媒介昆虫的高效生物控制剂,它们所含有毒素的类芽孢体对蚊幼虫具有极强的毒性作用。球形芽孢杆菌的类芽孢体对库蚊和按蚊幼虫毒效很高。在蚊幼中肠的碱性环境与蛋白酶作用下,类芽孢体很快被溶解,释... 概述苏云金杆菌与球形芽孢杆菌是多种媒介昆虫的高效生物控制剂,它们所含有毒素的类芽孢体对蚊幼虫具有极强的毒性作用。球形芽孢杆菌的类芽孢体对库蚊和按蚊幼虫毒效很高。在蚊幼中肠的碱性环境与蛋白酶作用下,类芽孢体很快被溶解,释放出毒素使中肠上皮细胞破坏、分离和分裂(这一点与苏云金杆菌类同)。有人认为中肠上皮细胞的肿胀和破坏是昆虫致死的关键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倦库蚊幼虫 中肠上皮细胞 球形芽孢杆菌 苏云金杆菌 毒效 芽抱杆菌 媒介昆虫 病理损伤 呼吸管 高效生物
下载PDF
蜂群孢子虫病的防治
8
作者 李树珩 杨秀乐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7年第22期10-10,共1页
蜂群孢子虫病,是由孢子虫寄生在成蜂中肠上皮细胞引起的。多以晚秋和早春发病。病蜂初期腹稍大,飞翔力弱,腹末端油黑,后期不能飞翔,振翅、螫针失灵,四处爬行,箱底巢前多痢斑,有大量死蜂,病王更换或死亡。此病常与甘露蜜中毒和下痢病等并... 蜂群孢子虫病,是由孢子虫寄生在成蜂中肠上皮细胞引起的。多以晚秋和早春发病。病蜂初期腹稍大,飞翔力弱,腹末端油黑,后期不能飞翔,振翅、螫针失灵,四处爬行,箱底巢前多痢斑,有大量死蜂,病王更换或死亡。此病常与甘露蜜中毒和下痢病等并发,要弄清病因,对症下药。其防治措施:1.消毒。冬前蜂能活动时,要换箱换脾、蜂箱、蜂具、巢脾要彻底消毒。2.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虫病 防治措施 中肠上皮细胞 蜂群 下痢病 甘露蜜 彻底消毒 飞翔力 乌洛托品 越冬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