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风120”科普宣教对减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前延误的影响
1
作者 王依依 周建波 杨小华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3年第12期814-816,共3页
目的:探究“中风120”科普宣教对减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stroke,AIS)患者院前就医延误情况及预后的影响,并为今后AIS的科普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连续登记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因AIS入院的患者,采用问卷及随访的方式... 目的:探究“中风120”科普宣教对减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stroke,AIS)患者院前就医延误情况及预后的影响,并为今后AIS的科普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连续登记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因AIS入院的患者,采用问卷及随访的方式收集患者的相关数据;根据患者是否接受“中风120”科普宣教分为科普宣教组和非科普宣教组,比较2组的就医决策时间、到院时间、院前延误时间、院前识别率、时间窗内到达医院比例、时间窗内行再灌注治疗比例、发病第90天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Scale,mRS)评分0~2分(预后良好)比例的差异。结果:科普宣教组的就医决策时间、到院时间、院前延误时间均显著短于非科普宣教组(均P<0.01);院前识别率、时间窗内到院比例、时间窗内行再灌注治疗比例均显著高于非科普宣教组(均P<0.01);发病第90天的mRS评分0~2分患者的比例高于非科普宣教组(P<0.05)。结论:接受“中风120”科普宣教的AIS患者院前识别率和及时就医比例更高,“中风120”科普宣教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卒中的认知,从而减少院前延误,提高时间窗内进行再灌注治疗比例,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中风120 院前延误 再灌注治疗
下载PDF
社区居民对于“中风120”认知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嘉燕 詹嘉茵 +2 位作者 王峥 秦凤银 谭益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7期3501-3505,共5页
背景“中风120”是我国中风意识教育的主要工具,但目前尚缺乏基于社区居民视角的关于“中风120”认知的深入研究。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于“中风120”的认知,为“中风120”的宣传、推广、普及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0年7... 背景“中风120”是我国中风意识教育的主要工具,但目前尚缺乏基于社区居民视角的关于“中风120”认知的深入研究。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于“中风120”的认知,为“中风120”的宣传、推广、普及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0年7―9月选取常住(>1年)在当地的社区居民31名作为访谈对象,均为笔者所在课题组成员的亲戚、朋友,其中来自广东省15名,湖北省7名,河南省6名,河北省、湖南省、辽宁省各1名。基于“中风120”拟定访谈提纲及访谈问题,采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进行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并采用Nvivo软件辅助编码。结果31名社区居民对“中风120”中3种中风先兆口角歪斜、胳膊单侧无力、言语不清的识别率分别为64.5%(20/31)、22.6%(7/31)、61.3%(19/31),目击身边的人突然出现“中风120”中3种中风先兆时选择拨打“120”的比例分别为32.2%(10/31)、22.6%(7/31)、41.9%(13/31)。对中风先兆认知不足、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是影响社区居民识别中风先兆的重要因素;中风先兆严重程度、对于拨打“120”的认知是影响社区居民拨打“120”的重要因素。结论社区“中风120”宣教内容应有所侧重,注意阐释中风先兆与中风之间的关系、快速就医的重要性及拨打“120”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中风先兆症 中风120 延迟诊断 质性研究
下载PDF
英德市家属对“中风120”认知水平及急性脑梗死院前延误就诊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仕武 黄顺娇 +2 位作者 李白梅 陈翠云 卢展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8期57-60,共4页
目的英德市家属对“中风120”认知水平及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前延误就诊的影响因素。方法2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分为≤6 h组(60例)和>6 h组(204例)。比较两组患者家属对“中风120”的认知情况;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 目的英德市家属对“中风120”认知水平及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前延误就诊的影响因素。方法2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分为≤6 h组(60例)和>6 h组(204例)。比较两组患者家属对“中风120”的认知情况;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前延误的影响因素。结果≤6 h组患者家属对“中风120”症状识别情况及立刻拨打120意识情况均优于>6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醒后卒中、语言障碍、意识中风、转运方式、首诊医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意识中风、使用救护车转运、首诊本院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前延误的影响因素(OR=4.113、4.603、3.149,P<0.05)。结论对“中风120”的宣传,除强调识别中风症状外,应着重宣传急性脑梗死的严重性,使急性脑梗死患者起病后立刻拨打120,并至有溶栓治疗技术的医院首诊,能够减少院前延误,使更多的患者从静脉溶栓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120 卒中认知 急性脑梗死 院前延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中风120”的小学生卒中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4
作者 张欣 杨玉谦 吴锡云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23年第5期664-667,共4页
目的了解小学生卒中知识掌握情况,为开展卒中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云南省大理市某小学216名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卒中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用χ^(2)检验对比教育前、教育后和教育后3个月小学生卒中知识知晓率,... 目的了解小学生卒中知识掌握情况,为开展卒中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云南省大理市某小学216名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卒中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用χ^(2)检验对比教育前、教育后和教育后3个月小学生卒中知识知晓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卒中相关知识得分均值变化情况。结果与教育前相比,教育后小学生卒中知识显著增加(危险因素得分P<0.001,症状得分P<0.001);教育后3个月回访时,小学生卒中知识知晓率下降(危险因素得分P=0.966,症状得分P<0.001);教育后小学生“中风120”知晓率显著提高(P<0.001)。结论小学生对卒中的认知情况较差,教育3个月后卒中知识知晓率有所下降,但仍然明显高于教育前,教育效果较为显著。“中风120”宣教小视频是教育小学生快速识别卒中症状以及指导其采取正确措施的有效工具;卒中教育应下放到学生群体,提高青少年的卒中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卒中 小学生 中风120
原文传递
信息框架对居民脑卒中就医延迟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芬 张绮珊 +6 位作者 孙兴兰 秦凤银 黄奕敏 韩郭茵 赖锦佳 张小培 谭益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73,共10页
背景 信息框架(收益框架和损失框架)理论在健康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其在公众脑卒中认知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基于“中风120”的收益与损失框架信息对居民脑卒中院前延迟行为意向影响的差异。方法 2021年1—9月,通... 背景 信息框架(收益框架和损失框架)理论在健康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其在公众脑卒中认知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基于“中风120”的收益与损失框架信息对居民脑卒中院前延迟行为意向影响的差异。方法 2021年1—9月,通过脚本撰写、视频制作、视频评价3个步骤,形成基于“中风120”的收益框架视频和损失框架视频。于2021年10—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81例广东省广州市35~80岁的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的比例,将其随机分为收益框架视频干预组(n=40)和损失框架视频干预组(n=41),邀请收益框架视频干预组居民观看收益框架视频,邀请损失框架视频干预组居民观看损失框架视频。在观看视频前后,采用脑卒中先兆症状识别和应对调查问卷、脑卒中院前延迟行为意向量表(SPDBI)对居民进行调查。比较两组居民干预前后对各脑卒中先兆症状的正确识别与应对情况,以及SPDBI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结果 最终共纳入75例居民,其中收益框架视频干预组37例,损失框架视频干预组38例。干预前,两组居民对各脑卒中先兆症状的正确识别率、应对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居民SPDBI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收益框架视频干预组居民对各脑卒中先兆症状的正确识别率、应对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DBI总得分及除不就医行为合理化维度外的其他维度得分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失框架视频干预组居民对各脑卒中先兆症状的正确识别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除口角歪斜外的其他脑卒中先兆症状的正确应对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DBI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失框架视频干预组居民的SPDBI总得分及不就医行为合理化、症状归因、习惯反应样式维度得分低于收益框架视频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倡导居民出现卒中先兆症状后及时就医方面,损失框架的信息比收益框架的信息更具有说服力,更有助于降低其脑卒中院前延迟行为意向水平。由此,可重点采用损失框架作为脑卒中院前延迟健康教育信息的表达方式,重点突出脑卒中先兆症状与触发急救系统的关系,着重阐述快速就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框架 卒中 院前延迟 就医延迟 行为意向 视频干预 中风120
下载PDF
中青年人群对脑卒中先兆症状识别及反应的潜在类别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孙兴兰 万美蠲 +5 位作者 王珈 王芬 秦凤银 张绮珊 黄嘉燕 谭益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群对卒中先兆症状识别与反应的潜在分类及其特征,为构建公众卒中教育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的中青年人卒中先兆症状识别及反应调查问卷对广东省564名中青年人进行调查,以其对卒中先兆症状做出的识别与反应进行潜...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群对卒中先兆症状识别与反应的潜在分类及其特征,为构建公众卒中教育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的中青年人卒中先兆症状识别及反应调查问卷对广东省564名中青年人进行调查,以其对卒中先兆症状做出的识别与反应进行潜在类别分析,通过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人口社会学信息、亲友卒中经历、"中风120"口诀知晓情况对潜在类别的影响。结果识别出3个潜在类别,分别命名为"卒中先兆识别高-拨打120组"(19.1%),"身体症状敏感-自行就医组"(52.3%),"轻视肢体麻木-不喜就医组"(28.6%)。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从事服务业,年龄51~60岁,亲友有卒中经历、知晓"中风120"口诀的中青年更倾向于归入卒中先兆识别高-拨打120组(P<0.01,P<0.05)。结论卒中教育应明确不同类别人群的宣教重点,需针对不同类别的人群特征开展针对性教育,以提高教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人群 脑卒中 先兆症状 就医延迟 中风120”口诀 潜在类别分析 健康教育
下载PDF
郑州社区老年人脑卒中预警症状与危险因素认知情况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孙丹 杨英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0期3680-3683,共4页
目的调查郑州社区老年人脑卒中预警症状及危险因素认知情况,为开展脑卒中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脑卒中预警症状及危险因素知识问卷》对选取的761例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脑卒中预警症状知晓率为6.6%~31.4%,危险因... 目的调查郑州社区老年人脑卒中预警症状及危险因素认知情况,为开展脑卒中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脑卒中预警症状及危险因素知识问卷》对选取的761例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脑卒中预警症状知晓率为6.6%~31.4%,危险因素知晓率为10.7%~62.8%。当脑卒中发生时,51.3%的老年人会拨打120或直接去医院。年龄、受教育程度、脑卒中患者接触史、运动频率、饮食习惯是老年人脑卒中预警症状及危险因素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社区老年人脑卒中预警症状及危险因素认知水平偏低,应在中风120基础上加大脑卒中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老年人 预警症状 危险因素 中风120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