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治疗中风慢性期中重度吞咽障碍机理探讨 被引量:78
1
作者 张维 刘志顺 +2 位作者 孙书臣 黄漫 刘元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5-407,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风府、人迎、廉泉、百劳治疗中风吞咽障碍的机理。方法:测定针刺前、后5分钟和疗前、疗后的吞咽相关肌肉肌电图和脑干诱发电位。结果:真性球麻痹患者疗后环甲肌振幅、时限及舌肌时限较疗前降低。假性球麻痹患者疗前、疗后... 目的:探讨针刺风府、人迎、廉泉、百劳治疗中风吞咽障碍的机理。方法:测定针刺前、后5分钟和疗前、疗后的吞咽相关肌肉肌电图和脑干诱发电位。结果:真性球麻痹患者疗后环甲肌振幅、时限及舌肌时限较疗前降低。假性球麻痹患者疗前、疗后各项指标变化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对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针刺主要是调节皮质和脑干网状结构当中的吞咽中枢对于吞咽反射的控制作用,协调吞咽诸肌的运动;而对于真性球麻痹障碍,针刺的作用主要是直接促使损伤的周围神经恢复,从而起到治疗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慢性期 中重度吞咽障碍 针灸疗法
下载PDF
经口间歇性管饲法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在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黄倩玲 冯云 +2 位作者 陈锦玲 程江波 冯梦卉 《齐鲁护理杂志》 2020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经口间歇性管饲法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在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1日~2018年7月31日收治的80例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营... 目的:探讨经口间歇性管饲法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在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1日~2018年7月31日收治的80例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营养支持采用留置胃管鼻饲法,观察组采用经口间歇性管饲法;比较两组吞咽功能(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舒适度、干预前后营养状态相关指标变化[包括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健侧上臂中部肌围(AMC)、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Hb、ALB、PA均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1);观察组SF-36中生理功能、心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实施经口间歇性管饲法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可有助于其恢复吞咽功能,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间歇性管饲法 吞咽功能训练 中重度吞咽障碍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吞咽训练联合针刺和电刺激治疗脑卒中恢复期中重度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4
3
作者 尹正录 孟兆祥 +2 位作者 薛永骥 葛晟 林舜艳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16-919,共4页
目的探讨吞咽训练、针刺和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脑卒中恢复期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3组,吞咽训练联合针刺及吞咽电刺激治疗组(A组),吞咽训练联合吞咽电刺激治疗组(B组),吞... 目的探讨吞咽训练、针刺和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脑卒中恢复期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3组,吞咽训练联合针刺及吞咽电刺激治疗组(A组),吞咽训练联合吞咽电刺激治疗组(B组),吞咽训练组(c组);3组患者分别于入组前1天、治疗第20次后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吞咽障碍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A组总有效率83.3%;B组总有效率75.0%,C组总有效率61.1%;组间比较,A组总有效率与B、C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分别进行组内比较,治疗前后洼田氏积分、吞咽障碍评价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吞咽训练、针刺和电刺激治疗均能改善脑卒中后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但A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B组、C组。结论吞咽康复训练配合针刺和吞咽电刺激治疗在改善脑卒中恢复期中重度吞咽障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效 吞咽训练 电刺激 脑卒中恢复期 吞咽障碍 中重度吞咽障碍 吞咽言语 诊治仪
原文传递
穴位埋药线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诗丹 李荣祝 +2 位作者 陈启波 黄瑜 黄鼎坚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0-172,共3页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后有1/3以卜的患者出现吞咽障碍的临床症状,有误吸的中重度吞咽障碍的比例高达33%,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营养摄入和生存质量。传统的康复基础训练对吞咽障碍有一定的疗效,佩并不理想。有研...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后有1/3以卜的患者出现吞咽障碍的临床症状,有误吸的中重度吞咽障碍的比例高达33%,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营养摄入和生存质量。传统的康复基础训练对吞咽障碍有一定的疗效,佩并不理想。有研究报道,川芎嗪对急慢性脑血管疾病有肯定的疗效,川芎嗪缓释剂穴位埋药线能通过各种途径有效减轻缺血性脑卒中损伤。本院采用胶原川芎嗪缓释剂在风池、大椎穴位埋药线,配合康复训练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吞咽障碍 穴位埋药线 疗效观察 康复疗法 脑卒中患者 中重度吞咽障碍 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两种不同胃肠营养方式下吞咽康复训练疗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姜从玉 胡永善 +4 位作者 吴毅 韩璐 陈坚 段春浩 郑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5-448,共4页
目的:探索不同胃肠营养方式下吞咽康复训练改善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接受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PEG)者设为PEG训练组,入组1例PEG训练组后,同时随机配对入选1例接受鼻饲胃管者,设为鼻饲胃管(NGT)训练组... 目的:探索不同胃肠营养方式下吞咽康复训练改善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接受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PEG)者设为PEG训练组,入组1例PEG训练组后,同时随机配对入选1例接受鼻饲胃管者,设为鼻饲胃管(NGT)训练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吞咽康复训练,分别于入选时,训练后2周、4周、8周和12周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进行评测,同时记录两组患者身高、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吸入性肺炎和鼻饲胃管更换次数等相关指标。结果:20例患者入选,每组各10例,无失访病例。入选时,2周、4周、8周和12周时PEG训练组患者的洼田评分均分分别是:5.0分、4.7分、3.9分、3.1分和2.4分,2周后、4周后、8周后和12周后PEG训练组洼田评分的改善值均分分别是:0.3分、1.1分、1.9分和2.6分;而NGT训练组评分均分分别为:4.9分、4.9分、4.2分、4.0分和3.3分,改善值均分分别是:0分、0.7分、0.9分和1.6分。入选时,2周、4周、8周和12周时PEG训练组患者的体重指数别是:20.32、20.29、20.45、20.74和21.04,而NGT训练组分别为:19.73、19.70、19.80、19.94和19.85。入选后12周PEG训练组体重和体重指数分别改善2.1kg和0.72,NGT训练组分别改善0.4kg和0.12。血红蛋白和白蛋白随访期间两组间变化无显著性意义。PEG训练组发生5人次吸入性肺部感染,NGT训练组有12人次吸入性肺部感染,最少更换3次胃管,最多更换8次胃管,平均更换(4.9±1.7)次胃管。结论: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社区中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 鼻饲胃管 吞咽康复训练 中重度吞咽功能障碍
下载PDF
不同胃肠营养方式下吞咽康复训练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吞咽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姜从玉 胡永善 +4 位作者 吴毅 韩璐 陈坚 段春浩 郑钢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41-844,共4页
目的探索不同胃肠营养方式下吞咽康复训练对中度和重度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作用和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方法,将本院收治的中度和重度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接受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PEG)进行胃肠营养方式者设为PEG... 目的探索不同胃肠营养方式下吞咽康复训练对中度和重度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作用和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方法,将本院收治的中度和重度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接受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PEG)进行胃肠营养方式者设为PEG训练组(PEG组),同时随机配对接受鼻饲胃管(NGT)营养方式者设为NGT训练组(NGT组)。共纳入患者20例,每组10例,无1例失访。2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吞咽康复训练,分别于人选时及康复训练后2、4、8和12周,采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和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标准进行生活质量和临床吞咽功能的评测,同时记录2组患者体重指数、吸人性肺炎发生次数和鼻饲胃管更换次数,以及2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等相关指标。结果生活质量量表中的心理状态项目评分在吞咽康复训练后2周,生理健康、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和综合自评分等项目评分在吞咽康复训练后4周,社会关系、自身生活质量总主观感觉和自身健康状况总主观感受等项目评分在吞咽康复训练后8周,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G组生活质量相应项目评分明显高于NGT组的评分(P〈0.05)。在康复训练后8周和康复训练后12周时,2组患者的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吞咽康复训练后4周,PEG组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的改善值与NG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吞咽康复训练后12周时,2组患者体重指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整个随访治疗期间,PEG组仅有1例患者吞咽功能改善后成功拔除PEG置管,但发生5人次吸人性肺炎;NGT组无1例患者成功拔除鼻饲胃管,有12人次吸人性肺炎,NGT组鼻饲胃管最少更换3次胃管,最多8次胃管,平均每例患者更换(4.9±1.7)次胃管。随访期间2组发生吸人性肺炎人次数比较,NGT组明显多于PEG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G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是一种有效干预中度和重度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 鼻饲胃管 吞咽康复训练 中重度吞咽功能障碍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