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多组分网络靶点效应PK-PD结合模型应用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14
1
作者 田乐 狄留庆 +5 位作者 周伟 汪素娟 蔡宝昌 毕肖林 赵晓莉 单进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24-1830,共7页
中药复方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多效应的作用特点,使得研究中药复方物质基础、体内过程、生物效应及其相互关系相当复杂。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开展中药多组分PK-PD结合模型应用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探讨,对阐明中药复方本质及其规律具有... 中药复方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多效应的作用特点,使得研究中药复方物质基础、体内过程、生物效应及其相互关系相当复杂。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开展中药多组分PK-PD结合模型应用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探讨,对阐明中药复方本质及其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中药多组分网络靶点PK-PD结合模型,首先应该选择合适的药效物质基础,建立合理的网络靶点效应指标体系,综合运用智能计算方法、代谢组学、系统生物学等现代生物技术和方法,揭示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和科学内涵,设计及优选中药复方给药方案,促进中药复方新药开发和药物再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PD结合模型 中药多组分 网络靶点效应
下载PDF
多模板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及其在中药多组分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硕 常月月 +5 位作者 程芳芳 包贝华 曹雨诞 姚卫峰 张丽 丁安伟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51-760,共10页
多模板分子印迹固相萃取不仅具有高选择性、吸附容量大、容易制备、可重复使用以及环境污染小等优点,而且可以实现对多种化合物的富集分离,在中药成分提取分离方面受到广泛的关注。本研究总结归纳了多模板分子印迹固相萃取的最新发展,... 多模板分子印迹固相萃取不仅具有高选择性、吸附容量大、容易制备、可重复使用以及环境污染小等优点,而且可以实现对多种化合物的富集分离,在中药成分提取分离方面受到广泛的关注。本研究总结归纳了多模板分子印迹固相萃取的最新发展,同时基于中药活性成分的种类(黄酮、生物碱、苯丙素和萜类等)分类综述多模板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在中药多组分分离提取方面的最新应用,以期为多模板分子印迹聚合物更好应用于中药活性多组分提取分离,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板 分子印迹 固相萃取 中药多组分 提取分离
原文传递
多组分中药化合物组释放同步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50
3
作者 张继稳 陈立兵 +1 位作者 顾景凯 葛卫红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7-651,共5页
中药剂型中所含各组分的理化性质不同,其释放特征往往存在差异。目前尚无定量评价此种差异的方法。基于Kalman滤波法原理,定义了化合物组异步性特征参数"化合物组相对误差(relative chemomic error,ε)",并据此建立同步性参数... 中药剂型中所含各组分的理化性质不同,其释放特征往往存在差异。目前尚无定量评价此种差异的方法。基于Kalman滤波法原理,定义了化合物组异步性特征参数"化合物组相对误差(relative chemomic error,ε)",并据此建立同步性参数"同步性因子(synchronization factor,SF)"和反映化合物组释放同步性的参数"平均同步因子(average synchronization factor,SFav)"等评价参数。采用随机产生的模拟数据,示例化合物组释放同步性评价的计算过程和方法学意义。结果显示,模拟数据的化合物组相对误差与各组分释放度变异系数呈高度线性相关(r=0.996 8);多组分中药化合物组的释放特征不同步是中药制剂的基本特征,而化合物组释放同步性评价可能成为中药制剂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本文建立的量化评价化合物组同步特征的方法能直接定量地反映多组分中药释放的异步性和同步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放同步性 化合物组 Kalman滤波法 多组分中药 化合物组相对误差 同步性因子
下载PDF
代谢组学技术在多组分中药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守丽 黄凤杰 +1 位作者 郑晓皎 陈天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1期2007-2012,共6页
传统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是单一或者几种有效成分在生物体内的动态变化过程。中药的多组分、多靶点、多效应等特点决定了其药代动力学的复杂性。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片面性将限制人们对中药、复方制剂的药理和毒理认识的准确性,已成为中医... 传统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是单一或者几种有效成分在生物体内的动态变化过程。中药的多组分、多靶点、多效应等特点决定了其药代动力学的复杂性。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片面性将限制人们对中药、复方制剂的药理和毒理认识的准确性,已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瓶颈之一。代谢组学技术依托先进的高通量测试平台和多种大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同时获得并分析数百种甚至数千种小分子物质的波动情况,为复杂组分的PK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综述了2010年以来多组分中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介绍了代谢组学技术在其中的成功应用,重点介绍了两种新的整合了代谢组学和传统PK思想的中药方证代谢组学和中药多组分药代动力学研究策略(Polypharmacokinetics,Poly-PK),并展望了两种研究策略在中药药理学研究中的发展前景和所面临的技术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代动力学 代谢组学 多组分中药
下载PDF
多组分中药血塞通注射液在脑缺血患者体内的群体药动学及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晓宇 王广基 +7 位作者 熊玉卿 孙建国 郝海平 邹浪 郑媛婷 严蓓 夏春华 刘皋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1183-1184,共2页
AIM: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profiles of Xuesaitong injection in cerebral ischemic patients are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optimize dosage regimen of multiple constituent TCM in clinic. METHODS: 63 patients ... AIM: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profiles of Xuesaitong injection in cerebral ischemic patients are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optimize dosage regimen of multiple constituent TCM in clinic. METHODS: 63 patients were studied in our protocol. Enumeration and measurement data of all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during our experiment.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or two times at different time after intravenous infusion Xuesaitong injection at the dosage of 800 mg/kg for two weeks. Concentration of Xuesaitong injection in plasma, prothrombin time(PT), thrombin time(TT),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and fibrinogen(Fib) were determined. NONMEM and SAAMⅡ were employed for the simulation of PPK parameters and time-course fitting of Xuesaitong injection in cerebral ischemic patients. RESULTS: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 (PPK) parameters of Xuesaitong injection obtained as follow: CL1: 1.5 L·h-1·kg-1, CL2: 13.0 L·h-1·kg-1, k10: 0.1136/h, k12: 0.9848/h, k21: 0.2057/h. Inter-individual variability were 36.3%, 17.8%, 1.0% and 60.3%. Residual variability was 8.67%. Age, stature, gender of patients showed no correlation with the prolong ratio of PT(PT%), TT(TT%), APTT(APTT%) and inhibit ratio of Fib(Fib%) whereas dosage (weight), infusion ratio and concentration of Xuesaitong injection in plasma were marked correlation to PT%, TT%, APTT% and Fib%.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dosage, infusion ratio, plasma concentration to PT%, TT%, APTT% and Fib% were 0.598, 0.551, 0.590, 0.505; 0.204, 0.401, 0.348, 0.403 and 0.560, 0.436, 0.593, 0.351, respectively. P value was less than 0.01 or 0.05. Best pharmacological effect obtained when Xuesaitong injection was administered as follow: Dosage was of 12.0-17.0 mg/kg, infusion ratio was of 10.0-18.0 mg/min and plasma concentration was of 25.0-35.0 μg/mL. Time course of Xuesaitong injection in cerebral ischemic patients was successfully predicted and simulated results suggested that better effects were obtained at the dosage of 800-1 200 mg/d than 200-400 mg/d. AUC 800-1 200 mg/d over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of 15-40 μg/mL in plasma was 32.99-77.33 mg·L-1·h when the infusion ratio of Xuesaitong injection was 10-14 mg/min whereas nothing or little at the dosage of 200-400 mg/d. CONCLUSION: Multiple constituent TCM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profiles are successfully evaluated in cerebral ischemic patients. It gives us some information for the dosage regimen optimization in clinic for increasing therapeutic effect and reducing toxic reaction of multiple constituent T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组分中药血塞通注射液 脑缺血 群体 药动学 药效学
下载PDF
近十年中药药代动力学新技术新方法概述 被引量:8
6
作者 柏冬 王瑞海 刘丽梅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891-895,共5页
中药具有多成分、药效物质不确切的特征,长期以来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存在许多困难。新的仪器、分析技术的出现,提高了中药体内成分分析的灵敏度,使得中药多成分药代研究成为可能。目前认为,在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同时监测多个成分的... 中药具有多成分、药效物质不确切的特征,长期以来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存在许多困难。新的仪器、分析技术的出现,提高了中药体内成分分析的灵敏度,使得中药多成分药代研究成为可能。目前认为,在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同时监测多个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是十分有必要的,"中药多组分整合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药药代标记物""代谢组学"的研究思路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但目前的研究仍然存在许多争议,本文对近十年中药药代动力学的新技术与新方法进行综述,希望对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代动力学 中药多组分整合药代动力学 中药药代标记物 代谢组学
下载PDF
中药制剂物质组释放/溶出动力学研究的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智慧 吴素香 +1 位作者 石森林 葛卫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3期509-512,共4页
分析并讨论了中药固体制剂释放/溶出度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中药制剂物质组释放/溶出动力学的相关概念和评价原理。中药物质组释放/溶出动力学理论的提出有助于对传统中药制剂释放特征进行定量评价,该理论将为传统中药制剂及... 分析并讨论了中药固体制剂释放/溶出度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中药制剂物质组释放/溶出动力学的相关概念和评价原理。中药物质组释放/溶出动力学理论的提出有助于对传统中药制剂释放特征进行定量评价,该理论将为传统中药制剂及其给药系统的现代化设计和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学依据。将围绕"中药制剂物质组释放/溶出动力学的关键科学问题",在研究思路和关键技术方面提出新的思考与探索,并进行扼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物质组 释放 溶出动力学 多组分中药 思考与探索
下载PDF
中药制剂“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海燕 顾景凯 张继稳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64-67,共4页
简要介绍中药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的概念、原理,提出中药物质组释放动力学评价的原则。由于现有的中药药品标准、规范和新药研究指南中均缺乏针对多组分中药制剂释放动力学的评价方法,中药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理论的提出有助于对传统中药制剂... 简要介绍中药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的概念、原理,提出中药物质组释放动力学评价的原则。由于现有的中药药品标准、规范和新药研究指南中均缺乏针对多组分中药制剂释放动力学的评价方法,中药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理论的提出有助于对传统中药制剂释放特征进行定量评价,该法可用于中药多组分制剂及给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物质组 释放动力学 多组分中药 中药给药系统
下载PDF
基于尿液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大川芎方多组分中药制剂干预急性偏头痛大鼠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马诗瑜 沈岚 +1 位作者 林晓 冯怡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01-107,共7页
目的:考察大川芎方多组分中药制剂对急性偏头痛大鼠尿液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通过尿液代谢组学技术探讨该药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大川芎方多组分中药制剂低、中、高剂量组(0. ... 目的:考察大川芎方多组分中药制剂对急性偏头痛大鼠尿液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通过尿液代谢组学技术探讨该药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大川芎方多组分中药制剂低、中、高剂量组(0. 19,0. 37,0. 74 g·kg-1),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皮下注射10 mg·kg-1硝酸甘油方法制备急性偏头痛的模型。造模成功后,大川芎方多组分中药制剂组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大川芎方多组分中药制剂。给药0. 5 h后腹主动脉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浆中血清素5-羟色胺(5-HT),5-羟基吲哚乙酸(5-HIAA),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多巴胺(DA)含量;采用免疫组化对正常组及模型组大鼠下丘脑和脑干部位5-HT和NOS蛋白表达进行分析,并通过平均光密度值进行统计;采用UPLC-TOF/MS,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对不同组别大鼠进行尿液代谢组学分析,并发现潜在的生物标记物;通过MetaboAnalyst 3. 0软件对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内的神经递质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 <0. 01),说明急性偏头痛大鼠模型已建立;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体内的神经递质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5,P <0. 01),说明给予大川芎方多组分中药制剂可调节大鼠体内的神经递质含量。根据UPLC-TOF/MS分析,共发现10种潜在的差异代谢物。大川芎方多组分中药制剂给药组可降低模型组中色氨酸、缬氨酸的含量,升高γ-氨基丁酸(GABA),乳酸,β-羟丁酸的含量。根据代谢通路预测研究,发现相关性较大的代谢通路为丙氨酸、天冬氨酸与谷氨酸代谢,丙酸代谢,氮代谢及色氨酸代谢。结论:大川芎方多组分中药制剂对急性偏头痛大鼠模型体内的差异代谢物有一定的回调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与氨基酸代谢有关,特别是犬尿氨酸的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川芎方 多组分中药制剂 代谢组学 急性偏头痛 氨基酸代谢
原文传递
丹参多组分渗透泵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琳 刘宪英 +2 位作者 郑金凤 吴清 杜守颖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61-1764,共4页
目的:以丹参普通片为参比制剂,研究Beagle犬口服丹参多组分渗透泵片后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变化,评价丹参多组分渗透泵片的缓释行为。方法:采用HPLC测定,日本岛津ODS-SP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速1 mL.min-1,柱温30℃。丹参酮... 目的:以丹参普通片为参比制剂,研究Beagle犬口服丹参多组分渗透泵片后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变化,评价丹参多组分渗透泵片的缓释行为。方法:采用HPLC测定,日本岛津ODS-SP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速1 mL.min-1,柱温30℃。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血浆样品分别以乙酸乙酯萃取和丙酮沉淀的方法除去蛋白,根据测定结果求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2种极性不同的成分的方法学考察均符合要求,与丹参普通片相比,Beagle犬口服丹参多组分渗透泵片后,Cmax降低,Tmax延长。结论:与丹参普通片相比,丹参多组分渗透泵片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中药多组分渗透泵片 药代动力学 生物半衰期 BEAGLE犬
原文传递
改善中药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剂型设计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夏海建 张振海 +1 位作者 姚冬冬 贾晓斌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911-2916,共6页
化学药物存在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中药也必然存在同样的问题,但是中药是多成分的集合体,其剂型设计必须符合中药的特点才能够改善中药的吸收利用。传统中药剂型以丸、散、膏、丹、汤为主,存在服药量大,疗效差等问题;随着中药现代化的进... 化学药物存在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中药也必然存在同样的问题,但是中药是多成分的集合体,其剂型设计必须符合中药的特点才能够改善中药的吸收利用。传统中药剂型以丸、散、膏、丹、汤为主,存在服药量大,疗效差等问题;随着中药现代化的进程,在中药新型制剂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却不能使中医药理论和现代制剂理论有机融合,中药制剂的开发必然要考虑到中药的特点。该文从中药多组分的角度出发,采用多元化制剂技术,建立了中药多元释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多组分 制剂技术 生物利用度 中药多元释药系统
原文传递
3种不同基原甘草中4个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杨瑞 袁伯川 +5 位作者 马永生 周姗 张皓桢 刘靓怡 李文东 刘颖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29-1736,共8页
目的:对中国药典规定的3种不同基原甘草样品中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和异甘草素的含量进行分析比较。方法:以栽培于同一产地的3种不同基原两年生甘草作为实验材料,HPLC法对材料中的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和异甘草素含量进行测定... 目的:对中国药典规定的3种不同基原甘草样品中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和异甘草素的含量进行分析比较。方法:以栽培于同一产地的3种不同基原两年生甘草作为实验材料,HPLC法对材料中的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和异甘草素含量进行测定。采用CAPCELL PAK C_(18) MGII(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1%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1),检测波长为276 nm(0~13 min,检测甘草苷)、360 nm(13~23 min,检测异甘草苷)、276 nm(23~28 min,检测甘草素)、376 nm(28~55 min,检测异甘草素),柱温为30℃。结果: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和异甘草素分离良好,线性范围分别为1.15×10^(-2)~0.230μg(r=1.000)、4.45×10^(-3^)8.90×10^(-2)μg(r=1.000)、1.15×10^(-3^)2.30×10^(-2)μg(r=0.998)、2.27×10^(-3^)4.54×10^(-2)μg(r=1.000),检测限和定量限依次为1.13 ng和3.42 ng、0.896 ng和2.70 ng、0.463 ng和1.39 ng、0.454 ng和1.38 ng。本方法灵敏度、精密度、准确性、重复性、回收率、耐用性均良好。在3种基原的甘草样品中,4个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素在乌拉尔甘草中的含量均最高,分别为(^(-2)0.75±0.524)mg·g1、(4.453±0.057)mg·g^(-1)、(0.610±0.019)mg·g^(-1)和(0.272±0.008)mg·g^(-1),光果甘草次之,含量分别为(6.623±0.405)mg·g^(-1)、(1.562±0.053)mg·g^(-1)、(0.325±0.036)mg·g^(-1)和(0.180±0.012)mg·g^(-1),胀果甘草最低,含量分别为(2.700±0.232)mg·g^(-1)、(0.821±0.042)mg·g^(-1)、(0.153±0.006)mg·g^(-1)和(0.115±0.005)mg·g^(-1);甘草苷与异甘草苷、甘草素与异甘草素的含量在3种不同基原甘草样品中均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结论:本文建立的HPLC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甘草中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和异甘草素的含量分析,并为甘草的质量控制及以黄酮类化合物为目标的优质甘草筛选与定向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光果甘草 胀果甘草 甘草苷 异甘草苷 甘草素 异甘草素 黄酮类活性成分 中药多组分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丹参总酚酸提取物UPLC指纹图谱及成分定性研究 被引量:28
13
作者 赵洪芝 王静 +2 位作者 姜民 白钢 罗国安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0-622,共3页
目的:建立丹参总酚酸提取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方法,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 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UPLC色谱系统,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1... 目的:建立丹参总酚酸提取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方法,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 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UPLC色谱系统,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检测波长286 nm。质谱检测采用负离子V模式;电压2.5kV;离子源温度100℃;雾化温度300℃;雾化气600 L.h-1。结果:本方法在10 min内完成1次丹参总酚酸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分析,各主要成分峰分离度良好,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的RSD均小于1.0%。对指纹图谱中的15个主要成分峰进行了鉴定,分别为丹参素、原儿茶醛、咖啡酸、丹酚酸F、丹酚酸H/L、丹酚酸G、丹酚酸D、丹酚酸E、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异丹酚酸B/E、丹酚酸C和丹酚酸A。结论:本方法实现了丹参总酚酸提取物指纹图谱的快速、高效测定,同时解析了提取物中的化学组成,为高效、快速、全面控制其质量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总酚酸 提取物 UPLC 电喷雾离子源-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MS) 指纹图谱 中药多组分 定性分析
原文传递
HPLC-MS/MS法同时测定山银花中7个有机酸的含量 被引量:21
14
作者 王亚丹 何轶 +1 位作者 戴忠 马双成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98-1005,共8页
目的:建立HPLC-MS/MS法同时测定山银花中7个有机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3,4-二-O-咖啡酰奎宁酸、3,5-二-O-咖啡酰奎宁酸和4,5-二-O-咖啡酰奎宁酸)的含量,并对其在3种不同植物来源的药材中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Shi... 目的:建立HPLC-MS/MS法同时测定山银花中7个有机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3,4-二-O-咖啡酰奎宁酸、3,5-二-O-咖啡酰奎宁酸和4,5-二-O-咖啡酰奎宁酸)的含量,并对其在3种不同植物来源的药材中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Shiseido Capcell Pak-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加柱后分流器,使约30%洗脱液进入质谱仪,柱温30℃,进样量5μL;质谱采用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扫描,以水杨酸为内标,脱溶剂温度350℃,脱溶剂气流(N_2)600 L·h^(-1),雾化器压力0.2 MPa,毛细管电压4 kV。结果: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3,4-二-O-咖啡酰奎宁酸、3,5-二-O-咖啡酰奎宁酸和4,5-二-O-咖啡酰奎宁酸质量浓度分别在0.032~32.224μg·mL^(-1)(R^2=0.999 5)、0.168~16.800μg·mL^(-1)(R^2=0.999 4)、0.038~15.104μg·mL^(-1)(R^2=0.999 8)、0.010~4.064μg·mL^(-1)(R^2=0.999 2)、0.013~5.372μg·mL^(-1)(R^2=0.999 5)、0.079~39.840μg·mL^(-1)(R^2=0.999 5)和0.041~16.208μg·mL^(-1)(R^2=0.999 3)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LOQ)为10.0~19.9 ng·mL^(-1),平均回收率在94.01%和105.0%之间。样品测定结果显示,山银花中绿原酸和3,5-二-O-咖啡酰奎宁酸含量较高,分别为1.262%~7.408%和0.636%~4.803%;咖啡酸含量较低,为0.003%~0.022%。通过比较不同植物来源的样品,发现其在有机酸的含量和比例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山银花药材中有机酸的含量测定,测定结果可为该药材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银花 灰毡毛忍冬 红腺忍冬 黄褐毛忍冬 有机酸 新绿原酸 绿原酸 隐绿原酸 咖啡酸 二-O-咖啡酰奎宁酸 中药多组分分析 HPLC-MS/MS
原文传递
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掌叶大黄中10个蒽醌类化合物 被引量:24
15
作者 冯素香 王哲 +3 位作者 郝蕊 张蕾 李先贺 李蒙蒙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3-788,共6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掌叶大黄中10个蒽醌类成分(芦荟大黄素-8-O-葡萄糖苷、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O-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和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掌叶大黄中10个蒽醌类成分(芦荟大黄素-8-O-葡萄糖苷、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O-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和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方法:采用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甲醇-0.1%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结果:10个成分在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r>0.999),芦荟大黄素-8-O-葡萄糖苷、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O-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和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0%、99.2%、99.0%、99.2%、99.0%、99.2%、98.8%、99.4%、98.7%、99.6%;不同产地大黄药材中上述10个蒽醌类成分含量差异明显,含量范围分别为0.044%~0.130%、0.348%~1.686%、0.028%~0.183%、0.164%~0.352%、0~0.116%、0.095%~0.161%、0.294%~0.411%、0.157%~0.265%、0.275%~0.321%、0.064%~0.150%。结论:本文建立的方法样品处理简便,分析灵敏,能为大黄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叶大黄 蒽醌 芦荟大黄素葡萄糖苷 大黄酸葡萄糖苷 大黄酚葡萄糖苷 大黄素葡萄糖苷 大黄素甲醚葡萄糖苷 芦荟大黄素 大黄酸 大黄素 大黄酚 大黄素甲醚 中药多组分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GC法同时测定降香中4个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1
16
作者 赵祥升 魏建和 +2 位作者 甘炳春 孟慧 冯锦东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2-395,399,共5页
目的:建立降香挥发油中反式-β-金合欢烯、β-没药烯、反式-橙花叔醇、金合欢醇的气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条件为HP-5 MS(30 m×0.25 mm,0.25μm)色谱柱,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250℃,流速1.0 mL.min-1;分流比20∶1;FID检测器... 目的:建立降香挥发油中反式-β-金合欢烯、β-没药烯、反式-橙花叔醇、金合欢醇的气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条件为HP-5 MS(30 m×0.25 mm,0.25μm)色谱柱,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250℃,流速1.0 mL.min-1;分流比20∶1;FID检测器,温度250℃;载气:氮气。结果:反式-β-金合欢烯、β-没药烯、反式-橙花叔醇、金合欢醇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1~0.212 mg.mL-1(r=0.9998),0.011~0.659 mg.mL-1(r=0.9999),0.051~10.200 mg.mL-1(r=0.9996),0.011~0.222 mg.mL-1(r=0.9998);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9.5%,98.4%,99.7%,96.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为降香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香(花梨木 降香檀) 挥发油 中药多组分分析 反式-β-金合欢烯 β-没药烯 反式-橙花叔醇 金合欢醇 气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穿山龙中伪原薯蓣皂苷、薯蓣皂苷和延龄草苷的含量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东翔 李清 +3 位作者 关潇滢 王珏 王铁杰 毕开顺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6-598,共3页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穿山龙中伪原薯蓣皂苷、薯蓣皂苷和延龄草苷的含量。方法:采用Zorbax SB-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0~18 min,25%A线性变为36%A;18~40min,36%A线性变为...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穿山龙中伪原薯蓣皂苷、薯蓣皂苷和延龄草苷的含量。方法:采用Zorbax SB-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0~18 min,25%A线性变为36%A;18~40min,36%A线性变为90%A;40~55 min,90%A保持不变),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结果:伪原薯蓣皂苷、薯蓣皂苷和延龄草苷的色谱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为9.80~588.0μg.mL-1(r=0.9994),20.20~1212μg.mL-1(r=0.9995),5.330~319.8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7.3%,99.4%,97.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为穿山龙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龙 伪原薯蓣皂苷 薯蓣皂苷 延龄草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中药多组分分析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藏药独一味及其伪品糙苏中7个成分含量 被引量:8
18
作者 过立农 谢艳 +3 位作者 刘杰 马双成 昝珂 郑健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39-1844,共6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藏药独一味及其伪品糙苏中胡麻属苷、山栀苷甲酯、绿原酸、8-O-乙酰山栀苷甲酯、连翘酯苷B、木犀草苷和毛蕊花糖苷7个成分的含量,并比较两者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HSS T3 C18色谱柱(4.6 mm×250 mm,...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藏药独一味及其伪品糙苏中胡麻属苷、山栀苷甲酯、绿原酸、8-O-乙酰山栀苷甲酯、连翘酯苷B、木犀草苷和毛蕊花糖苷7个成分的含量,并比较两者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HSS T3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1 min,9%A;11~35 min,9%A→18%A;35~50 min,18%A),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35 nm,柱温30℃。结果:50 min内独一味和糙苏的主要色谱峰能够达到完全分离,胡麻属苷、山栀苷甲酯、绿原酸、8-O-乙酰山栀苷甲酯、连翘酯苷B、木犀草苷和毛蕊花糖苷质量浓度分别在2.026~81.04μg·mL^(-1)(r=0.999 9,n=6)、2.064~82.56μg·mL^(-1)(r=0.999 9,n=6)、1.924~96.20μg·mL^(-1)(r=0.999 8,n=6)、1.912~76.48μg·mL^(-1)(r=0.999 9,n=6)、1.874~74.96μg·mL^(-1)(r=0.999 8,n=6)、1.948~77.92μg·mL^(-1)(r=0.999 9,n=6)和1.890~75.60μg·mL^(-1)(r=0.999 9,n=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11批独一味中胡麻属苷、山栀苷甲酯、绿原酸、8-O-乙酰山栀苷甲酯、连翘酯苷B、木犀草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范围范围分别为0.265%~0.872%、0.354%~1.058%、0.124%~0.641%、0.182%~1.426%、0.121%~0.719%、0.138%~1.301%和0.091%~1.173%;12批糙苏中胡麻属苷、山栀苷甲酯、8-O-乙酰山栀苷甲酯、连翘酯苷B和毛蕊花糖苷含量范围分别为0.196%~0.751%、0.358%~0.652%、0.204%~0.822%、0.101%~0.761%和0.024%~0.682%,均未检出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结论:所建立方法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结合伪品的同时测定,可用于独一味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一味 糙苏 胡麻属苷 山栀苷甲酯 绿原酸 乙酰山栀苷甲酯 连翘酯苷B 木犀草苷 毛蕊花糖苷 中药多组分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新疆紫草HPLC特征图谱和紫草类药材6种萘醌类成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26
19
作者 昝珂 苏蕊 +5 位作者 滕爱君 王红 刘杰 过立农 郑健 马双成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26-1535,共10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新疆紫草药材的特征图谱,并同时测定5种紫草类药材(软紫草属新疆紫草、内蒙紫草、滇紫草属长花滇紫草、滇紫草属滇紫草、硬紫草属硬紫草)6个主要羟基萘醌色素类成分的含量,比较不同基原紫草的化学成分差异...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新疆紫草药材的特征图谱,并同时测定5种紫草类药材(软紫草属新疆紫草、内蒙紫草、滇紫草属长花滇紫草、滇紫草属滇紫草、硬紫草属硬紫草)6个主要羟基萘醌色素类成分的含量,比较不同基原紫草的化学成分差异。方法:以紫草素、乙酰紫草素、β-乙酰氧基异戊酰阿卡宁、异丁酰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2-甲基丁基酰紫草素为对照品,采用YMC Pack ODS-A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5%甲酸水溶液(70∶30)为流动相,流速1 m L·min^(-1),检测波长275 nm,柱温30℃;采用CHEMPATTERN化学计量学软件对结果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建立新疆紫草特征图谱,标定10个特征峰,30 min内紫草的主要色谱峰能够达到完全分离,对5种紫草类药材6个特征峰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紫草素、乙酰紫草素、β-乙酰氧基异戊酰阿卡宁、异丁酰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2-甲基丁基酰紫草素质量浓度分别在2.13~1 065μg·m L^(-1)(r=0.999 3,n=6)、2.01~1 004μg·m L^(-1)(r=0.999 8,n=6)、2.05~1 026μg·m L^(-1)(r=0.999 7,n=6)、1.92~960μg·m L^(-1)(r=0.999 9,n=6)、2.00~1 001μg·m L^(-1)(r=0.999 8,n=6)和1.87~937μg·m L^(-1)(r=0.999 9,n=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7.6%(RSD=1.9%)、96.6%(RSD=2.2%)、97.9%(RSD=1.1%)、98.4%(RSD=1.2%)、96.2%(RSD=1.1%)和97.3%(RSD=1.7%);19批新疆紫草中上述6个羟基萘醌类成分含量分别为0.01%~0.37%、0.02%~2.42%、0.02%~1.42%、0.02%~0.98%、0.05%~1.66%和0.09%~3.15%,2批内蒙紫草中均未检出β-乙酰氧基异戊酰阿卡宁。结论:所建立新疆紫草特征图谱专属性强,结合6个主要羟基萘醌类成分含量测定能够区分各基原紫草,有助于全面评价紫草的质量,为规范紫草药材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类 羟基萘醌类色素 紫草素 乙酰紫草素 β-乙酰氧基异戊酰阿卡宁 异丁酰紫草素 β 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 2-甲基丁基酰紫草素 特征图谱 中药多组分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软紫草属新疆紫草 内蒙紫草 滇紫草属长花滇紫草 滇紫草属滇紫草 硬紫草属硬紫草
原文传递
UPLC-MS/MS法同时测定止痒乳膏中10个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芙琼 夏崇才 +3 位作者 朱维娜 张亚杰 阮杰 隆红艳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07-1213,共7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止痒乳膏中10个主要成分(氧化苦参碱、黄柏碱、芍药苷、升麻素苷、药根碱、小檗碱、巴马汀、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方法: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1 ...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止痒乳膏中10个主要成分(氧化苦参碱、黄柏碱、芍药苷、升麻素苷、药根碱、小檗碱、巴马汀、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方法: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1 mm×50 mm,1.8μm),以甲醇(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4 min,5%A→28%A;4~10 min,28%A→30%A;10~11 min,30%A→73%A;11~16 min,73%A→75%A),流速0.4 m L·min^(-1),柱温3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正负离子同时检测。结果:氧化苦参碱、黄柏碱、芍药苷、升麻素苷、药根碱、小檗碱、巴马汀、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526~452.6μg·m L^(-1)(r=0.999 2)、1.625~32.50μg·m L^(-1)(r=0.999 0)、7.500~150.0μg·m L^(-1)(r=0.998 7)、3.626~181.3μg·m L^(-1)(r=0.998 9)、0.155 0~3.100μg·m L^(-1)(r=0.999 3)、3.376~168.8μg·m L^(-1)(r=0.996 4)、0.015 50~15.50μg·m L^(-1)(r=0.999 6)、0.122 5~24.50μg·m L^(-1)(r=0.999 8)、0.069 00~1.380μg·m L^(-1)(r=0.996 8)和0.016 30~0.815 0μg·m L^(-1)(r=0.998 9);平均加样回收率(n=6)均在96.53%~100.2%范围内,RSD均小于2.04%。3批样品中氧化苦参碱、黄柏碱、芍药苷、升麻素苷、药根碱、小檗碱、巴马汀、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2.98~3.17、0.24~0.25、1.69~1.75、0.19、0.003 6~0.004 3、0.30~0.31、0.004 0~0.004 3、0.023~0.026、0.018~0.020和0.000 9~0.001 1 mg·g^(-1)。结论:该测定方法测定结果可为止痒乳膏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痒乳膏 氧化苦参碱 黄柏碱 芍药苷 升麻素苷 药根碱 小檗碱 巴马汀 大黄素 大黄酚 大黄素甲醚 中药多组分含量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