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宗江 魏晨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40-44,共5页
通过归纳中药归经理论研究及实验研究的各种方法 ,分析其优越性和局限性 ,总结出中药归经在理论研究方面既要整理古代文献 ,还应整理归经实验及临床研究方面的现代文献 ;实验研究应该利用高科技手段 ,从系统的药效学研究入手 ,进行深入... 通过归纳中药归经理论研究及实验研究的各种方法 ,分析其优越性和局限性 ,总结出中药归经在理论研究方面既要整理古代文献 ,还应整理归经实验及临床研究方面的现代文献 ;实验研究应该利用高科技手段 ,从系统的药效学研究入手 ,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归经理论 中医药理论 传统药物 药性 药效学
下载PDF
中药归经理论研究新方法综述 被引量:4
2
作者 陈莹 马晓莉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15年第4期66-70,共5页
中药归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指导中医临床用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现代中药归经研究的方法、新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括性阐述,重点介绍了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的新方法,并提出利用新方法研究中药归经学说的设... 中药归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指导中医临床用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现代中药归经研究的方法、新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括性阐述,重点介绍了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的新方法,并提出利用新方法研究中药归经学说的设想,以进一步深化研究中药归经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归经理论 现代研究 中医脉法
下载PDF
从地榆对不同癌细胞的抑制效果看中药归经理论的科学性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振飞 李煜 +1 位作者 戴宝贞 贾瑞贞 《中医药通报》 2007年第5期58-60,共3页
目的:研究地榆对四种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与中药归经理论的关系。方法:细胞形态观察和活细胞计数法研究地榆对人肝癌细胞HepG2、胃癌细胞BGC823、宫颈癌细胞Hela和肺癌细胞H460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地榆可使四种癌细胞形态上发生皱缩、变... 目的:研究地榆对四种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与中药归经理论的关系。方法:细胞形态观察和活细胞计数法研究地榆对人肝癌细胞HepG2、胃癌细胞BGC823、宫颈癌细胞Hela和肺癌细胞H460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地榆可使四种癌细胞形态上发生皱缩、变圆、脱壁、裂碎等变化,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抑制率最高者达84.60%。结论:地榆有确切的抑癌作用,并与中医的药物归经理论相一致,再次说明了中医药物归经理论的正确性与科学性,即便在体外细胞水平上也有良好体现,对实验室手段研究中医药同样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榆 癌细胞 抑制效果 中药归经理论
下载PDF
中药归经理论研究与中药现代化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宗江 张新雪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2001年第5期5-7,共3页
本文分析了目前中药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中药归经研究的现状,提出中药现代化即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用现代科学方法来研究中药,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中药归经理论作为中医药理论的特色之一,其实质亦即药物的作用机制... 本文分析了目前中药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中药归经研究的现状,提出中药现代化即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用现代科学方法来研究中药,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中药归经理论作为中医药理论的特色之一,其实质亦即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归经即搞清中药通过何种途径对脏腑发挥作用。因此,中药归经理论的研究,是中药规范化、标准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归经理论 中医现代化 中药现代化 中药研究
下载PDF
水光谱组学研究现状及对中药归经理论的特殊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定芳 吴月峰 +7 位作者 桂卉 贺玉婷 李海英 肖美凤 周晋 周逸群 邓凯文 贺福元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1986-1992,共7页
水光谱组学是一门研究水和水系统分子间氢键组成形态的新兴科学,它通过观察近红外光对水的作用所表征特征峰的变化来分析水系统中溶剂与溶质间的作用关系,且具有非侵入性、分析速度快和定性定量等特点,是研究中医经络及中药归经的有用... 水光谱组学是一门研究水和水系统分子间氢键组成形态的新兴科学,它通过观察近红外光对水的作用所表征特征峰的变化来分析水系统中溶剂与溶质间的作用关系,且具有非侵入性、分析速度快和定性定量等特点,是研究中医经络及中药归经的有用工具。根据前期建立的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中药归经是中药成分客体与人体经络脏腑主体“印迹模板”自主选择性作用的结果,体现出以水为溶剂的体系的主体分子间非共价键作用特性,故水光谱组学可分析以水为溶剂系统人体的经络、腧穴、脏腑与中药分子的相互作用。本文先梳理水光谱组学的历史沿革、研究方法及其应用现状,再结合中药归经的超分子属性和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旨在阐明水光谱组学可用于测定人体经络脏腑的超分子结构特征,揭示具特殊基团“印迹模板”的中药归经微观物质基础。因此,水光谱组学将成为研究中药归经理论的有利工具,也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光谱组学 近红外线 活性基团 中药归经理论 中医药现代化
下载PDF
中药归经理论的新探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名勇 《今日药学》 CAS 2008年第2期22-23,共2页
归经的概念,虽遍见于历代本草著作,但尚无统一的确切定义,而且众医家对其概念理解各持己见。现代学者对其理解亦有所差异。如凌一揆在《中药学》中指出:“归经就是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郭兰忠㈦认为:“归经,是指某种... 归经的概念,虽遍见于历代本草著作,但尚无统一的确切定义,而且众医家对其概念理解各持己见。现代学者对其理解亦有所差异。如凌一揆在《中药学》中指出:“归经就是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郭兰忠㈦认为:“归经,是指某种药物对机体某些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即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数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它经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高晓山指出,归经应包含着趋向和归属两个涵义。归经的“归”,主要指药物作用所及或药物效应的定向、定位:归经的“经”则不是单纯的经络、经脉之意,而是以经络、脏腑等脏象学说为基础形成的,带有药性理论特色的方向,是空间和功能的综合。其共同之处在于均指出了中药的归经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归经理论 脏腑经络 选择性作用 药物效应 中药学》 历代本草 药物作用 脏象学说
下载PDF
中药归经理论现代化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赵宗江 胡会欣 张新雪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7,共3页
分析目前中药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中药归经研究的现状 ,提出中药现代化即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用现代科学方法来研究中药 ,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中药归经理论作为中医药理论的特色之一 ,其实质亦即药物的作用机制 ,... 分析目前中药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中药归经研究的现状 ,提出中药现代化即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用现代科学方法来研究中药 ,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中药归经理论作为中医药理论的特色之一 ,其实质亦即药物的作用机制 ,研究归经即搞清中药通过何种途径对脏腑发挥作用。因此 ,中药归经理论的研究 ,是中药规范化、标准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前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归经 中药现代化 中药归经理论
原文传递
微透析技术在中药归经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玉洁 龚曼 +1 位作者 魏丹丹 杨丽萍 《社区医学杂志》 2018年第1期80-82,共3页
微透析是一种活体、微创、实时取样技术,能够直接将探针植入靶组织,监测药物在靶组织的分布或在药物作用下靶组织中一些生化物质的变化,将该技术应用于中药归经理论的研究将会推动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的步伐,本文总结了微透析技术应用于中... 微透析是一种活体、微创、实时取样技术,能够直接将探针植入靶组织,监测药物在靶组织的分布或在药物作用下靶组织中一些生化物质的变化,将该技术应用于中药归经理论的研究将会推动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的步伐,本文总结了微透析技术应用于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透析 中药归经理论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祛痰中药归经刍议
9
作者 唐健伟 杨威 孙明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36期132-,共1页
关键词 中药归经理论 药物 机体 归经 脏腑经络
下载PDF
中药归经研究思路浅探
10
作者 陈实 《西部中医药》 1991年第1期44-45,48,共3页
中药归经理论是中药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它经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归经理论萌芽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云:“... 中药归经理论是中药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它经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归经理论萌芽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夫五味入胃,各有所喜。酸先入肝;苦先入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经 中药归经理论 至真要大论 苦先 经络实质 引经药 经络穴位 十二经脉 受体学说 补五脏
下载PDF
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学说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志勇 李彦文 +1 位作者 张嫚 王树荣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4期68-72,共5页
目前,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NEI网络)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国内中西医结合学者发现NEI网络是中西医理论体系相互整合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学说,并以中医脏腑、中药归经理... 目前,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NEI网络)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国内中西医结合学者发现NEI网络是中西医理论体系相互整合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学说,并以中医脏腑、中药归经理论的实验研究、经络与针刺为例综述了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学说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 中医脏腑 中药归经理论 经络与针刺 应用
下载PDF
归经研究与受体学说的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海东 陈文垲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8-9,3,共2页
在归经理论的现代研究的基础上 ,针对目前归经研究存在的问题 ,根据归经研究的受体学说的设想 ,从现代药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利用受体学说来认识并研究归经理论的可能性和优势。
关键词 中药归经理论 受体学说 学术探讨
下载PDF
姜树民从五脏论治脾胃疾病经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楚云 姜树民 《河南中医》 2019年第12期1837-1841,共5页
姜树民教授认为脾胃疾病的病机为肝之不疏,横逆犯胃;心失所养,子母同病;肺气不畅,脾运失健;肾之不足,脾虚失养。姜教授认为五脏之气,皆绕于脾,治脾胃以安五脏,治五脏以调脾胃。姜教授在临证时,根据中医整体观念思想,灵活辨证遣方用药,... 姜树民教授认为脾胃疾病的病机为肝之不疏,横逆犯胃;心失所养,子母同病;肺气不畅,脾运失健;肾之不足,脾虚失养。姜教授认为五脏之气,皆绕于脾,治脾胃以安五脏,治五脏以调脾胃。姜教授在临证时,根据中医整体观念思想,灵活辨证遣方用药,均取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疾病 从五脏论治 中药归经理论 肝之不疏 横逆犯胃 心失所养 子母同病 肺气不畅 脾运失健 肾之不足 脾虚失养 姜树民
下载PDF
清上蠲痛汤配针刺分经论治头痛39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00年第13期118-118,共1页
关键词 清上蠲痛汤 疗效观察 分经论治 中药归经理论 配针 血管性头痛 中医辨证施治 疼痛部位 六经辨证 上颌窦炎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治疗新动向——反义核酸疗法和导向疗法
15
作者 王世成 《家庭医学(上半月)》 1996年第15期44-45,共2页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近十余年来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应当承认迄今为止并未出现突破性的进展。病毒性肝炎治疗的难点是慢性肝炎(乙型、丁型和丙型)、肝炎后肝硬化及大幅度降低重症肝炎的病死率,而根本治愈慢性肝炎则是难中之重。治疗的中...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近十余年来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应当承认迄今为止并未出现突破性的进展。病毒性肝炎治疗的难点是慢性肝炎(乙型、丁型和丙型)、肝炎后肝硬化及大幅度降低重症肝炎的病死率,而根本治愈慢性肝炎则是难中之重。治疗的中心环节包括抗病毒、调节免疫、保护肝细胞及抗肝纤维化,而完全清除体内病毒则是关键所在。但当前多数抗病毒药物并不能抑制肝炎病毒即其超螺旋共价闭合环DNA,而且一旦停药后肝炎病毒仍可复制;或有投鼠忌器之忌,因肝炎病毒的复制与正常细胞基因相似,能杀伤病毒的药物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毒性。现今备受推崇的干扰素,其总的有效率仅30%左右,且用药量大,价格昂贵,在治疗过程中又有“机体免疫耐受”、“病毒基因变异”等复杂问题尚待解决。如何从分子水平、基因水平清除病毒已成为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核酸 病毒性肝炎治疗 导向疗法 肝炎病毒 新动向 导向药物 中药归经理论 脂质体 慢性肝炎 肝炎后肝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