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经筋理论应用针刺配合督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验案
1
作者 孙小花 颜蕊 +1 位作者 吴伊冰 孙秀萍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7期89-91,共3页
该文通过分享典型病案介绍孙秀萍主任医师基于经筋理论采用针刺配合督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孙秀萍主任医师认为,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基本病机是经筋失养,病位在筋,治疗时从整体调理经筋入手,应用关刺法直达病所... 该文通过分享典型病案介绍孙秀萍主任医师基于经筋理论采用针刺配合督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孙秀萍主任医师认为,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基本病机是经筋失养,病位在筋,治疗时从整体调理经筋入手,应用关刺法直达病所以揉筋解痉,联合督灸以平衡阴阳,两法协同作用,共奏通畅气血、濡养经筋、协调肢体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筋痹 经筋病 经筋理论 关刺 督灸
下载PDF
基于经筋理论分析恢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思路
2
作者 齐家敏 兰彩虹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1期69-72,共4页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是卒中后常见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从经筋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灵枢》恢刺法治疗此病的思路,分别从病因病机方面:阴阳跷脉脉气失调、卫气运行失常、顽固性结筋病灶点的卡压来探讨该病,以及恢刺治疗该...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是卒中后常见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从经筋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灵枢》恢刺法治疗此病的思路,分别从病因病机方面:阴阳跷脉脉气失调、卫气运行失常、顽固性结筋病灶点的卡压来探讨该病,以及恢刺治疗该病的理论依据及临床优势,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经筋理论 恢刺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钟豪 朱雷敏 +1 位作者 张志明 黄婉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12期2471-2472,共2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效果。方法:78例采用单双抽签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均实施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温针灸。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一般健康及社会功能评分...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效果。方法:78例采用单双抽签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均实施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温针灸。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一般健康及社会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SI总分均下降、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升高,且观察组CSI总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温针灸 康复训练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30例 被引量:22
4
作者 邢雪梅 杨波 +2 位作者 李方 吴疆 王妍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5-597,共3页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30例在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痉挛指数变化情况...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30例在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痉挛指数变化情况。结果: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后患者痉挛指数改善明显(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康复训练 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下载PDF
靳三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研究及其对康复训练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海涛 庄礼兴 刘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2349-2351,共3页
目的:观察颞三针配合挛三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分析其推广价值,及其与康复训练之间的相互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靳三针组、康复组、联合组,在基础治疗上分别施加颞三针合挛三针治疗、康复训练和联... 目的:观察颞三针配合挛三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分析其推广价值,及其与康复训练之间的相互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靳三针组、康复组、联合组,在基础治疗上分别施加颞三针合挛三针治疗、康复训练和联合治疗,分别进行功能评定和量表评估。结果:在FCA、NDS、FMA量表评分方面,7天后,除康复组外,其他两组的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4天后,3组患者的量表评分较7天前均有好转(P<0.0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CSI评分方面,治疗7天后,靳三针组、康复组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的评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靳三针、康复训练及其联合应用均可缓解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症状,而靳三针不仅能够降低肌张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肢功能,提高康复训练效果,而且取穴、操作简便,适宜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靳三针 颞三针 挛三针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下载PDF
腹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6
作者 金灵青 郎伯旭 李星辰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3期94-96,100,共4页
目的观察腹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以腹针加运动疗法治疗,腹针穴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商曲、气旁、滑肉门、外陵。针刺完毕配合... 目的观察腹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以腹针加运动疗法治疗,腹针穴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商曲、气旁、滑肉门、外陵。针刺完毕配合运动疗法。治疗隔日1次,每周3次,共24次。对照组以单纯运动疗法治疗,运动疗法的手法及疗程同观察组。结果通过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四肢FMA评分比较,发现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FMA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MA评分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腹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优于单纯运动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针 运动疗法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FMA
下载PDF
腹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观察及其对Glu与GABA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金灵青 郎伯旭 常盛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1年第6期921-923,共3页
目的:观察腹针联合运动疗法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Glu(谷氨酸)与GABA(γ-氨基丁酸)的影响。方法:选取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运动疗法基... 目的:观察腹针联合运动疗法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Glu(谷氨酸)与GABA(γ-氨基丁酸)的影响。方法:选取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运动疗法基础上联合使用腹针进行治疗,两组均施治8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肌张力分级情况,巴氏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检测血清Glu、GABA含量。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痉挛Ashworth分级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两组间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表现为观察组I+~II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BI评分均有提高(P<0.05),观察组提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lu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GAB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Glu、GABA含量变化更加显著(P<0.05)。结论:腹针联合运动疗法可减轻痉挛性偏瘫患者痉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恢复兴奋、抑制神经递质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运动疗法 腹针 生活质量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下载PDF
针刺联合温灸督脉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秀红 白梅 《天津药学》 2013年第4期33-34,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温灸督脉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效果,探讨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新途径。方法:将7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取针刺治疗,治疗组采取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温灸督脉治疗...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温灸督脉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效果,探讨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新途径。方法:将7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取针刺治疗,治疗组采取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温灸督脉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优于对照组的73.5%,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联合温灸督脉能有效地改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温灸督脉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下载PDF
靳三针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42例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晓玲 陈惠珍 +2 位作者 占巧芳 张桂兰 郭翠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第16期112-113,共2页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3例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对象,按照顺序编码法将患者分为康复组(41例)和康复+靳三针组(42例)。康复组常规进行康复治疗;康复+靳三针组在康复组基础上应...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3例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对象,按照顺序编码法将患者分为康复组(41例)和康复+靳三针组(42例)。康复组常规进行康复治疗;康复+靳三针组在康复组基础上应用靳三针疗法。比较临床效果。结果:康复+靳三针组总有效率为95.24%,优于康复组75.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康复+靳三针组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分别为(41.65±10.36)分、(63.64±8.86)分,与康复组(41.34±10.30)分和(63.02±8.14)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靳三针组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分别为(78.62±11.54)分、(89.21±10.64)分,与康复组(62.01±8.34)分和(72.46±10.10)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靳三针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靳三针疗法 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疗效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紫薇 谭子虎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第2期23-27,共5页
目的运用Meta分析评价芍药甘草汤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1990年1月—2015年11月国内相关文献,按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10... 目的运用Meta分析评价芍药甘草汤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1990年1月—2015年11月国内相关文献,按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10个试验(732例患者),其中7个试验对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情况进行了评定,Meta分析结果提示芍药甘草汤对改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MD=9.22,95%CI(6.31,12.14)]5个实验对临床有效率进行了评定,结果提示芍药甘草汤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优于对照组[RR=1.15,95%CI(1.05,1.27)];4个实验对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亦提示芍药甘草汤组优于对照组[MD=7.11,95%CI(4,34,9.89)]。结论本Meta分析结果初步提示芍药甘草汤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拮抗肌火针结合舌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旭强 《山西中医》 2020年第2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拮抗肌火针疗法结合舌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传统针刺法)、舌针组、火针组(拮抗肌火针疗法)、火针加舌针组各30例。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及组间临床痉挛... 目的:观察拮抗肌火针疗法结合舌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传统针刺法)、舌针组、火针组(拮抗肌火针疗法)、火针加舌针组各30例。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及组间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各组治疗后较治疗前CSI评分均有显著降低,Barthel评分均有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火针加舌针组CSI评分较其他各组更低,Barthel评分较其他各组更高(P<0.05);火针组与舌针组CSI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Barthel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火针加舌针组治愈率(70.00%)及总有效率(96.67%)均较其他各组显著升高(P<0.05);火针组与舌针组治愈率(46.67,43.33%)及总有效率(80.00%,76.67%)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均较对照组(16.67%,53.33%)显著升高(P<0.05)。结论:拮抗肌火针结合舌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拮抗肌 火针 舌针 针刺疗法
下载PDF
针刺结合腕踝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梦 刘媛媛 《智慧健康》 2018年第6期77-78,共2页
目的对针刺结合腕踝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诊的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3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腕踝针的疗法。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 目的对针刺结合腕踝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诊的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3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腕踝针的疗法。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痉挛指数(CSI)及运动功能评分(FAM)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39例患者的CSI指数(7.26±2.1)及FAM评分(80.37±2.1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腕踝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对于改善患者的痉挛情况,提升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均具有积极意义,应当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结合腕踝针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临床痉挛指数 运动功能评分
下载PDF
经筋理论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指导意义 被引量:21
13
作者 郑蒙 俞晓飞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1期39-42,共4页
从经筋的释义、生理作用、病理表现,经筋与卫气、大脑的关系,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与经筋病的关系,经筋理论指导中风后痉挛性偏瘫康复的原则、方法等角度,阐述经筋理论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 经筋理论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中医传统康复疗法 BOBATH疗法
下载PDF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14
作者 邱林 刘艳春 《河南中医》 2014年第9期1827-1828,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Bobath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采用改良Ashworth痉...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Bobath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分量表对患者的肌张力进行评分、用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定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用日常生活活动(ADL)指数法评价量表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用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FAC)评定步行能力及步态分析。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2.2%,观察组有效率为95.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Ashworth肌张力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χ2=4.75,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FAC、上、下肢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Bobath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针刺能改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肌张力、提高肢体运动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促进患者康复,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针刺治疗 康复训练
下载PDF
中枢健患双侧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攀 李婧 +2 位作者 朱伟群 李启秀 周龙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第33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中枢健患双侧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湘南学院附属医院2017—2019年收治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9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A组、对照组B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A组予以盐酸乙哌立松片治疗,对照组B... 目的探讨中枢健患双侧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湘南学院附属医院2017—2019年收治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9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A组、对照组B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A组予以盐酸乙哌立松片治疗,对照组B组予以常规取穴针刺治疗,观察组予以中枢健、患双侧针刺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4、28 d后临床痉挛指数评分量表(CSI)评分、Fugl-Mcyc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关节活动度(ROM)、体感诱发电位(SEP)、寸口关部桡动脉传导速度(CPRWV)。结果治疗前3组CSI评分、Fugl-Mcyc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28 d后观察组CSI评分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Fugl-Mcyc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治疗前3组ROM、SEP、CPRW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28 d后观察组ROM、SEP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CPRWV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结论中枢健患双侧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肌肉痉挛程度和肌张力,提高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中枢取穴 健患侧 中风 肌张力
下载PDF
从筋论治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探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席志远 周鸿飞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9期24-26,共3页
笔者通过研究筋的生理病理特点,历代医家的论述以及现代学者的研究,认为筋有着连接并约束关节,主持运动的功能,生理上与肝、肾、脾等脏腑及十二正经联系密切。当其在感受外邪,或体质虚弱,或过度劳损,或脏腑疾病,或饮食不节,或情志所伤,... 笔者通过研究筋的生理病理特点,历代医家的论述以及现代学者的研究,认为筋有着连接并约束关节,主持运动的功能,生理上与肝、肾、脾等脏腑及十二正经联系密切。当其在感受外邪,或体质虚弱,或过度劳损,或脏腑疾病,或饮食不节,或情志所伤,或失治误治等致病因素影响时,筋的生理功能发生异常,从而形成筋病,筋病主要有筋急与筋纵两种状态。笔者发现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筋急极为相似,所以笔者认为筋急的致病因素应当同样适用于中风后痉挛性偏瘫,在解除致病因素,使筋脉恢复濡养之后,其病理状态会得到改善。且有笔者的临床经验及诸多临床案例对笔者观点有着很好的支持。因此,笔者认为医者在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时,可以“扶正祛邪,舒筋缓急”为治疗原则,准确辨证,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祛除致病因素,即可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筋急 致病因素 治疗原则
下载PDF
针刺配合温灸督脉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文培 王津华 《内蒙古中医药》 2016年第14期141-141,共1页
目的:分析针刺配合温灸督脉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温灸督... 目的:分析针刺配合温灸督脉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温灸督脉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风后痉挛性偏瘫,针刺配合温灸督脉可以有效调和患者气血,缓解肢体的痉挛状态,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治疗 温灸督脉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下载PDF
前列地尔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孙俊慧 齐艳英 +2 位作者 冯秀芳 邱林 杨帆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2016-2020,共5页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91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3例对照组和48例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肌...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91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3例对照组和48例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改良Ashworth量表疗效,肢体功能,Hmax,Mmax及H/Mmax,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上肢、下肢Fugl-Meyer功能量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肢、下肢Fugl-Meyer功能量表均上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Hmax、Mmax及H/Mmax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Hmax、Mmax及H/Mmax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NDS评分均下降,ADL评分均上升,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上有积极作用,可通过调节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降低肌张力,减轻痉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前列地尔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肢体功能 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
下载PDF
[扌衮]法配合被动运动在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应用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创龙 齐瑞 是有康 《按摩与导引》 2009年第3期29-30,共2页
[扌衮]法推拿是20世纪40年代由于[扌衮]法推拿流派创始人丁季峰先生在继承家传一指禅推拿手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理论知识创造的一种具有规范化动作结构的操作技术,是[扌衮]法推拿流派的主治手法,相对于一指禅手法。[扌衮]法施术... [扌衮]法推拿是20世纪40年代由于[扌衮]法推拿流派创始人丁季峰先生在继承家传一指禅推拿手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理论知识创造的一种具有规范化动作结构的操作技术,是[扌衮]法推拿流派的主治手法,相对于一指禅手法。[扌衮]法施术面积大、作用力柔和为特点,更适合中风偏瘫后痉挛状态的治疗。丁季峰的弟子是有康副主任医师,继承发展运用推拿掖法为主配合被动运动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其方法及其机理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推拿治疗 [扌衮]法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4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9
20
作者 邹礼清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0期292-293,共2页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针灸进行治疗,1次/d,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则采用针药结合进行治疗,在对照...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针灸进行治疗,1次/d,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则采用针药结合进行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紫雪胶囊进行治疗,1.5~3.0g/次,2次/d,口服。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FMA评分及Penn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1个疗程及3个疗程两组FMA评分及Penn评分均优于治疗前,而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可有效改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痉挛状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疾病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药结合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肢体运动功能 痉挛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