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接培养对黑腹果蝇中胸侧板刚毛数的影响
1
作者 刘卫东 阚诗东 孙祥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4-417,共4页
采用诱捕法收集野外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eigen)建立单雌系。在室内对供试黑腹果蝇经过3代单雌转接培养、1代混合培养后,从第4代开始设2个重复进行转接培养(转接培养采用2雌2雄),从第6代开始对3个品系6个重复的中胸侧板... 采用诱捕法收集野外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eigen)建立单雌系。在室内对供试黑腹果蝇经过3代单雌转接培养、1代混合培养后,从第4代开始设2个重复进行转接培养(转接培养采用2雌2雄),从第6代开始对3个品系6个重复的中胸侧板刚毛进行计数,并用相同的方法共计数3代。结果表明:黑腹果蝇各代间及各代品系重复间的中胸侧板刚毛数差异较小,品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且每代重复随转接代数的增加,其重复率减少;连续5代的转接培养过程中,黑腹果蝇各品系的中胸侧板刚毛数仍能保持原有的遗传性状,但转接过程可以造成品系的遗传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腹果蝇 中胸侧板 刚毛 单雌系
下载PDF
中胸段硬膜外神经阻滞对实验性大鼠急性肾小管坏死的保护作用
2
作者 徐令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急性肾小管坏死 中胸段硬膜外神经阻滞 大鼠 保护作用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中胸段棘突旁侧入法与棘突间隙旁侧入法硬膜外穿刺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唐群杰 陆立仁 +1 位作者 陆有明 洪军 《海南医学》 CAS 2006年第8期45-46,共2页
目的比较中胸段硬膜外穿刺两种侧入法的进针方向、深度、成功率、及穿刺对脊柱的损伤情况。方法对80例中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A、B两组,每组40例。A组结合人体脊柱解剖特点,采用棘突中点旁开1.5cm处为穿刺点,沿对应棘突进行穿刺;B组(对... 目的比较中胸段硬膜外穿刺两种侧入法的进针方向、深度、成功率、及穿刺对脊柱的损伤情况。方法对80例中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A、B两组,每组40例。A组结合人体脊柱解剖特点,采用棘突中点旁开1.5cm处为穿刺点,沿对应棘突进行穿刺;B组(对照组)采用棘突间隙旁开1.5cm为穿刺点的常规硬膜外侧入穿刺方法。观察两组病人穿刺的成功率、穿刺深度、穿刺针与皮肤、脊柱轴线的成角及术后背痛的发生率。结果A组所有病人的穿刺均获成功,进针深度为3~5.5cm,针体与皮肤、脊柱成角约60°、80°,所有病人均无背痛;B组有4例穿刺失败改用A组方法获得成功。成功病例进针深度为3.3~6.0cm,与皮肤、脊柱成角约45°、35°,有5例出现背痛(均为反复穿刺引起)。结论棘突中点旁入路是中胸段硬膜外穿刺的较佳路径,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突旁 棘突间隙旁 侧人法 中胸 硬膜外穿刺
下载PDF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中胸段食管癌的长期疗效
4
作者 姜丽华 雷少波 于永青 《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2年第6期448-449,共2页
目的 探讨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中胸段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78例中胸段食管鳞癌随机分为后程加速超分割组(LCAF) 3 9例 ,常规治疗组 (CF) 3 9例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射总剂量 :CF组 68Gy 3 4次 ,45~ 5 4d ,L... 目的 探讨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中胸段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78例中胸段食管鳞癌随机分为后程加速超分割组(LCAF) 3 9例 ,常规治疗组 (CF) 3 9例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射总剂量 :CF组 68Gy 3 4次 ,45~ 5 4d ,LCAF组68Gy 41次 ,44~ 46d。所有病例均采用6 0 Co远距离照射。结果  5年生存率和原发肿瘤局控率 ,与CF组比较 ,LCAF组明显提高。分别为 3 0 8%比 12 8%和 5 3 8%比 2 5 6%。LCAF组急性放射反应明显高于常规分割组 ,但患者能耐受 ,后期损伤两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①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能为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 中胸段食管癌 疗效
下载PDF
益气养阴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免疫炎症因子和胸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
5
作者 谢心 徐浣白 +2 位作者 樊月月 罗浩 吴坚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2期27-31,共5页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治疗前后免疫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及对胸主动脉内、中膜厚度变化的影响。方法:46只4周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选出10只为空白组,只给予基础饲料,其余36只采用主动脉内膜球囊拉伤术加高脂饲料...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治疗前后免疫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及对胸主动脉内、中膜厚度变化的影响。方法:46只4周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选出10只为空白组,只给予基础饲料,其余36只采用主动脉内膜球囊拉伤术加高脂饲料喂养完成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的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养阴方组(中药组)和瑞舒伐他汀组(西药组),每组10只。空白组予以基础饲料喂养,中药组给予益气养阴方,西药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给药6周后胸主动脉剪取粥样斑块留作标本,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_(1),TGF-β_(1))、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达水平及胸主动脉内、中膜厚度及病理变化。结果:用SNK法两两比较,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在hs-CRP、TGF-β_(1)、IL-8、MMP-9的表达水平方面均明显降低(P<0.05),胸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益气养阴方组大鼠胸、腹主动脉各层细胞结构的组织修复方面优于模型组,病变明显减轻。结论:益气养阴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治疗前后hs-CRP、TGF-β_(1)、IL-8、MMP-9的表达水平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作用,为临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治疗提供一个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益气养阴方 炎症因子 主动脉内膜 主动脉 大鼠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个体化穿刺经椎弓根外途径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胸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13
6
作者 毛海青 耿德春 +3 位作者 朱雪松 周峰 孟斌 杨惠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017-2021,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个体化穿刺经椎弓根外途径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胸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中胸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79例96椎,采用个体化设计穿刺路线,经椎弓根外途... [目的]探讨采用个体化穿刺经椎弓根外途径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胸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中胸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79例96椎,采用个体化设计穿刺路线,经椎弓根外途径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测量术前、术后与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高度及后凸畸形角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疗效。[结果]本组病例平均随访24.7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伤椎前、中椎体高度,Cobb角,VAS和ODI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各项指标同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骨水泥渗漏6例,未出现临床症状。随访期间7例患者发生新的椎体骨折,其中4例发生在邻近节段。[结论]个体化穿刺经椎弓根外途径椎体后凸成形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中胸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微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椎弓根外途径 中胸
原文传递
右胸加上腹正中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线胤生 田晓峰 +1 位作者 张卫宁 党诚学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11期2322-2324,共3页
目的:观察经右胸、上腹正中切口,食管-胃右侧胸顶吻合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的疗效,探讨该术式的优势。方法:2006年6月-2011年6月经上腹正中、右胸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142例的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食管切缘阳性以及淋... 目的:观察经右胸、上腹正中切口,食管-胃右侧胸顶吻合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的疗效,探讨该术式的优势。方法:2006年6月-2011年6月经上腹正中、右胸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142例的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食管切缘阳性以及淋巴结清扫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治性切除率95.5%,晚期病例根治切除率90.5%,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及狭窄,吻合口出血3例,1例发生胃小弯侧应激性溃疡出血并穿孔。淋巴结清扫846枚,转移淋巴结235枚,淋巴结转移率27.8%;其中锁骨下动脉旁淋巴结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86枚,转移淋巴结16枚,转移率18.6%。结论:经右胸、上腹正中切口行食管癌切除手术,具有手术野显露清楚,直视下吻合口可靠且无张力,肿瘤切除率高,淋巴结清扫较为彻底,保持隔肌完整性,患者术后咳嗽排痰容易,能够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上腹正两切口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区域内急性胸痛及脑卒中专科急救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深入探索 被引量:8
8
作者 梁喜凤 侯卫星 +2 位作者 苏艳巧 张新波 黄雯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9年第4期372-374,共3页
为提升区域内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能力,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提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能力的(国卫办医函[2015]189号)通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胸痛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 为提升区域内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能力,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提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能力的(国卫办医函[2015]189号)通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胸痛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7] 1026号)》要求,石家庄市急救中心团队通过调研了 14家单位,并在急救背景、本市现状、调研情况、讨论、未来方向等急性胸痛及脑卒中急救医疗体系建设方面进行深入探索。结合本市特点探索出适合本市发展专科急救医疗救治体系并逐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及脑卒 专科急救 体系建设
下载PDF
急诊卒中、创伤、胸痛救治中心的建设与效果 被引量:10
9
作者 季学丽 张阳春 +6 位作者 姜丽丽 吴永祥 李霞 陈昕 达志 蔡浩 张丽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9年第12期1235-1238,共4页
目的为了畅通卒中、创伤、胸痛患者就治绿色通道,提高时间窗疾病的就治能力。方法采用院外建立急救联盟、院内优化系列流程、院外示范推广等方法推进卒中、创伤、胸痛三大中心的建设结果卒中、创伤、胸痛三大中心建设后,顺利通过了江苏... 目的为了畅通卒中、创伤、胸痛患者就治绿色通道,提高时间窗疾病的就治能力。方法采用院外建立急救联盟、院内优化系列流程、院外示范推广等方法推进卒中、创伤、胸痛三大中心的建设结果卒中、创伤、胸痛三大中心建设后,顺利通过了江苏省卫健委三大中心的验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门药时间(door to noodle time,DNT)明显缩短,创伤患者死亡率明显降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门球时间明显缩短。相关人员对绿色通道的满意度达到98%。结论三大中心建设后,畅通了卒中、创伤及胸痛的急诊绿色通道,降低了时间窗疾病在院内的延误,保障了危重患者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三大 绿色通道
下载PDF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对开胸手术中血糖、生长激素、皮质醇及胰岛素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悦琥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7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单纯全麻和全麻并胸段硬膜阻滞开胸手术患者的血糖、胰岛素、皮质醇及生长激素的变化,比较两种麻醉方法抑制手术时应激反应的差异。方法将28例ASA~级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G组10例G+C组18例):G组按照常规方法诱导后进... 目的通过检测单纯全麻和全麻并胸段硬膜阻滞开胸手术患者的血糖、胰岛素、皮质醇及生长激素的变化,比较两种麻醉方法抑制手术时应激反应的差异。方法将28例ASA~级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G组10例G+C组18例):G组按照常规方法诱导后进行气管内插管全麻,术中静脉注射维持麻醉;G+C组先行胸5~6椎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后给予1.5%利多卡因,调节阻滞平面达胸2~10后,开始全麻诱导。分别于麻醉前、切皮时、胸腔探查、关胸四个时间点采静脉血测定血清血糖、生长激素、皮质醇及胰岛素的值。结果G组血糖在探查时9.2±2.3及关胸时10.9±3.8均高于G+C组7.4±1.6、9.0±1.8;生长素G组在切皮时7.0±9.9、探查时12.8±8.3及关胸时15.9±10.8均高于G+C组4.2±6.0、10.9±7.0、13.7±7.9;而G组的血皮质醇在切皮200.8±162.3、探查228.7±114.8及关胸时242.1±185.0逐渐升高,并显著性高于G+C组156.5±36.9、165.2±57.8、208.9±44.3;随着血糖的升高两组的胰岛素均逐渐升高,但G组在探查时16.7±6.5及关胸时19.9±6.6高于G+C组13.5±4.7、16.3±4.6。结论开胸手术时使用全麻加硬膜外阻滞能有效的抑制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使患者在术中更为安全平稳,麻醉效果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 硬膜外阻滞 手术 血糖 生长激素 胰岛素 皮质醇
下载PDF
胸腰椎结核术中多体位变换的护理措施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桂红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6期1354-1355,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胸腰椎结合术中多体位变换的护理措施,总结其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行后路内固定、胸腹膜外结核病灶清除、植骨术的患者23例,皆给予多体位变换的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23例患者经多体位变换护... 目的观察分析胸腰椎结合术中多体位变换的护理措施,总结其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行后路内固定、胸腹膜外结核病灶清除、植骨术的患者23例,皆给予多体位变换的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23例患者经多体位变换护理后,皆无1例因体位变换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腰椎结合术中实施多体位变换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结合术多体位变换 护理措施 并发症
下载PDF
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的高效无缝对接在胸痛中心中的重要性
12
作者 郭庆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2期107-109,共3页
探讨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的高效无缝对接在胸痛中心中的重要性。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80例胸痛中心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实施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的高效无缝对接。比较两组干预前后APACHE I... 探讨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的高效无缝对接在胸痛中心中的重要性。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80例胸痛中心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实施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的高效无缝对接。比较两组干预前后APACHE II评分、胸痛VAS评分、满意度、抢救时间、死亡率。结果:实验组APACHE II评分、胸痛VAS评分、满意度、抢救时间、死亡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胸痛中心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的高效无缝对接可改善病情,缩短抢救时间,降低死亡率,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院内急诊 高效无缝对接 重要性
下载PDF
中国窄腹细蜂属四新种记述(膜翅目:窄腹细蜂科)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俊华 朱坤炎 童新旺 《Entomotaxonomia》 1988年第Z2期207-214,共8页
窄腹细蜂科Ropronia Provancher,1886隶属于细蜂总科Serphoidea窄腹细蜂科Roproniidae。全世界已知9种,我国已知3种:短角窄腹细蜂R.brevicornis Townes^1、四川窄腹细蜂R.szechuanensis Chao^2和浙江窄腹细蜂R.zhejiangensis He^3。本... 窄腹细蜂科Ropronia Provancher,1886隶属于细蜂总科Serphoidea窄腹细蜂科Roproniidae。全世界已知9种,我国已知3种:短角窄腹细蜂R.brevicornis Townes^1、四川窄腹细蜂R.szechuanensis Chao^2和浙江窄腹细蜂R.zhejiangensis He^3。本文报道在我国新发现的4新种:红腹窄腹细蜂R.rufiabdominalis、斑足窄腹细蜂R.pectipes、浪唇窄腹细蜂R.undaclypeus和双瘤窄腹细蜂R.bituberculata。新种模式标本除浪唇窄腹细蜂副模和双瘤窄腹细蜂副模存福建农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外,其余均放在浙江农业大学生物防治研究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基片 复眼 翅痣 前翅 翅关节 刻点 唇基 侧单眼 柄后腹 纵脊 中胸盾片
下载PDF
开胸术后肺部护理中应用按压气管诱导咳嗽排痰的效果探讨
14
作者 肖德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2期184-184,186,共2页
分析并观察开胸术后肺部护理中应用按压气管诱导患者咳嗽排痰的实际效果。方法:研究时间段确定为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将这一时间段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开胸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基本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两个例数均... 分析并观察开胸术后肺部护理中应用按压气管诱导患者咳嗽排痰的实际效果。方法:研究时间段确定为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将这一时间段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开胸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基本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两个例数均等的组别,即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扣背排痰法,研究组患者实施按压气管诱导咳嗽排痰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开胸术后患者的肺部护理中给予患者按压气管诱导咳嗽排痰进行干预,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出现肺部感染,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肺部护理 按压气管 诱导咳嗽排痰 效果
下载PDF
中国绒茧蜂属新记录
15
作者 游兰韶 熊漱琳 +2 位作者 郑伟军 黄履浙 蒋昭龙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3年第2期176-176,共1页
在鉴定滇粤两省绒茧蜂标本时,发现我国新记录三种,报导如下:(1)稻三点螟绒茧蜂Apanteles amaris Nixon 形态。雌:体黑色;足除后足基节基半部黑色外,前足和中足、后足基节端半部、转节,腿节,胫节(末端色暗)均为红黄色;前翅中室密布有色微... 在鉴定滇粤两省绒茧蜂标本时,发现我国新记录三种,报导如下:(1)稻三点螟绒茧蜂Apanteles amaris Nixon 形态。雌:体黑色;足除后足基节基半部黑色外,前足和中足、后足基节端半部、转节,腿节,胫节(末端色暗)均为红黄色;前翅中室密布有色微毛,翅痣有暗褐色边缘;中胸背板刻点细而密,盾纵沟上刻点粗糙;并胸腹节有模糊皱纹,中区不明显;腹部第一背板黑色,两侧平行,长明显大于宽,密布网状皱纹,两侧有较宽的暗红褐色膜质边缘;第二背板中域有模糊网状皱纹;产卵管鞘稍长于后足胫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胸背板 后足胫节 腹节 刻点 转节 微毛
下载PDF
中国食虫虻科属检索表(一) 被引量:1
16
作者 华立中 《生物灾害科学》 1989年第1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食虫虻科 检索表 后足胫节 虫蛇 爪间突 前缘脉 肩横脉 刻点 中胸背板
下载PDF
中国微三角小蜂属首次报道及二新种与一新记录种记述(膜翅目:小蜂科)
17
作者 刘长明 《武夷科学》 1995年第0期89-95,共7页
微三角小蜂属Trigonurella隶属膜翅目小蜂科(Chalcididac)小蜂亚科Chalcidinae的缺沟小蜂族Phasgonophorini,该属由Boucek在1988年根据澳洲的标本而建立,当时包括2个种.次年,Narendran(1989)将原来归在三角小峰属Trigonura的1种移到本属... 微三角小蜂属Trigonurella隶属膜翅目小蜂科(Chalcididac)小蜂亚科Chalcidinae的缺沟小蜂族Phasgonophorini,该属由Boucek在1988年根据澳洲的标本而建立,当时包括2个种.次年,Narendran(1989)将原来归在三角小峰属Trigonura的1种移到本属.本文为中国微三角小蜂属种类的首次报道,文中记述了2新种和1新记录种,因此目前该属全世界已知5种.模式标本存放处在文中将分别注明.蒙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及广西农科院植保研究所借用标本,特此致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记录种 膜翅目 小蜂科 首次报道 新种 刻点 小盾片 中胸盾片 索节 后缘脉
下载PDF
中国三角小蜂属一新种及一新记录种记述(膜翅目:小蜂科)
18
作者 刘长明 《武夷科学》 1994年第0期110-115,共6页
三角小蜂属Trigonura隶属膜翅目小蜂科(Chalddidae)小蜂亚科Chalddinae的缺脊小蜂族Phasgonophorini。本文记述该屈两种,其中1个为新种,1个为中国新记录种。模式标本存放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北京中关村)。蒙中国科学院动... 三角小蜂属Trigonura隶属膜翅目小蜂科(Chalddidae)小蜂亚科Chalddinae的缺脊小蜂族Phasgonophorini。本文记述该屈两种,其中1个为新种,1个为中国新记录种。模式标本存放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北京中关村)。蒙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借用标本,特致谢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蜂科 新记录种 刻点 索节 中胸盾片 背板 模式标本 标本馆 翅基片 棒节
下载PDF
中国潜水蜂一新属三新种记述(膜翅目:姬蜂总科:潜水蜂科)(英文)
19
作者 赵修复 《武夷科学》 1992年第1期325-332,共8页
作者于1981年发表我国潜水蜂2新种,并对全世界6个种编一个检索表。嗣后,我国又增加3个种(赵修复、赵景璋1986;邱瑞珍、翁振宇,1986;何俊华、陈学新,1991)。现在再增加一新属和三新种,记述于下。模式标本藏于福建农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标... 作者于1981年发表我国潜水蜂2新种,并对全世界6个种编一个检索表。嗣后,我国又增加3个种(赵修复、赵景璋1986;邱瑞珍、翁振宇,1986;何俊华、陈学新,1991)。现在再增加一新属和三新种,记述于下。模式标本藏于福建农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标本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蜂 总科 赵修复 腹节 模式标本 纵脊 生物防治研究 DORSAL 中胸背板 侧板
下载PDF
温度对十种赤眼蜂体色的影响
20
作者 朱聪颖 王德森 +2 位作者 肖庄婷 韩东良 何余容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9-225,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温度对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成蜂体色的影响。【方法】分别在18和30℃条件下饲养卷蛾赤眼蜂T.cacoeciae、食胚赤眼蜂T.embryophagum、短管赤眼蜂T.pretiosum、螟黄赤眼蜂T.chilonis、广赤眼蜂T.evanescens、...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温度对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成蜂体色的影响。【方法】分别在18和30℃条件下饲养卷蛾赤眼蜂T.cacoeciae、食胚赤眼蜂T.embryophagum、短管赤眼蜂T.pretiosum、螟黄赤眼蜂T.chilonis、广赤眼蜂T.evanescens、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微小赤眼蜂T.minutum、土耳其赤眼蜂T.turkestanica和稻螟赤眼蜂T.japonicum 10种赤眼蜂成蜂,并采用RGB色彩模式作为体色判别标准对比18和30℃条件下饲养的赤眼蜂的体色差异。【结果】18和30℃下饲养的10种赤眼蜂成蜂体色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18℃下饲养的赤眼蜂成蜂较30℃下饲养的赤眼蜂成蜂体色深。其中卷蛾赤眼蜂成蜂体色的变化最明显:18℃下饲养时胸部为黄褐色、腹部为黑褐色;30℃时胸腹部均为浅黄色。在18和30℃下饲养时,10种赤眼蜂成蜂胸部中胸盾片与小盾片、腹部第1-3节或腹中部的体色变化明显。18℃下饲养的10种赤眼蜂成蜂体色RGB值显著低于30℃下饲养的,且螟黄赤眼蜂、广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和微小赤眼蜂雌成蜂体色的RGB值显著高于雄成蜂。【结论】温度能够显著影响赤眼蜂成蜂的体色,饲养温度越高,赤眼蜂成蜂的体色越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蜂 温度 体色 RGB 中胸盾片 小盾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