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基于文献数据挖掘和Meta分析探究中药复方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用药规律和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目的:基于文献数据挖掘和Meta分析探究中药复方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用药规律和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中药复方治疗Hp相关性CAG的文献,检索时间范围为各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9月。首先进行数据频次统计和挖掘分析;其次进行Meta分析,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结局指标(临床疗效、Hp清除率、胃镜检查结果改善有效率、临床症状积分)进行分析。并采用GRADE证据质量分级系统对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数据挖掘部分纳入19篇文献,共涉及19个完整处方、76味中药,其中高频药物有甘草、黄芪、蒲公英、黄连、茯苓、半夏、莪术等,主要功效为益气健脾、清热祛湿、理气健胃等;药性多温、寒,药味多苦、辛,主要归脾、胃经。Meta分析纳入17篇文献,结果显示,与西药或中成药或西药联合中成药组相比,中药复方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中药复方组在清除Hp、提高胃镜检查结果改善有效率方面优于西药或西药联合中成药组(P<0.05)。中药复方组在改善胃胀满、胃痛、喜热喜按、腹泻方面优于西药或中成药或西药联合中成药组(P<0.05),在改善口干口苦和纳差食少方面,中药复方组与西药或西药联合中成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GRADE评价显示证据级别为中等到极低,提示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不高。结论:Hp相关性CAG的用药以益气健脾药为主,常与具有清热除湿、疏肝和胃等功效的药物配伍使用。中药复方治疗Hp相关性CAG疗效、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西药或中成药或两者联合治疗。但相关研究获得证据级别低,尚需开展高质量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展开更多
目的对治疗失眠中药复方专利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用药配伍及组方规律。方法检索CNIPR(Chi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Net)专利信息服务平台(http://search.cnipr.com/)自建库至2020年10月7日治疗失眠的中药复方专利,将数据录入中...目的对治疗失眠中药复方专利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用药配伍及组方规律。方法检索CNIPR(Chi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Net)专利信息服务平台(http://search.cnipr.com/)自建库至2020年10月7日治疗失眠的中药复方专利,将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药物频次统计、性味归经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并挖掘潜在新处方。结果共纳入78首治疗失眠的中药复方专利,涉及中药231味,高频药物为酸枣仁、远志、甘草、茯苓、首乌藤等;药性分布:平>温>凉>寒,药味分布:甘>苦>辛>酸;主要归心、肝、肺经;药物组合以酸枣仁为核心;新处方有白芍+阿胶+黄连+熟地黄+当归+山茱萸、白芍+黄芩+黄连+鸡子黄等5首;最常见中医证型为肝火扰心证(34.1%)。结论本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药复方专利治疗失眠的用药模式进行客观分析,有助于指导新方新药研发及临床处方优化。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基于文献数据挖掘和Meta分析探究中药复方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用药规律和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中药复方治疗Hp相关性CAG的文献,检索时间范围为各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9月。首先进行数据频次统计和挖掘分析;其次进行Meta分析,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结局指标(临床疗效、Hp清除率、胃镜检查结果改善有效率、临床症状积分)进行分析。并采用GRADE证据质量分级系统对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数据挖掘部分纳入19篇文献,共涉及19个完整处方、76味中药,其中高频药物有甘草、黄芪、蒲公英、黄连、茯苓、半夏、莪术等,主要功效为益气健脾、清热祛湿、理气健胃等;药性多温、寒,药味多苦、辛,主要归脾、胃经。Meta分析纳入17篇文献,结果显示,与西药或中成药或西药联合中成药组相比,中药复方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中药复方组在清除Hp、提高胃镜检查结果改善有效率方面优于西药或西药联合中成药组(P<0.05)。中药复方组在改善胃胀满、胃痛、喜热喜按、腹泻方面优于西药或中成药或西药联合中成药组(P<0.05),在改善口干口苦和纳差食少方面,中药复方组与西药或西药联合中成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GRADE评价显示证据级别为中等到极低,提示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不高。结论:Hp相关性CAG的用药以益气健脾药为主,常与具有清热除湿、疏肝和胃等功效的药物配伍使用。中药复方治疗Hp相关性CAG疗效、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西药或中成药或两者联合治疗。但相关研究获得证据级别低,尚需开展高质量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文摘目的对治疗失眠中药复方专利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用药配伍及组方规律。方法检索CNIPR(Chi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Net)专利信息服务平台(http://search.cnipr.com/)自建库至2020年10月7日治疗失眠的中药复方专利,将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药物频次统计、性味归经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并挖掘潜在新处方。结果共纳入78首治疗失眠的中药复方专利,涉及中药231味,高频药物为酸枣仁、远志、甘草、茯苓、首乌藤等;药性分布:平>温>凉>寒,药味分布:甘>苦>辛>酸;主要归心、肝、肺经;药物组合以酸枣仁为核心;新处方有白芍+阿胶+黄连+熟地黄+当归+山茱萸、白芍+黄芩+黄连+鸡子黄等5首;最常见中医证型为肝火扰心证(34.1%)。结论本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药复方专利治疗失眠的用药模式进行客观分析,有助于指导新方新药研发及临床处方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