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文化精神论略 被引量:5
1
作者 赖大仁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3年第2期91-96,共6页
以“天人二分”为核心的西方文化张扬科学、民主、法制、宗教精神,处处强调人与对象世界的对立。中国文化的核心观念是“天人合一”,儒家文化有强烈的伦理、道德、进取精神;道家文化则更重视人内在的和合,神秘文化是前两者的补充。中西... 以“天人二分”为核心的西方文化张扬科学、民主、法制、宗教精神,处处强调人与对象世界的对立。中国文化的核心观念是“天人合一”,儒家文化有强烈的伦理、道德、进取精神;道家文化则更重视人内在的和合,神秘文化是前两者的补充。中西文化应在精神层面多借鉴吸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精神 天人二分 天人合一 互补融合
下载PDF
中西文化精神及其组织行为理论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再林 齐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2期62-66,共5页
近年来,作为组织行为主要部分之一的组织文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组织文化中的核心部分乃是文化精神,因此要分析组织文化就势必首先面对文化精神的探讨。如果说中国古代文化更多地彰显出社群主义、德性主义以及人文主义的精神,... 近年来,作为组织行为主要部分之一的组织文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组织文化中的核心部分乃是文化精神,因此要分析组织文化就势必首先面对文化精神的探讨。如果说中国古代文化更多地彰显出社群主义、德性主义以及人文主义的精神,那么与之对应的西方文化则更多地强调个体主义、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的精神。这种文化精神分野的实质乃是追求事实判断的科学主义与追求价值判断的人本主义之分。二者的差异对中西组织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由此产生了中西各自不同的组织行为理论。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这两种组织行为理论皆有失之片面之虞。而当代的对话理论则将科学主义思想和人本主义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卓有成效的一些人的话语取代了少数人的精英式的话语或多数人的民粹式的话语,为未来更为辩证的组织行为理论开辟出一条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中西文化精神 组织行为
下载PDF
唐君毅中西文化精神比较思想评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曾纪茂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4-29,共6页
唐君毅先生强调研究文化问题不能只从已经完成和实现的结果去看,而应切入文化现象的精神根源。由此对中西文化精神进行比较,他提出了“道德艺术精神”与“科学宗教精神”、“自觉地求实现”与“自觉地求表现”、“圆而神”与“方以智”... 唐君毅先生强调研究文化问题不能只从已经完成和实现的结果去看,而应切入文化现象的精神根源。由此对中西文化精神进行比较,他提出了“道德艺术精神”与“科学宗教精神”、“自觉地求实现”与“自觉地求表现”、“圆而神”与“方以智”的几种差异说。在第三代新儒家手上这又进一步演绎为“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君毅 新儒家 中西文化精神比较
下载PDF
和谐与竞争:中西文化精神新论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宏斌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3-17,共5页
文化精神是人类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历经传承积累而凝聚出的共有的、成体系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在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过程中,中华民族侧重矛盾的同一性,化生了悠久灿烂的和谐文化精神;西方民族偏向于矛盾的... 文化精神是人类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历经传承积累而凝聚出的共有的、成体系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在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过程中,中华民族侧重矛盾的同一性,化生了悠久灿烂的和谐文化精神;西方民族偏向于矛盾的斗争性,演绎成为颇具个性的竞争文化精神。前者追求“天人合一”,讲究“中庸之道”,提倡“协和万邦”;后者主张认识改造自然,强调个性和个人的权益神圣不可侵犯,并力图征服世界。两种文化精神的核心差异是追求“仁义”境界与实现“功利”目标的差异。当代社会,应把两种文化精神辩证地统一起来:在和谐中讲究竞争,在竞争中追求和谐。这也许是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的最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 竞争 中西文化精神
下载PDF
自“概念”而“建筑”的比较──泛析中西文化精神与中西古代建筑的差异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巍 《华中建筑》 2001年第2期6-8,共3页
文章尝试在哲学层面上探究中西方古代建筑现象的不同。通过比较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宇宙模式及其形式与整体功能等一些可以体现中西方文化的根本精神的概念的不同探讨中西古代建筑之明显差异形成的哲学、美学思想上的根基。
关键词 古代建筑 中西文化精神 宇宙模式 哲学思想
下载PDF
太平天国的宗教思想——中西文化精神最早的契合与紧张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连国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3-17,共5页
人们通常认为,中西文化交流经历了一个由浅层次的器物到深层次的制度、思想观念的逐渐传播的历史过程。其实这种说法忽略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开端——太平天国宗教思想。太平天国宗教思想,是近代中国人最早对西方文化核心价值观念的学习。
关键词 太平天国 洪秀全 宗教思想 中西文化精神 意识形态 拜上帝教 文化危机 社会危机 杨秀清 曾国藩
原文传递
从“名”与“逻各斯”看中西文化精神
7
作者 赵奎英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1年第6期54-55,共2页
以“名”与“逻各斯”为比较基点的理据在中西诗学文化比较研究中,人们总是倾向于认为只有中国的“道”才与西方的“逻各斯”具有可比性,“道”与“逻各斯”的比较框架因此深入人心。但实际上,在中国哲学中,找不到与“逻各斯”完全对等... 以“名”与“逻各斯”为比较基点的理据在中西诗学文化比较研究中,人们总是倾向于认为只有中国的“道”才与西方的“逻各斯”具有可比性,“道”与“逻各斯”的比较框架因此深入人心。但实际上,在中国哲学中,找不到与“逻各斯”完全对等的概念,“道”与“逻各斯”是存在着深刻歧异的。在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中被神圣化的是“名”而不是“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诗学 逻各斯 文化比较研究 中西文化精神 神圣化 深入人心 可比性 比较框架
原文传递
“中西文化比较研讨会”述评
8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5-17,共3页
“中西文化比较研讨会”述评谭仲益鸟(华中理工大学)世纪之交的中国,处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特别时期。如何在开放的视野中吸取西方文化的精华,同时扎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亟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 “中西文化比较研讨会”述评谭仲益鸟(华中理工大学)世纪之交的中国,处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特别时期。如何在开放的视野中吸取西方文化的精华,同时扎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亟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湖北省高校工委宣传处、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比较 比较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 元典精神 中西文化精神 人文精神 西方文化 理性精神 研讨会 宗教精神
原文传递
“我们要创造一个世界的文化”─—试论郭沫若“五四”时期的文化选择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晓春 《郭沫若学刊》 1998年第2期24-30,共7页
关键词 郭沫若 王阳明 中西文化精神 文化选择 传统文化 宇宙观 西方文化 文化建设 “动” 中国文化
下载PDF
多丽丝·莱辛与张爱玲女性意识成因刍议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燕清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88-91,共4页
多丽丝·莱辛和张爱玲是两位以关注女性命运为创作主导倾向的作家。但她们的女性主义意识却呈现明显差异,根源在于她们所秉承的中西文化精神本质及作者个人思想渊源的不同。
关键词 莱辛 张爱玲 女性意识 中西文化精神 思想渊源
下载PDF
李安影片风格谈──从《推手》《喜宴》及《饮食男女》说起 被引量:7
11
作者 梅峰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5-170,215,共7页
【Abstract】The three movies, c0mbined as a "Father Trilogy", expose Ang Lee’s key tone-general tolerance. His movies, surviving in the gap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 brid... 【Abstract】The three movies, c0mbined as a "Father Trilogy", expose Ang Lee’s key tone-general tolerance. His movies, surviving in the gap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 bridge among the two different traditions.Following his first movie Pushing Hands, a cautious tryout, his second work- The Wedding Banquet-put him on the pinnacle of creation. While Eat Drink Man Woman sustains the feeling of "there never was a feast but the guests had to depart", reminding people all good things must come to an end, and thus, drew a stop skillfully for his tril0gy.Forming distinct artistic traits, Ang Lee rigorously pursues his creative principle, technique should be in the service of story’ And showed it in his sober and restrain camera shots, as well as plain and smooth edi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宴》 李安 太极推手 影片 中国传统文化 剪辑 手法 影机 场面调度 中西文化精神
下载PDF
论李大钊的自由观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力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20-25,共6页
自由是五四启蒙运动价值转型的中心课题。以人的现代化为其旨的新文化运动,是以追求人的解放的人本主义为其思想底蕴,而以自由为其终极价值目标的。在五四启蒙学者中,李大钊的自由观是深刻而独具特色的。他不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 自由是五四启蒙运动价值转型的中心课题。以人的现代化为其旨的新文化运动,是以追求人的解放的人本主义为其思想底蕴,而以自由为其终极价值目标的。在五四启蒙学者中,李大钊的自由观是深刻而独具特色的。他不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启蒙思想家而大力呼唤过自由,而且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轫者而对社会主义自由问题进行了独到的理论探索,为我们留下了社会主义自由论的宝贵理论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观 李大钊 社会主义 人的自由 陈独秀 自由问题 自由精神 自由论 自由思想 中西文化精神
下载PDF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总目次
13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I0001-I0001,共1页
关键词 辽东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科技创新思想 中西文化精神 目次 “尚礼”精神 台湾红学 中国古代诗学
下载PDF
大国崛起需要“大文化”守正创新--王岳川教授文化访谈录(之一)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岳川 胡淼森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9-126,共8页
文化是国家的生命线。文化软实力不仅表明了大国崛起的文化身份,而且关系到和平崛起的国家文化安全。中国文化的崛起再也不能紧紧跟随西方文化走,也不可能无根无源地"开新",只能守正创新。这种守正创新一方面建立在对中国经... 文化是国家的生命线。文化软实力不仅表明了大国崛起的文化身份,而且关系到和平崛起的国家文化安全。中国文化的崛起再也不能紧紧跟随西方文化走,也不可能无根无源地"开新",只能守正创新。这种守正创新一方面建立在对中国经典精神的重释上,也建立在对当代人生价值的重新整合上。本文"文化创新"和"文化输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的论证,包涵好几个层次,其中最宏阔的层次就是提出了"太空文明时代"这一观念,认为大陆文明、海洋文明、太空文明时代的身份改写对中国而言,具有全新的阐释意义。作者近年来提出"文化输出"理念,目的是为了减少西方对中国的文化"妖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精神 儒学经典 文化输出 后现代 太空文明时代 妖魔化中国
原文传递
对文学本质的超越性诉求——梁实秋文学观论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文秀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1-155,共5页
梁实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拥有自己较为独立而系统的文学观作家之一。他基于对文学本身和文学批评理论的理性化与超越性品格的崇奉,对中西文化精神和思想资源进行了深度整合,并试图构建自己的文学批评观。他的文学观极力彰显... 梁实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拥有自己较为独立而系统的文学观作家之一。他基于对文学本身和文学批评理论的理性化与超越性品格的崇奉,对中西文化精神和思想资源进行了深度整合,并试图构建自己的文学批评观。他的文学观极力彰显理性的规约精神和精英化诉求,在新文学创立初期标举与当时文坛盛行的、以非理性为内在精神根据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大异其趣的理性主义文学观。从总体看来,梁实秋的文学观充满了形上之思,具有较为深层的哲学关怀和超越性追求,对当下的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创作尤有启示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本质 文学观 梁实秋 诉求 中西文化精神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学批评理论 文学批评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