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中药法象的基本理论(Ⅱ):论“法象药理”及“象性合参” 被引量:3
1
作者 秦林 彭欣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700-705,共6页
采用分析与归纳方法,探讨中药特殊药象与特殊功用的相关性,揭示中药法象应用的特殊规律,为单味药物的法象认识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建立与运用“药象与药性合参”的方法,探讨药物复杂变化之药理机制。研究发现:中药的结构、形态、质... 采用分析与归纳方法,探讨中药特殊药象与特殊功用的相关性,揭示中药法象应用的特殊规律,为单味药物的法象认识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建立与运用“药象与药性合参”的方法,探讨药物复杂变化之药理机制。研究发现:中药的结构、形态、质感、生物习性等药象,均能产生特殊的药理作用,其内容丰富多样、直观具体;将法象与药性理论合参,客观把握与阐释药用变化规律,是形成具有发展性科学概念的重要基础,也是客观把握现实变化的重要标准。提示中药的应用与理论发展既有“药性理论”一般意义的指导,同时也受“中药法象”特殊作用的影响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象药理 特殊药象 中药结构 形态特点 生物习性 特殊功用 象性合参 药性理论
下载PDF
论中药功效的结构及其表述 被引量:6
2
作者 纵横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年第6期420-422,共3页
中药的功效表述历来存在着相当混乱的现象,中药功效表述的缺乏规范性严重影响中药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中药功效的结构及其属性认识不清造成的,为此提出建议:从对证功效、对症功效和对病功效三个方面对中药功... 中药的功效表述历来存在着相当混乱的现象,中药功效表述的缺乏规范性严重影响中药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中药功效的结构及其属性认识不清造成的,为此提出建议:从对证功效、对症功效和对病功效三个方面对中药功效加以归纳、表述,并规范之。文中就对证功效、对症功效和对病功效的含义及其意义,以及在划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都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叙述。同时认为只有对中药功效进行这种结构划分,才有利于中药临床和实验研究,才真正赋予临床中药学继承与发展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时代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功效结构 对证功效 对症功效 对病功效 功效表述
下载PDF
中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高琳琳 王浩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907-910,共4页
内皮细胞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键因素,基础和临床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单方或复方中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研究,本文综述了清热解毒、调脂降压等多种中药或是通过直接拮抗内皮素、提高内皮细胞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抑制内皮细胞的氧化... 内皮细胞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键因素,基础和临床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单方或复方中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研究,本文综述了清热解毒、调脂降压等多种中药或是通过直接拮抗内皮素、提高内皮细胞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抑制内皮细胞的氧化应激对抗内皮细胞损伤、调节粘附蛋白或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加强调动机体或细胞的免疫功能等达到对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中药保护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 综述 内皮素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基于结构中药学思维的中药研究方法探讨——以外用中药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乔宏志 陈熹 +1 位作者 陈军 狄留庆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70-975,共6页
物质在不同尺度的聚集状态是决定其性质的关键因素。结构中药学是以中药中天然存在的或经加工形成的聚集态为对象,研究其组成结构特征、形成机制、体内命运及其功能关联性的中药学新兴交叉领域。相较于中药传统的分子层次研究,结构中药... 物质在不同尺度的聚集状态是决定其性质的关键因素。结构中药学是以中药中天然存在的或经加工形成的聚集态为对象,研究其组成结构特征、形成机制、体内命运及其功能关联性的中药学新兴交叉领域。相较于中药传统的分子层次研究,结构中药学的研究对象具有跨尺度、异质性、多效应的特点,是从介观视角和空间维度对中药药效物质和起效机制的再认识和再研究。中药外用是中医传承千年的用药特色,但其科学内涵缺乏深入的阐释。笔者以外用中药为例分析了目前中药研究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并提出基于结构中药学思维的研究路径,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中药 中药外用 药效物质 团簇 聚集体 相分离 囊泡 炭药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整体观中药物质基础认识与创新中药研发 被引量:14
5
作者 贾晓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9期1430-1434,共5页
中药发挥防病治病作用的物质基础是由多成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多组分、多环节、多靶点的整体作用特点。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基于整体观的中药物质基础"组分结构理论"已取得一定的完善和发展。本文围绕"组分结构理论&... 中药发挥防病治病作用的物质基础是由多成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多组分、多环节、多靶点的整体作用特点。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基于整体观的中药物质基础"组分结构理论"已取得一定的完善和发展。本文围绕"组分结构理论",系统阐述了中药物质基础认识和创新组分结构中药制剂科学内涵,以期为现代创新中药制剂研发提供策略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物质基础 组分结构理论 整体观 组分结构创新中药 质量控制
下载PDF
补益肝肾中药改善更年期抑郁症大鼠模型空间学习记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肖爱娇 邹宏昌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56-59,共4页
目的:观察更年期抑郁症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力及海马形态结构的变化,研究补益肝肾中药的防治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27只,随机分为去势组、模型组和中药组,每组9只。去势组除卵巢切除术外不给予任何应激,模型组在卵巢切除术的基础... 目的:观察更年期抑郁症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力及海马形态结构的变化,研究补益肝肾中药的防治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27只,随机分为去势组、模型组和中药组,每组9只。去势组除卵巢切除术外不给予任何应激,模型组在卵巢切除术的基础上,给予孤养加21天慢性不可预见性的温和应激(CUMS),中药组同模型组,但每次应激结束后,给予中药。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学习记忆力;光镜以及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结构。结果:21天应激后,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力下降;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锥体细胞层变薄,细胞间隙增大,排列紊乱,疏松,细胞结构不完整,甚至有大量细胞缺失;透射电镜下,模型组海马神经元较少,细胞核呈现皱缩改变,核膜凹凸不整模糊不清,并有局部断裂;胞质内线粒体肿胀变性,嵴消失;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大鼠学习记忆力改善,海马形态结构损伤不明显。结论:补益肝肾中药具有改善更年期抑郁症大鼠模型的学习记忆力,可能与其减轻海马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见性的温和应激海马超微结构补益肝肾中药
下载PDF
泉州市洛江区中药资源分布及中药区划探讨
7
作者 苏仁星 张啸 +5 位作者 杨晨 王河山 刘建福 王奇志 黄辉 苏昕薇 《现代中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21-25,共5页
目的为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洛江区中药资源、制定中药产业规划、建设中药规范化种植基地提供依据。方法在中药资源普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洛江区地产、道地中药资源及其产业化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提出洛江区中药资源区域划分。结果提出了... 目的为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洛江区中药资源、制定中药产业规划、建设中药规范化种植基地提供依据。方法在中药资源普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洛江区地产、道地中药资源及其产业化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提出洛江区中药资源区域划分。结果提出了洛江区中药区划分为5个一级中药区和12个中药亚区(二级区)以及具体的区划方案。结论洛江区中药资源区划对提高洛江区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当地中药产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江区 中药资源 中药区划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中药产业结构
下载PDF
国家将加大对中药产业的政策支持
8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38-1438,共1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局新闻发言人沈志祥表示,为加快中药产业发展,迅速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国家将加大对中药产业的政策支持。沈志祥说,中药产业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产业地位将更加突出。国家将支持中药产品结构的战略性...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局新闻发言人沈志祥表示,为加快中药产业发展,迅速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国家将加大对中药产业的政策支持。沈志祥说,中药产业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产业地位将更加突出。国家将支持中药产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支持疗效确切、原创性强的中药大品种的产业化开发,鼓励企业采取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提高中药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化能力,提升中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产业发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药产品结构 产业化开发 创新能力 科技含量 中药现代化 市场竞争力
下载PDF
中药大分子口服吸收起效:物相结构新角度及研究模式 被引量:5
9
作者 肖航 黄菊 +3 位作者 孟祥瑞 张怡宁 李静 马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5-291,共7页
蛋白多肽类及多糖类成分是中药中不可或缺的大分子活性成分群,经传统加热煎煮后广泛存在于中药汤剂。然而这些大分子成分经口服给药通常被认为受胃肠道消化降解而无法以原型吸收或起效,这一观点与汤药在临床上的实际疗效不相吻合。现代... 蛋白多肽类及多糖类成分是中药中不可或缺的大分子活性成分群,经传统加热煎煮后广泛存在于中药汤剂。然而这些大分子成分经口服给药通常被认为受胃肠道消化降解而无法以原型吸收或起效,这一观点与汤药在临床上的实际疗效不相吻合。现代研究认为大分子成分群在汤药煎煮过程中出现了新的物相结构并发挥效应,但中药成分间相互作用引起的相态变化规律及其物相结构与效应之间的联系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此,该文回顾了中药大分子成分的口服吸收研究现状,从物相结构的视角分析中药大分子存在形式与吸收起效的内在联系,并展望了以物相结构为核心的中药大分子口服吸收起效研究模式,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中药 蛋白肽类 多糖 口服吸收 起效形式 物相结构 构效关系
原文传递
组分结构中药与网络药理学:病理机制网络的系统整体调控 被引量:40
10
作者 陈娟 顾俊菲 +6 位作者 汪春飞 袁嘉瑞 赵冰洁 章丽 成旭东 封亮 贾晓斌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8-764,共7页
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参与的生物网络变化的结果。药物干预的本质是将这种病理变化调控至正常范围。中药的优势在于通过多靶点、多层次、多途径地整体和系统性调控这种生物网络病理改变。组分结构中药为这种调控提供了可控、精确的&... 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参与的生物网络变化的结果。药物干预的本质是将这种病理变化调控至正常范围。中药的优势在于通过多靶点、多层次、多途径地整体和系统性调控这种生物网络病理改变。组分结构中药为这种调控提供了可控、精确的"物"的基础,又通过网络药理学调控阐明"理"的本质。组分结构中药与网络药理学的密切结合为创新中药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策略,改变了传统用药的"一个药物、一个基因、一种疾病"的模式,体现疾病发生发展的整体特点,也充分体现中医药防病治病的内涵本质。该研究系统探讨了组分结构中药与网络药理学的结合本质、特点以及研究策略,从改善或恢复生物网络平衡的整体观角度来认识组分结构中药与机体的相互作用,成为揭示组分结构中药调控疾病生物网络机制的有效措施,也为进一步科学的研究创新组分结构中药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分结构中药 网络药理学 病理网络调控
原文传递
结合生物信息学的中药组分结构研究思路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程成 封亮 +3 位作者 刘丹 崔莉 谭晓斌 贾晓斌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4514-4519,共6页
中医药属于复杂体系,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组分结构中药是在继承中医药特点的基础上,体现中药多组分整合作用特点的一个有序整体,是中药物质基础的新见解。目前,传统的研究方法不足以解决中医药物质基础与药效关系,多成分、多靶点... 中医药属于复杂体系,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组分结构中药是在继承中医药特点的基础上,体现中药多组分整合作用特点的一个有序整体,是中药物质基础的新见解。目前,传统的研究方法不足以解决中医药物质基础与药效关系,多成分、多靶点、多环节作用机制等方面问题。生物信息学诞生于后基因组时代,涉及了系统生物学,不同层面的组学以及相应的数学、计算机科学,越来越成为人们对复杂体系,生命规律本质认识的强大工具。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思路、技术方法和丰富的数据挖掘知识结合组分结构中药理论,为发展创新组分结构中药,系统解析中医药本质,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带来新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分结构中药 生物信息学 复杂体系
原文传递
基于高生物利用度的创新组分结构中药制剂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侯雪峰 汪刚 +2 位作者 邱辉辉 封亮 贾晓斌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3280-3287,共8页
中药制剂现代化是目前中药发展进程中的主要方向,而中药是一个具有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整体作用特点的复杂体系,存在着物质基础尚不明确、作用机制不清晰等问题,这些都制约着中药制剂现代化的发展。加强中药组分的理论探索,提高组分... 中药制剂现代化是目前中药发展进程中的主要方向,而中药是一个具有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整体作用特点的复杂体系,存在着物质基础尚不明确、作用机制不清晰等问题,这些都制约着中药制剂现代化的发展。加强中药组分的理论探索,提高组分制剂技术水平,促进中药组分制剂的发展,对实现中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组分结构"理论为指导,从原材料前处理工艺和制剂成型技术2个方面系统阐述,以提出高组分生物利用度为目的,论述创新组分结构中药制剂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组分结构中药制剂 组分结构 制剂技术 生物利用度 组分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
原文传递
种子类中药材的三维显微结构的原位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叶琳琳 薛艳玲 +1 位作者 倪梁红 肖体乔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619-2623,共5页
目的:将X射线相衬显微CT成像方法应用于中药材显微特征结构的无损、原位研究。方法:利用X射线相衬显微CT的成像优势,对中药材白豆蔻和草豆蔻的种子进行三维无损原位显微成像。结果:无需切片等制备过程,可清晰获得白豆蔻和草豆蔻的种子... 目的:将X射线相衬显微CT成像方法应用于中药材显微特征结构的无损、原位研究。方法:利用X射线相衬显微CT的成像优势,对中药材白豆蔻和草豆蔻的种子进行三维无损原位显微成像。结果:无需切片等制备过程,可清晰获得白豆蔻和草豆蔻的种子内部显微结构及其在不同截面方向上的切片信息。结论:同步辐射X射线同轴相衬显微CT方法成像清晰,可以作为原位无损研究中药材内部高分辨率三维显微结构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显微结构 原位无损成像 X射线显微CT 同步辐射
原文传递
多学科交叉促进创新组分结构中药制剂发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汪春飞 顾俊菲 +1 位作者 封亮 贾晓斌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496-2502,共7页
"方以药成",中药制剂是研究中药原料制成适宜剂型后直接作用于患者的过程。以制剂原料前处理特点来划分,其发展经历了中药材直接粉碎初步提取、中药饮片粗放提取初步除杂、精制纯化3个阶段。随着中药制剂新技术应用以及新理... "方以药成",中药制剂是研究中药原料制成适宜剂型后直接作用于患者的过程。以制剂原料前处理特点来划分,其发展经历了中药材直接粉碎初步提取、中药饮片粗放提取初步除杂、精制纯化3个阶段。随着中药制剂新技术应用以及新理论提出,中药制剂发展到了新的阶段——组分结构中药制剂,其特点是物质基础明确、作用机制清楚、ADME/T性质确定、释药系统设计合理、生产质量科学可控。这就势必要求多学科交叉、互融,系统地解决中药制剂存在的问题。该文回顾不同历史时期中药制剂的发展,分析传统中药制剂的发展历程及特点,重点阐述了多学科交叉促进现代创新中药制剂尤其是组分结构中药制剂的研究和发展,为未来中药制剂的发展提供发展方向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分结构中药 中药制剂 学科交叉
原文传递
中成药产品开发应结合医疗需求
15
作者 周超凡 《中医药管理杂志》 1996年第6期55-57,共3页
自1985年《新药审批办法》颁布以来,中成药产品开发取得较大的发展。品种明显增多了,但临床各科分布不匀,剂型改进了,但新剂型种类尚少;中成药服用方便了,但疗效尚不如汤剂;毒副反应(不良反应)虽作了一些研究,但医师用起来尚不放心。为... 自1985年《新药审批办法》颁布以来,中成药产品开发取得较大的发展。品种明显增多了,但临床各科分布不匀,剂型改进了,但新剂型种类尚少;中成药服用方便了,但疗效尚不如汤剂;毒副反应(不良反应)虽作了一些研究,但医师用起来尚不放心。为了有利于中成药产品开发,使其更符合临床的需求,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仅供参考。 指导思想与基本思路 卫生部制定发布的《关于中药问题的补充规定与说明》规定的要点有两个,一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二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产品结构 中成药 产品开发 医疗需求
下载PDF
结构中药学: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新领域 被引量:40
16
作者 乔宏志 狄留庆 +1 位作者 平其能 胡立宏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443-2448,共6页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继承和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目前,对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已取得大量瞩目成果,但对其另一重要方面,即中药多组分形成的物理结构及其作用模式的解析,则尚未有清晰的认识和深入的研究。该文从制约物质基础研究的...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继承和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目前,对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已取得大量瞩目成果,但对其另一重要方面,即中药多组分形成的物理结构及其作用模式的解析,则尚未有清晰的认识和深入的研究。该文从制约物质基础研究的瓶颈入手,客观分析了导致现有问题的共性因素,并从近年来涌现的中药活性物质新发现、新进展中提炼总结出结构中药学概念,阐述了其基本思想、主要特征和研究模式,希望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中药学其他研究领域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中药 药效物质 相态 外泌体 炭药 汤剂 超分子 纳米技术 药辅合一 质量控制 中药制剂
原文传递
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工艺、质量评价、与传统汤剂一致性的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杨鹤年 张津铖 +1 位作者 吴宿慧 李寒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6-274,共9页
中药配方颗粒是随着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出现的“新型中药饮片”形式,自实际应用以来褒贬不一,2021年,国家多部门发布了《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标志着长达28年的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告一段落,符合条件的中药企业经过... 中药配方颗粒是随着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出现的“新型中药饮片”形式,自实际应用以来褒贬不一,2021年,国家多部门发布了《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标志着长达28年的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告一段落,符合条件的中药企业经过备案即可生产中药配方颗粒。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功效研究等已经发展成熟,相反,这其中依然存在一些需要逐步解决、逐步完善的问题。例如,在生产工艺上,存在着制备参数不明晰、不统一、不规范等问题;在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着缺少药材的产地规定、品种甄别和炮制规范等问题;在与传统汤剂的一致性评价方面,存在两者化学成分、药理效应关系不明确等问题。因此,针对中药配方颗粒目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笔者以公开发表的文献为主要数据资料来源,结合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关于中药配方颗粒品种试点统一标准的公示》《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等,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原材料的产地和品种、饮片的加工和炮制、质量控制标准、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的一致性评价等内容,通过文献挖掘、数据分析、列表对比等方式进行梳理并进行可视化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建议:在制备工艺方面应加强工艺参数的完整性与规范性;在质量评价方面应注重药材的道地性、品种、炮制等与品质的关联;在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的一致性评价中应结合结构中药学、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理论、理化表征的方式探讨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的深层差异及其差异机制,为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配方颗粒 传统汤剂 制备工艺 质量控制 一致性评价 结构中药 质量标志物(Q-Marker)
原文传递
A New Cyclic Bisdesmoside from Tubers of Bolbostemma paniculatum 被引量:6
18
作者 HaiFengTANG YangHuaYI ShuYuZHANG PengSUN LingLI DaZhengZHO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79-482,共4页
The structure of tubeimoside V (1), a new cyclic bisdesmoside, isolated from tubers of Bolbostemma paniculatum (Tu Bei Mu), was established by means of 2D NMR spectral and chemical methods. Compound 1 has inter-saccha... The structure of tubeimoside V (1), a new cyclic bisdesmoside, isolated from tubers of Bolbostemma paniculatum (Tu Bei Mu), was established by means of 2D NMR spectral and chemical methods. Compound 1 has inter-saccharide chain bridging by a dicrotalic acid to form a unique macrocyclic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lbostemma paniculatum cyclic bisdesmoside triterpenoid saponin tubeimoside V.
下载PDF
Structure analysis and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of Chinese health de-livery system
19
作者 欧崇阳 张鹭鹭 +2 位作者 田伟 卢杨 马玉琴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7年第6期364-369,共6页
Objective:Although evidence has already demonstrated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Health Deliv- ery System(HDS) varies widely across nations,relatively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factors that give rise to these variations a... Objective:Although evidence has already demonstrated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Health Deliv- ery System(HDS) varies widely across nations,relatively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factors that give rise to these variations and the key point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besides adjusting system structure.By setup of HDS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 on the base of association of financial,social,and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we construct system dynamic model of HDS to simulate the invention policies.Methods: Performance measures were collected from HDS in 31 regions of China and combined with secondary data sources.Multivariate,linear,nonlinear regression and factor analysis models were used to estimate associ- ations between system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erformance.Results:Performance vari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size,financial resources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HDS.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 of health delivery system was developed to give the rank of all Chinese regions.Conclusion: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 of HDS is the basic of HDS modeling by system dynam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lth delivery system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population health
下载PDF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 constitutionology
20
作者 匡调元 宋永霞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30-238,共9页
Human constitutionology studies human itself, which was proposed by Dr. Kuang. The study on human constitu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has ever increased since the late 1970s. This review o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onst... Human constitutionology studies human itself, which was proposed by Dr. Kuang. The study on human constitu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has ever increased since the late 1970s. This review o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onstitutionology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is expected to give people with a different background to underst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is new subject,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modernization of TCM and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in human study and as an individualized model guiding the re-orientation of modern madic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constitutionology CONSTITUTION TCM MEDICIN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