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留法美术学生与中西美术交流——以林风眠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启鹏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39-42,共4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世界美术中心法国陆续归来的留学生成为中国现代美术界的主流,他们以其独有的留法背景和深厚的西方艺术学养致力于中国美术和西方美术的交流与调和,不仅对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和美术事业的发展贡献卓著,而且在促进中西...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世界美术中心法国陆续归来的留学生成为中国现代美术界的主流,他们以其独有的留法背景和深厚的西方艺术学养致力于中国美术和西方美术的交流与调和,不仅对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和美术事业的发展贡献卓著,而且在促进中西美术交流方面也成绩斐然。林风眠是留法美术学生中的佼佼者,回国后致力于传播西方艺术,推动中国美术发展,调和中西方绘画并取得创造性成果,在中西方美术交流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法美术学生 中西美术交流 林风眠
下载PDF
中西美术交流历程的再思考
2
作者 魏于凡 《艺术生活》 2020年第4期52-57,共6页
纵观中西美术的交流历程,其中有三个阶段对整个中国美术发展起到重要且长远的影响,分别为清传教士来华期、20世纪初期,以及改革开放期。尽管这三次交流在中国美术史上均掀起过大浪潮,但是它们在其各自的发展阶段中却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 纵观中西美术的交流历程,其中有三个阶段对整个中国美术发展起到重要且长远的影响,分别为清传教士来华期、20世纪初期,以及改革开放期。尽管这三次交流在中国美术史上均掀起过大浪潮,但是它们在其各自的发展阶段中却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质。故此,本文寄望通过自律与他律的哲学视角,来进一步细致地辨析这三次交流历程的异同性,从而深入地思考中西美术交流的历史时代价值及当下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美术交流 自律 他律 辨析
下载PDF
从存世文物看清代宫廷中的中西美术交流 被引量:3
3
作者 聂崇正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71-78,共8页
公元17、18世纪,正值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清朝的康熙(1662~1722年)、雍正(1723~1735年)、乾隆(1736~1795年)三个皇帝在位期间。从美术史的角度来看,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正是中国和欧洲美术频繁交流的高峰时期。在此之前的明朝末年,欧... 公元17、18世纪,正值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清朝的康熙(1662~1722年)、雍正(1723~1735年)、乾隆(1736~1795年)三个皇帝在位期间。从美术史的角度来看,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正是中国和欧洲美术频繁交流的高峰时期。在此之前的明朝末年,欧洲基督教属下的宗教组织耶稣会,就不间断地派遣传教士来中国传播宗教。为了传教的需要,一些传教士来华时携带了天主像、圣母像等美术作品,并且在教堂内展示,引起了中国学者和画家的注意。比如清初的美术史家姜绍书在其所著的《无声史诗》一书中写道:“利玛窦携来西域天主像,乃女人抱一婴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教士 郎世宁 中西美术交流 清代宫廷 欧洲绘画 乾隆皇帝 宫廷绘画 油画 故宫博物院 耶稣会
原文传递
啸声与中西美术交流
4
作者 袁宝林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8-119,共2页
说啸声,就想到蔡元培先生在他将届古稀之龄,应《大众画报》之约为“假如我的年纪回到二十岁”专栏撰文时,怀着深情讲的这句话。而啸声不正是将他的大半生贡献给了这样的事业吗?啸声是幸福的,尽管他也吃过不少苦——能有这样的幸运... 说啸声,就想到蔡元培先生在他将届古稀之龄,应《大众画报》之约为“假如我的年纪回到二十岁”专栏撰文时,怀着深情讲的这句话。而啸声不正是将他的大半生贡献给了这样的事业吗?啸声是幸福的,尽管他也吃过不少苦——能有这样的幸运,这样成就的人实在屈指可数。翻看他借助自己所熟悉的异族语言,又是不远万里奔波在欧亚大陆另一端的朝圣路上完成的这三大卷《西班牙绘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美术交流 《大众画报》 欧亚大陆 蔡元培 西班牙
原文传递
中西美术交流的历史痕迹——记中国与欧洲美术交流的三个专题展览
5
作者 劳涅 《美术观察》 1997年第10期74-75,共2页
中西文化交流,尤其是其中美术的交流,一直是近若干年来艺术史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之一,除了出版过很多有关的图书、撰写过有关的文章之外,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美术馆亦不甘寂寞和落后,多次举办这类主题的展览会,为研究这一课题提供了许多作... 中西文化交流,尤其是其中美术的交流,一直是近若干年来艺术史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之一,除了出版过很多有关的图书、撰写过有关的文章之外,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美术馆亦不甘寂寞和落后,多次举办这类主题的展览会,为研究这一课题提供了许多作品实物,取得了很精彩的效果,观众也十分踊跃。展览中发掘出来的很多新的资料,以新的观点、新的视角加以展示、分析、研究和阐述,均有助于文化史上中国和欧洲美术方面交流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中国和欧洲的美术交流,主要是指公元17、18世纪以来欧洲基督教下属的耶酥会传教士进入中国宫廷供职,将西方的美术作品和绘画方法传播到东方来,影响了部分中国传统绘画的面貌,使之在宫廷中出现一种“中西合璧”的新画风;随后又有欧洲及中国的画家描绘中国的景色和人物,将这些作品介绍到欧洲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美术交流 博物馆 美术 中西文化交流 中国宫廷 欧洲 北京故宫 中国传统绘画 作品 展览中
原文传递
请记住中国油画运动的先驱们──写在《常书鸿吕斯百绘画作品集》面世之际
6
作者 梁鼎英 《美术之友》 1998年第4期15-16,共2页
请记住中国油画运动的先驱们——写在《常书鸿吕斯百绘画作品集》面世之际梁鼎英中西美术交流始于明末。但中国人出洋研习西画且卓有成就者,当首推李铁夫,1887年他走进美国阿灵顿美术学校。几十年后,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以及... 请记住中国油画运动的先驱们——写在《常书鸿吕斯百绘画作品集》面世之际梁鼎英中西美术交流始于明末。但中国人出洋研习西画且卓有成就者,当首推李铁夫,1887年他走进美国阿灵顿美术学校。几十年后,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以及随后的吴作人、颜文木梁、常书鸿、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油画 常书鸿 绘画作品 油画艺术 中国绘画艺术 中西美术交流 民族文化意识 李铁夫 艺术特征 “为艺术而艺术”
下载PDF
全球艺术史视野下的中国美人——《木美人》图像新解
7
作者 吴瑞林 霍云超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125,共10页
在全球艺术史反思欧洲中心论的发展中,重新看待学界对《木美人》的认知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重新审视其图像以及围绕其产生的文本,试图发掘它们长久以来被忽视的中国面貌。通过细致的图像以及文献分析,本文认为《木美人》是“画中... 在全球艺术史反思欧洲中心论的发展中,重新看待学界对《木美人》的认知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重新审视其图像以及围绕其产生的文本,试图发掘它们长久以来被忽视的中国面貌。通过细致的图像以及文献分析,本文认为《木美人》是“画中人”传统与幻像板(Dummy Board)相遇并产生化学反应的结果,更是中国传统吸收外来事物的产物。本文试图探讨如何在西方影响大环境下发掘本土绘画传统,从而思考本土传统与外来因素的动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艺术史 木美人 幻像板 画中人 中西美术交流
原文传递
会通与重构——滑田友雕塑语言的现代性探赜
8
作者 李凤志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88,共8页
作为中国现代雕塑先驱之一,滑田友修习与研究雕塑的过程,正是中国雕塑现代化进程的缩影。他在古与今、中与西、承与创的碰撞与交融中探寻着雕塑语言与时代发展的平衡,并逐步形成独特的风格特质,为中国雕塑在现代转型中的早期探索开辟了... 作为中国现代雕塑先驱之一,滑田友修习与研究雕塑的过程,正是中国雕塑现代化进程的缩影。他在古与今、中与西、承与创的碰撞与交融中探寻着雕塑语言与时代发展的平衡,并逐步形成独特的风格特质,为中国雕塑在现代转型中的早期探索开辟了道路;同时通过六法论对传统文化和雕塑本体的体认与思考,为雕塑民族语言的传承与中国现代雕塑的民族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田友 雕塑语言 民族风格 中西美术交流
原文传递
曾竹韶雕塑艺术的思想、实践与历史坐标
9
作者 胡吉宏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96,共8页
作为20世纪中国现代雕塑艺术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与建构者,曾竹韶从留法时期洞明人文主义精神到归国后提倡时代精神、形神兼备的雕塑创研理念,进而为践行雕刻民族化,护法中国传统雕刻艺术文脉奔与呼,在中国现代雕塑艺术发展史上产生了... 作为20世纪中国现代雕塑艺术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与建构者,曾竹韶从留法时期洞明人文主义精神到归国后提倡时代精神、形神兼备的雕塑创研理念,进而为践行雕刻民族化,护法中国传统雕刻艺术文脉奔与呼,在中国现代雕塑艺术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曾竹韶雕塑艺术思想、风格特征和1949年后对中国现代雕塑艺术事业所作贡献为研究线索,论述其在中国现代雕塑艺术发展历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以期为新时代中国雕塑艺术发展之径提供有益的参照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竹韶 雕塑民族化 纪念性雕塑 中西美术交流
原文传递
清代透视学考辨及溯源
10
作者 张显飞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5-83,共9页
清代透视学是中西方美术交流的重要案例。文章探讨了“西风东渐”中焦点透视学的发展脉络,以及它与中国传统绘画中散点透视法由冲突至融合的过程。通过对年希尧的透视学著作和清代绘画的研究可知,清代透视学在艺术理论和美术创作上具有... 清代透视学是中西方美术交流的重要案例。文章探讨了“西风东渐”中焦点透视学的发展脉络,以及它与中国传统绘画中散点透视法由冲突至融合的过程。通过对年希尧的透视学著作和清代绘画的研究可知,清代透视学在艺术理论和美术创作上具有中西合璧的特征。从历史文献、绘画作品和艺术评论的综合分析情况来看,考辨及溯源清代透视学在中国艺术史中的独特地位具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视学 焦点透视 中西美术交流 散点透视
原文传递
中国美术学70年回望·外国美术篇
11
作者 王端廷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22,共5页
1949年以来,我国的外国美术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49年至1978年,第二个时期是1978年至今,也就是改革开放前30年为第一个时期,改革开放后40年为第二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日渐衰落的低潮期,第二个时期是日益繁荣的高潮期... 1949年以来,我国的外国美术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49年至1978年,第二个时期是1978年至今,也就是改革开放前30年为第一个时期,改革开放后40年为第二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日渐衰落的低潮期,第二个时期是日益繁荣的高潮期。70年来我国的外国美术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单一介绍俄罗斯苏联美术史和翻译苏联人撰写的西方美术史论著作,转向重视译介西方美术史论成果并逐渐开始全面介绍世界美术史包括埃及、印度和日本美术史知识。对西方美术的翻译也从普及、通史类读物转向西方著名艺术史论学者代表性成果的翻译。新时期以来,我国的外国美术研究迎来了空前繁荣的大好局面,中国人自己开始撰写外国美术史论著作,中国的外国美术研究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美术研究 西方美术研究 中外美术交流 中西美术交流 外国美术译著
原文传递
外国美术史的教学和研究
12
作者 李春 《美术研究》 1988年第3期28-29,共2页
美术史系本科生的外国美术史教学,外国美术史通史课是一年,每周两个半天,二年级开始授课。在高年级每周或隔一周还安排一些专题讲座。专题讲座的内容极其广泛:有的是通史中某一重要部分的深化(因通史课的时间所限,无法讲深讲细),如西方... 美术史系本科生的外国美术史教学,外国美术史通史课是一年,每周两个半天,二年级开始授课。在高年级每周或隔一周还安排一些专题讲座。专题讲座的内容极其广泛:有的是通史中某一重要部分的深化(因通史课的时间所限,无法讲深讲细),如西方现代派艺术思潮;有的是目前通史暂未包括的一些专题,这方面的内容就多了,如亚洲美术、非洲美术、拉美美术、俄苏东欧美术、外国美术家论艺术和中西美术交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 现代派艺术 研究生 现实主义 通史课 学习外国 中西美术交流 西方现代派美术 外国美术 现代美术
原文传递
《美术观察》2009年总目录
13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I0001-I0004,共4页
关键词 美术观察 徐沛 当代中国美术 当代美术 美术创作 中国美术 艺术创作 艺术创造 文艺创作 生产性方式保护 教师作品 中西美术交流 国画教学 山水画写生 中国国家画院 目录 检索工具
原文传递
蔡元培与毕加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万青力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0-33,共4页
蔡元培与毕加索万青力1995年元月初,苏立文(MichaelSulivan)教授在香港大学讲学期间,曾对我谈起,蔡元培(1868-1940)先生收藏过毕加索(PabloRuizPicasso,1881-1973)及一... 蔡元培与毕加索万青力1995年元月初,苏立文(MichaelSulivan)教授在香港大学讲学期间,曾对我谈起,蔡元培(1868-1940)先生收藏过毕加索(PabloRuizPicasso,1881-1973)及一些欧洲前卫艺术家的作品,并问我是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毕加索 前卫艺术 作品 立体主义 中国画 艺术史 中西美术交流 扶手椅 现代艺术博物馆
原文传递
昔日乡情:来粤西方画家笔下的中国风物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瑞林 《美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5-48,共14页
18-19世纪广州是中外交流最重要的口岸城市,许多西方画家在此活动并以其为活动中心。来粤的欧洲画家记录中国的图画作品成为当时中国风土人情的真实记录,尽管这些图像多为场景的单纯展现,但文字记载与图像刻画相互对应,从而弥补了历史... 18-19世纪广州是中外交流最重要的口岸城市,许多西方画家在此活动并以其为活动中心。来粤的欧洲画家记录中国的图画作品成为当时中国风土人情的真实记录,尽管这些图像多为场景的单纯展现,但文字记载与图像刻画相互对应,从而弥补了历史文献的有限性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美术交流 中国图像 广州 外销画
原文传递
明清时期中国绘画的“西风”接受与“东风”传播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启 《东方收藏》 2021年第6期93-95,共3页
中国古代绘画的传承与革新,一方面来源于对自身传统的实践与总结,另一方面则来自外来文化艺术的影响。在明清时期,东西方文明开始产生交流,外来艺术的冲击致使中国传统绘画呈现出"中西融合"的画风,风靡一时。但交流是相互的,... 中国古代绘画的传承与革新,一方面来源于对自身传统的实践与总结,另一方面则来自外来文化艺术的影响。在明清时期,东西方文明开始产生交流,外来艺术的冲击致使中国传统绘画呈现出"中西融合"的画风,风靡一时。但交流是相互的,中国传统绘画在接受外来技法的同时,也将其特色传递给了世界,影响着世界艺术。本文旨在从接受与传播的角度,通过时代特点、传播方式、形成影响去分析在明清时期,西洋绘画如何影响中国传统绘画以及中国传统绘画对世界美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绘画 西风东渐 中西美术交流 艺术传播
原文传递
巴黎国际艺术城与国际艺术交往
17
作者 陈儒斌 《美术学报》 2002年第1期66-69,共4页
巴黎国际艺术城是国际著名的艺术交流中心,三十六年来已经接待了97多个国家和地区18000多名艺术家。巴黎国际艺术城对驻城艺术家的国际交往和个人成长具有较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巴黎国际艺术城 国际艺术交往 中西美术交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