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法与高位挂线低位全部切开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临床比较 被引量:32
1
作者 高昆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216-219,共4页
目的:比较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法与高位挂线低位全部切开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5年2月96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纳入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中医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中医组采用中药药... 目的:比较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法与高位挂线低位全部切开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5年2月96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纳入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中医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中医组采用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法,对照组采用高位挂线低位全部切开术,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指标、肛管直肠压力、肛门功能评分、肛门形态评分、肛门失禁评分、疼痛评分、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中医组伤口愈合时间、术后1个月肛门功能评分、肛门形态评分、肛门失禁评分、术后7 d疼痛评分分别为(32.24±9.15)d、(1.03±0.45)分、(1.71±0.67)分、(4.64±1.19)分、(1.35±0.6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19±10.36)d、(1.45±0.69)分、(2.18±0.72)分、(5.27±1.33)分、(1.69±0.93)分(P〈0.05),术后1个月肛管静息压、肛管舒张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分别为(7.22±1.59)、(3.94±0.53)、(18.05±2.19)k Pa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1±1.24)、(3.63±0.58)、(16.68±1.84)k Pa(P〈0.05)。结论: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可以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术后疼痛,维护肛门形态,保护肛门功能,较高位挂线低位全部切开术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复杂性肛瘘 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法 高位挂线低位全部切开术
下载PDF
中药药线拖挂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尹国平 王跃 +3 位作者 李振宇 王艳 王美琴 周鹏飞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10期912-913,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药线拖挂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用自制中药药线拖线配合橡皮筋挂线,对照组30例单用橡皮筋挂线。结果:两组愈合时间治疗组(25.2±1.8)d、对照组(32.5±2.2)d,治愈率治疗组90.6%、对照组80%... 目的:观察中药药线拖挂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用自制中药药线拖线配合橡皮筋挂线,对照组30例单用橡皮筋挂线。结果:两组愈合时间治疗组(25.2±1.8)d、对照组(32.5±2.2)d,治愈率治疗组90.6%、对照组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药线拖挂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程短,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复杂性肛瘘 中药药线拖挂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中药药线治疗瘰疬溃疡87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林修森 孙凡 《湖北中医杂志》 2010年第9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瘰疬 溃疡 中医药疗法 中药药线
下载PDF
中药药线拖线联合橡皮筋虚挂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贵照旺 魏旭凤 +2 位作者 牛明了 闫利君 张莹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6期720-721,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药线拖线联合橡皮筋虚挂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用高位挂线低位切开术治疗,观察组用中药药线拖线联合橡皮筋虚挂线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愈合情况及肛门功能。结果:创口愈合... 目的:观察中药药线拖线联合橡皮筋虚挂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用高位挂线低位切开术治疗,观察组用中药药线拖线联合橡皮筋虚挂线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愈合情况及肛门功能。结果:创口愈合时、术后6个月Wexner肛门失禁评分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面积、瘢痕面积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肛门内20mm及30mm处压力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药线拖线联合橡皮筋虚挂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确切,且可减轻痛苦,维持术后肛管直肠收缩压,减少肛门功能损伤,临床应用价值优于高位挂线低位切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复杂性肛瘘 中药药线拖线 橡皮筋虚挂线
下载PDF
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法在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杨云 赵红波 +1 位作者 葛志明 梁同义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917-919,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法在治疗复杂性肛瘘术后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法,对照组30例采用切开旷置术,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点创面愈合率、肉芽生长及治愈... 目的观察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法在治疗复杂性肛瘘术后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法,对照组30例采用切开旷置术,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点创面愈合率、肉芽生长及治愈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肉芽生长明显改善(P<0.05),愈合率在第10、14、2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5)。结论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法治疗复杂性肛瘘,能加快肉芽生长,促进创面愈合,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中药药线对口引流 愈合率 肉芽生长
下载PDF
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杨云 葛志明 +1 位作者 赵红波 梁同义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751-753,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法,对照组用切开旷置术结合挂线法,观察2组术后愈合时间、不同时间点创面... 目的观察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法,对照组用切开旷置术结合挂线法,观察2组术后愈合时间、不同时间点创面分泌物及肛门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第7、10、14天分泌物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的直肠静息压(RRP)、肛管静息(ARP)评分较对照组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法治疗复杂性肛瘘,能有效减少创面分泌物,促进愈合,减轻肛门功能损伤,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法 复杂性肛瘘 分泌物 愈合时间 肛门功能
下载PDF
中药药线内痔结扎外痔切缝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文刚 翟文炜 张溪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142-145,共4页
目的中药药线内痔结扎外痔切缝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混合痔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药线内痔结扎外痔切缝术,对照组用切除缝合术,观察总体疗效,肛门疼痛程度、创缘水肿、肛门... 目的中药药线内痔结扎外痔切缝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混合痔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药线内痔结扎外痔切缝术,对照组用切除缝合术,观察总体疗效,肛门疼痛程度、创缘水肿、肛门坠胀、便血、创面感染、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狭窄及肛门功能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临床总体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6小时内、第一次排便时、第7天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创缘水肿、肛门坠胀、出血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在术后肛门狭窄方面无差异(P>0.05)。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术后均未见创面感染,肛门功能评价达到Williams标准A级;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中药药线内痔结扎外痔切缝术在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创缘水肿、肛门坠胀、出血方面优于切除缝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线 内痔结扎外痔切缝 混合痔
下载PDF
中药药线拖线联合橡皮筋虚挂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观察
8
作者 焦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8期82-85,共4页
探讨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方法。方法 将9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为对象,分成A、B两组,A组采用高位挂线低位切开术,B组采用中药药线拖线联合橡皮筋虚挂线治疗,比较疗效。结果 相比A组,B组治疗有效率较高,术后疼痛评分较低,且预后恢复效果较... 探讨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方法。方法 将9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为对象,分成A、B两组,A组采用高位挂线低位切开术,B组采用中药药线拖线联合橡皮筋虚挂线治疗,比较疗效。结果 相比A组,B组治疗有效率较高,术后疼痛评分较低,且预后恢复效果较好,P0.05。结论 针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选择中药药线拖线联合橡皮筋虚挂线方法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线拖线 橡皮筋虚挂线 高位复杂性肛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中药药线拖线联合橡皮筋虚挂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观察
9
作者 田凤菲 孙海涛 《智慧健康》 2020年第20期54-55,59,共3页
目的探究分析中药药线拖线联合橡皮筋虚挂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2019年收治的126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联合组各63例,前者实施高危挂线低位切开术治疗,后者实施中药药线拖线联合橡皮筋虚... 目的探究分析中药药线拖线联合橡皮筋虚挂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2019年收治的126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联合组各63例,前者实施高危挂线低位切开术治疗,后者实施中药药线拖线联合橡皮筋虚挂线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且肛门失禁评分(Wexner)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实施中药药线拖线联合橡皮筋虚挂线治疗,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线拖线 橡皮筋虚挂线 高位复杂性肛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鞠应东教授中药药线炮制及肛肠疾病治疗经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强 宋伟 +2 位作者 邵洪锦 杨政 夏超峰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5年第6期55-56,共2页
鞠应东,主任医师,教授,泰山医学院硕士生导师,澳大利亚首都中医健康中心客座教授,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分会副会长,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 鞠应东,主任医师,教授,泰山医学院硕士生导师,澳大利亚首都中医健康中心客座教授,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分会副会长,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肛肠联盟常务理事,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项目指导老师,山东省发明协会会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鞠应东 中药药线 肛肠疾病 治疗经验
原文传递
综合疗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27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江小青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4年第1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综合疗法 高位复杂性肛瘘 中药药线引流 微创手术
下载PDF
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治疗复杂性肛瘘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郑晓怡 王福娣 《光明中医》 2015年第9期1915-1916,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药线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4年1月收治的9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的资料,均采用手术治疗,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药线对口引流... 目的探讨中药药线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4年1月收治的9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的资料,均采用手术治疗,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药线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药药线对口引流不保留皮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随访6个月,采用Wexner肛门失禁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手术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药线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治疗复杂性肛瘘,能有效缩短痊愈时间,避免肛门功能受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线 对口引流 保留皮桥术 复杂性肛瘘 中医痔瘘学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一次性根治肛周脓肿62例的临床观察
13
作者 姜兴文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23期5308-5309,共2页
采用低位脓肿一次性切开引流,高位脓肿一次性切开加中药药线分束挂线法,术后中药熏洗换药疗法。随访1年,治愈59例,好转3例,治愈率95%。中西医结合一次性根治肛周脓肿,疗效很好。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中药药线分束挂线 中药熏洗换药
下载PDF
Extraction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Karounidiol 被引量:7
14
作者 CHAOZhi-Mao WANGCheng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1-434,共4页
The title compound of karounidiol (C30H48O2), a main active triterpene component of snakegourd seed, was isolated from unsaponifiable matter of the seed oil of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 The title compound of karounidiol (C30H48O2), a main active triterpene component of snakegourd seed, was isolated from unsaponifiable matter of the seed oil of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It crystallizes in orthorhomb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2121 with C30H48O2CH3OHH2O (C31H54O4), a = 7.515(1), b = 14.407(1), c = 27.799(2) , V = 3009.8(5) 3, Z = 4, Dx = 1.087 g/cm3, Mr = 490.77, F(000) = 1088 and = 0.086 mm-1. The final R = 0.0840 and wR = 0.2289 for 2752 observed reflections (|F|2 ≥ 2|F|2). The molecular crystal structure of karounidiol shows relative stereochemistry of (3,13,14, 20)-3,29-dihydroxy-13-methyl-26-norolean-7,9(11)-diene. The molecule is composed of five six- membered rings with ring junctures of A/B trans, C/D trans and D/E c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rounidiol crystal structure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TRITERPEN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