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文学对中西文化资源的选择与融合——以民主主义思想与国民意识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季桂起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7-31,共5页
中国近代文学的独特性,在于其对中西文化资源的选择与融合。西方文化带来了中国近代以来文化资源的变化,也带来了近代文学精神内涵的变化,但近代文学对西方文化资源的吸收并非简单的移植,而是注意到与本土文化资源的融合。其中对民主主... 中国近代文学的独特性,在于其对中西文化资源的选择与融合。西方文化带来了中国近代以来文化资源的变化,也带来了近代文学精神内涵的变化,但近代文学对西方文化资源的吸收并非简单的移植,而是注意到与本土文化资源的融合。其中对民主主义思想和国民意识的吸收具有很大典型性。民主主义思想和国民意识进入近代文学,得到了"民本"思想与族群意识等本土文化资源的支持,在保持其现代性内涵的基础上,体现了相当大的民族特征。这种外来文化资源与本土文化资源的选择与融合,成为中国文学从古典走向现代的一条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文学 中西文化资源 民主主义 国民意识 本土文化支持 过滤整合
下载PDF
程式与情思——朱光潜诗文音节论的演变轨迹及其中西资源
2
作者 成玮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3-31,共9页
朱光潜论诗文,特重音节效果,其观点颇经变迁。他先是冶诗文于一炉,不久又分而治之,原因在于发觉旧诗音节的程式化必须单独解释。转变前,朱氏依赖桐城派文论、克罗齐美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立说。转变后,关于旧诗,他广泛征用实际创作经验... 朱光潜论诗文,特重音节效果,其观点颇经变迁。他先是冶诗文于一炉,不久又分而治之,原因在于发觉旧诗音节的程式化必须单独解释。转变前,朱氏依赖桐城派文论、克罗齐美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立说。转变后,关于旧诗,他广泛征用实际创作经验、人类学、布洛的心理距离说以及冯特的民族心理学,为其音节程式论辩护;关于新诗,则受20世纪30年代后期、50年代后期两次格律讨论影响,对句内节奏单位给出不同思考。朱氏又借助私塾教法,提出在诵读层面,无论诗文,白话均较文言自由,更宜抒发个人情思,文白之别于是压倒诗文之辨,成为主导因素。由诗文音节论也可略窥朱光潜理论思维的整体特征:经验性格浓厚,却又富于弹性,后者尤胜于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音节论 程式 情思 中西资源
原文传递
东部资源枯竭型企业何以转向中西部?——基于系统耦合的视角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存芳 张晓旭 +2 位作者 王梅玲 杜沈悦 王维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8年第9期1276-1281,共6页
针对我国东部资源枯竭型企业向中西部资源富集地的转移问题,采取系统工程的原理,深度分析东部资源枯竭型企业的运营困境、优势要素和可行出路,以及中西部资源富集地的开发困境、优势要素和发展需求,探究双方优势要素耦合的可行性。研究... 针对我国东部资源枯竭型企业向中西部资源富集地的转移问题,采取系统工程的原理,深度分析东部资源枯竭型企业的运营困境、优势要素和可行出路,以及中西部资源富集地的开发困境、优势要素和发展需求,探究双方优势要素耦合的可行性。研究表明:(1)东部资源枯竭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十分突出,解决的关键在于有效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2)中西部资源开发存在产业集中度较低、资源浪费较多、安全隐患较大、环境破坏较重等问题,必须从管理体制和调控政策上进行有效创新;(3)东部资源枯竭型企业与中西部资源富集地双方优势要素具有明显的耦合性,促进双方优势要素的耦合,是助力企业走出资源枯竭困境,加快中西部资源产业转型升级的可行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企业 中西资源富集地 优势要素 系统耦合 可行性
下载PDF
西方之眼 东方之魂——论中西精神资源对林徽因文学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姜炜 《文教资料》 2010年第18期78-80,共3页
林徽因学贯中西,她深受西方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人文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教婚姻观、儒家的生命本体观、诗画意境创作手法也渗入到林徽因的灵魂中。中西两方面的精神资源在林徽因的文学创作中相互碰撞并... 林徽因学贯中西,她深受西方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人文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教婚姻观、儒家的生命本体观、诗画意境创作手法也渗入到林徽因的灵魂中。中西两方面的精神资源在林徽因的文学创作中相互碰撞并融合。本文旨在通过唯美的浪漫与超脱的性灵、含蓄的象征与诗画的意境、先锋的现代技巧与传统的叙事技巧、西方的现代思潮与东方的文人情怀这四个方面的对比阐述,对林徽因的文学创作中受到的中西精神资源进行梳理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徽因 中西精神资源 影响
下载PDF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被引量:15
5
作者 邓正来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共6页
中国法学在近二十余年的发展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显现出一些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经济全球化和法律趋同的进程,使中国法学在面临全新机遇的同时,也遭遇到了全面的挑战,并直接提出了“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这一重大而深刻的问... 中国法学在近二十余年的发展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显现出一些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经济全球化和法律趋同的进程,使中国法学在面临全新机遇的同时,也遭遇到了全面的挑战,并直接提出了“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这一重大而深刻的问题。邓正来先生就此撰文指出,当下中国法学的根本问题,是未能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断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中国法学场域的主流理论,皆受制于一种“西方现代化范式”的支配。据此,中国法学必须结束这个受“西方现代性范式”支配的法学旧时代,开启一个自觉研究“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新时代。该问题的提出,在法学界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包括批评和交流。本刊择取若干论文,连同邓正来先生的回应予以发表,以期将该问题的讨论和研究推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图景 中西思想资源 特定时空 主体性中国
下载PDF
为当下文艺批评开两张“处方”——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公开发表四周年
6
作者 胡功胜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16-121,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当下文艺批评顽疾进行精准"把脉"的同时,也为消除种种怪象开出了两张内外兼治的"处方":一是"内治"文艺批评的责任担当与功利意识问题;二是"外治&...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当下文艺批评顽疾进行精准"把脉"的同时,也为消除种种怪象开出了两张内外兼治的"处方":一是"内治"文艺批评的责任担当与功利意识问题;二是"外治"文艺批评的中西理论资源问题。功利和人情如果过多过深地介入了文艺批评的操作,批评的公信力就很值得怀疑。在理论资源的接受上,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艺批评 责任担当 功利意识 中西理论资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