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光学萌芽时期的科学思维与中西文明对比 |
高绮妮
郭政鑫
邓浩仪
欧阳敏
|
《大学物理》
|
2021 |
0 |
|
2
|
衡量古今中西文明形态效度的思想前提——从“李约瑟问题”出发的批判考察 |
张文喜
|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论经济全球化情势下的中西文明整合 |
万波
黄守红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4
|
|
4
|
近代中西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兼论文化的“综合创新”和“创造性转化” |
张允熠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5
|
“尚善”与“尚武”——中西方传统文明观比较 |
何文贤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5
|
|
6
|
中西文明的差异和互鉴:从语言文字到思维方式 |
何元国
|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7
|
知识产权或成西方备战中西文明冲突的工具? |
张网成
|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8
|
中西古代文明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再思考(专题讨论)——关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特点的几点思考 |
刘家和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0
|
|
9
|
从千年史看百年史——从中西文明路径比较看当代中国转型的意义 |
萧功秦
|
《社会科学论坛》
|
2007 |
9
|
|
10
|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对“中西文明特征”的建构 |
杨俊
|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1
|
“大同”新解——从语源看中西史前文明的联系 |
周及徐
|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2
|
中西方文明交融冲突中的儒学价值及其命运 |
邵龙宝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2
|
|
13
|
近现代中西文明交会下的城市文化传播——“京津沪”城市文化变迁的视角 |
刘卫东
|
《新闻爱好者》
|
2013 |
1
|
|
14
|
中西文明在现代心理学上的创新--申荷永教授、高岚教授《荣格与中国文化》序 |
胡孚琛
|
《社会科学动态》
|
2020 |
2
|
|
15
|
郑和下西洋与15—16世纪中西海洋文明模式比较 |
赵君尧
|
《职大学报》
|
2005 |
2
|
|
16
|
中西农业文明下的牛耕与马耕 |
陈桂权
|
《史志学刊》
|
2017 |
1
|
|
17
|
中西方文明差异的根源性分析 |
徐品晶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18
|
丝绸之路青海道看中西文明的交流互鉴 |
崔永红
|
《中国土族》
|
2019 |
1
|
|
19
|
关于古代中西文明若干特点的思考(笔谈) |
向燕南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20
|
秦汉郡县制、罗马行省制与古代中西文明的特点 |
易宁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