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对虾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病的组织细胞病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何建国 李贵生 钟创光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6年第S1期23-25,共3页
对广东省湛江市一个养殖场养成期日本对虾和一个育苗场育苗期仔虾进行组织病理和电镜检测,在其肝胰腺上皮细胞核中发现中胸腺坏死杆状病毒,在宿生细胞核中不形成包涵体,呈游离状,成熟病毒粒子大小322um×73um,所致宿主细胞核... 对广东省湛江市一个养殖场养成期日本对虾和一个育苗场育苗期仔虾进行组织病理和电镜检测,在其肝胰腺上皮细胞核中发现中胸腺坏死杆状病毒,在宿生细胞核中不形成包涵体,呈游离状,成熟病毒粒子大小322um×73um,所致宿主细胞核肿大,染色质边移减少,细胞坏死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坏死杆状病毒 组织
下载PDF
日本对虾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病的治疗
2
作者 勇江波 丁树茂 《齐鲁渔业》 2003年第6期40-40,共1页
2002年6~8月我们分别在山东乳山某育苗场(以下简称A场)和辽宁普兰店国营农场育苗场(以下简称B场)进行日本对虾育苗生产,2个地方都出现了日本对虾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病,俗称“白浊肝”病。当我们发现该病后,积极采取治疗措施,并取得了... 2002年6~8月我们分别在山东乳山某育苗场(以下简称A场)和辽宁普兰店国营农场育苗场(以下简称B场)进行日本对虾育苗生产,2个地方都出现了日本对虾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病,俗称“白浊肝”病。当我们发现该病后,积极采取治疗措施,并取得了效果。现将其介绍给大家,望能给从事日本对虾育苗生产的单位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病 治疗 白浊肝
原文传递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在感染对虾中肠腺中的分布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贵生 何建国 +1 位作者 吴冰 江静波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1-146,T001,共7页
利用组织切片法研究了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MBV)在养殖早期斑节对虾及养成期斑节对虾中肠腺各部位的分布特点。斑节对虾的中肠腺可分为头部、亚头部、中部、亚尾部和尾部等 5个部分 ,其上皮细胞包括E细胞、F细胞、B细胞和R细胞等 4种类型... 利用组织切片法研究了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MBV)在养殖早期斑节对虾及养成期斑节对虾中肠腺各部位的分布特点。斑节对虾的中肠腺可分为头部、亚头部、中部、亚尾部和尾部等 5个部分 ,其上皮细胞包括E细胞、F细胞、B细胞和R细胞等 4种类型。头部和尾部均以E细胞为主 ,亚头部、中部和亚尾部均以R细胞为主。在感染度较轻的样本中 ,MBV一般只感染F细胞、R细胞和B细胞。感染度较重时 ,E细胞也同时受累。在养殖早期虾和养成期虾中 ,MBV相对感染度在中肠腺各部分的分布均以中部最高 ,而且以中部的中间最高 ,离中部越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节对虾 杆状病毒 病毒分布
下载PDF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感染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贵生 何建国 +2 位作者 余南 翁少萍 江静波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 :为了探究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MBV)感染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指导虾病的防治 .方法 :利用索氏 (Soxhlet)提取法对养殖健康斑节对虾和MBV感染斑节对虾的中肠腺脂肪含量进行了检测 .结果 :健康对虾中肠腺脂肪占干重平均 34 2 8% ,占湿... 目的 :为了探究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MBV)感染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指导虾病的防治 .方法 :利用索氏 (Soxhlet)提取法对养殖健康斑节对虾和MBV感染斑节对虾的中肠腺脂肪含量进行了检测 .结果 :健康对虾中肠腺脂肪占干重平均 34 2 8% ,占湿重平均 9 60 % ,含水率平均 71 0 6% .MBV轻度感染的中肠腺脂肪占干重平均 31 52 % ,占湿重平均 9 58% ,含水率平均 69 31% ,三者与健康对虾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30、P >0 90和P >0 4 0 ) .MBV重度感染的中肠腺脂肪占干重平均 56 4 2 % ,占湿重平均 2 4 14% ,两者均明显高于健康虾和MBV轻度感染虾 (均为P <0 0 0 1) ;含水率平均 57 2 2 % ,明显低于健康虾和MBV轻度感染虾 (均为P <0 0 0 1) .结论 :严重感染MBV的斑节对虾可出现脂肪代谢紊乱 ,造成脂肪堆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脂肪代谢 病毒感染 脂肪含量 消化吸收功能
下载PDF
小儿肠坏死并急性中毒性脑病的外科治疗
5
作者 高凌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57-358,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坏死 急性毒性脑 外科治疗
下载PDF
虾中肠腺白浊病和弧菌病的发生与防治
6
作者 瑞青 《农业知识》 2020年第2期52-53,共2页
虾中肠腺白浊病(又称中肠腺混浊病)病原是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BMN),属杆状病毒科。该病有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病虾常在近表层水中游动,活力差,对刺激反应迟钝,不时回旋转动,厌食,不能正常发育,发病池虾大小相差显著。症状病虾中肠腺上... 虾中肠腺白浊病(又称中肠腺混浊病)病原是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BMN),属杆状病毒科。该病有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病虾常在近表层水中游动,活力差,对刺激反应迟钝,不时回旋转动,厌食,不能正常发育,发病池虾大小相差显著。症状病虾中肠腺上皮细胞排列凌乱、崩溃,并从基膜上脱落。核肥大,是正常状况下的2~3倍(大小为10~14微米×12~16微米,正常为4~6微米×4~8微米)。核质被破坏,分泌细胞减少,肥大的核内有许多病毒颗粒。中肠腺呈不透明白浊状,严重时白浊程度愈发明显,肠道有时也变混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颗粒 弧菌 分泌细胞 上皮细胞 杆状病毒
下载PDF
对虾中肠腺脂肪酸组分的检测
7
作者 李贵生 何建国 +2 位作者 余南 翁少萍 江静波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5期75-81,共7页
目的 :探讨对虾中肠腺脂肪酸与病毒病之间的关系 .方法 :应用气相色谱法分别检测了人工养殖的健康斑节对虾、健康日本对虾、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MBV)轻度感染斑节对虾、MBV重度感染斑节对虾及患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 (BMNV)病日本对虾中肠... 目的 :探讨对虾中肠腺脂肪酸与病毒病之间的关系 .方法 :应用气相色谱法分别检测了人工养殖的健康斑节对虾、健康日本对虾、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MBV)轻度感染斑节对虾、MBV重度感染斑节对虾及患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 (BMNV)病日本对虾中肠腺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 .结果 :养殖健康斑节对虾中肠腺中的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为主 ( 2 0 64% ) ,一烯酸以油酸含量最高( 2 3 0 7% ) ,多烯酸则以亚油酸所占的比重最大 ( 2 1 72 % ) ,这 3种脂肪酸的总量达 65 4 3% 健康日本对虾中肠腺饱和脂肪酸仍以棕榈酸为主 ( 11 10 % ) ,一烯酸则以二十二碳一烯酸含量较高( 15 2 3% ) ,多烯酸以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较高 ( 9 91% ) ,这 3种脂肪酸的总量为 36 2 4 % 与斑节对虾相比 ,日本对虾中肠腺脂肪酸各种成分的分布较均衡 MBV重度感染斑节对虾中肠腺各种脂肪酸的含量均有异于健康虾 ,患病日本对虾中肠腺各种脂肪酸的含量也出现明显的变化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日本对虾 杆状病毒 脂肪酸
下载PDF
以中药为主体综合治理对虾病毒病
8
作者 王得福 《今日畜牧兽医》 1996年第S1期37-39,共3页
从1993年我国沿海暴发了毁灭性的病毒性虾病,我们通过几年来的治理试验观察认为应该采用对虾体无刺激,对水体无污染,长期应用亦无残毒和任何副作用的中药进行综合治理,巧妙地协同对虾在与大自然危害作斗争中尽快地完成这次再适应过程,... 从1993年我国沿海暴发了毁灭性的病毒性虾病,我们通过几年来的治理试验观察认为应该采用对虾体无刺激,对水体无污染,长期应用亦无残毒和任何副作用的中药进行综合治理,巧妙地协同对虾在与大自然危害作斗争中尽快地完成这次再适应过程,这才是防止对虾病毒病应遵循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治理 对虾病毒 肝胰 病毒性虾 浮游生物异常繁殖 过氧化钙 坏死杆状病毒 对虾杆状病毒 辩证施治 氧化还原电位
下载PDF
对虾病毒性疾病的研究现状
9
作者 吴忱 《广西水产科技》 1986年第2期41-41,共1页
对对虾病毒性疾病的研究目前国内尚属空白,国外也只在七十年代后期才出现为数不多的报道。初步统计主要有对虾杆状病毒、斑节对虾杆状病毒和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等。这几种病毒形态特征基本相似,都属于杆状病毒,只是寄主的... 对对虾病毒性疾病的研究目前国内尚属空白,国外也只在七十年代后期才出现为数不多的报道。初步统计主要有对虾杆状病毒、斑节对虾杆状病毒和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等。这几种病毒形态特征基本相似,都属于杆状病毒,只是寄主的种类及组织病理学上稍有不同。这些病毒的致病特点都是侵袭对虾的肝胰腺及前中肠的上皮细胞而引起组织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病毒性疾 病毒形态 杆状病毒 造血器官 肝胰 寄主 上皮细胞
下载PDF
日本对虾爆发性流行病病原体的调查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贵生 何建国 江静波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8年第4期56-58,共3页
采用石蜡切片和电镜技术检测了发病塘的养成期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20尾,发现2尾感染了斑节对虾杆状病毒,11尾感染了日本对虾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BMNV).结果表明。
关键词 日本对虾 坏死杆状病毒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下载PDF
对虾传染病病原及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广海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53-58,共6页
自古虾是人类所珍爱、嗜食海鲜,为中华佳肴之不可缺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虾的需要量供不应求,据世界自然资源状况估计,提高虾的捕捞量可能性已不大,今后主要依靠人工养殖增加产量。台湾草虾养殖的成功,引发全球性养虾热潮,世界... 自古虾是人类所珍爱、嗜食海鲜,为中华佳肴之不可缺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虾的需要量供不应求,据世界自然资源状况估计,提高虾的捕捞量可能性已不大,今后主要依靠人工养殖增加产量。台湾草虾养殖的成功,引发全球性养虾热潮,世界各国已形成前所未有的养虾盛况。我国大陆养虾业历史浅近,资料匮乏,经验不足,有的地方由于水质管理不良、种苗质量不佳、防疫不力,已造成不少虾农“颗粒无收”,尤其传染病(病毒病更甚)的流行使养虾业损失惨重,挫伤了虾农的积极性。传染病系水产动物的第一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 防治研究 斑节对虾 水产动物 坏死杆状病毒 格兰氏阴性 立克次氏体 养虾业 肝胰
下载PDF
我国一些特种水产动物疾病的现状与问题
12
作者 张振兴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7年第22期2-3,共2页
近10余年来,特种水产动物养殖得到迅猛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品种混杂退化,饲养环境严重污染、疾病蔓延等,对对虾、螃蟹和文蛤养殖造成很大危害。 一、蟹病:普通病4种,寄生虫病9种,传染病6种。其中尤以寄生虫病和传染病危害最重,寄... 近10余年来,特种水产动物养殖得到迅猛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品种混杂退化,饲养环境严重污染、疾病蔓延等,对对虾、螃蟹和文蛤养殖造成很大危害。 一、蟹病:普通病4种,寄生虫病9种,传染病6种。其中尤以寄生虫病和传染病危害最重,寄生虫病中的原虫病和传染病中的真菌病更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水产 动物疾 寄生虫 坏死杆状病毒 真菌 传染危害 品种混杂退化 毛霉菌 国对虾 江苏沿海地区
下载PDF
小儿肠坏死并发急性中毒性脑病6例诊治体会
13
作者 侯明亮 张淑琴 《临床医学》 CAS 2001年第11期31-32,共2页
近10年来,我们诊治6例小儿肠坏死并发急性中毒性脑病的患儿,体会是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是小儿外科较棘手的病症.本文作一回顾性的分析和一些治疗探讨.
关键词 儿童 坏死 并发症 急性毒性脑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利用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治疗炎性肠病与癌症风险增加没有关系 被引量:1
14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3期53-53,共1页
目前一项研究披露,在一项包括5万6000多名炎性肠病患者的研究中,使用一类流行的被称作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的药物与在中位数为3.7年的时间内癌症风险的增加没有关系,尽管不能排除长期的恶性肿瘤罹患风险会增加,或会有药剂数的增加。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 炎性 风险 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 癌症 治疗 恶性肿瘤 位数
原文传递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35
15
作者 李小毛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5-67,共3页
关键词 重型肝炎 并发症 治疗现状 死率 妊娠 毒性麻痹 肝炎患者 变性 肝细胞 坏死
下载PDF
Prevalence of clonorchiasis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 A Korean nationwide multicenter survey 被引量:15
16
作者 Ho Gak Kim Jimin Han +30 位作者 Myung-Hwan Kim Kyu Hyun Cho Im Hee Shin Gwang Ha Kim Jae Seon Kim Jin Bong Kim Tae Nyeun Kim Tae Hyeon Kim Tae Hyo Kim Jae Woo Kim Ji Kon Ryu Young-Soo Moon Jong Ho Moon Sung Jae Park Chan Guk Park Sung-Jo Bang Chang Heon Yang Kyo-Sang Yoo Byung Moo Yoo Kyu Taek Lee Dong Ki Lee Byung Seok Lee Sang Soo Lee Seung Ok Lee Woo Jin Lee Chang Min Cho Young-Eun Joo Gab Jin Cheon Young Woo Choi Jae Bok Chung Yong Bum Yoo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期86-94,共9页
AIM: To investigate prevalence of C/onorchis sinensis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and the relation of the infection to hepatobiliary diseases in 26 hospitals in Korea. METHODS: Consecutive patients w... AIM: To investigate prevalence of C/onorchis sinensis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and the relation of the infection to hepatobiliary diseases in 26 hospitals in Korea. METHODS: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had been admitted to the Division of Gastroenterology with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were enrolled from March to April 2005. Of those who had been diagnosed with clonorchiasis, epidemiology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infection and hepatobiliary diseases were surveyed by questionnaire. RESULTS: Of 3080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396 (12.9%) had clonorchiasis and 1140 patients (37.2%) had a history of eating raw freshwater fish. Of those with a history of raw freshwater fish ingestion, 238 (20.9%) patients had clonorchiasis. Cholangiocarcinoma was more prevalent in C. sinensis-infected patients than nonnfected patients [34/396 (8.6%) vs 145/2684 (5.4%), P = 0.015]. Cholangiocarcinoma and clonorchiasis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ositive cross-relation (P = 0.008). Choledocholithiasis, cholecystolithiasis, cholangiti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biliary pancreatitis did not correlate with clonorchiasis. CONCLUSION: Infection rate of clonorchiasis was still high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in Korea, and has not decreased very much during the last two decades. Cholangiocarcinoma was related to clonorchiasis, which suggested an etiological role for the para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norchis sinensis EPIDEMIOLOGY CHOLANGIOCARCINOMA Korea Multicenter study CLONORCHIASIS
下载PDF
Update on Anti-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ntibodies, anti-nuclear associated anti-neutrophil antibodies and antibodies to exocrine pancreas detected by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 biomarkers in chronic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Results of a multicent 被引量:24
17
作者 S Desplat-Jégo C Johanet +10 位作者 A Escande J Goetz N Fabien N Olsson E Ballot J Sarles JJ Baudon JC Grimaud M Veyrac P Chamouard RL Humbel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6期2312-2318,共7页
AIM: Anti-Saccharomyces anti-nuclear associated cerevisiae antibodies (ASCA), anti-neutrophil antibodies (NANA) and antibodies to exocrine pancreas (PAB), are serological tools for discriminating Crohn's disea... AIM: Anti-Saccharomyces anti-nuclear associated cerevisiae antibodies (ASCA), anti-neutrophil antibodies (NANA) and antibodies to exocrine pancreas (PAB), are serological tools for discriminating Crohn's disease (CrD) and ulcerative colitis (UC). Like CrD, coeliac disease (COD) is a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associated with (auto) antibodies. Performing a multicenter study we primaril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performance of ASCA, NANA and PAB tests for IBD diagnosis in children and adults, and secondarily to evaluate the prevalence of these markers in CoD. METHODS: Sera of 109 patients with CrD, 78 with UC, 45 with CoD and 50 healthy blood donors were retrospectively included. ASCA, NANA and PAB were detected by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IIF). RESULTS: ASCA+/NANA- profile displayed a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94.2% for CrD. Detection of ASCA was correlated with a more severe clinical profile of CrD and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did not influence their serum levels. ASCA positivity was found in 37.9% of active CoD.PAB were found in 36.7% CrD and 13.3% CoD patients and were not correlated with clinical features of CrD, except with an early onset of the disease. Fifteen CrD patients were ASCA negative and PAB positive. CONCLUSION: ASCA and PAB detected by IIF are specific markers for CrD although their presence does not rule out a possible active CoD. The combination of ASCA, NANA and PAB tests improves the sensitivity of immunological markers for CrD. Repeating ASCA, NANA, and PAB testing during the course of CrD has no clinical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Coeliac disease Anti-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ntibodies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ti-pancreatic antibodies
下载PDF
缺血性肠病2例报告
18
作者 王丽丽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62-163,共2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动脉硬化相关疾病发病率增加.缺血性肠病的患病率也有所增加[1],因初发病时临床表现、常规实验室和腹部平片均无特异性,极易造成误诊。对照近年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治方面的文献,现将本院2例病例报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随着人口老龄化、动脉硬化相关疾病发病率增加.缺血性肠病的患病率也有所增加[1],因初发病时临床表现、常规实验室和腹部平片均无特异性,极易造成误诊。对照近年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治方面的文献,现将本院2例病例报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73岁,既往有阑尾切除术及15年高血压病史。因'突发上腹痛伴恶心、呕吐'入院。查体:中腹部局限性轻压痛,未见其他阳性体征。X线检查见部分肠管积气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阑尾切除术 阳性体征 常规实验室 管积气 初发 腹部 机械性梗阻 绞窄坏死 果酱样便
原文传递
夏秋蚕不结茧的原因及对策
19
作者 李大寿 《农家科技》 1994年第7期32-32,共1页
实践证明,养蚕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收入高的致富门路。但近年来,有不少蚕农反映夏、秋蚕有结茧的现象。笔者通过许多地方的调查,现将蚕儿不结茧症状、原因及采取的对策介绍如下。1.症状有些老熟蚕上簇时,从肉眼诊断无异常表现,剖开蚕... 实践证明,养蚕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收入高的致富门路。但近年来,有不少蚕农反映夏、秋蚕有结茧的现象。笔者通过许多地方的调查,现将蚕儿不结茧症状、原因及采取的对策介绍如下。1.症状有些老熟蚕上簇时,从肉眼诊断无异常表现,剖开蚕体用显微镜检查,可见丝腺中形成的丝,有微粒子孢子存在,所以蚕在簇中爬来爬去,不吐丝死于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茧 夏秋蚕 上簇 子孢子 蚕儿 蚕体 病毒性软化 型脓 显微镜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