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明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中西文明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嘉仁 商嘉琪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3-126,共4页
2020年12月12日至13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举办了"中西文明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商务印书馆及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及出版机构... 2020年12月12日至13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举办了"中西文明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商务印书馆及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及出版机构等4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资深教授刘家和、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马克垚、中国出版集团副总经理于殿利、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商务印书馆总经理顾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出版集团 中西文明比较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 南京大学 商务印书馆 副校长
原文传递
文明比较与中华思想的逻辑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红岩 《文化软实力》 2022年第1期5-18,F0002,共15页
中西文明比较研究应以文明交流互鉴为原则。统一性是进行跨文化、跨民族、跨区域观察与研究的首要前提与基础。中西古典阐释学比较研究,是中西文明比较研究的新领域。中西双方思维形式不同,各有所长。荀子在中国古代知识领域发挥的作用... 中西文明比较研究应以文明交流互鉴为原则。统一性是进行跨文化、跨民族、跨区域观察与研究的首要前提与基础。中西古典阐释学比较研究,是中西文明比较研究的新领域。中西双方思维形式不同,各有所长。荀子在中国古代知识领域发挥的作用,与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发挥的作用相当。中华思想始终保持了发达的辩证逻辑形式,天道是中国哲学的第一命题。中华逻辑范畴依照“言—象—意”的结构运转,形成了包含本体母题、范畴谱系、论证方式在内的完整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明比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统一性 特殊性 阐释学
下载PDF
文明的比较只能是一种参考
3
作者 石中 《战略与管理》 CSSCI 1996年第2期98-100,共3页
文明的比较只能是一种参考石中《战略与管理》1995年第5期发表了《什么是文明》一文。这篇文章承袭了中国学者近一个世纪以来热衷于谈论中西文明比较的老路,但与绝大多数其他这类文章不同,他认为中国文明从整体上评价优于西方文... 文明的比较只能是一种参考石中《战略与管理》1995年第5期发表了《什么是文明》一文。这篇文章承袭了中国学者近一个世纪以来热衷于谈论中西文明比较的老路,但与绝大多数其他这类文章不同,他认为中国文明从整体上评价优于西方文明。这就引起了许多争议。笔者则试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明 意识形态 西方文明 “文化热” 中国知识界 负面影响 中西文明比较 文化比较研究 民族主义 天下主义
下载PDF
法治文明是人类对生活有序化和社会正义性的共同追求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中秋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49-249,共1页
张中秋撰文《中西法治文明历史演进比较》指出,法律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法治是人类文明的标志。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不仅法律越来越重要,而且法治亦逐渐成为人类的理想。法治文明的生长是一个动态、开放、趋于完善而永无... 张中秋撰文《中西法治文明历史演进比较》指出,法律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法治是人类文明的标志。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不仅法律越来越重要,而且法治亦逐渐成为人类的理想。法治文明的生长是一个动态、开放、趋于完善而永无止境的过程。与人类文明总体性质相一致,法治文明体现了人类对生活有序化和社会正义性的共同追求,但从人类社会治理模式上说,由于人类文明的不同起源和特性,导致了人类追求法治文明的不同途径和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书介绍 张中秋 中西法治文明历史演进比较
下载PDF
文化与人格:中国和欧洲——兼论文明转型期国民性格的再建构 被引量:6
5
作者 何平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40,共11页
本文借用"国民性格"和"人格"等社会科学的概念,在与抽象意义上的"欧洲人格"相比较下,讨论中国传统人格的特征。论文认为在现代性的文化氛围中,人格的再建构不能受到忽视,而且,其社会道德规范建设应该放... 本文借用"国民性格"和"人格"等社会科学的概念,在与抽象意义上的"欧洲人格"相比较下,讨论中国传统人格的特征。论文认为在现代性的文化氛围中,人格的再建构不能受到忽视,而且,其社会道德规范建设应该放在首位,还必须在继承中国传统伦理学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来进行,由此产生对中国传统伦理哲学的再诠释问题。论文认为这种再解读可以走施莱尔马赫的循环论诠释学和王阳明的实践伦理学的路径。论文分析了《论语》人格境界的三个层面,注意到儒家道德教化理论博采"发展论"、"发现论"和"改造论"三大模式,主张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和人格形象在经过当代诠释学的清洗后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思想渊源融入到当代中国的伦理言说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性格 儒学 中西文明比较
原文传递
辜鸿铭中国文化重建的思想理路
6
作者 韩星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6-92,共7页
辜鸿铭是一个学贯中西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中国文化的近代危机是以儒学的危机为内因,以西学西教的传入为外因而展开的。辜鸿铭以其道德文明观对中西文明进行了多角度、多方面的比较,以与当时的西化思潮相抗衡,突显中华文明的独特价值,认... 辜鸿铭是一个学贯中西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中国文化的近代危机是以儒学的危机为内因,以西学西教的传入为外因而展开的。辜鸿铭以其道德文明观对中西文明进行了多角度、多方面的比较,以与当时的西化思潮相抗衡,突显中华文明的独特价值,认为中国文化中包含着可以治疗西方现代化社会弊病的良方,只有中国文明才能力挽西方文明于既倒。辜鸿铭不是顽固守旧人物,他重建中国文化的思路是以中国文明为主体,整合西方文明,中西融合,探索人类文明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文化保守主义 中西文明比较 重建中国文化
原文传递
人文社会科学的功能及其限度--韦伯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哲学意蕴
7
作者 贺来 《新华文摘》 2022年第12期155-157,共3页
马克斯•韦伯去世已过100周年,其学术思想在去世之后一度沉寂,乃至被人遗忘。“二战”之后,韦伯的著作和思想被再次发现,“韦伯热”成为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界的重大事件。改革开放以来,韦伯的思想和著作越来越得到中国学术界的重视。综观... 马克斯•韦伯去世已过100周年,其学术思想在去世之后一度沉寂,乃至被人遗忘。“二战”之后,韦伯的著作和思想被再次发现,“韦伯热”成为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界的重大事件。改革开放以来,韦伯的思想和著作越来越得到中国学术界的重视。综观以往研究,人们更多地关注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与近代资本主义起源、中西文明比较、理性化与官僚制度等方面的思想成果,而对他关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深刻哲学内涵的挖掘,虽然有所讨论,但仍显得相对薄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方法论 社会科学界 人文社会科学 中西文明比较 官僚制度 新教伦理 资本主义起源 哲学意蕴
原文传递
论中医的复兴 被引量:1
8
作者 程路 《文化纵横》 CSSCI 2022年第6期16-32,共17页
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在西医已高度普及的当下,国内外的医学研究者们都相继致力于开发疫苗和治疗药。目前的新冠药物包括以下三种:①抑制病毒增加的抗病毒药;②防止病毒侵入的抗体药;③抑制病毒炎症的抗炎症药。... 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在西医已高度普及的当下,国内外的医学研究者们都相继致力于开发疫苗和治疗药。目前的新冠药物包括以下三种:①抑制病毒增加的抗病毒药;②防止病毒侵入的抗体药;③抑制病毒炎症的抗炎症药。这些药物可以达到干扰病毒的繁殖,从而实现抗病毒的效果。在最新的新冠标准治疗方案(第九版)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中华传统文化 中西文明比较
原文传递
社会发展需要外来文化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能宪 《开放时代》 1994年第2期27-29,共3页
罗素的预言将在21世纪实现 1921年,五四运动之后不久,英国大哲学家罗素来到中国,曾写下一篇题为《中西文明比较》的著名文章。文中指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 罗素的预言将在21世纪实现 1921年,五四运动之后不久,英国大哲学家罗素来到中国,曾写下一篇题为《中西文明比较》的著名文章。文中指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又仿效拜占庭帝国。在许多这种交流中,作为‘学生’的落后国家最终总是超过做老师的先进国家。在中国与外来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假若中国是学生,那么中国也会超过她的先进老师的。”尽管哲人的预言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实现,但是他所论述的文化交流对于人类进步的重要意义却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社会发展需要 文化交流 外来文化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文明成果 中西文明比较 人类文明 五四运动 阿拉伯
原文传递
新时代的“通三统”:中国三种传统的融会 被引量:8
10
作者 甘阳 《书城》 2005年第6期29-33,共5页
"中国中一个西方很难了解的文明,是完全外在于他们的,中国是一个西方很不容易了解的一个文明,西方也是中国很不容易了解的,两大文明之间的差异太太,因此凡是作中西文明比较而强调中国与西方如何有相似性的必然都是肤浅的,没有多大... "中国中一个西方很难了解的文明,是完全外在于他们的,中国是一个西方很不容易了解的一个文明,西方也是中国很不容易了解的,两大文明之间的差异太太,因此凡是作中西文明比较而强调中国与西方如何有相似性的必然都是肤浅的,没有多大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中心论 中国改革 毛泽东时代 中国与西方 中西文明比较 黑格尔 中国文明 文明 西方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