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相油气地质理论在中国中西部盆地的重大进展 被引量:102
1
作者 贾承造 邹才能 +4 位作者 杨智 朱如凯 陈竹新 张斌 姜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6-560,共15页
中国陆相油气地质理论在世界石油地质学界占有重要学术地位,中国油气资源以陆相为主,中国地质学家成功地勘探开发了复杂的陆相油气,并发展了陆相油气地质理论体系。通过总结20世纪40年代以来陆相油气地质理论的发展历程与理论成就,将陆... 中国陆相油气地质理论在世界石油地质学界占有重要学术地位,中国油气资源以陆相为主,中国地质学家成功地勘探开发了复杂的陆相油气,并发展了陆相油气地质理论体系。通过总结20世纪40年代以来陆相油气地质理论的发展历程与理论成就,将陆相油气地质理论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提出、形成、发展3个阶段,认为中国陆相油气地质理论已经形成基本完善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由陆相盆地构造理论、陆相盆地沉积与储集层理论、陆相生油理论、陆相油气聚集理论和陆相砂岩油气田开发地质理论等5个部分组成,地质理论具有全球普适性意义。重点总结了近30年伴随中国中西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重大发现和产量增长,陆相油气地质理论取得的重大进展,包括中西部挤压背景下陆相盆地构造学、多类型湖盆沉积体系与砾岩/深层等特殊储集层地质、煤成烃等陆相生烃新领域、前陆冲断带与岩性地层油气藏等陆相油气富集规律、陆相非常规油气地质和陆相低渗透油气开发地质等。这些重大进展极大发展和丰富了陆相油气地质理论,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油气地质 中国中西部盆地 前陆盆地冲断带 理论发展阶段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西部区域性超压特征与天然气大规模聚集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伟 谢武仁 王雪珂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3,共13页
四川盆地近20年来持续发现大型、超大型气田,其天然气大规模聚集的成藏机理却众说纷纭,尤其是地层超压如何有效促进大气田形成的机理已经成为地质学家研究的重点。为此,基于实测地层压力与钻井液密度等开展了地层压力系数与视地层压力... 四川盆地近20年来持续发现大型、超大型气田,其天然气大规模聚集的成藏机理却众说纷纭,尤其是地层超压如何有效促进大气田形成的机理已经成为地质学家研究的重点。为此,基于实测地层压力与钻井液密度等开展了地层压力系数与视地层压力系数的计算与分析,并结合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与气藏发育规律,探讨了四川盆地中西部重点地区超压体系基本特征及其与天然气富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除山前破碎带、西南部地区喜马拉雅期隆升破裂带外,其他大部分地区普遍存在超压现象,超压地层的厚度介于4000~8000 m;②超压普遍发育,天然气大规模聚集的区域性直接盖层变得模糊与不重要,导致岩性气藏的大规模、大面积、多层系发育成为可能;③巨厚超压层及其内部断裂的发育,促进了气源充足、构造相对稳定区天然气多层系与多区带规模成藏。结论认为,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构造相对稳定区巨厚层超压的形成,是现今天然气得以多层位与多区带大规模聚集的重要机制,巨厚超压层内部与其下部地层压力系数较低的区域是最有利于大型气田形成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中西部 区域性超压 超压强度 超压层 超压封存 天然气大规模聚集
下载PDF
中国中西部大型盆地致密砂岩油气“甜点”类型与特征 被引量:31
3
作者 蔡勋育 邱桂强 +3 位作者 孙冬胜 朱宏权 王威 曾治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4-695,共12页
中国中西部主要盆地致密砂岩油气资源丰富,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但致密砂岩油气的形成和分布复杂、多变,制约勘探开发获得更好的效益。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评价、筛选和开发利用其中的"甜点",以减少不确定性。... 中国中西部主要盆地致密砂岩油气资源丰富,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但致密砂岩油气的形成和分布复杂、多变,制约勘探开发获得更好的效益。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评价、筛选和开发利用其中的"甜点",以减少不确定性。分析中西部大型盆地碎屑岩层系致密油气的特点,同时考虑现场资料与预测技术友好、形成机理与分布规律相对统一、经济与技术策略相对一致等要求,以控制甜点储层形成、分布的主要地质作用为线索,将甜点分为相控型、缝控型和壳控型三大类以及不同类型。其中,相控型甜点储层受控于埋藏过程中的成岩作用,发育于特定的岩石相内部;缝控型甜点形成于断裂和褶皱等强构造变形位置,以裂缝网络作为油气储、渗的关键要素;壳控型甜点形成于长期抬升的强风化淋滤作用下,在风化壳内部淋滤层的约束下发育和分布。在此基础上,以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东坡侏罗系的"窄河道"、四川盆地北部马路背地区须家河组的"断缝体"以及准噶尔盆地西部车排子地区的石炭系为实例,分析了不同类型甜点形成、分布特征和主要控制因素。以成储地质作用及其产物对甜点进行分类,可以促进对致密砂岩油气甜点(区)形成、分布规律的研究与表征,也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地质、地球物理及工程技术策略,更好地评价、优选和开发甜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河道 断缝体 相控型甜点 缝控型甜点 壳控型甜点 储层 致密砂岩油气 中国中西部盆地
下载PDF
中西部含油气盆地喜山期强烈隆升剥蚀与大气田的成藏效应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伟 朱智鹏 张海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8-55,130,共8页
地层强烈隆升与天然气成藏效应的关系一直是地质学界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但对于中国中西部含油气盆地喜山期的强烈隆升剥蚀与大气田的成藏效应之间关系的系统研究却很少。为此,通过对我国中西部地区不同盆地不同区带喜山期的强烈隆升剥... 地层强烈隆升与天然气成藏效应的关系一直是地质学界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但对于中国中西部含油气盆地喜山期的强烈隆升剥蚀与大气田的成藏效应之间关系的系统研究却很少。为此,通过对我国中西部地区不同盆地不同区带喜山期的强烈隆升剥蚀及其与大气田成藏效应关系的分析,认为这种强烈隆升与剥蚀对大规模天然气的聚集成藏,不仅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还会因所处地质条件的不同而产生较大的成藏效应差异,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①膏盐发育区的挤压冲断与快速隆升剥蚀,产生流体高效抽吸效应;②大规模储集体发育区持续隆升剥蚀,产生大面积水溶气的减压脱溶效应;③高泥地比与高热演化区持续隆升剥蚀,产生大面积地层减压吸水效应。之所以会产生上述3种不同的成藏效应,是其成藏地质条件差异大所造成的。结论认为:流体高效抽吸效应,主要形成于有膏岩与盐岩封盖很好的冲断构造带;大面积水溶气脱溶效应主要发生在储集体巨大、天然气充注不足的地层;大面积泥岩吸水效应,主要发育于气源较充足且烃源岩热演化程度高、泥岩含量高的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中西部含油气盆地 喜山期 隆升 剥蚀 天然气成藏效应 抽吸效应 脱溶效应 吸水效应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长2油层低阻成因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陈世加 高兴军 +2 位作者 喻建 马捷 黄海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延长组长2油层电阻率偏低难以识别,且低阻成因是分析和识别低阻油层的基础。因此,对研究区油层低阻成因展开综合研究具有实际意义。利用岩石物理实验资料、测井资料及试油资料,分析各地质要素与电阻率的关系,明确研... 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延长组长2油层电阻率偏低难以识别,且低阻成因是分析和识别低阻油层的基础。因此,对研究区油层低阻成因展开综合研究具有实际意义。利用岩石物理实验资料、测井资料及试油资料,分析各地质要素与电阻率的关系,明确研究区油层低阻的主要成因。研究表明:研究区延长组长2油层低阻主要受高束缚水饱和度、高地层水矿化度及复杂孔隙结构的控制,而与储层中导电矿物含量无关;此外,储层中黏土矿物含量、种类以及碎屑颗粒粒度对研究区油层低阻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 长2油层 低阻成因 束缚水饱和度 地层水矿化度 孔隙结构
下载PDF
航放航磁资料在二连盆地中西部铀矿远景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张翔 杨玉勤 +5 位作者 张俊伟 石连成 邓德伟 孟祥宝 程莎莎 陈志鹏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0年第6期541-553,共13页
利用二连盆地中西部最新1∶5万高精度航放、航磁资料,通过分析区域航放、航磁特征,划分了区内断裂构造及岩性分布;初步建立了基于航磁信息的古河道推断方法并推断了4条古河道。在分别提取了8种古河道砂岩型及6种泥(砂)岩型铀矿找矿有利... 利用二连盆地中西部最新1∶5万高精度航放、航磁资料,通过分析区域航放、航磁特征,划分了区内断裂构造及岩性分布;初步建立了基于航磁信息的古河道推断方法并推断了4条古河道。在分别提取了8种古河道砂岩型及6种泥(砂)岩型铀矿找矿有利信息的基础上,采用基于GIS的多元信息成矿预测技术实现了各类预测信息融合,圈定了9片铀矿找矿远景区,提出了该区铀矿找矿方向的新认识。预测结果表明:江岸牧场-脑木根、布拉格东、本巴特西、木哈尔音乌苏-卫井4个区域应主攻古河道型铀矿,兼顾浅部泥(砂)型铀矿;伊和乌苏、脑木根南、苏尼特右旗西及额仁淖尔南4个区域应探索古河道砂岩型铀矿;查干淖尔西应主攻浅地表泥(砂)岩型铀矿,并在其西部探索深部古河道型铀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放航磁 铀矿远景预测 铀找矿有利信息 古河道 二连盆地中西部
下载PDF
中国中西部砂岩天然气大规模聚集机制与成藏效应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伟 王雪柯 +3 位作者 张本健 陈竹新 裴森奇 于志超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68-678,共11页
中国中西部大型含油气盆地中天然气大规模富集区具有多种特殊的聚集机制与不同的成藏效应。以天然气成藏地质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开展了典型含油气盆地区域地质与构造背景、地层埋藏演化、气藏基本特征、流体地质与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 中国中西部大型含油气盆地中天然气大规模富集区具有多种特殊的聚集机制与不同的成藏效应。以天然气成藏地质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开展了典型含油气盆地区域地质与构造背景、地层埋藏演化、气藏基本特征、流体地质与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认为,喜马拉雅期以来隆升剥蚀所产生的构造抽吸、泥岩吸水、水溶气脱溶、流体封存等地质作用都能形成大规模的天然气聚集,并能形成不同的天然气成藏地质效应。如:大面积的构造抽吸作用与流体封存作用有利于区域性超高压流体的赋存及大规模超高压气田的形成;低砂地比地层中产生的泥岩吸水作用有利于区域性低压、无水气藏等大气区的发育;大面积厚层砂岩中水溶气的脱溶作用不仅能形成大规模的天然气聚集,而且地层水侧向运移产生的水溶气脱溶,会产生区域性有规律的天然气同位素分馏效应,即天然气水溶气运移距离越远,所聚集形成的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组成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西部盆地 天然气大规模聚集机制 构造抽吸作用 泥岩吸水作用 水溶气脱溶作用 流体封存作用 天然气成藏
下载PDF
中国中西部大型湖盆沉积体系域研究进展及页岩油气勘探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因业 李国欣 +6 位作者 吴洛菲 徐兆辉 龙国徽 方向 付蕾 张天舒 陶士振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28-741,共14页
中国陆相大型湖盆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区分布广泛,含油气盆地内新发现了多个油气田,特别是近年来在致密油/页岩油勘探方面获得了突破。根据沉积体系域演化和可容纳空间演变解释层序地层单元,建立层序演化模式,预测油气储集体,适合于研... 中国陆相大型湖盆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区分布广泛,含油气盆地内新发现了多个油气田,特别是近年来在致密油/页岩油勘探方面获得了突破。根据沉积体系域演化和可容纳空间演变解释层序地层单元,建立层序演化模式,预测油气储集体,适合于研究有成因联系的异旋回地层序列。深水体系的沉积层序体系域研究进展表现为引入强制海退(湖退)的概念,从经典的层序地层学格架三分体系域发展为四分体系域和二分体系域,不同尺度的相对整合序列和体系域分布与命名具有紧密联系。强制海(湖)退条件下形成的下降期体系域(FSST)和强制海(湖)退楔体系域(FRW)有内涵细节上的差异。采用A-P-D(加积-进积-降积)准层序叠加分析方法,分析体系域格架下薄层细粒沉积砂体的沉积搬运机理,提高了体系域识别和油气储集体预测的准确度。柴达木盆地古近系和四川盆地侏罗系研究实例表明,湖侵体系域随湖平面上升,浅湖和半深湖范围扩大,沉积中心地区发育三角洲前缘薄层砂体和深水浊积扇及多旋回泥页岩—泥灰岩组合,有利于页岩油气储集体的发育,成为“甜点”勘探目标区。展望未来,与页岩油气勘探有关的沉积层序体系域领域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将取得重要进展:(1)咸化湖盆深水沉积体系的高频旋回体系域研究;(2)与页岩型和混积型页岩油类型相关的湖侵体系域混积体系研究;(3)体系域级别的层序—古地理研究;(4)体系域格架下的源-汇系统及其古湖泊分布特征研究;(5)湖泊古水深、古气候和古环境的地球化学指标分析;(6)富有机质页岩发育的微纳米级孔—缝体系储集能力研究;(7)煤系环境纯湖相泥岩和沼泽相(湖沼或河沼)泥岩对规模天然气生烃贡献率的沉积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域 深水沉积体系 页岩油气勘探 退积型浊积砂体 层序地层 页岩层系纹层结构 中国中西部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西部走滑断裂及其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付小东 张本健 +7 位作者 汪泽成 雷明 张建勇 管树巍 李文正 钟原 谷明峰 陈涛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21-2237,共17页
为明确四川盆地中西部走滑断裂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基于三维地震断裂解释,缝洞充填物定年和已发现气藏解剖,揭示了走滑断裂特征、主要活动时期和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走滑断裂主要见于震旦系-古生界地层,可划为3个断裂构造变形层;平面上... 为明确四川盆地中西部走滑断裂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基于三维地震断裂解释,缝洞充填物定年和已发现气藏解剖,揭示了走滑断裂特征、主要活动时期和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走滑断裂主要见于震旦系-古生界地层,可划为3个断裂构造变形层;平面上主要分布于川中古隆起及斜坡区,以近EW和NWW⁃SEE向为主,存在6条近EW向走滑断裂带和两条NW⁃SE向逆冲断裂带,加里东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印支期和燕山中期-喜山期是走滑断裂主要活动时期.走滑断裂沟通了多套源储组合,对盆地中西部海相多层系立体成藏控制作用明显,已发现油气田和高产井主要分布在走滑断裂带;建立了走滑断裂4种差异化立体成藏模式,指出7个有利勘探区带,可为勘探部署提供理论认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中西部 海相层系 走滑断裂 立体成藏模式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前陆盆地及其确定和研究 被引量:66
10
作者 刘池洋 赵红格 +1 位作者 杨兴科 王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7-313,共7页
经典的前陆盆地的概念可定义为 :形成于收缩造山带与相邻克拉通之间 ,平行于造山带呈狭长带状展布的不对称冲断挠曲盆地。此定义包含了前陆盆地的分布位置和地壳性质、动力学机制与发育时限、平面展布、剖面结构以及相应的沉积建造等主... 经典的前陆盆地的概念可定义为 :形成于收缩造山带与相邻克拉通之间 ,平行于造山带呈狭长带状展布的不对称冲断挠曲盆地。此定义包含了前陆盆地的分布位置和地壳性质、动力学机制与发育时限、平面展布、剖面结构以及相应的沉积建造等主要特征。但前陆盆地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单元的位置在不同演化阶段是变化的 ;其规模和形态及含油气性也差别较大。以盆地所处的地球动力学环境为基础 ,将前陆盆地分为周缘前陆盆地、弧背前陆盆地和分裂前陆盆地三类。前两类为基本类型。中国中西部一些造山带周缘的压性盆地 ,总体具有前陆盆地的结构、变形和沉积特征。根据其形成的动力来源、发育时限和主要特征 ,将其作为一种新的盆地类型列出 ,命名为陆内前陆盆地。与弧背前陆盆地和周缘前陆盆地相并列 ,并对应于板块构造演化历程中的大洋消减、大陆碰撞和陆内缩短三个不同性质的聚敛阶段。前陆盆地的确定依据和研究内容主要有 :(1)构造属性 ;(2 )发育时限 ;(3 )盆山耦合 ;(4)区域背景 ;(5 )原盆面貌 ;(6)演化过程 ;(7)沉积响应 ;(8)纵向分区等。在确定前陆盆地时 ,应注重该类盆地的共性 ;在研究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盆地 陆内前陆盆地 中国 中西部盆地 盆山关系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四川盆地加里东古隆起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被引量:64
11
作者 李伟 易海永 +2 位作者 胡望水 杨庚 熊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15,共8页
加里东古隆起是四川盆地中西部震旦系及下古生界重要的含气领域,近年来在该区连续取得了天然气勘探突破。为厘清该古隆起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的关系,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开展了新一轮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①该古隆起自发育以来,经历了... 加里东古隆起是四川盆地中西部震旦系及下古生界重要的含气领域,近年来在该区连续取得了天然气勘探突破。为厘清该古隆起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的关系,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开展了新一轮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①该古隆起自发育以来,经历了震旦纪晚期的整体掀斜与雏形发育、寒武纪—奥陶纪的同沉积隆升、志留纪的联合隆升、泥盆纪—石炭纪的长期隆升剥蚀、二叠纪的整体沉降沉积与区域盖层形成、三叠纪—侏罗纪的古隆起东段高点南迁、白垩纪—新近纪的古隆起西段强烈变形等7个主要演化阶段;②震旦系—下古生界的油气聚集,经历了志留纪—三叠纪古油藏形成、侏罗纪—渐新世古气藏发育与中新世以来的气藏差异演化等3个主要时期;③震旦系—下古生界古油藏和古气藏主要发育于乐山—资阳—高石梯—龙女寺一带及其以北地区,尤其是喜马拉雅晚期以来,古隆起西段构造运动强烈,而古隆起东段构造运动相对稳定,更有利于天然气的聚集与保存。结论认为,高石梯—磨溪—龙女寺构造带及其北翼,不仅是下古生界构造圈闭型气藏最有利的发育区,而且也是寒武系与奥陶系顶部岩溶型岩性圈闭气藏最有利的发育区;后者将成为该区重要的油气勘探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中西部 加里东古隆起 构造演化 震旦纪 寒武纪 早古生代 油气聚集 气藏形成 勘探区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资源研究 被引量:43
12
作者 李景明 李剑 +2 位作者 谢增业 刘人和 王红岩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8,共4页
中国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天然气远景资源量为47 万亿m3,最终可采天然气储量14 万亿m3。天然气资源量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柴达木、东海、莺歌海、琼东南、松辽、珠江口、渤海湾、准噶尔等11 个盆地中。西部地区的资源量... 中国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天然气远景资源量为47 万亿m3,最终可采天然气储量14 万亿m3。天然气资源量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柴达木、东海、莺歌海、琼东南、松辽、珠江口、渤海湾、准噶尔等11 个盆地中。西部地区的资源量约占总量的80%左右;东部占8%;海域占12%。中国天然气资源的勘探程度仍然很低,勘探潜力大,勘探领域多,中国陆上主要天然气勘探领域以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柴达木四大气区和松辽深层为主;海上以东海、莺歌海、琼东南以及珠江口盆地为主。中国煤层气资源也较丰富,煤层气远景资源量为27.3万亿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资源 资源品位 勘探领域 煤层气资源 中西部盆地
下载PDF
天然气开发技术现状、挑战及对策 被引量:36
13
作者 袁士义 胡永乐 罗凯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共6页
中国天然气资源丰富,预测远景资源量达48万亿m3。截至2004年底,全国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4.41万亿m3,其中约70%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的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和柴达木盆地。目前已成功开发了四川、长庆、塔里木克拉2、柴达木涩北等气田,... 中国天然气资源丰富,预测远景资源量达48万亿m3。截至2004年底,全国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4.41万亿m3,其中约70%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的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和柴达木盆地。目前已成功开发了四川、长庆、塔里木克拉2、柴达木涩北等气田,形成了陆上四大气区,2004年全国天然气产量达408亿m3。数十年来,中国气藏开发技术不断发展,已初步形成的主体开发技术包括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技术、低渗透气藏开发技术、中低含硫气藏开发技术、异常高压气藏开发技术、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开发技术等。但近年新发现的气藏类型复杂多样,其有效、高效开发和已开发气田的稳产尚面临较大挑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超高压气藏高产高效安全生产技术、低渗低产气藏大型压裂及水平井采气技术、多层疏松砂岩气藏控砂及堵水技术、高含硫气藏安全高效开发及防腐和净化技术、凝析气藏循环注气技术等,以适应这些气藏开发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开发技术 中西部盆地 高效开发 经济开发
下载PDF
Direct Climatic Effect of Aerosols and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over East Asia Investigated by a Regional Coupled Climate-Chemistry/Aerosol Model 被引量:5
14
作者 HAN Zhi-Wei XIONG Zhe LI Jia-Wei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1年第6期299-303,共5页
The direct climatic effect of aerosols for the 1980-2000 period over East Asia was numerically investigated by a regional scale coupled climate-chemistry/ aerosol model, which includes major anthropogenic aerosols (s... The direct climatic effect of aerosols for the 1980-2000 period over East Asia was numerically investigated by a regional scale coupled climate-chemistry/ aerosol model, which includes major anthropogenic aerosols (sulfate, black carbon, and organic carbon) and natural aerosols (soil dust and sea salt). Anthropogenic emissions used in model simulation are from a global emission inventory prepared for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IPCC AR5), whereas natural aerosols are calculated online in the model. The simulated 20-year average direct solar radiative effect due to aerosols at the surface was estimated to be in a range of-9- -33 W m-2 over most areas of China, with maxima over the Gobi desert of West China, and-12 W m-2 to -24 W m-2 over the Sichuan Bas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 Yangtze River. Aerosols caused surface cooling in most areas of East Asia, with maxima of-0.8℃ to -1.6℃ over the deserts of West China, the Sichuan Basin, portions of central China, and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erosols induced a precipitation decrease over almost the entire East China, with maxima of-90 mm/year to -150 mm/year over the Sichuan Bas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the climate response to the aerosol direct radiative effect is evident, indicating larger decrease i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and stronger per- turbation to precipitation in the 1990s than that in the 1980s, which could be due to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anthropogenic emis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SOLS direct radiative effect climatic response interdecadal variation model simulation
下载PDF
Application Effect of CEMP in the Foreland Basin on the Western Edge of Ordos 被引量:3
15
作者 ZhengLi WangYuqing HeZhanxiang TaoDeqiang AnSixi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04年第2期110-114,共5页
Foreland basins on the western edge of Ordos are characterized by typical loess geomorphologic features. Its surface is severely cut, and its underground geological structures are complicated.Making use of the advanta... Foreland basins on the western edge of Ordos are characterized by typical loess geomorphologic features. Its surface is severely cut, and its underground geological structures are complicated.Making use of the advantage of CEMP in exploration in frontland as well as successful multi-year exploration experiences in West China, we first employed the CEMP method to conduct exploration on the western edge of the Ordos basin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The practices proved that rich and reliable geological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with the CEMP method in complicated areas covered with loess. This can provide important evidence for researching the contact relationship among basins and mountains, structural feature of target layers and predict favourable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RSION foreland basin thrust fold belt
下载PDF
Sediment record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at Lake Lop Nur (Xinjiang, NW China) from 13.0 to 5.6 cal ka BP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敬忠 贾红娟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5期1070-1078,共9页
Lake Lop Nur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Tarim Basin in Xinjiang,northwestern China.A 220-cm-long sediment core was collected from the center of the ear-shaped depression forming the basin and dated with AMS... Lake Lop Nur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Tarim Basin in Xinjiang,northwestern China.A 220-cm-long sediment core was collected from the center of the ear-shaped depression forming the basin and dated with AMS^(14)C.Grain size,total organic matter(TOC),total nitrogen(TN),and TOC/TN(C/N)analyses were used to reconstruct climatic conditions from 13.0 to 5.6 cal ka BP.The results showed fi ve main climatic stages.Zone I(13.0–11.3 cal ka BP)was a wet–dry environment,whereas Zone II(11.3–8.9 cal ka BP)consisted of a primarily wet environment.Zone III(8.9–7.7 cal ka BP)was subdivided into Zone IIIa(8.9–8.2 cal ka BP)that indicated lake constriction and dry climate,and Zone IIIb(8.2–7.7 cal ka BP)in which the proxies indicated wet conditions.In Zone IV(7.7–6.6 cal ka BP),the climate presented a bit wet conditions.In Zone V(6.6–5.6 cal ka BP),abundant glauberite is present in the sediment and silt dominates the lithology;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e lake shrank and the overall climate was dry.Abrupt environmental events were also identifi ed,including six dry events at 11.0,10.5,9.3,8.6,8.2,and 7.6 cal ka BP and one fl ood event from 7.8 to 7.7 cal ka BP in the Early–Middle Holoc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iment record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abrupt environmental changing events Lop Nur northwestern China
下载PDF
Mechanism of petroleum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western China's superposed basins 被引量:2
17
作者 Kang Yonghong Li Peijun +2 位作者 Qi Xuefeng Wen Yonghong Li Shuij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年第2期267-271,共5页
In western China, most petroliferous basins are superposed due to their multi-periodic tectonic evolution, and the mechanisms of petroleum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are so complex that much more sophis- ticated metho... In western China, most petroliferous basins are superposed due to their multi-periodic tectonic evolution, and the mechanisms of petroleum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are so complex that much more sophis- ticated methodologies are necessary for depiction of these mechanisms and identification of petroleum occurrences. For this purpose, in this article, a new methodology was formulated which includes: (I) ver- tical identification of petroleum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fluid dynamic systems in the superposed basins; (2)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large scale regional faults and fault combinations on the fluids exchange between the vertically identified different systems; (3) analysis of petroleum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each vertically identified system, and establishment of appropriate geological model of petroleum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for each vertically identified system. Using this methodology, the satisfactory results obtained in the Lunnan Uplift of Tarim Basin and Ludong Uplift of Jungar Basin case studies are: (1) existence of different vertical fluid dynamic systems in western China's superposed basins which are very necessary for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 of petroleum migration and accumu- lation; (2) in deep system, long-distance lateral petroleum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mainly take place along the long time exposed unconformity with weathered, fractured or karst reservoir rocks; (3) regio- nal faults are the main conducts for fluids migration from deep system up to middle and/or upper sys- tems. As to middle and/or upper systems, regional faults play a role of "petroleum source". Small faults within middle and/or upper systems conduct petroleum to carrier beds with less impeding force; (4) petroleum migrated from deep system vertically up to middle and/or upper systems will migrate lat- erally in carrier beds of these systems and accumulate to form nools near or far from fa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posed basinsFluid dynamic systemsGeological model of petroleum migrationand accumulation
下载PDF
Abrupt uplift of Tibetan Plateau at the end of early Pleistocene and Australasian impact event 被引量:2
18
作者 REN Shoumai LIU Yongjiang GE Xiaohong 《Global Geology》 2009年第3期145-155,共11页
The latest sharp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adjacent mountains occurred at the end of the early Pleistocene. The uplift of the Plateau resulted from Late Mesozoic--Cenozoic compressional structure due to the su... The latest sharp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adjacent mountains occurred at the end of the early Pleistocene. The uplift of the Plateau resulted from Late Mesozoic--Cenozoic compressional structure due to the subduction of the Indian Plate beneath the Asian continent. This event definitively effected the formation of basin-mountain relief, Cenozoic basin deformation, large scale aridity and desertification of western China. The Australasian meteorites impact event happened ca. 0.8 Ma ago, located in the triangle area of the Indian Ocean ridge (20°S/67°E). The impact may have resulted in an acceleration of speeding of the Indian Ocean ridge pushing the Indian Plate to subduct rapidly northward. Thus, the impact event can give reasonable explanation for the dynamic background of the latest rapid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continental deformation of western China and even of the Middle As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rupt uplift Tibetan Plateau early Pleistocene
下载PDF
盆地西缘冲断带灵武区域刘家沟井漏堵漏技术浅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侯亚扩 荆朝旗 张珩林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1年第18期169-170,172,共3页
该区块刘家沟组地层塌、漏共存、由于防塌需要泥浆密度较高,刘家沟组承压能力低,存在裂缝、失返性漏失,防漏、堵漏时间长,后期钻进井控风险较大,刘家沟组井漏复杂严重影响了该区块探井提速。低密度钻井液无法平衡易塌地层的垮塌,高密度... 该区块刘家沟组地层塌、漏共存、由于防塌需要泥浆密度较高,刘家沟组承压能力低,存在裂缝、失返性漏失,防漏、堵漏时间长,后期钻进井控风险较大,刘家沟组井漏复杂严重影响了该区块探井提速。低密度钻井液无法平衡易塌地层的垮塌,高密度的钻井液体系与刘家沟承压能力低的矛盾特别明显,漏失严重,井漏导致钻井液密度不能达到稳定井壁要求,井漏导致易坍塌地层垮塌加剧,进而造成卡钻事故。本文对井漏机理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堵漏技术,以解决该区块快速钻井的主要技术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中西部探井 刘家沟 井漏机理 堵漏堵漏技术
原文传递
成岩圈闭油气勘探关键评价技术创新及应用
20
作者 潘建国 +10 位作者 李闯 赵建国 曲永强 廖建波 王国栋 丰超 滕团余 尹路 李慧珍 陈军 房启飞 《中国科技成果》 2023年第16期5-6,共2页
成岩圈闭油气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发育,是一个重大的油气勘探领域.在我国中西部盆地碎屑岩油气藏勘探实践中,证实了大量"包裹"于厚层碎屑岩中的油藏,这类油藏的储层和遮挡层的岩性一致,主要受后期差异性成岩作用对岩石物性的影... 成岩圈闭油气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发育,是一个重大的油气勘探领域.在我国中西部盆地碎屑岩油气藏勘探实践中,证实了大量"包裹"于厚层碎屑岩中的油藏,这类油藏的储层和遮挡层的岩性一致,主要受后期差异性成岩作用对岩石物性的影响,形成了物性圈闭边界,这种特殊的油藏类型,即为碎屑岩成岩圈闭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圈闭 岩石物性 碎屑岩 成岩作用 油气勘探 油藏类型 油气藏勘探 中西部盆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