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长距离供水管网中不同水质影响下的中途补氯优化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王诗宇
林涛
-
机构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河海大学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09-214,221,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080153)。
-
文摘
为探寻更具普适性的长距离供水管网中途补氯方案,分别进行了不同初始氯浓度下的一次投氯和中途补氯的对比试验,比较分析了水质差异较大的两个水厂(WTP1和WTP2)出厂水的余氯衰减规律和两种典型消毒副产物三氯甲烷(CHCl_(3))和二氯乙腈(DCAN)的生成规律。结果表明,在供水管网总需氯量低于1 mg/L时可采取一次投氯的方式对出厂水进行消毒处理,高于1 mg/L时,建议采用中途补氯的方式消毒;在进行中途补氯时将补氯位置控制在余氯衰减至0.2 mg/L左右时最佳。相较一次投氯,采用中途补氯时两个水厂出厂水余氯衰减时间的延长率分别为9.5%、13.8%、15%(WTP1)和12.5%、16.7%、22.9%(WTP2),中途补氯的情况下CHCl_(3)总生成量比一次投氯减少了12%~25%左右,DCAN减少了8%~18%左右。中途补氯能明显减缓余氯的衰减,有效降低管网中的含碳消毒副产物(C-DBPs)及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的生成潜能,且当管网中总需氯量越高、水体水质越差时,中途补氯的优势相较于水质好的水体也越明显,但两者消毒副产物总体变化规律相似。在初始投氯与中途补氯配比为1∶1时,余氯在管道中维持的时间最长,管网余氯分布的均匀性最好,且对CHCl3和DCAN生成量的控制效果最优,当总投氯量改变时,该结论仍成立。建议选择1∶1作为中途补氯过程中初始氯浓度与中途补氯的最佳优化配比。
-
关键词
供水管网
余氯衰减
中途补氯
消毒副产物
-
Keywords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
residual chlorine decay
booster chlorination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
分类号
TV674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