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0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苏在西伯利亚地区的戏剧艺术合作
1
作者 臧颖(译)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4,13,共5页
中苏在戏剧艺术领域合作的历史是两个国家文化交流的重要领域。以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为例,笔者所依据的史料来自俄罗斯档案基金会及各类期刊和杂志。中俄人民对彼此艺术的了解始于沙俄和晚晴时期,1917年革命后,两个民族在戏剧艺术领域的... 中苏在戏剧艺术领域合作的历史是两个国家文化交流的重要领域。以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为例,笔者所依据的史料来自俄罗斯档案基金会及各类期刊和杂志。中俄人民对彼此艺术的了解始于沙俄和晚晴时期,1917年革命后,两个民族在戏剧艺术领域的交流开始不断加强,这股潮流在(苏联)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及两国首都城市率先兴起。在中俄关系中西伯利亚地区占据重要的跨境地理位置,这些进程间接地对该地区产生深刻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苏在戏剧艺术领域的合作快速发展,苏联剧院开始排演许多中国题材的剧目,两国剧团开始进行巡回演出。西伯利亚地区的中国工人通过业余演出形式将中国艺术传播给西伯利亚本地民众。20世纪50年代,双方艺术合作的中心城市是新西伯利亚和伊尔库茨克。20世纪60年代,双方的文化艺术交流中断,直到80年代中苏关系正常化之后双方在戏剧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再次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关系 戏剧艺术领域合作 西伯利亚地区
下载PDF
邓小平与中苏关系正常化
2
作者 李源正 《党史博采》 2024年第12期10-12,共3页
邓小平对中苏关系十分熟悉。革命战争年代,邓小平曾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山大学留学,这段生活经历使他能够近距离观察苏联的社会生活。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既亲身经历了中苏关系的“蜜月期”,感受到苏联援助中国建设... 邓小平对中苏关系十分熟悉。革命战争年代,邓小平曾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山大学留学,这段生活经历使他能够近距离观察苏联的社会生活。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既亲身经历了中苏关系的“蜜月期”,感受到苏联援助中国建设“156工程”,热心助推中国工业化的流金岁月,也感受到苏联领导人背信弃义,撕毁合作合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关系 流金岁月 党和国家领导人 苏联援助 苏联领导人 蜜月期 山大学 革命战争年代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伊始周恩来三次访苏
3
作者 徐行 《党史博采(上)》 2024年第3期21-25,共5页
新中国诞生之际,世界处于冷战的大背景下,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坚决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据已公布材料统计,1949年前周恩来就至少三次去过苏联。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总理兼外交部长的他访苏达10次以上。其为新中国... 新中国诞生之际,世界处于冷战的大背景下,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坚决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据已公布材料统计,1949年前周恩来就至少三次去过苏联。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总理兼外交部长的他访苏达10次以上。其为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贯彻执行、为中苏两国友好关系的巩固发展、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仅就新中国成立伊始周恩来三年间三次赴苏的主要目的和取得的成效作初步探讨,以期深化对上世纪50年代中前期中苏关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国主义侵略 社会主义阵营 材料统计 苏关系 周恩来 国诞生 外交政策 访苏
下载PDF
从西柏坡到莫斯科:毛泽东宣布向苏联“一边倒”--关于中苏同盟建立之背景和基础的再讨论(之二) 被引量:22
4
作者 沈志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33,共20页
1949年2月米高扬访问西柏坡,斯大林了解到中共的意向,双方明确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一致性;7至8月刘少奇访问莫斯科,毛泽东知道了苏共的态度,双方进一步明确了各项方针政策的一致性。至此,中苏同盟的政治基础已经确立,毛泽东不再考虑与美国... 1949年2月米高扬访问西柏坡,斯大林了解到中共的意向,双方明确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一致性;7至8月刘少奇访问莫斯科,毛泽东知道了苏共的态度,双方进一步明确了各项方针政策的一致性。至此,中苏同盟的政治基础已经确立,毛泽东不再考虑与美国接触,公开宣布向苏联"一边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高扬访华 刘少奇访苏 苏关系 一边倒 司徒雷登
下载PDF
关于中苏条约谈判研究中的几个争议问题——再谈冷战史研究中史料的解读与利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沈志华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7-68,共12页
对于 195 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谈判过程 ,近年来学术界已经出现一批新的研究成果 ,但对其中一些重要史实的认识仍然存在着差异 ,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判断 ,其结果可能影响到研究者对中苏双方立场和心态的理解。其中主要有三个有... 对于 195 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谈判过程 ,近年来学术界已经出现一批新的研究成果 ,但对其中一些重要史实的认识仍然存在着差异 ,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判断 ,其结果可能影响到研究者对中苏双方立场和心态的理解。其中主要有三个有争议的问题 ,即 :关于毛泽东答塔斯社记者问是如何出台的问题 ;关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最初是谁起草的问题 ;关于毛泽东对《补充协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关系 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毛泽东 斯大林
下载PDF
求之不易的会面:中苏两党领导人之间的试探与沟通——关于中苏同盟建立之背景和基础的再讨论(之一) 被引量:11
6
作者 沈志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3,共13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时候,中共曾对美表示好感,希望美国能帮助中国走向民主和繁荣。美国政府最后确定的"扶蒋反共"方针迫使中共不得不转向寻求苏联的帮助。1947年底国共内战已经胜负分明,斯大林开始考虑转变对华政策,支... 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时候,中共曾对美表示好感,希望美国能帮助中国走向民主和繁荣。美国政府最后确定的"扶蒋反共"方针迫使中共不得不转向寻求苏联的帮助。1947年底国共内战已经胜负分明,斯大林开始考虑转变对华政策,支持和帮助中共。但在冷战格局下又顾虑重重,担心引起美国的干预,所以一再推迟毛泽东访问莫斯科的时间。1949年初毛泽东坚决拒绝国共和谈,也反对苏联出面调停。斯大林决定派遣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前往中国,详细了解中共的立场和各项方针,以便最终确定苏联的对华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斯大林 苏关系 冷战
下载PDF
战后初期斯大林对中国革命的态度和立场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盛发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7-62,共6页
战后初期,为了维持与美国在雅尔塔体系内确立的远东合作关系和在远东的既得利益,斯大林对中共和中国革命采取了消极冷漠的态度和立场。这种消极和冷漠表现为:不支持中共军队获得对日本的受降权;限制中共及其军队在东北的活动;削弱... 战后初期,为了维持与美国在雅尔塔体系内确立的远东合作关系和在远东的既得利益,斯大林对中共和中国革命采取了消极冷漠的态度和立场。这种消极和冷漠表现为:不支持中共军队获得对日本的受降权;限制中共及其军队在东北的活动;削弱中共的政治自主权,要求中共通过与国民党谈判达成政治妥协;回避中共征求意见的要求,与中共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支持蒋介石统一中国的努力。但是,另一方面,为了防止美国侵蚀苏联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范围和阻止国民党向美国的一边倒,斯大林又策略性地向中共提供一些援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大林 毛泽东 苏联 国革命 苏关系
下载PDF
《盛京时报》视野下的中东路事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志学 谢清明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77-83,共7页
1929年张学良趁蒋介石推动所谓"革命外交"之机挑起了中东路事件,企图强行收回中方在中东路上应享有的权益。代表日本立场的《盛京时报》对此特别关注,从其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对事件的报道经历了相对客观、恶意... 1929年张学良趁蒋介石推动所谓"革命外交"之机挑起了中东路事件,企图强行收回中方在中东路上应享有的权益。代表日本立场的《盛京时报》对此特别关注,从其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对事件的报道经历了相对客观、恶意挑拨、重新回到相对客观的过程,由此可以比较清晰的发现日本立场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京时报》 苏关系 日本 东路事件
下载PDF
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端——西柏坡时期中共外交政策与外交工作述论 被引量:2
9
作者 贺艳青 肖瑜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9-79,共11页
西柏坡时期是中共外交活动的一个重要过渡期,是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奠基期。由此,中共的外交由政党外交逐渐自发和自觉地转变为国家外交。中共领导人审时度势,正确地估计了国际局势,确定了与苏联结盟的外交战略,并逐渐形成相应的外交... 西柏坡时期是中共外交活动的一个重要过渡期,是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奠基期。由此,中共的外交由政党外交逐渐自发和自觉地转变为国家外交。中共领导人审时度势,正确地估计了国际局势,确定了与苏联结盟的外交战略,并逐渐形成相应的外交原则与外交政策;同时在外交人员和机构方面也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可以说西柏坡时期的中共外交,实际上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柏坡时期 国外交 苏关系
下载PDF
战后中苏关系研究的新材料和新角度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丹慧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5-63,共9页
关键词 苏关系 毛泽东 斯大林 苏联顾问 苏友好同盟条约》 新材料 关系研究 国共产 赫鲁晓夫 边界冲突
下载PDF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苏联空军 被引量:11
11
作者 沈志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9-74,共6页
本文利用近年解密的俄国档案材料,讲述了苏联空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空战的情况。毛泽东决定:在没有苏联空军援助的困难条件下,中国军队依然按原计划赴朝作战。此后,斯大林亦改变了观望、等待的立场,1950年11月初,苏联空军便投入了... 本文利用近年解密的俄国档案材料,讲述了苏联空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空战的情况。毛泽东决定:在没有苏联空军援助的困难条件下,中国军队依然按原计划赴朝作战。此后,斯大林亦改变了观望、等待的立场,1950年11月初,苏联空军便投入了朝鲜空战,并陆续将作战半径从中朝边界前伸到清川江一线,斯大林甚至答应让苏联空军部队进驻朝鲜机场。苏联空军在朝鲜西北部地区的空战中占据了优势,有效地保护了中朝军队的后方补给线。但是,斯大林始终掌握着一条他最初制定的原则,即不允许苏联空军在前线协同中国军队作战。斯大林担心的是美国知道苏联直接参战后会激化美苏矛盾,而美国尽管已经掌握了苏联参加空战的情报,也佯作不知以避免引起战争升级。正是华盛顿与莫斯科的这种默契,使苏联空军参加朝鲜战争的历史真相沉寂了4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战争 苏关系 苏联空军
下载PDF
关于中共批判南共民族主义问题 被引量:2
12
作者 薛衔天 李福生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51,共4页
1948年夏,中共参加了对南共民族主义的批判。所谓南共民族主义,实际上是南共对苏联和斯大林执行独立自主路线的表现。在这方面,中共与南共有颇多相似之处。中共参加这次批判,并没有对南共对内、对外政策进行具体指责,主要表明自己决不... 1948年夏,中共参加了对南共民族主义的批判。所谓南共民族主义,实际上是南共对苏联和斯大林执行独立自主路线的表现。在这方面,中共与南共有颇多相似之处。中共参加这次批判,并没有对南共对内、对外政策进行具体指责,主要表明自己决不走第三条道路,以便消除斯大林的误解,以达到与苏联建立战略同盟,粉碎西方孤立新中国的目的。今天应历史地看待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斯拉夫共产党 民族主义 国共产党 国际形势 欧洲共产党情报局 独立自主 苏关系 苏联 南共民族主义
下载PDF
国家利益冲突与中苏关系的破裂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孙其明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20-26,共7页
国家利益的冲突是导致中苏关系破裂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本文主要论述中苏两国的国家利益由一般的差别和予盾发展到严重冲突的过程,并分折这一冲突对双方关系产生的重大影响。
关键词 国家利益 利益冲突 苏关系 苏联 国际关系 意识形态
下载PDF
政治斗士与敌手:1960年代中苏边界关系——对中苏边界问题的历史考察之二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丹慧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6-167,共22页
1960年代,随着中苏两党分歧加深,两国关系逐渐恶化,中苏之间的界务纠纷开始逐渐被政治化,中苏边界斗争出现了一个随着中苏两党政治斗争起伏而波动的形势。中共中央对苏方针的基调由让步、调和转变为主动进攻和以斗争为主之后,中国政府... 1960年代,随着中苏两党分歧加深,两国关系逐渐恶化,中苏之间的界务纠纷开始逐渐被政治化,中苏边界斗争出现了一个随着中苏两党政治斗争起伏而波动的形势。中共中央对苏方针的基调由让步、调和转变为主动进攻和以斗争为主之后,中国政府解决中苏边界问题的指导方针也相应发生变化,公开提出了中苏之间存在不平等条约问题。1964年中苏举行第一次边界谈判,两党大论战造成的思想上的敌对情绪,使中国摆出了进攻姿态。谈判最终破裂后至1968年初,中苏边界冲突逐渐升级,次数、范围、形式和规模都发生了变化。此后,中苏双方进行了反复较量,《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名存实亡。毛泽东作出打开中美关系僵局的重大决策,随着中美关系的解冻,中苏同盟彻底破裂,两国关系最终转入政治、军事上的对抗阶段。在此背景下,中苏第二次边界谈判至1978年6月止,也未能达成任何协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边界谈判 珍宝岛事件 苏关系
下载PDF
蒋廷黻关于苏联概况、外交政策及中苏关系问题致外交部报告 被引量:9
15
作者 任骏 孙必有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5-31,50,共8页
1936年下半年至1938年春。蒋廷黻出任国民党驻苏大使,此文即为蒋氏在西安事变后,送呈外交部的一份报告。其中较为系统地反映了当时蒋氏对国际形势及中苏关系的看法,显然地,其中某些看法出于偏见或臆断,但这对于我们了解南京政府上层人... 1936年下半年至1938年春。蒋廷黻出任国民党驻苏大使,此文即为蒋氏在西安事变后,送呈外交部的一份报告。其中较为系统地反映了当时蒋氏对国际形势及中苏关系的看法,显然地,其中某些看法出于偏见或臆断,但这对于我们了解南京政府上层人士对苏联将在其后爆发的中日战争中采取何种态度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西安事变 蒋廷黻 第三国际 苏俄 人民阵线 苏关系 外交部 共产主义者 世界革命
下载PDF
从引进到赎回:新中国初期的中苏合资企业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文珑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53,共10页
中苏合资企业的引进是毛泽东首次访苏的重要成果之一,反映了中苏双方的共同意愿。在"平权合股"原则指导下,尽管中苏双方仍存在一些经济利益方面的矛盾和分歧,但合资企业总体上对中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 中苏合资企业的引进是毛泽东首次访苏的重要成果之一,反映了中苏双方的共同意愿。在"平权合股"原则指导下,尽管中苏双方仍存在一些经济利益方面的矛盾和分歧,但合资企业总体上对中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从合资企业被引进到赎回的历史过程看,《中苏贷款协定的议定书》和《补充协定》的签订,以及新任苏共高层对"合资"的否定和保留态度,决定了其最终走向终结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关系 合资企业 平权合股 国经济
下载PDF
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的战略、理论与利益背景 被引量:10
17
作者 曲星 《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2000年第1期15-24,共10页
50年代中期美苏关系有所缓和以后 ,苏联面临的战略任务与中国面临的战略任务发生了差异 ,原来被共同战略利益掩盖的双边关系和民族利益中的矛盾开始显露出来。由于各自战略需求及斗争策略的不同 ,双方对国际共运的若干理论问题也就产生... 50年代中期美苏关系有所缓和以后 ,苏联面临的战略任务与中国面临的战略任务发生了差异 ,原来被共同战略利益掩盖的双边关系和民族利益中的矛盾开始显露出来。由于各自战略需求及斗争策略的不同 ,双方对国际共运的若干理论问题也就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双方按各自的理解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加以解释并进行论战 ,实际上分歧不可能在论战中得到弥合 ,反而越来越大 ,两党关系的意识形态基础被动摇。两个执政党之间关系的恶化 ,不可避免地对国家关系产生了消极的 ,甚至是破坏性的影响。中苏从盟友演变为潜在敌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关系 国际共运 1950-1969年 国家利益
下载PDF
《雅尔塔秘密协定》背后的中、美、苏关系透析(Ⅰ)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振江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03年第4期19-25,共7页
1944年中国正面抗日战场的溃败造成美国太平洋战略的调整和中美关系的恶化,由此大大限制了蒋介石对苏联在未来中国的重要影响的应有认识和与之进行适当外交,导致损害中国主权的《雅尔塔秘密协定》的产生。之后,中国的外交重点依然锁定美... 1944年中国正面抗日战场的溃败造成美国太平洋战略的调整和中美关系的恶化,由此大大限制了蒋介石对苏联在未来中国的重要影响的应有认识和与之进行适当外交,导致损害中国主权的《雅尔塔秘密协定》的产生。之后,中国的外交重点依然锁定美国,极力“邀请”美国政府介入中苏关系并影响未来的中苏谈判。然而,出于对苏联追求东亚利益的实力与决心、对苏联参加太平洋战争的需要以及对自身缺乏足够抗衡苏联手段和资源等方面的权衡,美国政府没有接受中国的外交“邀请”,反而协同苏联政府迫使中国直接派团前往莫斯科完成中苏谈判。但中国政府的外交并非没有对美国产生影响,实际上,部分由于中国持续“邀美抗苏”的努力,最终促成了紧随其后在中苏谈判以及未来东北等问题上美国政府公开出面支持中国反对苏联,成为中国内战和东亚冷战爆发的一个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关系 苏关系 美苏关系 《雅尔塔秘密协定》
下载PDF
中苏关系史研究与俄国档案利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沈志华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1-145,共15页
冷战历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其中的两次转折都受到中苏关系变化的深刻影响,而探讨这些问题必须依靠中苏双方的档案文献。俄国档案开放虽然呈收缩趋向,但已有的文献还是具有极大的利用价值。在此基础上,国际学界关于中苏关系历史的研究在... 冷战历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其中的两次转折都受到中苏关系变化的深刻影响,而探讨这些问题必须依靠中苏双方的档案文献。俄国档案开放虽然呈收缩趋向,但已有的文献还是具有极大的利用价值。在此基础上,国际学界关于中苏关系历史的研究在近20年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学者提出的关于中苏同盟建立、发展直至破裂,以及中苏关系与新中国外交起源之间相互影响的诸多新观点和新视角,无疑是重要的学术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苏关系 国外交 俄国档案利用
下载PDF
试析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珍愚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1-103,共3页
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 :中苏在意识形态领域发生分歧 ;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大力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理解出现偏差并日趋“左”倾。中苏关系的这一段曲折历史为... 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 :中苏在意识形态领域发生分歧 ;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大力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理解出现偏差并日趋“左”倾。中苏关系的这一段曲折历史为世界各国正确处理国际事务提供了前车之鉴 ,国际关系只有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我们才能拥有和平有序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关系 破裂 原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