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50年代中苏音乐交流概况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然 《当代音乐》 2016年第4期24-29,共6页
从20世纪初的"学堂乐歌"、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救亡歌曲"到50年代的"以苏为师"及80年代改革开放后引入"多元音乐文化",20世纪中国音乐历史中的四次大规模"西乐东渐"浪潮,唯有"50... 从20世纪初的"学堂乐歌"、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救亡歌曲"到50年代的"以苏为师"及80年代改革开放后引入"多元音乐文化",20世纪中国音乐历史中的四次大规模"西乐东渐"浪潮,唯有"50年代的中苏音乐交流"以其高度的政治性、体系性和群众性而独具特色。这一时期,我国在音乐教育、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理论等各方面学习、借鉴苏联经验,苏联的音乐文化模式以近乎"移植"的方式引入中国并被广泛接受。鉴于这种文化模式的"引入与接受"从其发轫之初就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密切关联。所以本文以社会学理论为支撑,透过"社会学之眼"回顾典型事例,解读"中苏音乐交流"的社会动因和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 音乐交流 联音乐专家
下载PDF
全面抗战时期中苏美术展览与公开信交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军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01-105,共5页
上世纪30年代初期,鲁迅、徐悲鸿等进步人士以版画为突破口,对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美术的大力引介,为后期中苏美术界开展全方位的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方面,作为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地缘相近且利益攸关的重要盟友,中苏美术交流展... 上世纪30年代初期,鲁迅、徐悲鸿等进步人士以版画为突破口,对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美术的大力引介,为后期中苏美术界开展全方位的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方面,作为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地缘相近且利益攸关的重要盟友,中苏美术交流展览在全面抗战时期趋于常态化,并呈现出明显的赴苏办展顺差特征,战火涅槃的中国抗战美术空前自信,较好地实现了本土化的再生产;另一方面,由官方文化协会组织发起的公开信运动,是特殊历史条件下增进两国民众互通和基于宏观层面开展全民美育意识形态教化的有效形式,可谓中外美术交流史上的一大创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时期 美术交流 公开信
下载PDF
新中国留学人才的策源地——留苏预备部论述
3
作者 刘超 袁青青 《社会科学论坛》 2021年第1期60-68,共9页
新中国初期,为提升公派留学生的质量、使之更好地适应留苏学习和生活,中央决定在北京俄专设立留苏预备部,负责留苏学子的国内培训工作。作为一个留学预备教育机构,该部办学工作围绕培养留苏预备生展开,形成了以俄语和政治理论教育并重... 新中国初期,为提升公派留学生的质量、使之更好地适应留苏学习和生活,中央决定在北京俄专设立留苏预备部,负责留苏学子的国内培训工作。作为一个留学预备教育机构,该部办学工作围绕培养留苏预备生展开,形成了以俄语和政治理论教育并重的课程体系,并承担了监督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为保障新中国留苏教育的顺利推行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备部 历史沿革 办学特色 中苏交流
下载PDF
新中国第一次海外艺术展的模式与意义——1950年苏联“中国艺术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赖荣幸 《艺术探索》 2014年第2期28-35,4,共8页
1950年在苏联和东欧国家展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展览会",是新中国成立初年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第一次重大活动。作为新中国的首次大型对外艺术展览会,1950年苏联"中国艺术展"承担着展示新中国形象、传... 1950年在苏联和东欧国家展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展览会",是新中国成立初年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第一次重大活动。作为新中国的首次大型对外艺术展览会,1950年苏联"中国艺术展"承担着展示新中国形象、传播友谊和向苏联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使命,其展览模式和经验对新中国美术的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艺术展 美术交流 展览模式
下载PDF
俄苏群众歌曲在中国的传播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莹 《大舞台》 2010年第2期11-12,共2页
俄苏群众歌曲在中国的广泛的传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俄苏群众歌曲的传入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它积极配合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传播手段的丰富,俄苏群众歌曲在中国传播的形式也多样化,特别是50年代中苏关系升温而... 俄苏群众歌曲在中国的广泛的传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俄苏群众歌曲的传入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它积极配合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传播手段的丰富,俄苏群众歌曲在中国传播的形式也多样化,特别是50年代中苏关系升温而带来的两国文化交流,更是使俄苏群众歌曲成为了影响中国两代甚至三代人的艺术形式——一个外国音乐艺术形式会对中国造成全民性影响,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歌曲 群众歌曲 音乐文化交流 歌曲翻译 文化传播
下载PDF
中苏美术交流的互动深化与矛盾初现(1937-1949)
6
作者 陈都 《美术学报》 CSSCI 2024年第4期20-29,共10页
中苏美术交流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中的热点,但因为文献碎片化等问题的制约,导致视界长期定格在“苏联美术对华文化输入”的单一维度中。鉴于此,本文基于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末的苏联原始文献,串联大量的俄文展览图录、展评,从而研究... 中苏美术交流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中的热点,但因为文献碎片化等问题的制约,导致视界长期定格在“苏联美术对华文化输入”的单一维度中。鉴于此,本文基于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末的苏联原始文献,串联大量的俄文展览图录、展评,从而研究苏联对华美术交流方面的主动性,如其对中国画的传统派与改良派的判断,以及还原他们希望中国同行接受什么样的苏联美术。由此,本文建构起“中国美术对苏联文化输出”的面向,进而反向验证中国美术界回应苏联美术的认识,从而阐释中国美术家运用下的“苏联经验”与苏联美术之间的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交流 国画 木刻 联经验”
原文传递
大众传媒与50年代苏联美术的全面输入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婷 《职大学报》 2008年第1期65-67,112,共4页
新中国建立初期,苏联美术在中国的传播是通过出版、展览、教育三个主要渠道进行的,并且有针对性的形成了相对较为完整严密的传播体系。尽管当时的大众传播媒介并不完善而且大众传播体系属于建立的初期,但在传播和输入苏联美术方面,大众... 新中国建立初期,苏联美术在中国的传播是通过出版、展览、教育三个主要渠道进行的,并且有针对性的形成了相对较为完整严密的传播体系。尽管当时的大众传播媒介并不完善而且大众传播体系属于建立的初期,但在传播和输入苏联美术方面,大众传媒是完全投入的;而且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种传媒的介入是非常成功且富有成效的,使得苏联美术深刻影响了新中国美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交流 大众传媒 美术
下载PDF
徐悲鸿与中苏美术交流——兼论苏联美术界对中国画的理解 被引量:2
8
作者 陈都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24,共10页
中苏美术交流是美术史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处于冷热不均的状态,即学界高度关注苏联美术影响中国艺术的层面,但又忽视中国美术对苏文化输出的影响。单一维度地理解苏联美术对中国的影响,导致中国美术界对苏联美术的理解产生了偏差。鉴于... 中苏美术交流是美术史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处于冷热不均的状态,即学界高度关注苏联美术影响中国艺术的层面,但又忽视中国美术对苏文化输出的影响。单一维度地理解苏联美术对中国的影响,导致中国美术界对苏联美术的理解产生了偏差。鉴于此,本文以1934年徐悲鸿主持的“中国绘画展览会”为线索,以徐悲鸿的中国画艺术为中心,串联报刊、专著、图录等文献,进一步研究苏联文化艺术界如何理解、回应中国画艺术,及其相关的理论逻辑,进而阐释中苏美术交流双向互动中的融合与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交流 国画 徐悲鸿 国绘画展览会 联版画展览会
原文传递
社会学视域下的中苏音乐交流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然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2-100,129,共10页
本文对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音乐交流活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回顾,从对典型事例的社会学阐释出发,全面解读"中苏音乐交流"的社会动因和特点。
关键词 社会学 音乐交流 社会运动
原文传递
论梅兰芳访苏对中苏戏剧文化交流的影响
10
作者 李志远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2017年第1期257-267,共11页
梅兰芳于1935年访苏演剧,既有着当时中苏邦交的原因,也与苏联国内对待中国戏曲的态度,更与梅兰芳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有关。梅兰芳到苏联演出,给苏联艺术界带来了一系列新气象,让一些艺术家改变了原先的中国戏曲观,同时也让梅兰芳自己改... 梅兰芳于1935年访苏演剧,既有着当时中苏邦交的原因,也与苏联国内对待中国戏曲的态度,更与梅兰芳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有关。梅兰芳到苏联演出,给苏联艺术界带来了一系列新气象,让一些艺术家改变了原先的中国戏曲观,同时也让梅兰芳自己改变了原先的中国戏曲价值认知。不过,由于当时的国内形势及苏联戏剧界的形态和梅耶荷德的不幸,并没有真正地让中国戏曲文化进入苏联戏剧界,而是后来的斯坦尼体系风行中国戏剧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梅耶荷德 丹钦柯 戏剧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新中国第一次中国艺术海外展的模式与意义——1950年苏联“中国艺术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赖荣幸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6-83,共8页
1950年在苏联和东欧国家展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展览会",是新中国初年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第一次重大活动。本文通过查阅当时出版的若干中外文献,勾勒了此次展览会的前因后果和展出情况。作为新中国的首次大型对外艺术展览会... 1950年在苏联和东欧国家展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展览会",是新中国初年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第一次重大活动。本文通过查阅当时出版的若干中外文献,勾勒了此次展览会的前因后果和展出情况。作为新中国的首次大型对外艺术展览会,承担着展示新中国形象、传播友谊和向苏联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使命,其展览模式和经验,对新中国美术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艺术展 文化交流 展览模式
原文传递
抗战时期苏联“中国艺术展览会”再考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佳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1-153,共13页
1940年1月,由中苏两国共同筹备的"中国艺术展览会"在莫斯科开幕。中央研究院、故宫博物院及中苏文化协会挑选中国历代艺术品赴苏参展,展会的筹备因中央研究院各方意见分歧而颇费周折。本次展览会所展出的中国古代及中国抗战... 1940年1月,由中苏两国共同筹备的"中国艺术展览会"在莫斯科开幕。中央研究院、故宫博物院及中苏文化协会挑选中国历代艺术品赴苏参展,展会的筹备因中央研究院各方意见分歧而颇费周折。本次展览会所展出的中国古代及中国抗战艺术品在苏联各界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对于推动战时中苏艺术文化交流、扩大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苏德战争爆发后,"中国艺术展览会"被迫中断,在中苏关系渐趋冷淡的背景之下,中苏两国间就中国参展艺术品归国所开展的交涉活动也颇具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艺术展览会 文化交流 央研究院 故宫博物院 邵力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