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水型“三系”不育系中22A的选育与特征特性
1
作者 季芝娟 马良勇 +2 位作者 曾宇翔 李西明 杨长登 《中国稻米》 2010年第3期57-58,共2页
本文总结了中22A的选育过程,检测了其在SSR标记上的特异性,并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及所配组合的产量表现。
关键词 中22a 选育 特征特性 品种特异性
下载PDF
施氮量与栽插密度对超级早稻中早22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4
2
作者 林洪鑫 潘晓华 +2 位作者 石庆华 彭春瑞 吴建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8,共7页
以超级早稻中早22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与栽插密度组合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及其互作对产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在中、低施氮水平下,不同密度间产量差异很小,而在高氮水平下,适当降低密度有利高... 以超级早稻中早22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与栽插密度组合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及其互作对产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在中、低施氮水平下,不同密度间产量差异很小,而在高氮水平下,适当降低密度有利高产。在0~195kg/hm2施氮范围内,有效穗数、生物产量、产量、氮素积累总量、最高茎蘖数、分蘖穗率和生产100kg子粒需氮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结实率显著下降;每穗粒数施氮处理极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在24×104~30×104蔸/hm2的栽插密度范围内,有效穗数和生物产量随栽插密度的提高而提高,每穗粒数和分蘖穗率下降,结实率、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素积累总量差异不显著。产量与生物产量和氮素积累总量均呈抛物线关系,最适生物产量和氮素积累总量分别为14.90t/hm2和155.4kg/hm2。在本试验条件下,N195kg/hm2与30×104蔸/hm2的肥密组合有利于中早22发挥高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早稻 22 施氮量 栽插密度 产量
下载PDF
以胞质雄性不育系配制的早熟秋甘蓝新品种‘中甘22’ 被引量:5
3
作者 方智远 刘玉梅 +4 位作者 杨丽梅 王晓武 庄木 张扬勇 孙培田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61-761,T002,共2页
‘中甘22’甘蓝以胞质雄性不育系CMS8180为母本,自交系7014为父本配制而成。该一代杂种秋季种植早熟性好,定植到收获约60 d;叶球单球质量1.75 kg,抗病毒病和黑腐病,不易裂球,品质优,适于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早秋种植。
关键词 胞质雄性不育系 配制技术 早熟秋甘蓝 新品种 '22 特征特性 栽培区域
下载PDF
超级早稻品种中早22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2
4
作者 马良勇 杨长登 +1 位作者 李西明 季芝娟 《中国稻米》 2006年第3期19-19,共1页
本文总结了中早22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并对其栽培要点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超级早稻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22 产量表现
下载PDF
低酚棉新品种─中棉所22 被引量:4
5
作者 祝水金 汪若海 +4 位作者 王红梅 吴汉北 郭香墨 丰嵘 陈华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23-23,共1页
低酚棉新品种─中棉所22祝水金,汪若海,王红梅,吴汉北,郭香墨,丰嵘,陈华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安阳455112中棉所22(原名中1098)是从复合杂交组合7263—4278×[(758×争31)(250×... 低酚棉新品种─中棉所22祝水金,汪若海,王红梅,吴汉北,郭香墨,丰嵘,陈华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安阳455112中棉所22(原名中1098)是从复合杂交组合7263—4278×[(758×争31)(250×兰5)]中,经多重选择而育成的集丰产、稳产、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低酚棉 棉所22
下载PDF
超级早稻中早22机插精确定量栽培单产超600kg/667m^2技术 被引量:5
6
作者 寿建尧 黄铁军 《中国稻米》 2011年第1期47-49,共3页
中早22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首个超级常规早稻品种。通过2008~2010年3年中早22机插精确定量栽培的试验攻关和示范印证,总结完善了中早22机插精确定量栽培单产超600 kg/667 m2的配套技术体系。
关键词 超级早稻 22 机插 精确定量栽培
下载PDF
中汉-22杨制浆性能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高慧 刘盛全 周亮 《纸和造纸》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5-57,共3页
本文在对中汉-22杨木的纤维形态和化学组成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不同制浆方法进行对比得出,此杨木适合于硫酸盐-蒽醌法制浆,并对此法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结果表明:影响得率和卡伯值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保温时间,其次是用碱量,硫化度影响最小。
关键词 汉-22 纤维形态 化学组成 制浆
下载PDF
超级早稻中早22抛秧精确定量栽培单产超600kg/667m^2技术 被引量:4
8
作者 寿建尧 吴森炎 +4 位作者 钱铁生 陈鲁妙 潘志高 许立新 金仲锦 《中国稻米》 2010年第6期65-66,共2页
中早22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长江中下游稻区首个超级常规早稻品种,2006年引入诸暨进行试验示范推广,表现为苗期耐寒性好、叶片挺直、生长势旺盛、茎秆粗壮、耐肥抗倒,后期青秆黄熟、穗大粒多、千粒重高、产量潜力大,目前已成为诸暨市... 中早22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长江中下游稻区首个超级常规早稻品种,2006年引入诸暨进行试验示范推广,表现为苗期耐寒性好、叶片挺直、生长势旺盛、茎秆粗壮、耐肥抗倒,后期青秆黄熟、穗大粒多、千粒重高、产量潜力大,目前已成为诸暨市早稻当家品种。经2006~2009年4年的抛秧精确定量栽培试验、示范、推广,总结完善了中早22抛秧精确定量栽培单产超600 kg/667 m2的配套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早稻 22 抛秧 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下载PDF
早稻超级稻中早22直播栽培单产超600kg/667m^2技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寿建尧 钱铁生 +4 位作者 邵国民 潘志高 黄建良 何锡龙 赵幼平 《中国稻米》 2008年第1期42-44,共3页
中早22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常规超级早稻品种,2006年被引入诸暨进行试验示范推广,目前已成为诸暨市早稻当家品种之一。经2006~2007两年的直播栽培试验示范推广,总结完善了中早22直播栽培单产超600 kg/667 m2的配套技术体系。
关键词 超级早稻 22 直播栽培 配套技术
下载PDF
超级早稻中早22机插强化栽培单产超600kg/667m^2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寿建尧 赵幼平 许立新 《中国稻米》 2006年第6期48-49,共2页
中早22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唯一的超级常规早稻新品种。通过机插强化栽培的试验示范,总结出机插强化栽培的优势和单产超过600kg/667m^2的主要配套技术。
关键词 超级早稻 22 机插 强化栽培 配套技术
下载PDF
超级早稻“中早22”短龄早栽技术试验初报
11
作者 朱贵平 张惠琴 +4 位作者 吴增琪 项加青 顾慧芬 张小来 周忠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8-19,22,共3页
通过对超级早稻中早22的短龄秧苗早栽试验,结果表明:实际产量达8275.5 kg/hm2,比常规高产栽培(CK)增产7.94%,并分析了其生长特点和生育特性,初步提出了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超级稻 22 短龄秧苗 早栽 增产效果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渤中21-22构造区断裂演化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胡贺伟 李慧勇 +3 位作者 于海波 石文龙 许鹏 史盼盼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46,123,共11页
渤中21-22构造区构造活动活跃、断裂系统复杂。利用地震、钻井、地化和试油等资料,研究渤中21-22构造区断裂分布、断裂演化等特征,分析断裂系统对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古近纪早期强烈伸展作用控制渤中西南次洼的形成,进而... 渤中21-22构造区构造活动活跃、断裂系统复杂。利用地震、钻井、地化和试油等资料,研究渤中21-22构造区断裂分布、断裂演化等特征,分析断裂系统对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古近纪早期强烈伸展作用控制渤中西南次洼的形成,进而控制烃源岩的分布;在印支晚期、燕山早期、燕山中期和燕山晚期叠加作用控制下,研究区发育构造圈闭、岩性—构造圈闭、岩性—地层型圈闭等类型;印支晚期、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等构造运动控制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物性;由断裂、不整合面和砂(砾)岩层等共同组成研究区的疏导体系,其中断裂占主导地位。已钻井揭示研究区为油气有利的优势聚集区,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演化 断裂特征 21-22构造 平衡剖面
下载PDF
Ni_(59)Al_(22)V_(19)中熵合金异相界面结构及沉淀机制的微扩散相场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代宁波 赵宇宏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80,共9页
基于单晶格点原子占位几率描述相变过程的微扩散相场模型,从原子尺度上研究了Ni_(59)Al_(22)V_(19)中熵合金的异相界面结构与相变过程中合金微观组织演化。结果表明:Ni_(59)Al_(22)V_(19)中熵合金沉淀初期有L_(12)和少量的DO_(22)、L_(... 基于单晶格点原子占位几率描述相变过程的微扩散相场模型,从原子尺度上研究了Ni_(59)Al_(22)V_(19)中熵合金的异相界面结构与相变过程中合金微观组织演化。结果表明:Ni_(59)Al_(22)V_(19)中熵合金沉淀初期有L_(12)和少量的DO_(22)、L_(10)有序相的析出,随着时效过程进行,形成L_(12)与DO_(22)相并存的状态;在时效过程中出现了4种异相界面结构;相变初期,以A类界面结构为主,随着有序相的生长与分解,A类界面结构数量减少而D类结构数量增多;沉淀过程中有序畴界为L_(12)相生长提供Al原子,最终合金平衡体系形成;沉淀过程中γ′相的沉淀机制是等成分有序化和失稳分解机制,θ相的沉淀机制为失稳分解机制;除此之外,Ni_(59)Al_(22)V_(19)中熵合金孕育期随温度升高而时效时间变久;Ni-Al第一近邻原子间相互作用势随长程序参数增加而升高且与温度成正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_(59)Al_(22)V_(19)熵合金 异相界面结构 微扩散相场法 有序相沉淀机制
下载PDF
超级早稻“中早22”的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益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44-45,共2页
优质早籼稻中早22于2002—2006在浙江省江山市的试种示范结果表明:中早22的5年平均产量为7549.5kg/hm^2,最高产量达10477.5kg/hm^2;介绍了中早22的生育特性、农艺性状及栽培技术。
关键词 早籼稻 超级稻 22 高产 栽培技术 特性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中涡22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15
作者 刘坤 邱化义 +1 位作者 李贵 王子武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7期20-21,共2页
中涡22是安徽省同丰种业有限公司以西农979为父本、济麦22为母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品种。该品种为半冬性,高产、抗病、抗逆性强。本文概述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介绍了其主要特征特性,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中涡22是安徽省同丰种业有限公司以西农979为父本、济麦22为母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品种。该品种为半冬性,高产、抗病、抗逆性强。本文概述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介绍了其主要特征特性,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22 选育过程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超级稻中早22的品种性状及旱育抛秧栽培技术
16
作者 丰作成 郭群利 +3 位作者 王蓉 戴燕玉 朱花芳 陈俊涛 《中国稻米》 2007年第5期22-22,共1页
中早22系由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超级常规早稻。本文根据几年来的试验和示范推广工作实践,总结了中早22的特征特性及其旱育抛秧栽培技术。
关键词 22 品种性状 旱育 抛秧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中早22强化栽培移栽密度试验
17
作者 张飞联 张道成 +2 位作者 祝志清 金芝辉 黄木根 《中国稻米》 2007年第1期45-46,共2页
试验表明,中早22在塑盘小苗少本早栽条件下,分蘖力增强,单株最高分蘖和有效穗多,能够保持一定的群体有效穗和较大穗形,从而获得较高产量。据此,早稻生产可通过降低基础群体来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和降低生产成本。
关键词 22 强化栽培 移栽密度
下载PDF
早稻中早39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铁军 寿建尧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5期618-620,共3页
中早39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中熟早籼稻新品种,通过2010-2011年机插精确定量栽培的试验攻关和示范印证,总结完善中早39机插精确定量栽培产量超9 t.hm-2的配套技术体系。
关键词 早稻 22 机插 精确定量栽培
下载PDF
常规稻中早35
19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52-1052,共1页
中早35系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籼型常规水稻。 品种来源:中早22/嘉育253 特征特性: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0.6 d,比对照浙733长0.6 d。株型适中,茎秆粗壮,长势繁茂,叶片挺直,叶色浓绿,熟期转色好,
关键词 常规稻 国水稻研究所 长江下游 常规水稻 22 品种来源 双季早稻 全生育期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动物源食品中22种兽药残留技术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赵亚华 李勇 何学芳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1707-1709,共3页
目的:建立动物源食品(畜、禽、水产品)中22种兽药(磺胺、磺胺醋酰、磺胺噻唑、磺胺嘧啶、磺胺吡啶、磺胺氯哒嗪、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喹乙醇、呋喃唑酮、氯霉素、磺胺甲恶唑、磺胺甲噻二唑、磺胺-5-甲氧嘧啶、敌菌净、... 目的:建立动物源食品(畜、禽、水产品)中22种兽药(磺胺、磺胺醋酰、磺胺噻唑、磺胺嘧啶、磺胺吡啶、磺胺氯哒嗪、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喹乙醇、呋喃唑酮、氯霉素、磺胺甲恶唑、磺胺甲噻二唑、磺胺-5-甲氧嘧啶、敌菌净、甲氧苄啶、磺胺二甲异恶唑、磺胺甲氧哒嗪、磺胺间甲氧嘧啶钠、苯酰磺胺、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喹恶啉)残留同时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优化22种兽药残留同时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色谱柱D iscovery C18,梯度变速洗脱,紫外检测波长270 nm。样品用乙腈-氯仿(10+1)提取、正己烷脱脂,乙腈-氯仿(1+2)反提取兽药,用流动相溶解定容,上机分析测定。结果:22种兽药在优化的色谱分析条件下分离效果较好,其线性范围较宽,并在此浓度范围内显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0.9999),在畜、禽、水产品中3个浓度添加水平平均回收率为61.2%-103.0%,相对标准偏差为1.0%-9.5%,最低检出浓度为0.004-0.018 mg/kg。结论:方法准确,重现性、精密度好,杂质干扰少,且简便快速,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可满足兽药多残留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同时测定 动物源食品22种兽药残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