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6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部人才开发区域合作背景下河南省人才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邹松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3-105,共3页
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既为中部六省人才资源开发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又为中部六省人才资源开发区域合作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河南省的人才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河南省人... 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既为中部六省人才资源开发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又为中部六省人才资源开发区域合作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河南省的人才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河南省人才工作必须面对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崛起 河南省 人才资源开发
下载PDF
中部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2
作者 袁声莉 张帅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13-118,共6页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变量。以人力资源为载体的劳动者平均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科学技术知识的储备与运用等,是推动现代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当前,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着利用率低下、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而人力资源...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变量。以人力资源为载体的劳动者平均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科学技术知识的储备与运用等,是推动现代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当前,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着利用率低下、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而人力资源开发理念不到位、教育发展不够、劳动力就业产业层次低、文化建设滞后等是导致中部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我们应在加强宏观调控与政策扶持、推进和谐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稳定人才队伍、引导地区间人才的交流与合作上作出卓有成效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开发 中部地区
下载PDF
从产业结构的视角探求中部人才资源开发的模式
3
作者 谢爱莲 《中外企业家》 2008年第3期26-27,共2页
针对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以及中部地区人才资源的现状,确立符合本区域的人才资源开发模式,以取得最佳的效果,是问题研究的目的。在探究的各种人才资源开发模式中,产业结构决定开发模式在中部地区的人才资源开发中具有广泛的... 针对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以及中部地区人才资源的现状,确立符合本区域的人才资源开发模式,以取得最佳的效果,是问题研究的目的。在探究的各种人才资源开发模式中,产业结构决定开发模式在中部地区的人才资源开发中具有广泛的运用性和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资源开发 产业结构 资源开发模式 探求 中部地区 经济社会发展
下载PDF
内蒙古中部人工增雨协调会在呼市召开
4
作者 申庆荣 《内蒙古气象》 2006年第1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内蒙古中部 人工增雨 飞机增雨 中部地区 增雨作业 政府领导 自治区 气象科研所 呼和浩特 机组人员
下载PDF
以产业链政策为中心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志彪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7-102,共6页
产业链政策是基于产业链现代化目标由其他各种相关经济政策合成的综合性经济政策。实施全方位、系统性、合成式的产业链政策,有利于协调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之间的内在冲突,重塑我国国内垂直分工体系,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形... 产业链政策是基于产业链现代化目标由其他各种相关经济政策合成的综合性经济政策。实施全方位、系统性、合成式的产业链政策,有利于协调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之间的内在冲突,重塑我国国内垂直分工体系,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产业集群与全球产业链集群。以产业链政策为中心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可以按照“点、线、面、体”四位一体的思路,重点打通在东中西三大地带建设现代化产业链、促进区域间经济循环的堵点与卡点,推动建设区域间产业链的协调机制,兼顾效率与公平,推动建设区域创新产业集群与全球产业链集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区域政策 产业链政策 中部地区崛起
下载PDF
中部地区的新使命:高质量建设国家战略腹地 被引量:1
6
作者 程必定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0,共16页
200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此后,党中央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地对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进行完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 200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此后,党中央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地对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进行完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当前,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形成了经济增长从不平衡向相对平衡演化、产业结构从不协调向相对协调变迁、创新活动从分散向集聚转变、城乡关系从分割向融合转型的新特征,未来,要顺应新时代新要求,促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本刊在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提出20周年之际,组织专家学者总结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过程、巨大成效、发展阶段的评价及未来影响,同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地区崛起 高质量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化描述的烤烟中部叶外观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7
作者 吴元华 刘光亮 +7 位作者 刘阳 罗忠锋 李艾燃 宋文静 陶德欣 王程栋 包自超 尚斌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2期158-164,共7页
为阐明不同典型生态区烟叶外观质量特征及区域间差异,跟踪了2019—2021年11个典型生态区46个县的230个试验点的烟叶样品,通过构建“刻度尺”模式外观质量数字化描述评价方法,对不同生态区中部烟叶样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烤烟外观质量... 为阐明不同典型生态区烟叶外观质量特征及区域间差异,跟踪了2019—2021年11个典型生态区46个县的230个试验点的烟叶样品,通过构建“刻度尺”模式外观质量数字化描述评价方法,对不同生态区中部烟叶样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烤烟外观质量指标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不同区域间外观质量差异较明显,其中武夷山区和皖南山区单项指标和综合评价分值较高,其次是云贵高原、南岭山区、秦巴山区、东北产区、中原产区;黔中山、武陵山区、鲁中山区、雪峰山区整体品质偏低。年际间比较,2019年与2020、2021年单项指标和综合评价差异较明显,2020年与2021年际间无明显差异,样品质量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中部 外观质量 评价指标 数字化描述
下载PDF
室间隔基底部肥厚型和室间隔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对比
8
作者 宋邦荣 徐晓宇 +1 位作者 党海明 董然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1期71-76,共6页
目的评估室间隔基底部肥厚型和室间隔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其在外科治疗方面的不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83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梗阻部位分为室间隔基底... 目的评估室间隔基底部肥厚型和室间隔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其在外科治疗方面的不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83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梗阻部位分为室间隔基底部肥厚型组71例和室间隔中部肥厚型组1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手术方式、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体质量指数、吸烟率、糖尿病患病率,心力衰竭发生率、NYHA心功能分级构成、二尖瓣反流程度构成、二尖瓣病理类型构成及处理方式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房颤及手术死亡例数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间隔基底部肥厚型组体外循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室间隔中部肥厚型组(P<0.05)。术前,室间隔基底部肥厚型组左室流出道压差、左室流出道流速、室间隔厚度、二尖瓣反流面积、左室舒末径、射血分数均高于室间隔中部肥厚型组(P<0.05),左室收末径低于室间隔中部肥厚型组(P<0.05)。术后1年,室间隔基底部肥厚型组射血分数高于室间隔中部肥厚型组(P<0.05),左室收末径低于室间隔中部肥厚型组(P<0.05)。术后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心功能分级为Ⅰ、Ⅱ级,且无再次手术、远期并发症或死亡的情况发生。结论室间隔基底部肥厚型和室间隔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在临床表现和外科治疗方面存在差异,应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外科治疗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心肌病 室间隔基底部肥厚 室间隔中部肥厚 临床特点 外科治疗
下载PDF
中部六省经济增长与工业三废脱钩关系
9
作者 刘嗣明 涂玮 +1 位作者 胡伟博 朱媛媛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1-329,共9页
基于Tapio脱钩弹性系数模型,选取工业增加值、人均GDP、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等5个指标,对中部六省2005—2019年工业三废排放与工业增加值、人均GDP增长的脱钩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时间上看,中部六省工业增... 基于Tapio脱钩弹性系数模型,选取工业增加值、人均GDP、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等5个指标,对中部六省2005—2019年工业三废排放与工业增加值、人均GDP增长的脱钩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时间上看,中部六省工业增加值与工业三废排放和人均GDP增长与工业三废排放的脱钩弹性系数无时序规律,但整体脱钩关系向绝对脱钩演变;工业增加值与工业三废排放量大部分处于脱钩状态,但状态不稳定,仍有少部分非脱钩状态存在;人均GDP增长与工业三废排放脱钩关系大部分处于相对脱钩和绝对脱钩状态,少部分呈扩张负脱钩和增长连结状态。空间上看,湖南省是两组脱钩关系中表现最优的省份,山西省是两组脱钩关系中表现最差的省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钩分析 经济增长 工业三废 中部六省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下白垩统南屯组致密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10
作者 田亚 李军辉 +4 位作者 陈方举 李跃 刘华晔 邹越 张晓扬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146,共11页
综合运用岩心分析、铸体薄片、高压压汞等资料,对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下白垩统南屯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开展了详细研究,并对有利区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南屯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和长石岩... 综合运用岩心分析、铸体薄片、高压压汞等资料,对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下白垩统南屯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开展了详细研究,并对有利区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南屯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储层孔隙度小于12%的样品数占总样品数的70.2%,渗透率小于1 mD的样品数占总样品数的66.3%,属于致密砂岩储层,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少量原生孔隙和大量次生溶蚀孔隙。(2)沉积相控制了研究区储层物性在空间上的总体分布规律,南屯组最有利的沉积相带是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压实作用对储层具有减孔效应,溶蚀作用普遍发育,形成了大量粒间和粒内溶孔,对储集性具有一定改善作用。(3)盆地中部断陷带发育缓坡断阶构造带、陡坡断阶构造带和洼槽带3种构造带,其中缓坡断阶构造带和陡坡断阶构造带为主要的油气聚集区带,其断裂的大量发育均早于或同期于烃源岩大量排烃阶段,为油气运移提供了通道。(4)将“沉积相-孔隙度-储层厚度-砂地比-埋藏深度”五要素进行叠合,定量评价有利储层发育区,其中Ⅰ类、Ⅱ类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断陷带的缓坡断阶构造带和陡坡断阶构造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 扇三角洲前缘 缓坡断阶构造带 陡坡断阶构造带 南屯组 下白垩统 中部断陷带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中部地区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路径研究
11
作者 张莉 安琪 滕永忠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75,共7页
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对提升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农业强国具有深远影响。虽然中部地区在粮食生产基础、粮食生产能力、粮食产业链延伸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较弱、粮食产业竞争力不强... 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对提升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农业强国具有深远影响。虽然中部地区在粮食生产基础、粮食生产能力、粮食产业链延伸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较弱、粮食产业竞争力不强、区域合作基础相对薄弱、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中部地区粮食安全产业带发展要注重如下路径:优化粮食产业布局、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增强基础设施、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以及增强区域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地区 粮食安全产业带 建设路径
下载PDF
中部六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文本分析
12
作者 万爱莲 刘永存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8-63,共6页
优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对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中部六省在乡村教师队伍补充、保障和培养等方面有很多共性政策,对提高乡村教师幸福感、留住乡村教师和提升乡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 优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对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中部六省在乡村教师队伍补充、保障和培养等方面有很多共性政策,对提高乡村教师幸福感、留住乡村教师和提升乡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加大对师范院校和师范类专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师范生乡村教育实习过程监控、提高对非师范专业毕业人员的招聘要求、对“校联体”学校实行整体评价、实行乡村教师“鹊桥工程”、培训内容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复式教学等方面还可继续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六省 乡村教师 政策
下载PDF
“第十一届中部心理学学术大会暨山西省心理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会议综述
13
作者 王兴超 梁晓燕 《心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383-384,共2页
2024年6月28日-30日,第十一届中部心理学学术大会暨山西省心理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山西大学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山西省心理学会、安徽省心理学会、河南省心理学会、湖北省心理学会、湖南省心理学会、江西省心理学会主办,山西大学教育... 2024年6月28日-30日,第十一届中部心理学学术大会暨山西省心理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山西大学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山西省心理学会、安徽省心理学会、河南省心理学会、湖北省心理学会、湖南省心理学会、江西省心理学会主办,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承办。来自中部六省的5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相关社会机构的200余位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心理学促进人的健康与发展”这一会议主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切磋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学术年会 中部六省 会议综述 心理学 科研院所 山西省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群生态绿色一体化水平测度——以山西中部城市群为例
14
作者 韩芸 王丽丽 《生产力研究》 2024年第11期36-40,共5页
城市群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生态绿色一体化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维度。以地处黄河中游的山西中部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生态绿色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差异系数法和改进的熵权法衡量山西... 城市群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生态绿色一体化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维度。以地处黄河中游的山西中部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生态绿色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差异系数法和改进的熵权法衡量山西中部城市群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水平。结果发现:(1)时间阶段上,山西中部城市群生态绿色一体化水平呈现“高开低走”趋势,“十二五”期间起伏变化明显,“十三五”期间波动幅度很小;(2)分指标看,山西中部城市群在节能减排的一体化程度不断递减,能源消耗占主导地位;污染治理的一体化具有显著下降趋势;环境质量的一体化水平呈现波峰式上升趋势,以2012年和2015年为拐点,呈现三段式的倒“U”型。建议山西中部城市群各城市各展所长,补足短板,走生态绿色一体化协同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绿色一体化 山西中部城市群 水平测度
下载PDF
陕北中部黄土区不同种植年限水稻田有机碳矿化对温度的响应
15
作者 赵满兴 张霞 +2 位作者 杨帆 马卓 马文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52,共12页
为了探讨陕北中部黄土区不同种植年限水稻田有机碳矿化对温度的响应,以陕北南泥湾水稻种植基地不同种植年限(3、30、78 a)的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室内35 d培养试验与矿化动态模型研究方法,解析温度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探讨陕北中部黄土区不同种植年限水稻田有机碳矿化对温度的响应,以陕北南泥湾水稻种植基地不同种植年限(3、30、78 a)的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室内35 d培养试验与矿化动态模型研究方法,解析温度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和矿化速率均表现为78 a水稻田>30 a水稻田>3 a水稻田>玉米田。土壤累积矿化量、矿化速率、潜在可矿化有机碳含量(C 0)和潜在可矿化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值(C 0/SOC)均表现为30℃处理>20℃处理>10℃处理。水稻田矿化累积量均表现为10℃处理(2015.14 mg·kg^(-1))显著低于20℃(2799.20 mg·kg^(-1))和30℃处理(3078.47 mg·kg^(-1))(P<0.05),但20℃与30℃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玉米田累积矿化量在不同培养温度间没有达到显著差异水平。0~20 cm土层累积矿化量是20~40 cm土层的1.18倍。供试土壤在温度从10℃升高到20℃时的温度系数(Q 10)值(1.38)均高于从20℃升高到30℃时的Q 10值(1.14),土层间的Q 10值大小关系为0~20 cm>20~40 cm。潜在可矿化有机碳含量C 0与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及溶解性有机碳含量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C 0与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间呈正相关关系但未能达到显著水平。C 0/SOC随水稻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说明土壤有机碳的固存能力随水稻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田 种植年限 有机碳矿化 温度 陕北中部
下载PDF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我国中部地区物流效率分析
16
作者 陈祥兵 程龙 《物流科技》 2024年第19期17-20,共4页
以2012—2021年我国中部地区(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六省的物流行业相关面板数据为对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分别对其进行静态分析以及动态分析,进而得出相关结论,并由此给出提高物流效率的可行... 以2012—2021年我国中部地区(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六省的物流行业相关面板数据为对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分别对其进行静态分析以及动态分析,进而得出相关结论,并由此给出提高物流效率的可行性建议。结果表明:2012—2021年间中部地区的物流效率一直未达到有效,且技术是中部各省物流效率的主要问题,同时生产率也略微退步,针对这些问题,中部地区需要加强区域协同作用以及推动物流技术的进步,也需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吸引高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模型 MALMQUIST指数 中部地区 物流效率
下载PDF
宁波舟山港中部海域船舶通过能力适应性分析
17
作者 李勤荣 董敏 +1 位作者 华昕培 查雅平 《水运工程》 2024年第12期111-114,143,共5页
宁波舟山港中部海域四面岛屿环抱,船舶只能通过几处航门进出。东侧的灌门和龟山航门船舶通航潮流条件、南侧的金塘大桥和西堠门大桥最大通航船型限定均较严格。通过对灌门和龟山航门水域的潮流观测,设定船舶依次排队通过工况对2处航门... 宁波舟山港中部海域四面岛屿环抱,船舶只能通过几处航门进出。东侧的灌门和龟山航门船舶通航潮流条件、南侧的金塘大桥和西堠门大桥最大通航船型限定均较严格。通过对灌门和龟山航门水域的潮流观测,设定船舶依次排队通过工况对2处航门的航道通过能力进行分析,并对金塘和西堠门大桥的通航尺度和现行规范进行适应性分析,研究净空尺度起算面、船舶水线以上高度、桥梁坡度和挠度、桥梁净高和过路船舶水线以上最大高度实时测量系统。结果表明,灌门和龟山航门的通过能力与中部海域港口规划发展相适应。宜建立大型船舶过桥动态审批制度,从而起到释放水域岸线发展潜力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波舟山港中部海域 灌门航道 龟山航门航道 金塘大桥 西堠门大桥 船舶通过能力
下载PDF
新时代中部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经验、制约因素、突破路径
18
作者 杨梦洁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109,共8页
建立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时代在更高起点上实现中部地区全面崛起的硬道理。当前安徽、湖北作为典型代表,中部地区在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做强高技术产业集群品牌,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现代... 建立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时代在更高起点上实现中部地区全面崛起的硬道理。当前安徽、湖北作为典型代表,中部地区在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做强高技术产业集群品牌,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面向前推进。但受到内生性、外部性、结构性、周期性多重因素制约,综合来看中部地区整体产业竞争力不及东部地区,增长爆发力不及西部地区,正处在产业新旧动能深度转换、调整成效有待时日显现的艰难过渡期。应深刻研判自身问题与外部形势,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先进制造业基础、补齐市场化营商环境不足、优化区域产业分工体系、构筑内陆开放新优势等方面着重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部地区 现代化产业体系
下载PDF
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成效及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19
作者 文瑞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88,共6页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提出20年来,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要成就,综合交通枢纽战略定位持续巩固,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综合效益不断释放。与此同时,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枢纽...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提出20年来,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要成就,综合交通枢纽战略定位持续巩固,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综合效益不断释放。与此同时,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枢纽能级辐射力弱、枢纽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愈发凸显。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进中部地区崛起需要持续完善“三基地一枢纽”功能定位,积极构建中部地区大通道格局,打造全国枢纽经济发展先行区,提升内陆口岸开放能级,以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支撑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地区 综合交通枢纽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中部六省高职教育质量年报数据的分析
20
作者 宋杰 李小球 刘蓉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0-67,共8页
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高职教育系统中各要素的有机整合,以人为本、生态调适、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为其内涵要义,结构层面系统性、目标层面双向保障性、行动层面协同性为其基本特征。根据“承载力—支持力—吸引力—延续力—... 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高职教育系统中各要素的有机整合,以人为本、生态调适、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为其内涵要义,结构层面系统性、目标层面双向保障性、行动层面协同性为其基本特征。根据“承载力—支持力—吸引力—延续力—发展力”(CSAED)模型,可从高职教育环境质量有效改善、规模增长适度增强、资源结构不断优化、产出价值充分发挥、投入活力显著提升五个方面构建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中部六省高职教育质量年报数据,对各地区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为各地区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提供基础理论支持与实践应用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生态可持续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中部六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