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A分子指纹图谱与测序技术在中药品质研究中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4
1
作者 曹晖 刘玉萍 +1 位作者 邵鹏柱 毕培曦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643-645,653,共4页
目的:介绍现代生物技术DNA指纹图谱与测序技术在中药品质研究上的应用和意义。方法:以国内外有代表性的论文为基础,进行整理与归纳。结果:目前DNA指纹图谱技术有RFLP,PCR,AFLP,APPCR和RAPD等。测序... 目的:介绍现代生物技术DNA指纹图谱与测序技术在中药品质研究上的应用和意义。方法:以国内外有代表性的论文为基础,进行整理与归纳。结果:目前DNA指纹图谱技术有RFLP,PCR,AFLP,APPCR和RAPD等。测序基因有cpDNA的rbcL,matK,rpoC,mtDNA的cytb,核基因组的rRNA、ITS等。介绍了中药品质DNA指纹图谱与DNA序列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指纹图谱 DNA序列分析 中药品质
下载PDF
中药品质评价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1
2
作者 笪舫芳 戴忠华 朱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85-1488,共4页
中药品质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临床疗效的优劣与科学研究的发展,它是保证中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可控性的基础。主要对当前中药品质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发现目前中药品质评价中的优缺点,找到当前中药品质评价问题,分析中药品质评价的发... 中药品质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临床疗效的优劣与科学研究的发展,它是保证中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可控性的基础。主要对当前中药品质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发现目前中药品质评价中的优缺点,找到当前中药品质评价问题,分析中药品质评价的发展趋势,为中药品质评价的的研究模式提供建议,以期保证中药品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更好的与国际药品标准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品质评价 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中药品质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2
3
作者 严铸云 李羿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299-302,共4页
中药品质是保证中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基础。本文综述了中药品质内涵、研究模式和内容、评价标准。笔者认为只有把握中医药内在规律,遵循国际标准制定的规则和规范,才能制定出既有中医药特色又符合国际规范的中药品质评价标准和质... 中药品质是保证中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基础。本文综述了中药品质内涵、研究模式和内容、评价标准。笔者认为只有把握中医药内在规律,遵循国际标准制定的规则和规范,才能制定出既有中医药特色又符合国际规范的中药品质评价标准和质量保证体系,加快中药国际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品质 质量评价标准 质量保证 研究模式 研究内容
下载PDF
中药品质评价新技术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吴锋 豆久锋 张慧芳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年第9期588-588,共1页
关键词 品质评价 新技术 中药品质评价 技术进展 传统鉴别方法 药物质量标准 有效成分含量 科技进步
下载PDF
中药品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万德光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279-279,共1页
中药品质是中药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鉴于中药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物质基础认知的有限性,如何有效进行中药的质量控制,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中药品质已成为制约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中药国际化的瓶颈问题。
关键词 中药品质 中药国际化 中医药事业 物质基础 质量控制 临床用药 复杂性 有限性
下载PDF
万德光教授中药品质学术思想述论 被引量:5
6
作者 严铸云 《亚太传统医药》 2012年第1期1-2,共2页
万德光教授,首届国家教学名师,成都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中药学学科带头人,全国第四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长期致力于现代生物学与中药思想的融合,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中药品质学术思想和研究思维模式... 万德光教授,首届国家教学名师,成都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中药学学科带头人,全国第四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长期致力于现代生物学与中药思想的融合,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中药品质学术思想和研究思维模式,取得一批重要成果,贡献突出,成绩斐然。着重介绍了万德光教授中药品质学术思想相关内容,以期对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的宝贵学术思想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德光 名老中医 中药品质 学术思想
下载PDF
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中药品质评价专论》课程建设与实践
7
作者 秦雯 尉捷 +2 位作者 张燕玲 敖冬梅 王丹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39-41,47,共4页
根据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结合中药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情况,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建设《中药品质评价专论》课程知识体系与知识框架,培养学生掌握中药品质评价的方法与技能,为学生后期进一步研究、评价、控制中药的... 根据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结合中药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情况,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建设《中药品质评价专论》课程知识体系与知识框架,培养学生掌握中药品质评价的方法与技能,为学生后期进一步研究、评价、控制中药的品质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 中药品质评价专论 课程建设
下载PDF
产地生态环境要素与中药品质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银玲 彭月 +3 位作者 刘荣 陈鸿平 赵梓辰 刘友平 《中药与临床》 2012年第6期9-14,共6页
从土壤因子、气候因子、灌溉水因子和大气因子对药材品质的影响概述生态环境要素与药材质量的相关性。以川芎为对象,研究了川芎药材的主要指标成分含量与部分产地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川芎中阿魏酸含量与产地年均温存在显著负相关... 从土壤因子、气候因子、灌溉水因子和大气因子对药材品质的影响概述生态环境要素与药材质量的相关性。以川芎为对象,研究了川芎药材的主要指标成分含量与部分产地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川芎中阿魏酸含量与产地年均温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多糖含量与产地海拔高度有显著负相关关系,为中药品质研究和中药GAP基地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针对当今追求药材产量及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而盲目引种问题提出了建立道地药材适宜生态环境因素水平表的设想,即在分析量化影响药材品质的各生态环境因子基础上,建立道地药材适宜生态环境因素水平表,根据因素水平表选择适宜种植区或建立模拟种植区,为中药材合理引种、中药材质量控制及中药材供需矛盾的解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品质 产地 生态环境因子 川芎 合理引种 模拟种植区
下载PDF
提高中药品质 扩大中药出口 被引量:1
9
作者 苟克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8期84-84,共1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然植物药在全球日益受到关注.中药(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下同)绝大部分源于植物药,并有数千年的使用历史.中药在目前我国医药行业中最具自主知识产权,因此,我国加入WTO将给中药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应...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然植物药在全球日益受到关注.中药(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下同)绝大部分源于植物药,并有数千年的使用历史.中药在目前我国医药行业中最具自主知识产权,因此,我国加入WTO将给中药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按国际认可的标准规范生产、研究和开发新药,走现代化与产业化之路,解决目前我国中药出口存在的重金属和农残超标等问题.根据多年从事中药出口及质量管理的经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品质 出口 GAP GMP
下载PDF
中药指纹图谱在中药品质评价和质量标准研究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4
10
作者 汪忠华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02年第1期23-24,41,共3页
中药在中国虽然有上千年的实际应用历史,但如何保证中药的疗效是一个越来越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为了制订出可控的质量标准,以保证中药安全有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更加注意对中药材,中成药的质量评价研究,中药指纹图谱方法不失为一... 中药在中国虽然有上千年的实际应用历史,但如何保证中药的疗效是一个越来越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为了制订出可控的质量标准,以保证中药安全有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更加注意对中药材,中成药的质量评价研究,中药指纹图谱方法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评价手段,其种类大致包括TLC、TLCS、HPLC、HPLC/MS,GC,GC/MS,HPCE,IR,NMR和X-射线衍射等[1],但更为广泛应用的方法目前以色谱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指纹图谱 中药品质评价 中药质量标准
下载PDF
中药品质问题的物联网解决方案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如月 李卫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8期202-204,共3页
解决中药在各个生产销售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是当前我国中医药领域亟待解决的疑难问题。影响中药品质的问题为四大类:地理位置不清晰;生产条件的易变性,包括温度、湿度、生产周期等;运输和保存过程中的条件,例如温度、时间;人为因素。针... 解决中药在各个生产销售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是当前我国中医药领域亟待解决的疑难问题。影响中药品质的问题为四大类:地理位置不清晰;生产条件的易变性,包括温度、湿度、生产周期等;运输和保存过程中的条件,例如温度、时间;人为因素。针对这四大类,建议采用RFID+信息采集+区块链+全流程指纹库,四者一体化,促进物联网在中药品质的有效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中药 中药品质 信息采集
下载PDF
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
12
作者 陈美燕 《基层医学论坛》 2007年第11期1018-1018,共1页
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有内因(中药自身因素)和外因(外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中药白身因素包括化学成分及其性质、含水量、细菌污染情况等。中药含水量及污染情况是发霉、虫蛀、变色的重要影响因素。含淀... 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有内因(中药自身因素)和外因(外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中药白身因素包括化学成分及其性质、含水量、细菌污染情况等。中药含水量及污染情况是发霉、虫蛀、变色的重要影响因素。含淀粉、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较多的中药,易生虫、发霉、遭鼠害等。含挥发油等的中药易散失气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品质 变异 细菌污染情况 中药含水量 环境因素 自身因素 化学成分 营养物质
下载PDF
品质源于设计:基于药效物质的中药品质调控——海军军医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陈万生教授团队中药品质调控研究思路与实践总结
13
作者 海军军医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陈万生教授团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35-2647,共13页
陈万生教授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药效物质的中药品质调控,针对高活性中药药效物质资源开发所面临的“生物合成途径不明”、“代谢调控效率低”两个关键问题,创建了基于“基因-代谢物”关联谱的中药有效成分生源途径高效解析技术,依托... 陈万生教授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药效物质的中药品质调控,针对高活性中药药效物质资源开发所面临的“生物合成途径不明”、“代谢调控效率低”两个关键问题,创建了基于“基因-代谢物”关联谱的中药有效成分生源途径高效解析技术,依托完整、快速、多样化的中药功能基因鉴定系统,多角度表征次生代谢调控网络;同时通过开展基于真实世界证据的中药质量标志物发现、基于结构基因的靶向调控和基于转录因子的全局调控成功提高了活性天然产物含量,为利用次生代谢工程调控中药品质提供了成功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有效成分 中药品质 军医大学 活性天然产物 解析技术 药效物质 上海中医药大学 生物合成途径
下载PDF
生态因子与中药品质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臧亚男 顾正位 +2 位作者 冯帅 李佳 王晓燕 《山东中医杂志》 2022年第10期1137-1141,共5页
中药道地药材需要保证品质。从生态因子入手研究中药材品质,可以指导中药材种植,提高中药材品质,从源头保障药材质量。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等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梳理与生... 中药道地药材需要保证品质。从生态因子入手研究中药材品质,可以指导中药材种植,提高中药材品质,从源头保障药材质量。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等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梳理与生态因子相关的中药材品质研究的进展情况,表明多种单一生态因子均可对多种中药材的品质产生影响,其中尤以土壤因子、光照强度、降水量三个生态因子与中药材品质的相关性最为密切。参考文献33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地药材 中药品质 药材质量 生态因子 土壤因子 光照强度 降水量
下载PDF
中药品质调控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与方法探讨
15
作者 肖莹 邱实 +2 位作者 陈瑞兵 管芹 陈万生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17,共10页
高品质中药资源是中医药全产业链健康发展的物质载体和战略基石。当前,大宗药材品质退化、珍稀濒危资源匮乏,优质中药资源需求和供给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作者团队长期从事中药品质调控与资源可持续利用... 高品质中药资源是中医药全产业链健康发展的物质载体和战略基石。当前,大宗药材品质退化、珍稀濒危资源匮乏,优质中药资源需求和供给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作者团队长期从事中药品质调控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该文结合研究实例,从“道地药材品质形成机制研究、中药活性成分生源途径解析、中药材优良品种的培育、中药活性成分异源生物制造”几个方面阐述中药品质调控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路和方法,为本领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资源 中药品质 品质调控 资源可持续利用
原文传递
中药品质生态学:一个新兴交叉学科 被引量:27
16
作者 黄林芳 陈士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共11页
中药品质生态学是研究中药品质及与生态环境关系及机制的学科,是中药品质学与生态学交叉融合形成的新兴学科。本文首次提出中药品质生态学概念,分析了历史背景与发展,重点阐述了中药品质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中药品质、中药品质形成的... 中药品质生态学是研究中药品质及与生态环境关系及机制的学科,是中药品质学与生态学交叉融合形成的新兴学科。本文首次提出中药品质生态学概念,分析了历史背景与发展,重点阐述了中药品质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中药品质、中药品质形成的生物学成因、药用生物分布、产地与生态因子的关系、优质药材产地生态适宜性与区划、生态系统调控与保护对中药品质的影响、优质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中药品质生态学理论体系与技术方法。总结了中药品质生态学的6个基本理论:环境生态论;品种品质延续与产地变迁论;可持续利用理论;生态型理论;逆境效应理论;基因特化理论。介绍了中药品质生态学的常用研究方法:化学评价方法、物理学评价方法、生物学评价方法与生态学评价方法。展望了中药品质生态学科发展方向:宏观-介观-微观双向多纬发展;多学科交叉与理论方法体系完善;生产实践与国际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品质生态学 生态学 中药品质 理论 方法
原文传递
生物效价检测在中药品质及药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会芳 王伽伯 +1 位作者 孙琴 肖小河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0-192,共3页
在分析现行中药品质与药性研究状况的基础上,认为中药品质与药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提出借鉴生物效价检测能够直接从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角度共同把握中药的品质评价和药性研究。通过建立的生物效价检测方法对中药饮片建立效价标签,使... 在分析现行中药品质与药性研究状况的基础上,认为中药品质与药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提出借鉴生物效价检测能够直接从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角度共同把握中药的品质评价和药性研究。通过建立的生物效价检测方法对中药饮片建立效价标签,使医生在临床应用上可针对病情需要有意识地根据生物效价的方向和效价强度不同(药性特点)遣方用药,有利于保证中医药临床疗效的重复性,提高中医药的整体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效价检测 中药品质 中药药性
原文传递
美拉德反应对中药品质的影响及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18
作者 宫瑞泽 霍晓慧 +3 位作者 张磊 刘畅 李珊珊 孙印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3-251,共9页
美拉德反应是一种普遍存在于食品工业和中药加工炮制中的非酶褐变反应。美拉德反应不仅能改变中药的色泽、香味,延长中药的货架期和保质期,还能产生新的活性物质。除此之外,美拉德反应产生的5-羟甲基糠醛、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等微量有毒... 美拉德反应是一种普遍存在于食品工业和中药加工炮制中的非酶褐变反应。美拉德反应不仅能改变中药的色泽、香味,延长中药的货架期和保质期,还能产生新的活性物质。除此之外,美拉德反应产生的5-羟甲基糠醛、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等微量有毒有害物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添加抑制剂、抗氧化剂等调控美拉德反应,进而控制中药品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美拉德反应研究概况及其对中药品质影响及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调控美拉德反应控制中药品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中药品质 影响因素 调控研究 抑制剂干预 动力学调控
原文传递
中药贮藏期品质变化及评价指标探讨 被引量:8
19
作者 熊素琴 燕娜娜 +4 位作者 徐双美 杨丹 刘友平 陈鸿平 陈林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64-966,共3页
贮藏与中药质量密切相关,贮藏不当易引入公害物质及中药性状品质发生变化,如霉菌、真菌毒素等侵入;发生变色、走油等变质现象。为保证中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须从多角度多指标研究中药在贮藏过程中对品质的影响和变化。传统感官鉴别方法... 贮藏与中药质量密切相关,贮藏不当易引入公害物质及中药性状品质发生变化,如霉菌、真菌毒素等侵入;发生变色、走油等变质现象。为保证中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须从多角度多指标研究中药在贮藏过程中对品质的影响和变化。传统感官鉴别方法评判中药品质优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缺陷。文章围绕中药在贮藏过程中易发生的品质变异及其评价指标展开探讨,为建立更加科学、系统、可操作性的中药品质研究方法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品质 贮藏期 变质 评价指标
下载PDF
中药品种选育与“中药品质育种”研究思路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洁 陈江 +2 位作者 鲜彬 王瑞 裴瑾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12-2020,共9页
中药是中国医药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物质基础。优良的中药品种是药材质量的保证,直接影响着中药的临床疗效。中药良种选育是传承创新中药品质的根本途径。作为中药产业的源头工程,中药良种选育起步虽晚,但发展迅... 中药是中国医药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物质基础。优良的中药品种是药材质量的保证,直接影响着中药的临床疗效。中药良种选育是传承创新中药品质的根本途径。作为中药产业的源头工程,中药良种选育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已选育了许多品种,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中药品质选育理念的缺失,造成中药品种选育缺乏中药特色,成为中医药事业中最薄弱的环节。总结了近20年来中药品种选育的成果并对当前中药品种选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针对中药品质特征,提出“中药品质育种”的研究思路,同时以红花为例介绍了中药品质育种的具体应用,为今后中药品种选育提供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品种选育 常规育种 分子育种 中药品质育种 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