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有部与中观宗的“自性”范畴
1
作者 张国亮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11-113,共3页
"自性"是佛法义理体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尤其是在有部和中观宗的论典中频频出现,所以,本文试图对"自性"这一范畴进行试探性分析,通过比较有部与中观宗的自性范畴,明确双方对"自性"范畴的使用是一... "自性"是佛法义理体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尤其是在有部和中观宗的论典中频频出现,所以,本文试图对"自性"这一范畴进行试探性分析,通过比较有部与中观宗的自性范畴,明确双方对"自性"范畴的使用是一种同名异议的使用。并指出有部论典中出现的"自性"一词,其意义与"自相"相当,指诸法的功能相状,而中观宗的"自性"是一种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性 有部 中观宗
下载PDF
佛教轮回说的内在难题与中观学和唯识学的解决 被引量:1
2
作者 欧东明 《南亚研究季刊》 2006年第1期79-83,共5页
本文讨论了佛教“轮回”说与其“性空”思想的内在紧张以及中观宗和唯识宗各自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同时简要地提出了佛学与当代现象学哲学以至量子力学之间进行互释的一种可能性。
关键词 轮回主体 缘起性空 中观宗 唯识
下载PDF
从“顿渐之争”看禅宗在吐蕃的传播及发展趋向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拉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4-19,共6页
吐蕃第三十八代赞普赤松德赞时期,印度瑜伽行中观宗自续派和汉地禅宗同时传入吐蕃。二者经历了从和睦共处到针锋相对、水火不容的阶段。最终,因为见地和修持方法的差异而引发了一场争论,史称"顿渐之争"。汉地禅宗本是吐蕃佛... 吐蕃第三十八代赞普赤松德赞时期,印度瑜伽行中观宗自续派和汉地禅宗同时传入吐蕃。二者经历了从和睦共处到针锋相对、水火不容的阶段。最终,因为见地和修持方法的差异而引发了一场争论,史称"顿渐之争"。汉地禅宗本是吐蕃佛教的滥觞,但以摩诃衍那为代表的汉地禅宗在"顿渐之争"中失利后,汉地禅宗在吐蕃逐渐销声匿迹,对后期的藏传佛教未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顿渐之争 摩诃衍那 莲花戒 瑜伽行中观宗自续派
下载PDF
中观要义
4
作者 胡晓光 《浙江佛教》 2000年第4期147-149,共3页
印度佛教共有两轮,一空一有,空宗以《般若经》为宗。有宗以《解深密经》为宗。空宗也称中观宗,以阐释般若实相中道为宗,故名中观宗。由于诸法俗谛为有,真谛为空,依真立宗,故名空宗。空宗以破有见为己任。中观妙在离边,以中正为... 印度佛教共有两轮,一空一有,空宗以《般若经》为宗。有宗以《解深密经》为宗。空宗也称中观宗,以阐释般若实相中道为宗,故名中观宗。由于诸法俗谛为有,真谛为空,依真立宗,故名空宗。空宗以破有见为己任。中观妙在离边,以中正为真。般若者智慧也。智慧有三种,一是文字般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中观宗 《阿含》 性空理论 唯识思想
全文增补中
中观要义
5
作者 胡晓光 《浙江佛教》 2000年第2期74-76,共3页
印度佛教共有两轮,一空一有,空宗以《般若经》为宗。有宗以《解深密经》为宗。空宗也称中观宗,以阐释般若实相中道为宗,故名中观宗。由于诸法俗谛为有,真谛为空,依真立宗,故名空宗。空宗以破有见为己任。中观妙在离边,以中正为... 印度佛教共有两轮,一空一有,空宗以《般若经》为宗。有宗以《解深密经》为宗。空宗也称中观宗,以阐释般若实相中道为宗,故名中观宗。由于诸法俗谛为有,真谛为空,依真立宗,故名空宗。空宗以破有见为己任。中观妙在离边,以中正为真。般若者智慧也。智慧有三种,一是文字般若,二是观照般若,三是实相般若。中观之观就是般若也,中观之中就是实相也。所以中观与般若名异实一也。在文献上讲,中观宗学是论学,般若是经学。经是本,论是末。论诠经义,经为论源。所以我们称中观宗本般若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佛教 中观宗
全文增补中
从《量论略义集》看藏传因明 被引量:1
6
作者 祁顺来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24-31,共8页
一、《量论略义集》简析 《量论略义集》是一部具有西藏特色的佛教哲学著作。它以印度小乘派“经量部”的哲学观点为基础,增加大乘派“唯识宗”及“中观宗”的部分哲学思想,形成了从“量学”向“中观”演变的西藏佛教哲学体系。
关键词 量论 因明学 佛教哲学 义集 经量部 中观宗 唯识 有为法 后遍 后陈
下载PDF
藏传佛教“自空见”之源流考释 被引量:4
7
作者 班班多杰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69,共10页
Based on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Nagarjuna, Buddhapalita, Bhavaviveka, Candrakirti, Santaraksita and Kamalasila ——the main members of Madhyamika of Indian Mahayana, and in terms of the explanation and analysis o... Based on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Nagarjuna, Buddhapalita, Bhavaviveka, Candrakirti, Santaraksita and Kamalasila ——the main members of Madhyamika of Indian Mahayana, and in terms of the explan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works of eminent monks of Tibetan Buddhism——Sa-skya-go-rab-vbyams-ba, tsong-kha-pa and so on, this paper tries to make the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the disintegration of Madhyamika of Indian Mahayana. Accordingly,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re emerged disintegration in Madhyamika of Indian Mahayana after Buddhapalita’s death. It ended during the period of Santaraksita and Kamalasita. Undoubtedly, the above-mentioned is the historical fact of the ideological development of Indian Mahayana. But the question is who unearths, sorts out, distinguishes and names the fact.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it was not the Buddhism scholars in India but the eminent monks of Tibetan Buddhism who did it.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fact of Madhyamika of Indian Mahayana, Tibetan scholars labeled the schools of thought as Svatantrika-Madhyamika, Svatantrika-Prasangika,Sautrantika-Svatantrika-Madhyamika,Yogacara-Svatantrika-Madhyamika and so on, and defined their models of academic research and topics in theory. The classification and definition done by Tibetan scholars is not declarative but creative work on theories of Indian Buddh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自空见” 教义 寂护 中观宗
原文传递
法尊法师译著年表 被引量:4
8
作者 吕铁钢 《法音》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14-19,共6页
本年表分两部分:一、简略地记述了法师的生平事迹.主要参考书有《现代西藏》附录《著者入藏的经过》、《法尊法师自述》、《海潮音》、《现代佛学》、《法音》等.二、尽量包括法师所有的著译目录.著译目录按著译年代排列,如无著译年代... 本年表分两部分:一、简略地记述了法师的生平事迹.主要参考书有《现代西藏》附录《著者入藏的经过》、《法尊法师自述》、《海潮音》、《现代佛学》、《法音》等.二、尽量包括法师所有的著译目录.著译目录按著译年代排列,如无著译年代按出版年代排列.多种版本按出版时间分别以①②③标出.这是一个很不完备的年表.由于年代较久,资料缺乏,查找困难,并且编者水平有限.生平事迹记述的过于简单,著译年表中一定有不少遗漏.敬请诸善知识、读者给予批评指正,有待于将来作进一步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尊法师 海潮音 现代佛学 汉藏教理院 中观宗 现观庄严论 无著 法音 喀巴大师 太虚大师
原文传递
略论唯识无境 被引量:2
9
作者 胡晓光 《法音》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20-23,共4页
关键词 唯识学 第六意识 转依 中国佛教 具体共相 瑜伽师地论 大乘佛教 中观宗 阿赖耶识 无为法
原文传递
论开悟——第一讲 开场白
10
作者 贾题韬 《法音》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5-18,共4页
我作了一首打油诗,作为这次讲演的开场白: 昔缘未了论开悟,今又葛藤试解环; 此事当人须直取,吃瓜莫受卖瓜谩! 因为过去我曾讲了论开悟这个题目,但没有讲完,所以说是“昔缘未了”,我现在还同大家一起象理葛藤一样地来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我作了一首打油诗,作为这次讲演的开场白: 昔缘未了论开悟,今又葛藤试解环; 此事当人须直取,吃瓜莫受卖瓜谩! 因为过去我曾讲了论开悟这个题目,但没有讲完,所以说是“昔缘未了”,我现在还同大家一起象理葛藤一样地来继续讨论这个问题。“葛藤”是禅宗习用的语言,是指说话太多象蔓草那样纠缠不休,这里用来比喻人说话不完,或者讲的不尽恰当。但是,要真正懂得这个道理,需要你自己去亲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赖耶识 所缘缘 无漏种子 十二因缘 有漏 八识 欧阳竟无 慧学 中观宗 佛教学者
原文传递
《入中论》微义
11
作者 苦心 《法音》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12-14,共3页
通过学习《入中论》,对大乘中观宗有点滴认识,兹将几个中心问题,试述如下。概说印度之佛教,略分为四部(我国藏地承之):小乘之有部与经部、大乘之中观与唯识。唯识是弥勒菩萨教派,着重般若广行;中观是文殊菩萨教派,着重弘扬般若深见,基... 通过学习《入中论》,对大乘中观宗有点滴认识,兹将几个中心问题,试述如下。概说印度之佛教,略分为四部(我国藏地承之):小乘之有部与经部、大乘之中观与唯识。唯识是弥勒菩萨教派,着重般若广行;中观是文殊菩萨教派,着重弘扬般若深见,基本著作是《中论》、《入中论》,藏地称之为二大车。龙树菩萨作《中论》二十七品,决择二无我,然文字非简即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中论 中观宗 二无我 龙树菩萨 文殊菩萨 自性 六波罗密 悲心 增上缘 持戒
原文传递
《入中论》讲记(二)
12
作者 隆莲 《法音》 1984年第2期5-15,共11页
第三菩提心发光地火光尽焚所知薪,故此三地名发光,人此地时善逝子,放赤金光如日出。此一颂释发光地名。由离垢地,戒清净故,而生定慧,发智慧光,名发光地。所知者,谓于所知境,所起法爱定爱,火光焚彼,如焚薪故。赤金光者,非同初二地慧,惟... 第三菩提心发光地火光尽焚所知薪,故此三地名发光,人此地时善逝子,放赤金光如日出。此一颂释发光地名。由离垢地,戒清净故,而生定慧,发智慧光,名发光地。所知者,谓于所知境,所起法爱定爱,火光焚彼,如焚薪故。赤金光者,非同初二地慧,惟是寂静光明,此转明利,如初日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中论 自性 三菩提 世俗谛 空性 胜义谛 智慧光 三十七菩提分 神我 中观宗
原文传递
佛教文化周散记
13
作者 毛民 《法音》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济群法师 普陀寺 海如法师 百法明门论 妙湛 中观宗 阿兰若处 菩萨道 学禅 无量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