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火气氛对中锰合金钢热浸镀锌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冯士杰 江社明 +3 位作者 李远鹏 黎振华 袁训华 张启富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00-204,共5页
观察并研究了不同氧势的退火气氛对中锰合金钢表面氧化物状态和热浸镀锌性能的影响。用合金元素内外氧化理论分析了不同氧势对氧化物形貌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钢板表面氧化物脱落理论以及Bellhouse曾提出的Zn桥理论分析了不同氧化物形貌... 观察并研究了不同氧势的退火气氛对中锰合金钢表面氧化物状态和热浸镀锌性能的影响。用合金元素内外氧化理论分析了不同氧势对氧化物形貌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钢板表面氧化物脱落理论以及Bellhouse曾提出的Zn桥理论分析了不同氧化物形貌对热浸镀锌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气氛中氧势较低时,钢板表面氧化物为颗粒状,较高时以玻璃质的膜状为主,并有部分颗粒状氧化物夹杂。颗粒状氧化物形貌表面更有利于热浸镀锌的发生,其热浸镀板抑制层颗粒出现了分化,有些区域晶粒细小而致密,而有些区域晶粒粗大而稀疏;但玻璃质的膜状氧化物表面热浸镀板抑制层颗粒细小且不连续,生长不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锰合金 热浸镀锌 氧势
下载PDF
中锰合金耐磨铸铁闸瓦的研究与应用
2
作者 张宝生 陈洪升 +1 位作者 郭立新 张中惠 《金属科学与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9-44,共6页
本文以中锰合金铸铁闸瓦为研究对象,并与中磷铸铁、高磷铸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锰合金铸铁机械性能与摩擦磨损性能优于中磷、高磷铸铁。经现场装车试用,实际效果较好。
关键词 中锰合金 铸铁闸瓦 耐磨性
下载PDF
运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探讨中锰合金最佳渣系
3
作者 戚国安 秦明达 《数理统计与管理》 1983年第2期8-11,29,共5页
本文运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找出了影响中碳锰铁回收率的主要因素以及回收率 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回归关系。从理论上探讨了最佳渣系的组成,为目前节约锰矿资 源,提高锰的回收率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中锰合金 二次通用旋转设计 试验点 回收率 回归方程 钙镁比 回归正交设计 因子空间
下载PDF
中锰合金铸钢研磨体的试用效果
4
作者 周仲平 吴水根 《湖南建材》 1989年第3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中锰合金 铸钢 研磨体 水泥
下载PDF
高硅锰中碳低合金耐磨钢的开发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国顺 符蓉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8-50,共3页
利用铸造余热、采用中断正火的工艺研制出高硅锰中碳低合金新型耐磨材料 ;随着其贝氏体量的变化 ,分析了材料的硬度、冲击韧性、耐磨性的变化规律 ,探讨性能变化的微观机理 ;从而可以得到既有良好的强韧性及耐磨性 ,又有工艺简单。
关键词 铸造余热 断正火 双相组织 耐磨材料 高硅碳低合金耐磨钢
下载PDF
中锰稀土镁合金铸球在本钢歪头山铁矿的应用
6
作者 李崇丰 《黑色金属矿山通讯》 1992年第5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选矿 球磨机 合金 铸球
下载PDF
中锰Fe-Cr-B/42CrMo复合轧辊包覆层显微组织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金波 王天瑶 +1 位作者 郭长庆 曹杰瑞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1-236,共6页
采用电磁感应复合铸造工艺制备中锰Fe-Cr-B/42Cr Mo复合轧辊,探究中锰Fe-Cr-B合金包覆层的铸态组织特征。运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并分析包覆层的显微组织形貌特征及物相组成;运用洛氏硬度计测试包覆层组织的硬度。... 采用电磁感应复合铸造工艺制备中锰Fe-Cr-B/42Cr Mo复合轧辊,探究中锰Fe-Cr-B合金包覆层的铸态组织特征。运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并分析包覆层的显微组织形貌特征及物相组成;运用洛氏硬度计测试包覆层组织的硬度。结果表明:受冷却速度的影响复合轧辊包覆层的显微组织可划分为外层、中间层和内层三个亚层。复合轧辊包覆层的显微组织由先共晶硼化物、共晶体和三元包晶体组成。组织中的物相由α-Fe、γ-Fe、M_2B、M_3(C,B)和M_(23)(C,B)_6组成。与常规锰含量Fe-Cr-B合金相比,残余奥氏体含量较高。由于冷却速度的差异,包覆层外层组织较致密,内层组织较粗大,中间层组织形态介于两者之间。从包覆层外层到内层硬度逐渐下降,但当内层组织接近辊芯时,硬度又略有回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r-B合金 复合轧辊包覆层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磷钼蓝光度法测定锰硅合金中磷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8
作者 孙文锦 龚丽娜 《质量探索》 2011年第8期19-19,共1页
笔者认为测量不确定度是误差理论的完善、延伸,但许多人仍不理解,甚至不知道用测量不确定度的意义。本文以实例(磷钼蓝光度法测定锰硅合金中磷量)阐述了化学分析检测中的不确定度评定,以及不确定度的应用。
关键词 分析检测 合金磷量 不确定度
原文传递
Fe-Cr-B/42CrMo复合轧辊界面组织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龚思敏 丁家伟 +4 位作者 耿德英 丁刚 曹杰瑞 杨文成 郭长庆 《铸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36-1341,共6页
采用电渣结晶器熔铸包覆高碳中锰Fe-Cr-B合金熔液与电磁感应预热42CrMo低合金钢辊芯相结合的固-液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制备了高碳中锰Fe-Cr-B/42CrMo复合轧辊。运用OM、SEM、EDS、XRD研究了铸态下复合轧辊复合界面的显微组织特征,运用洛氏... 采用电渣结晶器熔铸包覆高碳中锰Fe-Cr-B合金熔液与电磁感应预热42CrMo低合金钢辊芯相结合的固-液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制备了高碳中锰Fe-Cr-B/42CrMo复合轧辊。运用OM、SEM、EDS、XRD研究了铸态下复合轧辊复合界面的显微组织特征,运用洛氏硬度计测试了复合界面两侧的硬度。结果表明:复合界面由极细的层片状珠光体组成;界面附近包覆层一侧主要由共晶组织和一种细小、致密的蜂窝状组织组成。其中,共晶硼化物为M2B,蜂窝状组织的硬质相为M3(C,B)碳硼化物;界面附近辊芯一侧主要由大量的细层片状珠光体、少量的块状铁素体和网状晶界碳化物组成。复合界面的铸态显微组织特征与其形成过程中两侧合金元素的相互扩散密切相关。其中,C、Mn、Cr、Mo和B从包覆层一侧向辊芯一侧进行了扩散,而Fe元素则由辊芯一侧向包覆层一侧进行了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Fe-Cr-B合金 复合轧辊 复合界面 显微组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