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型断陷湖盆下生上储式油成藏规律研究——以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大磨拐河组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付广 韩娜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5期5-8,110,共5页
通过油藏解剖及油藏与油成藏条件之间的空间匹配关系得到,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大磨拐河组油藏主要为断层油藏,平面上主要分布在反转构造上和长期发育断裂附近。大磨拐河组油成藏与分布主要受4种因素的控制:①南一段源岩区控制着大... 通过油藏解剖及油藏与油成藏条件之间的空间匹配关系得到,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大磨拐河组油藏主要为断层油藏,平面上主要分布在反转构造上和长期发育断裂附近。大磨拐河组油成藏与分布主要受4种因素的控制:①南一段源岩区控制着大磨拐河组油成藏与分布的范围;②反转构造及其附近是大磨拐河组油聚集的有利部位;③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为大磨拐河组油聚集成藏提供了储集空间;④长期发育断裂不仅为南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向大磨拐河组运移提供了输导通道,而且为大磨拐河组油聚集提供了圈闭。大磨拐河组油成藏模式为:南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在浮力作用下通过长期发育断裂向上覆大磨拐河组运移,在反转构造及其附近的断块或断层-岩性圈闭中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主要断陷带 大磨拐河组 成藏模式 主控因素 反转构造 长期发育 海-塔盆地
下载PDF
断层圈闭油气成藏源-断-势控藏作用综合评价——以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南一段为例 被引量:15
2
作者 付广 陈建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共6页
为明确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南一段油气成藏规律,通过油气分布与源-断-势空间匹配关系分析,对研究区南一段断层圈闭的源-断-势控藏作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源-断-势对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南一段断层油气成藏具有3个方面的控... 为明确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南一段油气成藏规律,通过油气分布与源-断-势空间匹配关系分析,对研究区南一段断层圈闭的源-断-势控藏作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源-断-势对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南一段断层油气成藏具有3个方面的控制作用:1烃源岩区控制着断层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范围;2早期伸展断裂为断层油气聚集提供了遮挡条件;3低势区控制着断层圈闭油气成藏的部位。反向断裂翘倾隆起和洼中隆起是南一段烃源岩生成油气侧向运移的指向区。南一段断层圈闭油气成藏所需的源-断-势控藏作用综合评价值应大于或等于2.63,由此预测得到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南一段断层油气成藏的有利区主要分布在乌尔逊凹陷苏仁诺尔、乌东斜坡,贝尔凹陷苏德尔特,南贝尔凹陷东次凹、塔南凹陷中次凹的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分布区;其次是贝尔凹陷呼和诺仁、塔南凹陷东次凹的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分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势 层圈闭 综合评价 层油气藏 南一段 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
下载PDF
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南一段油气成藏的有利条件 被引量:2
3
作者 付广 郭君嗣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1-9,共9页
通过分析油气分布及其与源岩、盖层、储层和构造之间空间分布关系,对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南一段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出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南一段油气之所以富集是因为以下4方面的有利条件:①2套主力源岩为南一段油气聚集... 通过分析油气分布及其与源岩、盖层、储层和构造之间空间分布关系,对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南一段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出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南一段油气之所以富集是因为以下4方面的有利条件:①2套主力源岩为南一段油气聚集成藏提供了充足的油源;②2套区域性盖层为南一段油气聚集成藏提供了有效封盖保存条件;③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为南一段油气聚集成藏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④反向断裂翘倾隆起和洼中隆为南一段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塔盆地 中部主要断陷带 南一段 油气聚集 源岩 盖层
下载PDF
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油气成藏模式及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立含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113,共5页
根据油藏解剖及油气成藏条件空间匹配关系,研究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油气藏类型及特征、油气成藏模式和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油气藏类型主要有反向断层遮挡、不整合面遮挡、小型背斜、岩性上倾尖灭、砂岩透镜体和古潜山等6... 根据油藏解剖及油气成藏条件空间匹配关系,研究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油气藏类型及特征、油气成藏模式和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油气藏类型主要有反向断层遮挡、不整合面遮挡、小型背斜、岩性上倾尖灭、砂岩透镜体和古潜山等6种.油气成藏具有反向断裂翘倾隆起复合圈闭、洼中隆复合圈闭、洼槽岩性圈闭、古隆起基岩潜山圈闭、反转构造圈闭等5种模式.油气成藏模式对油气分布的控制表现为3方面:(1)源内反向断裂翘倾隆起、洼中隆和洼槽岩性圈闭发育区是南一段、铜钵庙组和部分南二段油气成藏的有利区域;(2)被长期发育断裂沟通的反转构造是大磨拐河组和部分南二段油气成藏的有利区域;(3)与南一段源岩侧接的古隆起是基岩潜山油气成藏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塔盆地 中部主要断陷带 油气藏类型 成藏模式 油气分布 控制作用
下载PDF
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早期和晚期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 被引量:5
5
作者 付红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81-987,共7页
为了厘清海塔盆地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及富集规律,通过油藏解剖、油气富集条件空间配置关系和油气形成时期的研究,将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已聚集的油气按成藏形成时期分为早期、晚期2种类型,早期油气主要分布在基岩、铜钵庙组和南一段... 为了厘清海塔盆地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及富集规律,通过油藏解剖、油气富集条件空间配置关系和油气形成时期的研究,将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已聚集的油气按成藏形成时期分为早期、晚期2种类型,早期油气主要分布在基岩、铜钵庙组和南一段,晚期油气主要分布在南二段和大磨拐河段。早期油气分布广,明显多于晚期油气。早期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有:1南一段油源区分布控制着早期油气分布范围;2早期伸展断裂控制着早期油气富集的部位;3扇体沉积砂体为早期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储集体。晚期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有:1油源分布区域控制着晚期油气分布范围;2长期发育断裂控制着晚期油气富集的部位;3反转构造上形成的各类圈闭为晚期油气富集提供了有利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塔盆地 中部主要断陷带 早期油气富集 晚期油气富集 主控因素
下载PDF
小型断陷带盆地自生自储式油成藏规律——以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南一段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周广军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44,8-9,共7页
为研究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南一段油分布规律,采用油藏解剖和油藏与成藏条件叠合的方法,分析油成藏规律.结果表明:南一段油成藏与分布主要受到4方面因素控制:(1)源岩区控制油成藏与分布的范围;(2)反向断裂翘倾隆起是油聚集成藏的最... 为研究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南一段油分布规律,采用油藏解剖和油藏与成藏条件叠合的方法,分析油成藏规律.结果表明:南一段油成藏与分布主要受到4方面因素控制:(1)源岩区控制油成藏与分布的范围;(2)反向断裂翘倾隆起是油聚集成藏的最有利部位;(3)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为油聚集提供有利储集空间;(4)早期伸展断裂为油聚集提供遮挡条件.为南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向反向断层翘倾隆起复合圈闭、洼中隆复合圈闭和洼槽岩性圈闭中运移聚集形成不同类型油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塔盆地 中部主要断陷带 南一段 成藏模式 主控因素
下载PDF
油成藏模式及对油分布的控制作用——以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孙雅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19期4427-4432,共6页
通过钻井和油藏解剖得到,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油藏类型除少量基岩潜山油藏外,主要为断层油藏,纵向上以南一段自生自储式生储盖组合油最富集,平面上呈11个富集区分布,以塔南中次凹和贝中-南贝尔东次凹北洼槽油更富集。油成藏可分为自... 通过钻井和油藏解剖得到,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油藏类型除少量基岩潜山油藏外,主要为断层油藏,纵向上以南一段自生自储式生储盖组合油最富集,平面上呈11个富集区分布,以塔南中次凹和贝中-南贝尔东次凹北洼槽油更富集。油成藏可分为自生自储式、下生上储式和上生下储式3大类成藏模式,自生自储式又可分为洼中隆、缓坡断阶带和陡坡断阶带或断鼻3种成藏模式,油成藏模式对油分布的控制作用表现在3个方面:①缓坡断阶带油成藏模式是油富集的最主要成藏模式;②成藏模式越发育的的层位,油就越富集;③成藏模式越发育的地区,油也就越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塔盆地 中部主要断陷带 油成藏模式 油分布 自生自储 下生上储 上生下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