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历代对中风病认识的演变看中医学理论的发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国成 《吉林中医药》 2008年第6期394-396,共3页
对历代医家在中风病理方面的认识进行归纳整理,包括中医有关脑的理论记载和后世医家对中风病的不同见解进行分析。随着时代不同,中医对本病的理论认识和治疗也是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在加深对中风一病了解的同时,也从这一角度去探讨中医... 对历代医家在中风病理方面的认识进行归纳整理,包括中医有关脑的理论记载和后世医家对中风病的不同见解进行分析。随着时代不同,中医对本病的理论认识和治疗也是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在加深对中风一病了解的同时,也从这一角度去探讨中医学发展的某些规律,为日后临床上对本病的治疗和研究提供更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中医病机 中风/历史 脑/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张智龙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经验撷菁 被引量:10
2
作者 何圣三 《吉林中医药》 2007年第9期8-9,共2页
张智龙认为,阳气虚衰、湿阻血瘀为中风痉挛性偏瘫的基本病机。总结出"项腹针"治疗本病:项针为风府、风池、天柱、百劳、大椎,腹针为中脘、关元、滑肉门、天枢、外陵,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效果显著。
关键词 中风/中医病机 中风/中医药疗法 @张智龙
下载PDF
从《内经》“治未病”思想探讨中风病的防治 被引量:5
3
作者 何华 《陕西中医》 2010年第6期748-749,共2页
"治未病"是《内经》预防与治疗学的重要理论,不仅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当代中医学的理论与临床发展也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依据《内经》有关论述,分析"治未病"内涵,探索以"治未病"思想为... "治未病"是《内经》预防与治疗学的重要理论,不仅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当代中医学的理论与临床发展也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依据《内经》有关论述,分析"治未病"内涵,探索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针对发生中风病的危险因素和病理环节而采用相应的治法方药进行有效干预,或未病先防,或既病防变,辨证施治,兼顾他脏,因势制宜,对于防治中风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中医病机 中风/中医药疗法 《黄帝内经》 @治未病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4
作者 甘佳乐 徐武清 +2 位作者 刘敬霞 刘抒雯 刘超 《吉林中医药》 2016年第2期214-216,共3页
目的对近十年中医药关于脑梗死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以及万方数据库中相关文献157篇,将其进行整理与归纳,并剔除重复文献,从病因病机、中药治疗(包括注射液、中成药、汤剂、针刺)及中西结合治疗等方面描述。结... 目的对近十年中医药关于脑梗死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以及万方数据库中相关文献157篇,将其进行整理与归纳,并剔除重复文献,从病因病机、中药治疗(包括注射液、中成药、汤剂、针刺)及中西结合治疗等方面描述。结果中风中医病机可归纳为风火痰瘀虚五端,目前用于治疗的注射液多为中药提取物,中成药以丸剂散剂和颗粒剂为主,汤剂多为经方验方,针刺以电温针、头针为多,中西结合治疗是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其疗效比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更好。结论中医药在治疗脑梗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且疗效确切,值得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中医药疗法 中风/中医病机 脑梗死 综述
下载PDF
从醒脑开窍针法到石氏中风单元建设——浅谈针灸治疗中风病模式的转变 被引量:10
5
作者 郭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81-583,共3页
根据中医对缺血性中风病机的认识,在醒脑开窍针法和卒中单元的基础上创立了石氏中风单元疗法,该法涵盖了中风病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治疗方法,从病人发病初期ICU的治疗、手术治疗到针灸及中西药物治疗并配合康复训练、饮食疗法、情志... 根据中医对缺血性中风病机的认识,在醒脑开窍针法和卒中单元的基础上创立了石氏中风单元疗法,该法涵盖了中风病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治疗方法,从病人发病初期ICU的治疗、手术治疗到针灸及中西药物治疗并配合康复训练、饮食疗法、情志、心理疗法及健康教育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更能体现中医特色的自成体系的中风病综合治疗方案。石氏中风单元的显著疗效不是来源于某一个单独的疗法,而是源于一个新模式系统管理下出现的综合效应,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针灸临床发展方向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针灸疗法 中风/中医病机 中风/治疗 综合疗法 醒脑开窍
下载PDF
275例中风中经络的临床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罗家祺 《陕西中医》 2009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调查了解脑梗死患者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275例脑梗死的患者进行病例调查,分析其证候分布规律,对中医证型、血脂水平、心肌酶谱、血糖、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结果:275例脑梗死患者中,风痰阻络型占51.2%,阴虚风动型占2... 目的:调查了解脑梗死患者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275例脑梗死的患者进行病例调查,分析其证候分布规律,对中医证型、血脂水平、心肌酶谱、血糖、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结果:275例脑梗死患者中,风痰阻络型占51.2%,阴虚风动型占25.1%,这两个证型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气虚血瘀、痰湿蒙窍。不同证型之间,心肌酶谱差异无显著性,C-反应蛋白、血脂水平(LDL)有部分差异,不同证型间血糖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梗死的中风患者以风痰阻络和阴虚风动型为主,血脂、心肌酶谱、血糖、C-反应蛋白指标能为脑梗死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中医病机中风/中医病机 中西医结合 辨证分型
下载PDF
中风病发病14天证候要素的时间分布临床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章正祥 黄春华 +1 位作者 曹克刚 范吉平 《中医研究》 2007年第1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求中风急性期始发证候要素的持续时间及分布规律。方法:制定统一的中风急性期证候调研表,对同一地点的中风病急性期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调查。结果:中风急性期(14 d)证候分布以风证(占87.8%)、痰证(占80.0%)、火热证(占49.6%)为... 目的:探求中风急性期始发证候要素的持续时间及分布规律。方法:制定统一的中风急性期证候调研表,对同一地点的中风病急性期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调查。结果:中风急性期(14 d)证候分布以风证(占87.8%)、痰证(占80.0%)、火热证(占49.6%)为主。急性期火热证、痰证的自然持续时间至少有12 d。中风急性期痰证和气虚证与发病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呈负相关。结论:中风急性期各个始发证候持续时间不相同,痰证和气虚证与发病时间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中医 证候 时间分布
下载PDF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病理机制探讨 被引量:29
8
作者 陈党红 梁蕴瑜 +1 位作者 蔡业峰 黄培新 《陕西中医》 2009年第6期701-702,共2页
目的:探讨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病理机制。方法:在总结既往对本病认识的基础上,结合临床体会进行论述。结论:痉挛性偏瘫的发生是以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为其根本病理,以肝肾亏虚、水不涵木为病机关键,最终致营卫失和、痰瘀阻络的病理过程。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中医病机 偏瘫/中医病机 阴阳失调 肝肾阴虚 营卫不和
下载PDF
对中风病急性期以阴阳辨证代替传统九型辨证的可行性临床验证 被引量:37
9
作者 卢明 杜宝新 +5 位作者 郭建文 张燕婷 缪晓路 杜侃 黄培新 黄燕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279-281,共3页
【目的】为适应中风急性期“紧急”的救治特点,将九型辨证标准(简称为“行标”)简化为阴阳类证辨证标准(简称为“简标”),并检测两法的一致性。【方法】将中风病急性期557例患者按照“简标”和“行标”的辨证标准进行同时期辨证,计算两... 【目的】为适应中风急性期“紧急”的救治特点,将九型辨证标准(简称为“行标”)简化为阴阳类证辨证标准(简称为“简标”),并检测两法的一致性。【方法】将中风病急性期557例患者按照“简标”和“行标”的辨证标准进行同时期辨证,计算两者诊断的符合率及Kappa值。【结果】阳类证符合率为89.42%,阴类证符合率为98.37%,两种方法观察的一致率为95.33%,经Kappa计算K=0.89,说明两种辨证标准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简标”与“行标”之间有一定的共通性,并具有相当好的辨证一致性;使用“简标”法辨证,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中风急性期的辨证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中医病机 阴阳证候
下载PDF
中风治验探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宋登海 《吉林中医药》 2007年第3期3-5,共3页
据“痰火上壅”之中风说和益气和血通络理论,确立了辨证、辨型、辨病结合的诊断方法,认为中风病机以痰瘀为主,气虚为辅,证型上有气血虚弱与阳亢热盛之不同,治疗上重视通腑气、针药并用及功能锻炼。
关键词 中风/中医病机 中风 辨证论治 补阳还五汤/治疗应用
下载PDF
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荣竞 冯奎梅 《吉林中医药》 2007年第12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中风/中医病机 中风/中西医结合疗法 医案
下载PDF
中医学对中风病证候与治疗的认识探讨
12
作者 王志辉 邓琢 +2 位作者 孙宏丽 姜雪华 吴修玉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1355-1356,共2页
关键词 中风/中医病机/中医疗法 人类
原文传递
脑卒中后抑郁辨治三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冉云 冯方俊 《吉林中医药》 2007年第10期9-10,共2页
总结了脑卒中后抑郁的辨治3法:疏肝解郁法、活血化瘀法、养肝润燥法。
关键词 中风/中医病机 郁症/病因学 郁证/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