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爱萍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2期110-110,112,共2页
目的:探讨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效果。方法:收治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50例,采用针灸疗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6.00%。治疗后TC和TG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效果较好。
关键词 治疗效果 针灸疗法 中风偏瘫
下载PDF
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邓柏颖 粟胜勇 +1 位作者 李扬帆 周恩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1038-1039,共2页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 90例随机分为 3组。分别采用针灸、中药、针灸加中药进行治疗。结果 :三组间总疗效、神经功能缺损、ADL评分经统计学处理 :针灸组、针灸加中药组与中药组相比...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 90例随机分为 3组。分别采用针灸、中药、针灸加中药进行治疗。结果 :三组间总疗效、神经功能缺损、ADL评分经统计学处理 :针灸组、针灸加中药组与中药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针灸组与针灸加中药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提示 :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具有良好疗效 ,并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 ,早期介入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偏瘫 针灸疗法
下载PDF
中风后偏瘫肩痛针灸疗效因素浅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粟胜勇 邓柏颖 +1 位作者 李扬帆 周恩华 《上海针灸杂志》 2005年第9期13-14,共2页
目的对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针灸治疗的30例进行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不同性别组之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年龄4059岁组与6080岁组相比、肌张力降低组与肌张力增高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 目的对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针灸治疗的30例进行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不同性别组之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年龄4059岁组与6080岁组相比、肌张力降低组与肌张力增高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肌力>Ⅱ级组与肌力≤Ⅱ级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病程<1月组与13月组相比、病程13月组与36月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中,年轻、病程短、肌力较高、肌张力低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早期介入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 偏瘫 针灸疗法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30例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津妍 郑文英 《中国民间疗法》 2010年第12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中风偏瘫 针灸治疗 关节周围炎 脑血管意外 无感觉障碍 针灸疗法 意识恢复 康复治疗
下载PDF
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肩4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5
作者 何玲娜 秦幼平 漆述蓉 《针灸临床杂志》 2000年第10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中风 辨证取穴 针灸疗法 湿针 偏瘫
下载PDF
针灸治疗偏瘫后肩痛的新思路 被引量:7
6
作者 陈莉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69-671,共3页
从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角度分析肩痛的致因为:①肩胛骨下降、后缩;②肱骨内收、内旋;③上肢屈肌痉挛。拟定出预防和治疗肩痛的针灸处方为:软瘫期取肩井、肩中俞、巨骨、天宗、肩、极泉;痉挛期取巨骨、肩、天宗、肩、消泺、上廉、温溜... 从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角度分析肩痛的致因为:①肩胛骨下降、后缩;②肱骨内收、内旋;③上肢屈肌痉挛。拟定出预防和治疗肩痛的针灸处方为:软瘫期取肩井、肩中俞、巨骨、天宗、肩、极泉;痉挛期取巨骨、肩、天宗、肩、消泺、上廉、温溜,同时配合背部膀胱经和肩周的拔罐疗法。从而说明肩痛不仅是肩关节的问题,而且涉及到整个患侧的肩胛带肌群和上肢伸肌的肌肉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 拔罐
下载PDF
运动疗法治疗偏瘫肩痛的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王花景 罗春英 +2 位作者 唐鲁艳 郭跃东 秦玉华 《按摩与导引》 2005年第3期18-18,共1页
肩痛是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可发生在中风早期,也可发生在后期,严重者昼夜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我们采用运动疗法治疗偏瘫肩痛,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治疗 偏瘫 运动疗法 生存质量 并发症 观察 常见 偏瘫患者 昼夜 中风
下载PDF
温针灸治愈中风偏瘫之肩痛1例
8
作者 马锦蓉 《针灸临床杂志》 2003年第9期F004-F004,共1页
中风偏瘫初期的功能锻炼若未重视患侧肩关节的保护及锻炼,就可出现该侧肩关节较剧烈的疼痛、甚至脱位,阻碍进一步的功能锻炼.此种情况在临床常常碰到,但单纯的给予保护肩关节的措施如三角巾悬吊等,被动的肢体锻炼,或是单纯的针刺、理疗... 中风偏瘫初期的功能锻炼若未重视患侧肩关节的保护及锻炼,就可出现该侧肩关节较剧烈的疼痛、甚至脱位,阻碍进一步的功能锻炼.此种情况在临床常常碰到,但单纯的给予保护肩关节的措施如三角巾悬吊等,被动的肢体锻炼,或是单纯的针刺、理疗、手法均不能达到镇痛的作用,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温针灸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偏瘫 针灸 针灸疗法
下载PDF
针灸治疗中风后肩痛系统评价 被引量:8
9
作者 聂文彬 刘志顺 赵宏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4期25-28,共4页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计算机和人工方法进行文献检索,对所有符合标准的针灸治疗中风后肩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半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所有试验结果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针灸...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计算机和人工方法进行文献检索,对所有符合标准的针灸治疗中风后肩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半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所有试验结果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针灸疗法在缓解疼痛、提高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但纳入的研究均为低质量文献。结论研究结果提示针灸治疗中风后肩痛可能有效,但由于纳入研究存在选择性偏倚和测量性偏倚的高度可能性,影响了论证强度,尚不能对其疗效得出肯定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中风 系统评价
下载PDF
滞针法电针加TDP照射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50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青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58-859,共2页
目的:观察电针加TDP照射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疗效。方法:以阿是穴为主穴,循经远端取穴为配穴,采用滞针法电针加TDP照射。结果:总有效率为92.0%。提示:本方法对穴位能持续刺激,直至炎症消失为止,同时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血流加快... 目的:观察电针加TDP照射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疗效。方法:以阿是穴为主穴,循经远端取穴为配穴,采用滞针法电针加TDP照射。结果:总有效率为92.0%。提示:本方法对穴位能持续刺激,直至炎症消失为止,同时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血流加快,促进炎症水肿的吸收,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有镇痛、松解肌肉痉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并发症偏瘫针灸疗法肩痛/针灸疗法 电针仪/治疗应用 滞针
下载PDF
温针灸配合离子导入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45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振伟 薛维华 袁军 《陕西中医》 2010年第4期474-476,共3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离子导入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5例采用温针灸配合离子导入治疗,对照组45例运用常规针刺法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神经功能评分、疼痛改善程度、ADL积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离子导入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5例采用温针灸配合离子导入治疗,对照组45例运用常规针刺法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神经功能评分、疼痛改善程度、ADL积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和75.6%(P<0.05),治疗组在缓解疼痛、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总的生活活动能力上优于毫针组(P<0.05,P<0.01)。结论:温针灸配合离子导入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具有补气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并发症 手综合征/针灸疗法 天宗 曲池 手三里
下载PDF
针刺合雷火灸对中风后偏瘫肩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扬帆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26期26-27,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合雷火灸对中风后偏瘫肩痛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针刺合雷火灸组(A组)、中西医内科常规治疗组(B组)各30例。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两组肢体疼... 目的:观察针刺合雷火灸对中风后偏瘫肩痛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针刺合雷火灸组(A组)、中西医内科常规治疗组(B组)各30例。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两组肢体疼痛缓解程度优良率分别为93.3%和56.7%(P<0.01)。结论:针刺合雷火灸疗法对中风后偏瘫肩痛疗效确切,与单纯药物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 针灸疗法 偏瘫 针灸疗法 雷火灸 针灸疗法
下载PDF
中风偏瘫患者肩痛的预防和治疗(附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芳 杨建英 《山西临床医药》 1995年第2期151-152,共2页
中风偏瘫患者肩痛的预防和治疗(附30例临床分析)山西铝厂职工医院(043300)于芳有色十二冶建设公司医院杨建英中风偏瘫患者容易并发肩痛,往往被医护人员所忽视,肩痛对上肢功能的恢复造成一定的影响。笔者对中风偏瘫并肩痛... 中风偏瘫患者肩痛的预防和治疗(附30例临床分析)山西铝厂职工医院(043300)于芳有色十二冶建设公司医院杨建英中风偏瘫患者容易并发肩痛,往往被医护人员所忽视,肩痛对上肢功能的恢复造成一定的影响。笔者对中风偏瘫并肩痛的预防和治疗进行探讨。资料和方法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偏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经筋结点恢刺法配合PNF技术改善偏瘫肩痛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14
作者 韩振翔 祁丽丽 +5 位作者 周一心 张宏 许文杰 王宏林 张贞 王智博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12期1420-1424,共5页
目的观察经筋结点恢刺法配合康复技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0例(采用PNF康复技术治疗)、恢刺组30例(采用经筋结点恢刺法治疗)、综合组30例(在经筋结点恢刺后... 目的观察经筋结点恢刺法配合康复技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0例(采用PNF康复技术治疗)、恢刺组30例(采用经筋结点恢刺法治疗)、综合组30例(在经筋结点恢刺后采用PNF康复技术治疗),共治疗6星期,治疗前后评估AFS评分、FMA上肢功能活动评分、SS-QOL评分及统计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综合组在治疗1星期后AFS评分与康复组或恢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星期后,综合组治疗后FMA评分、SS-QOL评分与康复组或恢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星期后综合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与康复组或恢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结点恢刺法配合PNF康复技术可有效改善偏瘫肩痛的疗效,降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经筋结点 恢刺 康复训练 中风并发症 偏瘫 FMA SS-QOL AFS
下载PDF
经筋排刺电针对中风后肩痛患者血清IL-6、TNF-α、NO水平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宋丰军 郑士立 +6 位作者 朱文宗 陈柄 奚经巧 邹晓静 方君辉 刘海飞 叶必宏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10期1158-1161,共4页
目的观察经筋排刺电针治疗中风后肩痛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经筋排刺组和常规针刺组,主要观察治疗前后简明麦吉尔疼痛量表评分和血清IL-6、TNF-α及NO水平。结果经筋排刺电针治疗和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肩痛,在简明麦... 目的观察经筋排刺电针治疗中风后肩痛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经筋排刺组和常规针刺组,主要观察治疗前后简明麦吉尔疼痛量表评分和血清IL-6、TNF-α及NO水平。结果经筋排刺电针治疗和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肩痛,在简明麦吉尔疼痛量表评分和血清IL-6、TNF-α、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经筋排刺电针治疗较常规针刺治疗下降的水平更加显著。结论经筋排刺电针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血清IL-6、TNF-α、NO水平,减少或抑制了炎性因子的释放,抑制了炎性反应,从而改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并发症 偏瘫 十二经筋 针刺 电针 排刺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偏瘫后肩痛83例治疗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立典 吴强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609-610,共2页
对83名偏瘫后肩痛病人的分析表明,其致因与偏瘫早期不正确的被动运动有较大关系(占62.7%),其中大范围的被动运动是导致肩痛的危险因素;在与上肢合并症的研究中,发现肩手综合征所占比例较大(42.2%),肩痛病人多伴有手肿(83.1%)。本文... 对83名偏瘫后肩痛病人的分析表明,其致因与偏瘫早期不正确的被动运动有较大关系(占62.7%),其中大范围的被动运动是导致肩痛的危险因素;在与上肢合并症的研究中,发现肩手综合征所占比例较大(42.2%),肩痛病人多伴有手肿(83.1%)。本文所提倡的:限定90~120°范围内的肩关节无痛性运动,以及针刺后即刻进行推拿、留针时进行患侧上肢被动运动的治疗方法,其在本研究中对改善偏瘫后肩痛的效果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并发症 手综合征 病因学 推拿 针灸疗法
下载PDF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关节疼痛40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俊霞 薛立文 《陕西中医》 2010年第10期1392-1393,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关节疼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为主,穴取患侧上肢肩髃、臂臑、肩贞、天宗、手三里、阿是穴等;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患侧上肢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Fugl-Meyer上肢运动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关节疼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为主,穴取患侧上肢肩髃、臂臑、肩贞、天宗、手三里、阿是穴等;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患侧上肢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本法治疗中风后肩关节疼痛有疏通经脉,气血畅行,络通瘀散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并发症 /针灸疗法/康复 臂臑
下载PDF
不同针刺选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爽 刘钧天 李然 《河北中医》 2022年第10期1712-1715,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选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针刺取穴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髓海组穴和三肩组穴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28 d后统计疗效,比...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选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针刺取穴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髓海组穴和三肩组穴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28 d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外旋、内旋、外展、后伸及前屈活动角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37/40),对照组总有效率72.5%(29/4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疼痛VAS均降低(P<0.05),FMA评分及MBI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疼痛VAS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及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肩关节外旋、内旋、外展、后伸及前屈活动角度均增大(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肩关节外旋、内旋、外展、后伸及前屈活动角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髓海组穴和三肩组穴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较常规针刺取穴治疗更佳,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标本兼治,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偏瘫 针灸疗法
下载PDF
电针治疗中风偏瘫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英 曹晶晶 杨卫杰 《光明中医》 2009年第6期1097-1098,共2页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中风偏瘫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毫针加电,对照组单用毫针刺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显效37例(37.00%),有效60例(60.00%),总有效率为97.00%;对...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中风偏瘫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毫针加电,对照组单用毫针刺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显效37例(37.00%),有效60例(60.00%),总有效率为97.00%;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显效22例(22.00%),有效63例(63.00%),总有效率为85.00%;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两种疗法治疗前后手背水肿消退率、被动屈指时手痛痛止率均为P<0.05,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电针治疗中风偏瘫肩-手综合征疗法有较好疗效。提示电针产生肌肉节律性收缩具有"肩-手泵"样作用,对消除手背水肿,防止手部肌肉萎缩,促进中风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偏瘫 针灸疗法 -手综合征 疗效
下载PDF
康复治疗偏瘫后肩痛76例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立典 吴强 《福建中医药》 2002年第5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康复治疗 偏瘫 中风 并发症 运动疗法 针灸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